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看清人做对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迟双明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就得有一双看清人情世故的火眼金睛。人情世故当中,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性格、品质、说话做事方式等千差万别,且常常以一种与事实不一样的面目出现,只有看得清,认得明,才能交对朋友做对事。

一个人的生存层次,取决于你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以什么样的方式做事。只有看清人才能交对人,只有做对事才能干成事。

本书将告诉你怎样看清人做对事……

内容推荐

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就得有一双看清人情世故的火眼金睛。

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难。但是生活中要想走好每一步,认清自己是一个基本前提。

要认清每个人的本来面目是何等困难,还不如把别人都高看一等,这是一种再清楚不过的看人眼光,以这样的眼光看人,才能以老实人的态度做事。

看清人也好,说对话也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做对事。看清人,说话才能有的放矢。

把人生看作一件事,要把这件事做好,需要既把梦做美,又要为实现梦想做充分的准备。

有的事情只需做错一件足以让你抱憾终生,与其如此,何不从一开始就以现实的态度,理性地看待和经营自己的爱情、婚姻呢?

目录

第一章 做个看清人情世故的明眼人

 一、交友有尺度,看人有眼力/3

1.保持距离,亲密有度/3

2.不要为友情所累/6

3.识别假仁假义之徒/9

4.远离小人,但别得罪小人/10

5.学会看清蒙面人的真面目/12

 二、认清对自己有用的人/13

1.“贵人”相助,事业易成/13

2.名人是最好的“朋友”/17

3.选名人做搭档好成功/20

4.寻找稳固的靠山/23

5.重视“小人物”/26

6.烤火莫烧了衣服/28

 三、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32

1.不是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32

2.不要以为别人真地想帮你/34

3.别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36

4.不是所有的事你都能料到/38

5.容易忘记的多是对自己不利的/39

6.口头说的与手头做的/41

7.替别人着想常有意外的收获/42

8.懂得事理才能从容应对无理要求/43

 四、会讲技巧才能认清人/45

1.从肢体动作看人性/45

2.听话要听“音”/47

第二章 努力做事的人未必能做对事

 一、努力不等于埋头苦干/53

1.找准方向再去努力/53

2.“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55

3.努力也要讲究方法/59

 二、努力有时是为了掩饰无能/61

1.认真的人,不一定有能力/61

2.总加班的人得不偿失/62

3.聪明人懂得安排自己的时间/65

4.学会适当休息/67

 三、耕耘是为了收获/69

1.何必假装不自私/69

2.不要被人“抢劫”/72

3.新的不见得比旧的好/73

第三章 认清自己走对路

 一、保持自己的本色/79

1.不要盲目和别人比/79

2.坚持自己的主见/82

3.做自己该做的事/84

 二、秀出你自己/87

1.给自己一个积极的评价/87

2.塑造良好的心态/89

3.张扬自己的个性/92

 三、敢于突破常规/94

1.推陈出新才有进步/94

2.敢于尝试/96

3.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98

 四、你为何喜欢替别人“贴标签”/101

1.摘掉你的“有色眼镜”/101

2.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103

3.别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104

 五、你真的比别人强吗/106

1.不要指责别人/106

2.遇问题先找自己的不是/108

3.你真的比别人强吗?/110

4.别把得意挂在嘴上/112

5.知识不等于智慧/114

第四章 老实人要会做老实事

 一、做人不要太刻薄/121

1.得理也要让三分/121

2.把“谣言”当成良言/122

3.“嘴茬子”不要太厉害/123

4.不满不必形于言辞/126

 二、推功揽过又何妨/128

1.替你的上司背黑锅/128

2.谁没有“弃车保帅”过/131

3.把功劳让给上司/132

4.忍得才能负重/136

 三、将机巧藏在笨拙里面/138

1.最笨的做法通常最有效/138

2.聪明反被聪明误/138

3.不要与人共富贵/143

第五章 做对事先得说对话

 一、把握说话的分寸/149

1.该问的与不该问的/149

2.防止祸从口出/150

3.不同说法会有不同结果/152

4.顾及别人的面子/153

 二、冷静面对别人的问题和请求/157

1.面对难题巧应变/157

2.巧妙回避不宜直言的问题/159

3.不要轻易承诺/162

4.拒绝也要讲究技巧/166

 三、有效反驳别人不适当的言行/168

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168

2.正话反说委婉点拨/171

3.运用幽默的力量/173

4.“场面话”不可信/174

第六章 想得好更要做得好

 一、把“白日梦”做美/179

1.梦想是前进的动力/179

2.梦想和现实的距离/181

3.把梦想付诸行动/182

4.梦想永远为时不晚/186

 二、抓住机遇,成就梦想/187

1.抓住眼前的机遇/187

2.机会要靠自己创造/189

3.危机也是转机/190

 三、直面生活的得与失/193

1.做好“梦醒”的准备/193

2.为自己鼓掌/195

3.做生活的攀登者/196

4.别让“成功”挡住你的去路/198

5.适应胜于盲目积极/200

第七章 理性地看待和营求爱情

 一、当爱情遇到面包/205

1.从浪漫走向现实/205

2.让生活多一点色彩/207

3.中庸制造和谐/209

4.别把爱情想象得太完美/211

 二、爱情只是各取所需的产物/214

1.个性不合才是互补/214

2.以心换心,才能赢得信任/215

试读章节

一 交友有尺度,看人有眼力

真正的朋友是促使你上进的人,是为你带来幸福快乐和成功的人,而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朋友圈里,有的“朋友”却是一剂泻药,他们不仅不能为你的成功提供帮助,反而会让你苦恼,甚至会落井下石,所以,交友应该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别给自己留下后悔的机会。

1.保持距离,亲密有度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一些好得不得了的朋友,最终还是散了,有的缘尽情了,有的则不欢而散。

虽然朋友失去了还可以再交,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朋友好,失去友情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为了避免失去朋友,使多年的友情随风而散,有一个交友的原则值得考虑——好朋友也要保持距离!

