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的介绍了高血压病的病理、病因、病症,并且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相应的中医验方及中成药。除治疗方法外,更从精神、饮食、运动、按摩、生活起居等各个方面介绍高血压病的日常调养和护理方法,内容详实且实用,是治疗、调养高血压病的必备居家宝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高血压病调养指南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作者 | 李刘坤//凌泽奎//李颖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详细的介绍了高血压病的病理、病因、病症,并且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相应的中医验方及中成药。除治疗方法外,更从精神、饮食、运动、按摩、生活起居等各个方面介绍高血压病的日常调养和护理方法,内容详实且实用,是治疗、调养高血压病的必备居家宝典。 内容推荐 《高血压病调养指南》一书,在简要阐述有关高血压病病因、诊断、中医辨证论治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高血压病自我调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精神调养法、饮食调养法、运动调养法、按摩调养法、起居调养法等。这些调养方法看似简单,却行之有效,高血压病患者若能持之以恒,认真实行,定会受益。 目录 知识篇 认识高血压病 什么是血压 血压的表示形式及测量单位 正常血压值 高血压 高血压病与症状性高血压 导致高血压病发生的因素 高血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 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理的认识 辨证选验方 治疗肝火亢盛型的验方 治疗阴虚阳亢型的验方 治疗肝阳上亢型的验方 治疗阴阳两虚型的验方 治疗肝肾阴虚型的验方 治疗痰湿内蕴型的验方 治疗命门火衰型的验方 治疗心脾两虚型的验方 治疗气滞血淤型的验方 治疗风痰阻络型的验方 治疗风火中络型的验方 治疗风寒中络型的验方 治疗血虚中风型的验方 治疗中脏腑脱症型的验方 合理用成药 治疗肝火亢盛型的中成药 治疗阴虚阳亢型的中成药 治疗肝阳上亢型的中成药 治疗肝肾阴虚型的中成药 治疗痰湿内蕴型的中成药 治疗命门火衰型的中成药 治疗心脾两虚型的中成药 治疗气滞血淤型的中成药 治疗风寒中络型的中成药 治疗中脏腑阳闭型的中成药 治疗中脏腑阴闭型的中成药 调养篇/39 高血压病调养原则与禁忌/40 患者的自我调养/41 调养的注意事项/43 精神调养法/49 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50 摆脱和转化不良情绪/52 调神降压气功/53 饮食调养法/63 调养原则/64 降压饮食/67 降压药膳/89 运动调养法/104 运动调养的作用/105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106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劳逸适度/112 按摩调养法/115 针对高血压病的按摩穴位/116 不同类型高血压病的辨证选穴/117 稳压降压按摩法/117 起居调养法/124 调整起居顺应四时/125 调整睡眠/127 选择适宜的着装/133 营造舒适的居室/135 日常行为注意事项/136 其他调养法/138 艾灸法/139 外敷药物降压法/143 腹部热敷/144 浴足法/145 试读章节 高血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因患者的发病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别。根据其发病的缓急,临床上一般分缓进型和急进型两大类,而缓进型患者占绝大多数。 缓进型病情发展缓慢,病程常达10~20年以上。早期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闷、乏力、心悸等。但许多患者早期可多年不出现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高血压,少数患者甚至在发生脑溢血时才被发现患高血压病。后期可引起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病变。血压升高一般是舒张压与收缩压同时升高,但在并发主动脉粥样硬化时,则收缩压升高显著。开始时血压波动较大,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升高,休息后可降至正常。若未加治疗,以后血压可逐渐升高而趋稳定。但在并发心肌梗死后,血压可降至正常,且不再升高;发生脑溢血后,血压还可能持久地降低。 西医一般按病情轻重将缓进型高血压病分为三期。 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者。 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X线、心电图或超声波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大;眼底检查见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蛋白尿、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脑溢血或高血压脑病;左心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血;视神经乳头水肿或有或无。 急进型高血压病也称恶性高血压,多发于40岁以下的青年和中年人,病情一开始即迅速发展,或经数年缓慢过程后突然迅速发展。血压显著增高,舒张压持续在130毫米汞柱以上,数月至1~2年内即可发生心、脑、肾严重病变。症状明显,常有视力模糊,甚至失明,眼底可见出血、渗血或视乳头水肿。如不积极治疗,后果极为不良。 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 高血压病之所以对健康和生命危害严重,不仅仅是因为高血压本身,更主要是因为它容易导致以下并发症。脑出血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无论是急进型高血压,还是缓进型高血压,均可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高血压性脑出血部位绝大多数发生于基底节、丘脑和内囊。少数病人发生于脑桥、小脑及脑叶的白质。 脑出血绝大部分发生于50~7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而且90%以上的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发病多在白天,且大多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费劲用力的情况下。本病通常起病急骤,剧烈头痛、呕吐,有时呈喷射样,很快出现昏迷、偏瘫等症状。患者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为呼吸不规则,神志不清,抽搐,躁动不安,鼾声随病情发展由小到大,继而出现瞳孔改变,两侧不等大、缩小或散大,失语,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危重症状。