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语丝(魏巍文集续1卷)/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分类
作者 魏巍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炮声隆隆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魏巍老人,用笔抒写着中国军人的勇敢、坚强、镇定、乐观。峥嵘岁月,他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吹响时代号角,不停地为战士而歌唱,为战士而欢呼,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为中国人民献出了一大批精神产品。凝聚了魏巍老人前大半生心血、汇集了他主要创作成果的《魏巍文集》已与广大读者见面,笔者虔诚拜读,感受良多。

内容推荐

  魏巍老人从硝烟中走来,他离战士最近,当年《谁是最可爱的人》所赢得亿万群众的强烈共鸣,还将继续下去,还将回味悠长。这位军人作家,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具有深远影响。本书收录了魏巍老人的多篇文章。

目录

难忘的箴言(代序言)

 ——为祝贺党的七十周年而作

认识真理也要时间

我想到犹大

菲德尔·卡斯特罗赞

女娲补天

叛徒的劝降书

人道何在?

坚持初衷继续战斗

 ——在《中流》杂志创刊百期座谈会上的发言

辱华反共的丑恶表演

 ——我们对李志绥及其“回忆录”的看法

早落的星辰

 ——怀念邵子南同志

由解放区文学想到的

不能告别革命

 ——在清华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郑天翔《大庆之声》诗集序

答《当代民声》杂志问

祖国母亲的守护神

《五十年英模纪念册》序言

喜读吴冷西《十年论战》

在新世纪的门槛上

警惕“四化”危险

 ——在《中流》杂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谁是最可恨的人》序

新世纪赠言

新春贺词

振奋士气顽强拼搏

 ——在《中流》纪念五四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

悼诗三首

我是怎样成为这样的作家的

 ——在魏巍创作历程及《魏巍文集》出版研讨会上的答词

祝寿诗两首

革命浪漫主义的抒情诗

 ——评《切·格瓦拉》

辉煌的纪念碑

 ——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五十周年

鸭绿江情思

题《军休之友》

留给今天的启示

 ——《山花烂漫》序

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在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第十次研讨会上的讲话

序《韩西雅诗词选集》

谁来追踪草明?

 ——悼念草明并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

悼冷西

怀念柯岗

苦读马列,深人群众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他是日本人民的良心

 ——悼念东史郎君

为克家诗翁送别

祝胡可同志的艺术成就

 ——在胡可同志从事戏剧活动六十五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阳春白雪的故事

 ——赞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阳早和寒春

曹靖华先生碑文

敬悼杨成武老将军

画册《胜利的历程》序

我们的女兵菡子

 ——《菡子文集》读后

教育应向弱势群体倾斜

 ——沉重忧思中的建议

不可淡忘的历史经验

 ——对抗关援朝战争的回顾

诗八首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传》序

纪念英雄诗人陈辉壮烈牺牲六十周年

张春良的《网络游戏忧思录》

诗人周启祥同志碑文

一个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诗人

 ——给诗人王一桃的信

我的几点希望

 ——在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换届后的致辞

也谈农民工问题

白羽,您走好

很有意义的礼物

序高智主编的画集《深切怀念毛泽东》

一个共产党员的建议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二周年会上的发言

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先生信

重读五十年前的读者来信

序《诗坛诸家评论王学忠》

深深的怀念

 ——纪念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大伟人逝世三十周年

不要杀他!!!

 ——我也为退伍兵崔英杰说情

致长江大学的信

纪念《讲话》,学习鲁迅

一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六十五周年

惊闻山西“黑砖窑”事件

老红军说话了

身赖工农熔俗骨书攻马列铸诗魂

 ——痛悼杨柄不幸逝世一周年

话说毛泽东

我们,期待着(代序言)

开篇辞

大智篇

大勇篇

大功篇

大德篇

结束语

试读章节

认识真理也要时间

发现真理,需要实践,需要时间。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发现了某一真理之后,人们认识它,懂得它,也需要时问。

近两年来,国际上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变,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易帜,社会变质,已经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一切关心社会主义命运的人们,不能不陷入深刻的思考之中。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教训是什么,人们将长时间地讨论下去。但是,从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教训之中,我们能够找出社会主义阶段客观存在的共同规律吗?

这使我不禁想起毛泽东同志的若干论断。这些论断,尽管已经盖上了厚厚的岁月的风尘,但今天默诵起来,不仅不觉得旧,反而觉得格外清新,值得再三玩味。

例如,毛泽东同志说:“在我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斗争,还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又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我们已经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方面,取得了基本胜利,但是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方面,我们还没有完全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固然,这些话是50年代末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会议上讲的,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可是就今天来说,能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吗?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能说解决了吗?前几年自由化泛滥时,作为我们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起初被贬为众家中的一家,以后连这一家的地位也没有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东西可以畅通无阻,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作品却无处发表,这能说谁战胜谁的问题解决了吗?我们再看看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比中国资格老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内,这个问题解决了吗?如果解决了,怎么会出现今天这样悲惨的曲折呢?这个问题不知是否可作如下理解:所有制的变化固然是最根本的变化,剥削者已经不是统治阶级了,但是,阶级和阶级斗争还依然存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依然存在,他们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影响依然存在,很容易接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阶层依然存在,加上还很强大的国际资产阶级的颠覆和渗透,这样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交战就不可能不是长期的。谁忽视了这一点,就必然要吃大亏。

