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e时代新人类新艺术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张斌峰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e时代:

它是建立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化时代!

它是没有时空限制的虚拟化的网络世界!

它是充分行使大众话语权的信息时代!

它是一个可以全方位沟通的神奇世界!

让我们翘首展望“e时代”之“新人类”的出场吧!

内容推荐

本书尝试由一种全权话语走向个人话语,由造神式的承诺走向自我觉醒和不断完善的承诺,加强个体的自觉性、反思性、超越性,以免妨碍自由敞开的生存和初始经验的积累以及对个体理念的剥夺。本书以青少年读者、在校大学生与企业商务管理人员为主要对象,力求以同时代与时俱进的方式,营造“新人类”的新价值观和新沟通观,为读者提高讲演、谈辩、决策能力提供新情境、新借鉴或新参考。在言语使用、行为交际、风险情境等方面搭成开放的沟通之桥,提供深度的沟通智慧和实用的方法技巧,以满足青少年朋友在社会上从容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潇洒自如地表现与完善自我、适应现代社会日常交际和网络沟通等迫切的知识需要。

目录

第一篇:建构自我:个体的出场与挺立

导言/3

一、无“我”的中国人/6

1.众里寻“我”千百回/6

2.水仙花的故事/8

3.个人与责任伦理的匮乏/9

4.中国人为什么憎恶裸体?/10

5.创造性转换何以可能?/11

6.超越性的自我/12

7.“真人”/14

8.“狂人”与“立人”/15

9.“个人问题”之我见/17

10.中国人的“自救”之思/18

二、西方人的自我观/20

1.认识自我:从解开“斯芬克斯之迷”谈起/20

2.被误解的个人主义/21

3.从“苏格拉底之死”谈起/22

4.美国个人主义的渊源/24

5.美国文化的真精神/25

6.美国文化的另一半/26

7.操之在我:个人选择的自由/27

三、“大我”与“小我”/29

1.群体意识的起源/29

2.海耶克如是说:极权主义与整体主义——亲如兄弟/30

3.个人为社会之本/32

4.“文革”时代的“集体主义”/33

5.“我”与“我们”/35

6.个人是国家之本/36

7.真正的马克思: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良性互动/37

8.个人知识的有限性与社会秩序的渐进扩展/39

四、做个‘有我”的中国人/40

1.为什么要以个体为本位?/40

2.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42

3.身体对于个体的价值与意义/43

4.自己决定自己/45

5.自己拯救自己/46

6.“真的人”/47

7.做个有个性的中国人/48

8.民主与个人/49

9.个人主义与平民主义/51

五、市场经济与自我的出场和挺立/52

1.市场经济与自我的出场和挺立/52

2.“看不见的手”的魔力/54

3.寻找自己的价值空间/55

4.合理的利己/56

5.如何合理的利己?/57

6.做个“能力人”/58

7.如何面对“下岗”?/60

六、自我心灵的成长/61

1.超越自卑,走向自强/61

2.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空间/62

3.为情感开个账户/64

4.自我实现何以可能?/66

5.自立自强,才有出息/67

6.从“操之在我”到“行动之我”/68

7.从自我超越到自我实现/71

8.走出孤独,突破自封/72

9.学会在休闲中自己超越自己/73

第二篇:行为互动:全方位的沟通艺术

导言/77

一、沟通之门/79

1.什么是沟通?/79

2.沟通之神——赫尔米斯的出场/80

3.沟通的出发点与发端:同感心、同情心和同理心/81

4.沟通的准备/82

5.沟通的有效性/83

6.在“理想的话语情境”中进行沟通/84

7.沟通的一般功能/85

8.沟通与沟通理性的现代性与终极意义/86

二、沟通之源:《周易》中的沟通智慧/87

1.沟通起自易占/87

2.易占——生命感应活动的“象征”/88

3.阴阳相交:沟通的根本之道——从《周易》的“泰卦”谈起/90

4.与人和同:伙伴关系的沟通原则——从《周易》的“同人”卦谈起/91

5.感情沟通——从《周易》的“成卦“谈起/93

6.和悦相处——从《周易》的“兑卦”谈起/94

7.从天人感应到天人感通——沟通的价值之源/95

8.从感通到旁通原理./96

9.类推——《周易》的“沟通逻辑”/98

三、另类沟通:非语言沟通/100

1.非语言沟通/100

2.非语言沟通的手段/101

3.眼神告诉我们一切/102

4.目光沟通/104

5.肢体语言的魅力/105

6.微笑——沟通的“常规武器”/105

7.用心灵去沟通/106

8.亲情温暖人心/107

四、语言沟通/108

1.沟通语言的层次/108

2.语言沟通的基本要素/109

3.“设身处地”地倾听/110

4.倾听的艺术/111

5.沟通气氛的营造/113

6.善于识别与运用沟通中的各种话题预设/115

7.言语美的魅力/116

8.语言沟通的直率和含蓄/117

