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懂得人生哲学,女人却懂得人生。如果男人不听女人的指导,他搞出的人生哲学必定是对人生的歪曲。
女人的情感富于理智,也就因此表现出种种外露的形相来,而她们内在的基本因素依然未变。本书从品味女人、情爱女人、红尘女人、闲适人生几方面介绍了女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轻风茗月品女人 |
分类 | |
作者 | 林语堂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男人懂得人生哲学,女人却懂得人生。如果男人不听女人的指导,他搞出的人生哲学必定是对人生的歪曲。 女人的情感富于理智,也就因此表现出种种外露的形相来,而她们内在的基本因素依然未变。本书从品味女人、情爱女人、红尘女人、闲适人生几方面介绍了女人。 内容推荐 男子们都说他们一向就不了解女人,尤其一吵架起来,男的就会联想到为什么自己这样帮乱中竟和女的混在一起的后悔事情来了。实由女人的情感富于理智,也就因此表现出种种外露的形相来,而她们内在的基本因素依然未变。 目录 序言 了解女人之道1 第一篇 品味女人 谈女人3 理想中的女性4 女人应该统治世界吗7 女性之从属地位9 女子教育14 岂只女子难养17 婚嫁与女子职业17 我喜欢同女人谈话20 魅力不是貌美22 心灵之美23 爱美的投资24 爱究竟是什么26 从情书看爱情26 岂是随随便便27 莫以貌取人28 温情主义29 小不忍则乱大谋31 岂可妄加论断32 你与他34 不是必然而是偶然36 女人在哪里37 第二篇 情爱女人 爱情与责任47 别使爱情变桎梏48 继续你们的恋爱游戏51 恋爱与求婚52 结婚:人生最重要的一步56 婚后的期待59 吾爱吾家62 家庭需要无名英雄63 家庭与办公室64 家庭和婚姻65 夫妇应是最好的战友70 平凡生活的情趣71 不自私72 出轨与顺应73 吵吵架也是好的74 让痛苦升华75 何妨迁就些77 反求诸己78 节育问题常识79 汉语中关于性的比喻82 缠足的习俗84 两个中国女子87 妇女解放运动92 第三篇 红尘女人 女论语97 论情101 论色即是空104 红颜佳人并非快乐之身 107 说青楼109 妓女与姬妾114 为卖淫者辩120 论泥做的男人123 论赤足之美126 过与不及129 不是命运131 认识“自我”133 一篇没有听众的演讲135 身心的健康140 庄子妻死143 何故琴瑟不和鸣144 苏东坡与其堂妹145 苏小妹无其人考149 庄重与游戏之间155 答庄练关于苏小妹156 元稹时酸豆腐158 白克夫人之伟大161 与陶亢德书163 《浮生六记》译者序165 闲话《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68 第四篇 闲适人生 车游记177 春日游杭记181 游杭再记186 安徽之行190 说北平192 山居日记(一)196 山居日记(二) 198 记游台南201 游美印象记204 谈海外钓鱼之乐210 记纽约钓鱼214 可蘑途中217 瑞士风光219 说威尼斯222 杂谈奥国226 知足常乐230 试读章节 后来孔教学说出世,始萌女性须行蛰伏的意识;隔别男女两性的所谓礼教乃为孔门信徒所迅速推行,其限制之严,甚至使已嫁姊妹不得与兄弟同桌而食。这种限制,载于《礼记》。《礼记》上所明定的种种仪式,实际上究能奉行至若何程度,殊未易言,从孔氏学说之整个社会哲学观之,此隐隔女性的意义,固易于了解。孔氏学说竭力主张严格判别尊卑的社会。它主张服从,主张承认家庭权力等于国家政治上的权力,主张男子治外女子治内的分工合作,它鼓励温柔型的妇女。不消说自必教导这样的妇德像娴静、从顺、温雅、清洁、勤俭以及烹饪缝纫的专精,尊敬丈夫之父母,友爱丈夫之兄弟,对待丈夫的朋友之彬彬有礼,以及其他从男子的观点上认为必要的德性。这样的道德上的训诫既没有过甚的错误,更由于经济地位的依赖性与其爱好社会习俗的特性,女子遂予以同意而接受此等教训。或许女人的原意,是想做好人,或许她们的本意初在取悦于男子。 儒家学者觉得这种分别对于社会的和谐是必要的,他们的这种见解也许很相近于真理。