再如,毛泽东同志一向认为,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如果说提出这一论断的时候,历史还没有展示出足够的证明,那么现在已经是我们许多人的切身体验了。这些年来出现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对立和斗争,不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吗?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事变,不也是两条道路的斗争吗?有的已经资本主义复辟,不是都由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代表人物来实现的吗?正因为这种斗争是两条道路的斗争,所以才带有不可调和的性质。看来这一斗争将交织在整个的社会主义时期,短时期是不会完结的。国内外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阶段中,不仅剥削阶级的残余和他们的影响依然存在,国际资产阶级的影响依然存在,而且还有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腐化变质分子,共产党队伍中的动摇分子,以及为资产阶级思想俘虏的人,他们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

毛泽东同志还说过,在社会主义阶段,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当毛泽东提出这一论断的时候,除个别国家一度发生过类似的动乱外,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毛泽东同志是依据社会主义阶段存在的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客观实际,也依据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封建阶级复辟的历史经验作出这种论断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毕竟还没有发生过复辟的事。人们对这一论断也只能半信半疑,作为一种可能来看待。现在看这一论断,已经不是推断,不是可能,而是发生在我们眼前的惊心动魄的事实了。仔细想来,只要在社会主义阶段,还存在着阶级斗争,还存在着两条道路的生死斗争,那么随着国内外情况的变化,随着主客观力量的变化,是可以既出现这种结果,也可以出现那种结果的。

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这一点再次得到了证实。

1991年8月31日

我想到犹大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我常常想到犹大。

大家都知道,犹大是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之一。他为贪图三十块银币出卖了耶稣。为捉拿耶稣的人带路的就是他。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画的就是这个故事。我在佛罗伦萨看到了这幅名画,画面有些斑驳,但犹大那副手握钱袋惊慌又卑鄙的叛徒嘴脸,还是活灵活现。

自古以来就有叛徒。自古以来的叛徒,无不受到人民的唾骂。因为在人民的心目中,总是有一个判断是非的尺度。不管叛徒当年如何风光,总逃脱不掉遗臭万年。

最典型的要算秦桧了。此人已经死了八百多年,至今提起来,还是人人痛恨。杭州西湖的岳王坟前,有几个跪着的铁人,其中就有这个奸臣。前几年我去那里游览,看见秦桧满头满脸全是游客的痰液,真可谓万人唾骂了。而与此对照的却是含冤而死的岳飞英名长存。

当斗争最激烈最尖锐的时刻,就会出现叛徒。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都是如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她拥有大批大批的英勇战士和出类拔萃的英雄,但也常常出现叛徒。最典型的要算张国焘了。他身为中国共产党的元老和高层领导,最后却卖身投靠,成为敌人特务机关的走卒。P9-12

序言

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历史上受到举世钦敬的伟大人物,这是不待多说的了。我曾有幸听到过他许多次讲话,其中有一次印象尤其深刻,至今难以忘怀。

这次他讲的是有关共产党人世界观的问题。他说,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者,在世界观上必须树立起四个鲜明的观点:第一是阶级观点;第二是革命观点;第三是群众观点;第四是辩证唯物观点。周总理生前没有专门写过论共产党员修养的著作,我看这四条恐怕就是共产党人世界观最完备的概括了。

至于他对这四条当时是如何具体阐释的,因年深日久,我已经不记得了。但这四个观点所标志的内容,却是清楚明白的。当我们伟大的党七十岁诞辰到来的时候,我把这四句话作为礼物转赠给共产党员和一切革命的同志,我想是会受到欢迎的吧。如果同志们能够结合今天党内的思想状况,特别是个人的思想状况,好好地思考一番,那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恐怕是很有好处的。下面就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先说阶级观点。我们共产党不是什么一般的党,而是无产阶级的党。指导我们党的思想理论,也不是什么别的理论,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来说,还有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渗透着无产阶级党性的科学。《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自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毛泽东同志也说过:“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革命战争时期入党的那些党员们,大都是经过阶级斗争的风雨,具有一定的阶级觉悟,才投身到党的行列的。即使其他阶级出身的人,也都是背叛了原来的阶级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的。再加上马列主义的理论教育,所以阶级观点一般是比较鲜明的。而这些年,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也由于理论教育的放松,党员的阶级观念似乎大大地淡薄了。特别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一些时髦“理论家”以批“左”为名,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公然把阶级观点也批了。岂不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教训是应当认真吸取的,而阶级观点是决不可批的。失去阶级观点,对社会现象不作阶级分析,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了。在文艺作品中,还有人把国共两党几十年残酷的阶级斗争说成是“一场误会”,看做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个人小事。在组织上,甚至有人主张新形势下剥削者也可以入党。这种种主张虽然耸人听闻,却又都是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此外,还有一种流行的新思潮,叫什么“民主社会主义”,主张“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任何国家、集团和阶级利益”。具有起码阶级观点的人都明白:人类自分化为阶级以来,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压迫者与被压迫者,是不存在什么共同利益的。更不能要求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服从于什么抽象的人类的共同利益。这种新思潮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企图改变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在帝国主义的进攻面前束手投降。大家知道,一件事物只要改变了它的性质,那件事物的本身也就起了根本变化。尽管它还可以保留着“共产党”的名义,实际上也就成了空壳壳了。何况现在某些国家的共产党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最后连一顶空帽子也不愿戴了。你只要稍稍想一下就明白:世界上的反动势力——帝国主义者推行的和平演变,最后要达到的也就是这个目的。于此可见,保持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多么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增强每个党员的阶级观点又是多么重要。

