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丐尊、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他们都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祖国的新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之中。本书完成于上世纪前半叶,篇幅不大,但毫无疑问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典,就像朱自清先生对《文心》的评价一样,“不独是中学生的书,也是中学教师的书”,而且常读常新,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更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章讲话/跟大师学语文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夏丏尊//叶圣陶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夏丐尊、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他们都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祖国的新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之中。本书完成于上世纪前半叶,篇幅不大,但毫无疑问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典,就像朱自清先生对《文心》的评价一样,“不独是中学生的书,也是中学教师的书”,而且常读常新,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更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内容推荐 《文章讲话》一书收录了夏丐尊、叶圣陶两位先生有关文章写作的十篇文字。前七篇是1935—1937年在《中学生》杂志《文章偶话》栏目中连载的;后三篇是夏先生利用1937年暑假赶写的,但因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而未能刊登。直到1938年,开明书店才结集出版。 目录 序/陈望道 序/夏丐尊 句读和段落 开头和结尾 句子的安排 文章的省略 文章中的会话 文章的静境 文章的动态 所谓文气 意念的表出 感慨及其发抒的法式 附录 关于国文的学习 国文科课外应读些甚么 国文科的学力检验 阅读甚么 怎样阅读 学习国文的着眼点 先使白话文成话 中国古籍中的日本语 双字词语的构成方式 试读章节 从前的人写文章不加句读,不分段落。假如所写的文章有一万个字,就老老实实把一万个字连写在一起,看去好像黑漆一团。加句读,分段落,都是读者的工作。因此,古来的书有许多很不容易读,并且因了读者的见解,一句句子可以有好几种读法,结果意义大不相同。例如《论语》里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以读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据梁启超说)。《老子》里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可以读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据释德清说)。因为作者自己不加句读,所以发生歧义,这情形和普通所说的笑话,“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没有两样。 近来的文章已流行加句读、分段落了,不但自己写的文章要加句读、分段落,并且把前人所写的文章也加了句读、分了段落来重新印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句读和分段的法则,普通文法书上都讲到,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大概都已知道了的。不过加句读、分段落,在法则上虽然说来很简单,实际运用的时候颇不容易。如果文章有技巧的话,句读法和分段法也是技巧的一部份,值得好好注意的。 先讲句读。 句读用“、”“,”“;”“。”“:”等几个记号表出,古来所用的只“、”“。”两个,近来喜欢简单的也只用“,”“。”两个。这些记号看似没有甚么,用在文章中就成了文章的一部份,竟是有生命的会起作用的东西。为说明简单计,姑就最简单的句读记号“,”“。”来说。“,”是表示读的,“。”是表示句的。一句完整的句子,“。”只用一个,地位是有一定的;“,”的地位和数目,往往可以不一定。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开端一句,就可有几种不同的句读法: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馀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甲)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馀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乙)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馀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丙)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馀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丁)这里面(甲)是依照《背影》原书的,大概是作者朱自清先生的原来的句读样子吧。(乙)以下三式是我试加的句读。