在另一方面,他们也给予为妻子者以与丈夫平等的身份,不过比较上其地位略形逊色,但仍不失为平等的内助。有如道教象征阴阳之二仪,彼此互为补充。在家庭中,它所给予为母亲者之地位,亦颇崇高。依孔教精神的最精确的见解,男女的分别,并不能解作从属关系,却适为两性关系的调整而使之和谐,那些善于驾驭丈夫的女人倒觉得男女这样的分配法,适为女子操权的最犀利的武器;而那些无力驾驭丈夫的女人,则懦弱不足以提出男女平权的要求。 这是孔教学说在未受后代男性学者影响以前对待妇女及其社会地位之态度。它并未有像后世学者态度的那种怪癖而自私的观念,但其女性低劣的基本意识却是种下了根苗。有一劣迹昭彰的例子可引为汪明,即丈夫为妻子服丧只消一年,而妻子为丈夫服丧却要三年。又似通常子女为父母服丧为三年,至已嫁女子倘其公公(丈夫的父亲)犹健左,则为生身父母服丧只一年。典型的妇女德性如服从、贞节,经汉代刘向著为定则,使成为一种女性伦理的近乎不易的法典——此伦理观念与男子的伦理大不相同。至若《女诫》的女著作家班昭竭力辩护女子的三从四德。所谓三从,即女子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最后一条,当然始终未能实行,盖缘孔教的家庭制度中,母性身份颇为高贵也。当汉代之际,妇女为殉贞节而死,已受建立牌坊或官府表题之褒扬,但妇女仍能再嫁,不受限制。 倘欲追寻寡妇守节这一种学理的发展过程,常致陷于过分重视经典学说的弊病。因为中国人总是实事求是的人民,对于学理,不难一笑置之。因而实践常较学理为落后,直至满清时代,守节的妇德盖犹为仅所期望于士绅之家,意在博取褒扬,非可责之普通庶民之族。即在唐代,古文作家韩愈的女儿,且曾再嫁。唐代公主中,有二十三位再嫁,另有四位公主且三度作新嫁娘。不过这种传统观念早在汉代已经萌芽,经过数百年孕育传播,此早期传统观念终致渐见有力,即男子可以续弦,而女子不可再嫁。 后乎此,又来了宋代理学家,他们注定妇女必须过那掩藏的生活,而使妇女的再嫁成为犯罪行为。崇拜贞节——这是理学家在妇女界中竭力鼓吹的——变成心理上的固定的理想,妇女因此须负社会道德上的责任,而男子则对此享着免杀的特权。妇女更须负责以保全名誉而提高品格。这一点,男人家也常热烈予以赞美,盖至此其主眼已从寻常家庭妇德移转于女性的英雄主义与节烈的牺牲精神。早如第九世纪,已有一寡妇深受儒家学者的颂扬,因为她正当文君新寡,当她在陪护丈夫灵柩回籍途中,投宿旅舍,那个旅舍主人见色起意,拉了拉她的臂膀。她认为这条臂膀受了玷污,咬紧牙关把它割掉。这样,受到社会上热烈的赞美。又如元代,另有一个寡妇盛受奖许,因为她在病中拒绝裸显其患有溃疮的乳峰于医生,而英勇地不治而死。 到了明朝,这种守寡贞节的道德,递演而成为公家制定的法典,凡寡妇守节起自未满三十岁的任何一年龄,能继续保持达五十岁者,可受政府的褒奖而建立牌坊,她的家族并可蒙其荫庇而享受免除公役的权利。这样,不独妇女本身以其清贞而受赞美,即其亲属中之男子亦同蒙其庥。寡妇的贞节道德,不独受男人和她的亲属的欢迎,同时亦为她本人在名誉上邀取显扬的捷径。而且沾着她们的荣誉光的人,不仅限于她们的亲戚,更可及于整个村庄或部落。由于这种理解,贞节遂成为流行的固定理想,只有极少数的孤立人物偶尔发生一些反感而已。因为这个鼓励寡妇守节的训旨,致令孔教学说在一九一七年文艺革新时代被骂为“食人的宗教”。 随着孔教学理的进展而并行着的,是实际生活的川流不息,其立足点基于社会的习俗与经济的压力,而经济压力的势力尤为大。比之孔教学说的影响更为重要之事实,则为经济权的操于男子之手。因而一方面孔教学说将妇女守节制成为宗教式的典型;而一方面珍珠、宝石却将一部分妇女转化为小老婆,为荡妇。魏晋之际,大氏族之兴起,资产积聚于少数豪贵,加以政治之紊乱,实一面促进女子嫁充妾媵之风,一面加甚父母溺毙女婴之惨剧,因为贫穷的父母无力担负此一笔嫁女妆奁的巨费。那时许多高官豪富还蓄有私家歌伎舞女自数十人至数百人不等;放荡淫浃的生活及女人的温情的服侍,颇足以满足登徒子之迷梦。晋石崇姬妾数十人,常屑沉香末布象床上,使妾践之,无迹者赐珍珠百■,有迹者即节其饮食,令体轻。总之,女人至此已变成男子的玩物。然中国妇女地位之如此低落,此等珠链作祟之力,超过于孔教学说。