这话似乎有些矛盾,既然是好朋友,那为何还要保持距离?这样不就彼此疏远、缺乏诚意吗?而现实中很多人友情疏散,问题就恰恰出在这种形影不离之中。

人为什么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就是因为被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为好朋友,这个现象无论是在同性还是异性之间都一样。但两个人不管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有多大,他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彼此所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没有差异那就是两个同一体了,就不存在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了。正如一对处于“蜜月期”的新婚男女一样,当两人的蜜月期一过,便不可避免地触碰彼此的差异和缺点,并且这种差异表现得越来越多,结婚之前,他们一直在求同,眼里闪烁的总是对方的优点,而经过一个阶段后,求同的动力变小,差异就显露出来。于是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直至最后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挑剔、批评,然后人离情散。

密友之间交往的艺术与夫妻之间相处的艺术有些共同之处,所以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夫妻相处的艺术之一。所以,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与其因为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适度保持距离,以免碰撞,而且还能增进对方的感情。

所谓“保持距离”,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过于亲密,一天到晚形影不离。也就是说,心灵应贴近,但形体应该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能使双方产生一种“礼”,有了这种“礼”,就会相互尊重,避免碰撞而产生矛盾。但运用这一技巧时,一定要注意一个“度”,如果距离过大,就会使双方疏远,尤其是现代商业社会,大家都在为自己的事业奔波,实在挤不出时间,这样很容易忘了对方,因此一对好朋友也要经常打个电话,了解对方的近况,偶尔碰面吃吃饭,聊一聊,否则就会从好朋友变成一般的朋友,最后变成只是熟人罢了,两人的友情等级会逐渐递减!

与同事相处也是如此,太远了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让别人说闲话,’而且也容易令上司误解,认定你是在搞小圈子。所以说,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才是最难得的和最理想的。

有人说“好朋友最好不要在工作上合作”,有一定道理。

一天,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别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将会成为你的拍档。上司将他交托与你,你首要做的是向他介绍公司的分工和其他制度。这时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来闲言闲语。

私底下,你俩十分了解对方,也很关心对方,但这些表现最好在下班后再表达吧,跟往常一样,你俩可以联袂去逛街、闲谈、买东西、打球,完全没有分别,只是,奉劝你一句,闲暇时,以少提公事为妙。

只有和同事们保持合适距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不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所以在权力上,切莫喧宾夺主。不过,记着永不说“这不是我分内事”这类的话,过于泾渭分明,只会搞坏同事问的关系。

和上司搞好关系是必要的,但也要掌握“度”,不可以太亲密。上下级之间确有可能很快建立起友谊,并且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问题是这种密切的关系也会带来严重的危险。

因为亲密的关系有可能扭曲或干扰上下级之间正常的工作联系。设想一下,上级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被泄露出去,他将受到很大的伤害。上级迟早会后悔把秘密泄露给你,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他这样做是贬低他自己。

即使上级对你吐露的秘密仅仅是局限于公司内部的事情,但它们也仍然会给你带来麻烦。因为你对他所关心的事情介入越深,你就越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为之操心。

你越是亲近上级,他就越会对你提出更多的要求,这会导致你的失信,而他因此会对你感到失望。试想,如果两个人长时间地呆在一起的话,那么,彼此最终不可避免地会了解双方的怪癖和毛病。倒不是因为你在他面前暴露了自己的缺点,而是因为他的缺点暴露在你面前了,这就可能危及到你的职位。

避免与领导太亲密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保持工作上、信息上的,以及一定感情上的沟通。但要注意千万不要窥视领导的家庭秘密、个人隐私。你可去了解上级在工作中的性格、作风和习惯,但对他个人生活中的某些习惯和特色则不必过多了解。

其次,了解领导的主要意图和主张,但不要事无巨细。了解他每一个行动步骤和方法措施的意图是什么。这样做会使他感到什么事都瞒不了你。这样,他工作起来就会觉得很不方便。他是上级,你是下级,他当然有许多事情要向你保密。有一部分事情你只应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千万不要成为你的领导的“显微镜”和“跟屁虫”。

其三,要注意时间、场合、地点。有时在私下可谈得多一些,但在公开场合、在工作关系中,就应有所避讳,有所收敛。

其四,要注意与领导者的接触频率,尤其是正副职领导超过两位的情况下,注意不要与某一位领导接触过频的问题。尤其“八小时以外”与领导者的接触最为敏感,必须谨慎处之。如果工作之余经常与某一领导接触,则容易引起种种不必要的猜测。因此,你应当注意寻找与接触较少的领导打交道的机会,这种感情上的“平衡”还是很需要的。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