这四种句读法都有人用,不过文章的意味在各部份的强弱颇不一样。 依我的经验看来,一句句子做一气读的时候,断落的部份意味比别部份强。做两口气读的时候,有两个断落的部份,就有两部份意味加强了。现在用简单的句子来做例: 仁者人也。 仁者,人也。第一例“仁者人也”做一口气读,“人也”部份较强。第二例“仁者,人也”做两口气读,“仁者”和“人也”两部份意味都强。因为,原来是“仁者人也”四字合成一个单位,分断以后是“仁者”为一个单位,“人也”为一个单位了。凡是断落的地方,意味都会增强,一句句子,断落的地方越多,意味增强的地方也越多。这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原则。 根据了这理由,让我们再来吟味上面所举的《背影》的文句。先就上半截说,得三式如下: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馀了,(一)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馀了,(二)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馀了,(三)(一)式只做一口气读,(二)(三)两式都做两口气读。(二)式中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因为分断了的缘故,读起来意味都比(一)式中的强。(三)式中的“不相见”、“已二年馀了”,读起来意味也比(一)(二)两式中的强。 再就下半截说,也可得三式: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二)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三)(一)式只做一口气读,(二)(三)两式都做两口气读。(二)式中的“不能忘记的”、“是”二部份读起来比(一)式中的意味强。(三)式中的“是”字意味特别强,“他的背影”也比(一)(二)两式中的都要强。 就一般文法上的规定说,上面所举的《背影》文句的各种句读法,以第一种(甲)为最适当,最合论理,可是习惯上却也容许有别的句读法,(乙)以下诸式,有时也不妨使用。自古以来,颇有许多句读法不甚合论理的。例如曹孟德的诗句: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P1-4 序言 自从去年夏天从南中国回来,又得时常和丐尊先生会面谈天。丐尊先生非常关心中等学生的语文教育,我们谈的自然仍旧多是这方面的事,但他这时的神情已和往时大不相同,往往有一种难言的抑郁流露在语里言间。这抑郁的根源,我是明白的,并不在语文教育的本身,但我只能劝他致力语文教育的工作来排解。结果他就整理旧稿编成了这一部书。 他在这书里面很用过一些心。在几个问题上,如《文章的静境》、《文章的动态》、《句子的安排》、《句读和段落》,都有他独特的见解,(圣陶先生的一篇《开头和结尾》也是如此。)在其余的几个问题上,也都说得非常深入而浅出。虽然只有短短的十篇,说到的问题并不多,也不愧为语文教育上一种郑重其事的工作,我相信对于中等语文教育上一定有相当的贡献。 语文的教育上现在还有许多问题等候大家解决。例如读文的层次问题就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现在一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会选给初中学生读,也会选给高中学生读,有时也会选给大学初年级的学生读。虽然读法尽可以不相同,在读法的标准未定之间总不能不使人有漫无层次之感,而读法现在又似乎还没有确定的标准。这样漫无标准的选读,不但容易犯重复,也很容易犯深浅倒置的毛病。要去这种毛病,据我个人的意思,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能够找出些条件来做层次先后的标准。在内容方面,或者可以从(1)背景的亲近不亲近,(2)需要的迫切不迫切,(3)头绪的简单不简单,这几个3-面来划分先后的层次。将内容的背景比较亲近的,需要比较迫切的,头绪比较简单的列在前。在形式3-面,或者可以从(1)需要的迫切不迫切,(2)结构的普通不普通,(3)规律的简单不简单,这几个方面来划分先后层次。也将需要比较迫切的,结构比较普通的,规律比较简单的列在前面,循次递进。这内容、形式两3-面究竟应该有几个条件,以及应该有哪几个条件,尽可以由大家商酌决定,但必有条件才会有标准,才可以使层次有方法相当的确定。又这种条件具体地应用起来,也许很可以发生错综纠结不易解决的问题,但总比漫无标准随意安排好些。至于选读注意选文内容的背景和不注意背景,注意选文形式的规律和不注意规律,我以为简直是划分新教育和旧教育的一条鸿沟,为现今的语文教学者所不可不注意的。注意背景,语文才是历史的教授,读一篇文知道一篇文不过是一时一地的需要的反映,不见得真的可以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如果真有g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的东西存在,那一定不是篇中的每一字、每一句,而是这些字句和那背景的关系。注意背景的读法,不妨说是立体的读法。读文能够立体的,这才没有一文没有作用,没有正作用,也一定有反作用,而正作用和反作用之间也不愁其有冲突。这立体的读法,实际也可以应用在形式方面。形式也是历史的。不过形式方面因袭性比较的重,可以用类推法的地方也比较的多。所以形式方面的教学,比较的重在使知类推,但又不能推出了界。要使人能够闻一知二;却又不致混二为一,才算合乎理想。这只有用科学的教授法将形式上所含的规律一一指出,而说明其所以同、所以异,才能做到这个地步。用过去与耳谋与口谋的方法,难保不会从“未之能行”类推出“卒之不踣”来的。我因为怀着这样的见解,故颇切望有不堕入形式主义的阐明语文规律之学术书陆续出现,使语文教育上严重的问题能够有一个可能解决的学术基础。 像丐尊先生和圣陶先生的这部书,不但处处说得很具体,而且还能在几个问题上披露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来的,便是我所希望陆续出现的书之一。 陈望道 一九三八年一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