再说革命观点。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苦的。这个革命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用去了二十八年的时问。这个革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壮观的革命之一。斗争的长期性、艰苦性和残酷性,群众动员的广度,革命深入的程度,以及党和群众非凡的献身精神,都是历史上罕见的。这一步已经以消除中国人民灾难的根源——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而告终。第二步进行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一步也已经四十年了。总体来看,应当说,其中虽有挫折和失误,其成就仍然是极为宏伟巨大的。尤其是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不仅及时地实现了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而且几乎没有什么社会震动,这实在是一个成功的先例。但是如何保持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并且发展这个成果,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毕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崭新课题,这就难免付出一定代价。从这四十多年的经历中,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夺取政权,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而我们许多人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认为革命成功了,天下太平了,敌人没有了,工作就是上班、吃饭,没有什么革命不革命的问题了。可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一系列事变,给我们连续敲响了惊心动魄的警钟。它严峻地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阶段中,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条道路的斗争依然存在,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谁战胜谁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果任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下去,资本主义的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人民已经到手的胜利果实还是会重新丧失的。我们绝不可以漠视这些用鲜血写成的教训。当前两条道路的斗争,仍然是一切社会主义国家斗争的焦点。我们进行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从性质上说,也就是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斗争。我们需要把这个革命观点明确地树立起来。

群众观点。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说过类似的话。可以说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党要推翻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就必须依靠群众。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特别是从1942年全党整风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造,也是我们党的一大特色。这是老党员们所熟知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如何呢?如果认真地检查起来就会发现,党同群众在战争年代的那种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已经淡薄了,工作上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也大大削弱了,这是不能不令人感慨的。董必武同志生前说过,中国过去是个“官国”。这是旧中国污泥浊水的一部分,旧习惯势力的影响是很深很深的。一个共产党员居于执政地位,如果不经常注意抵制这种官气,扫除这种官气,时间长了,反而会陶陶然而不自觉。一旦沾上官僚恶习,自然离群众就渐渐地远了。现在有些人当了一个小小的官儿,就官味十足,官气扑人,这怎么能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呢!大家经常说,我们要当人民的公仆,但是,如果不树立起坚定的群众观点,就会变成群众的老爷。只有把群众看做真正的英雄,把自己看做小学生,这一点才能做到。

辩证唯物观点。唯物论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我们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制定政策、进行工作,都要依据唯物论和辩证法。1942年的整风运动,对全党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思想改造运动。在这之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还在人们的头脑中深深地盘踞着。经过这次运动的洗礼,唯物论和辩证法才真正成为全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方法。这次整风整出了五个大字,就是“从实际出发”。那时,即使文化程度很低的党员,也知道问一问:你调查研究了吗?你知道这里的实际情况吗?你制定的措施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吗?一问这话,那个凭主观主义办事的人就要脸红了。这就是唯物论辩证法在党内普及所形成的新风气。对照这些年的情况,就未免有些失色了。可以看到,有许多工作并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从抄袭来的某种外来模式出发。在贯彻上级的指示时,也不看是否符合当地情况,群众是否乐意,而一味机械地执行,只因为那是“上级”说的。这都是违反唯物论的工作方法的。近年来陈云同志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大概针对的就是这种状况吧。至于形而上学,更是盛行。那个弥漫在许多领域的以命令、规定面目出现的“一刀切”、“切一刀”,造成了多少痛苦的教训啊!可是直到今天仍然未能纠正。四中全会以后的党中央,郑重发出全党学哲学的号召,我看是有深刻含义的。回想当年周总理提出每个党员都要树立辩证唯物的观点,对于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是具有伟大意义的。

当党的七十岁生日行将到来的时候,我一方面为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感到欢欣鼓舞,一方面也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有所减弱而惋惜。今后我们的党究竟如何,这是与我们国家的命运密切联系的,也是与世界的前途密切相关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我们每个人都应深知责任的重大而自尊自重,自强不息。当此良辰佳节,望我同志共勉之。

1991年5月3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