但出血量少,病情较轻的病人,临床上只有头痛、头晕、肢体无力。逐渐发展为意识障碍的,要特别注意。心力衰竭 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临床上有75%以上的心衰是由高血压所引起。高血压最初引起左心室肥厚,原凶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血压持续升高,总外周阻力加大,心室压力负荷过重。长期的心脏前、后负荷超载,引起循环系统的各种代偿性改变,使心脏功能的储备减低,最后发展为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引发心力衰竭,起初主要是左心衰竭,但晚期病人也可表现为全心衰竭。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无力。左心衰竭症状主要与心排血量减低、肺循环淤血有关。呼吸困难,开始为劳力性气短,休息安静时也可感到活动能力减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夜间熟睡后,突感胸闷、气急而憋醒,被迫坐起或立位,短暂就能缓解,但也可伴哮喘。左心功能不全严重时,平卧时呼吸困难明显而取半卧位或坐位,这种情况叫端坐呼吸。如果病人血压急剧增高,则可引起急性心排血量明显降低,而出现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临床上可表现为肺水肿,此时患者可感觉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不能平卧,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紫绀,若抢救不及时,可很快导致死亡。疲乏无力是心衰时骨骼肌灌注减少的结果。左心衰竭的体征:病人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两肺可闻及程度与范围不等的湿性口罗音,有时可能有哮鸣音。若发展为全心衰竭,则可出现体循环淤血,表现为多脏器淤血,功能减退,如水肿、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压痛、少尿、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等。肾脏损害 长期患严重的原发性高血压可直接引起肾小血管发生硬化性改变,因而肾的血液供应也随之发生障碍,致使肾发生缺血性改变。这就造成了部分肾小球发生变性坏死,正常的肾单位逐渐减少,而病变的肾单位不断增多,肾血流量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但当肾功能处于代偿期,临床上可无明显的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只是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偶尔可见肉眼血尿和白血球,肾功能检查可基本正常。若肾功能失去代偿功能,并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时,则可出现血中非蛋白氮、血肌酐等毒素升高,尿量减少等变化。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病变常累及全身血管,其病理改变是动脉硬化。目前大约90%以上的高血压病人并发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血管,但最容易发生的是冠状动脉,其次是脑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高血压导致的全身动脉硬化中,又以粥样硬化改变最为明显。粥样硬化形成之后,引起动脉狭窄,血流不畅,甚至导致动脉闭塞,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缺血,甚至坏死,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理的认识 虽然高血压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传统中医学文献中没有高血压病这一病名,但这并不等于中医对这一疾病没有认识。其实,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来看,它当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等病症范畴,中医早已对其病因病机有较深刻的认识。目前,从中医角度深入认识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无疑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与调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P11-13 序言 高血压病是发病率、死亡率、敛残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工作压力的日益加剧,其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仅以我国为例,目前已有本病患者1.6亿,平均每3个家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其死亡率高居心血管病的首位;每年因本病并发的脑卒中患者近200万人,而幸存的脑卒中患者中,75%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力,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负担。因此,加强对本病的防治极为重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人们还普遍对本病缺乏深入的了解,未能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即使已有高血压病的患者,真正知道自己患病的人还不到50%,而坚持治疗者不到25%。不少患者,应该服药,却不愿服药;或不难受不服药,或不按病情科学服药。特别是大多数的患者根本不懂日常如何调养,单纯依赖药物治疗。这些都大大影响治疗效果,致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者还不到5%。可见,加强对本病的防治,仅仅靠医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大众广泛宣传有关的知识,增强全民的防患意识,才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尤其是高血压病患者,只有掌握防治本病的主动权,学会自我调养,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有鉴于此,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体会,编写了《高血压病调养指南》一书,在简要阐述有关高血压病病因、诊断、中医辨证论治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高血压病自我调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精神调养法、饮食调养法、运动调养法、按摩调养法、起居调养法等。这些调养方法看似简单,却行之有效,高血压病患者若能持之以恒,认真实行,定会受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