其情形无异于古代之罗马与现代之纽约。妇女缠足制度于是乃沿着此种情况的进展而成熟。这妇女缠足制度是男人家的幻想中之最卑劣的癖性。 好像出乎情理之外,却就当这个时代,中国妇女以善妒著名。那些怕老婆的高官显宦,常带着被抓伤的面貌入朝议政,致劳君王降旨以惩罚这些善妒的妻子。晋时刘伯玉尝于妻前诵《洛神赋》,语其妻曰:“得妇如此,吾无憾焉。’凄忿,曰:“君何以善水神而欲轻我?吾死何愁不为水神?”其夜乃自沉而死。死后七日,托梦语伯玉曰:“君本愿神,吾今得为神也。”伯玉寤而觉之,遂终身不复渡水。有妇人渡此津者,皆坏衣枉妆然后敢济,不尔,风波暴发;丑妇则虽盛妆而渡,其神亦不妒也。P11-13 序言 男子们都说他们一向就不了解女人,尤其一吵架起来,男的就会联想到为什么自己这样胡乱中竟和女的混在一起的后悔事情来了。就说是一对夫妇吧,先生和太太瞎闹的时候,就沉不住气,认为简直没法和她过活下去了,而且和自己的男知己倾谈之下,也认为女人就是宇宙之谜的一种,实在莫测她之所以然。 实则女人的情感富于理智,也就因此表现出种种外露的形相来,而她们内在的基本因素依然未变,换言之:不管她们的表现和内存的基本原则会有多大的出入,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肯多花心机去作仔细的分辨的话,你是看得出女人也有她们可解的地方的。她们不是谜!——尽管她们表现出多大的反常程度,女人是可以被了解的。 我认识一个女人,是四十来岁的过来人了,她说:“说女人不可了解,是废话;实则我们是简单的,而且女人之间彼此都能了解。不过,女人晓得怎样去运用神秘的手段把男人弄得莫明其妙,使他们的兴致昂然。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看准时机,耍弄一下。”这是现身说法的真情吐露。 我们要明白女人一经爱上你了,她把那种谜样的作态解脱净尽,而且还希望你相信她呢!因此,虽然女人是激动的,不可捉摸的、而又不牢固似的做法,而她自行控制情感,行为乃至思想,都有基本的原则可循。我们难怪她要耍弄手段以自保或作自私的用途,自亦不能够光从爱的追求和性的要求去了解一个女人的本来面目的了。 第一,女人确然是个人主义者,但不能说她自私;相反,她比男子抱有更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故能实行利他主义,而度其集体的生活。由自我的牺牲,她博取了友情,别人对她的忠诚,或爱情。不过问题来了,为什么做妻的,往往为了本身的打扮,使许多文夫难以担负呢?或不允负担这笔开支而挨骂呢?她不太自私吗?但是你要知道:她就怕在时装打扮方面落伍了。她争妍斗丽,也有她的苦衷,除非她是个有名望及地位的,尤其是她个人有造诣或成就,否则她只好把个人的表现缩小到这个小圈子内,希望不太落伍,我们对这种动机,该有深刻的看法才对。女子的嫉妒心最重,既然别的比不上人,连这一点修饰和打扮,也不如人,又是多难堪的啊!她要表现作为一个人的优越点,起码也得打扮起来吧! 第二,女人喜欢受到别人的景仰。她常怨丈夫不带她到外面去,原来她要别人看看她。试想,连这一点的虚荣都要取得,她要受到别人更多的景仰,自在意料之中。我们替她们的日常生活着想:为了生活的调剂和其他的爱好;自然喜欢丈夫替她多多安排受景仰的场面了。何况她到别的地方去,可以多见其他妇人的生活、服饰和打扮,既有比较的自慰,又有模仿自求改进的益处。我们为什么不替妻子作合理的帮忙? 第三,女人具有占有欲。她们除对至亲或至爱的人以外,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是不轻易割爱的,尤其不肯放弃儿女。因此,她们对骨肉之情能够表现本身能力范围以外的牺牲精神。她们对男子有专一爱情,如果丈夫是心上人,自然要拿出全副精神而加以占有。 第四,女人必须被人爱的。她要求她心爱的人专心爱她,比世界上任何的东西还可爱,这才是她被爱的理想表现。凡是可以表现这种爱的事物,如派对、家、家具、猫、犬、金鱼、文夫、子女乃至任何事项足以表示一种对她示爱的安排和表示,她都感有莫大的兴趣,成为她乐得接受的一部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