五、沟通的基本原则/118

1.沟通的伦理性原则:凭“心”(良知)而论(辩论)/118

2.“请给我倒一杯水来!”——沟通的妥当性原则/119

3.“通意而后对”——沟通的原则/120

4.真实原则/121

5.平等互尊的原则/122

6.及时原则/123

7.差异原则/124

8.批判性原则/124

9.逻辑清晰、详略得当的原则/125

六、人际沟通/126

1.人际关系与人际互动/126

2.人际沟通的情境:时间、地点和场合/127

3.由“近人”到“你——我”/128

4.快乐从亲近别人开始/129

5.重视别人/130

6.人际沟通的价值取向/131

7.感情账上的主要存款/133

8.设身处地,将心比心/135

七、商务沟通/136

1.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136

2.信赖来自行动,而不是许诺/137

3.商机的拓展/138

4.初次见面时的应付/138

5.求职时的沟通/139

6.商务沟通中的论证或推理结构/141

7.以行动为导向的论证结构/142

8.选择有说服力的结构/144

八、跨文化的沟通/146

1.中国人与英美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146

2.适应风俗习惯与道德规范上的差异/147

3.语言差异/148

4.肢体语言的差异/150

5.沟通的空间差异/153

6.人际沟通方式上的差异/153

7.会话模式的差异/155

8.跨文化会话的演绎模式与归纳模式/157

九、全方位的沟通/159

1.全面的沟通,完美的表达/159

2.集思广益,博采众长/160

3.开辟第三条道路/161

4.尊重差异,创造和谐/162

5.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从生产的交往到语言的社会沟通/163

6.通过网络世界,实现全方位的沟通/163

7.开启中国古老的沟通智慧,建构全方位的沟通之道/165

8.发挥《周易》智慧,创造全方位的沟通/165

第三篇:决策人生:博弈与搏击的艺术

导言/169

一、决策人生/171

1.管理与决策/171

2.《周易》智慧与现代决策/173

3.易占——决策人生的智慧之源/175

4.《周易卜决策人生的“指南”/176

5.走出人生的困境/177

6.人到中年也冒险/178

7.致命的嗜好/179

8.决策时代的到来/180

二、有效决策/182

1.有效决策的两大原则/182

2.有效决策的五个基本要素/183

3.有效的决策是有价值的决策/184

4.全面的决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184

5.世事多变难料,神机妙算预防/185

6.为情所动时,不要有所行动/186

7.有效地处理搜集来的大量信息/188

三、情境决策/189

1.霍布森选择——确定性情境下的决策/189

2.“隆中对策”——不确定性情境下的决策/190

3.风险情境下的决策/192

4.决策中的心理因素/193

5.“争路对局”——冲突性情境下的选择/194

6.波澜与涟漪——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情境下的决策/195

7.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大鱼吃小鱼”/196

四、风险决策/198

1.什么是风险和风险决策?/198

2.风险管理——2l世纪企业的本质与经营模式/201

3.为什么索罗斯也有失手的时候?/202

4.“无限风光在险峰”/203

5.中国人为什么不太愿意保险?/204

6.日常生活风险的防范与避规/205

7.敢于风险投资的中国人/206

8.风险评估:我们还能不能坐飞机?/207

9.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教育风险?/208

五、决策方法/210

1.兰德方法/211

2.概率方法:考虑机率,如何决策?/211

3.概率评估——从美国的航天飞机失事谈起/212

4.归类法对于科学决策的意义/214

5.“博弈”决策/215

6.均衡决策——从“两性之谜”谈起/216

7.如何走出中国应试教育的“囚徒悖论”/217

8.直觉方法/218

9.群体决策的意义与价值/219

六、决策准则/220

1.情报法则:多一分信息,少一分风险/220

2.理性准则/224

3.合理性原则/225

4.“80/20原理”——多目标准备准则/226

5.合成法则:头脑风暴法/228

6.心理准则/229

7.时机准则/232

8.主动与行动准则/235

第四篇:辩无不胜:e时代演讲和辩论的艺术

导言/241

一、知识与观念/244

1.神圣的器官——嘴巴/244

2.“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嘴巴是重要的资源/245

3.嘴巴资源开发,e时代的重点工程/246

4.人人都有口才/247

5.练嘴功,利国利民/248

6.放弃成见,与时俱进——加快嘴功练习/249

7.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演讲与辩论密不可分/251

8.不可救药的人——辩论中的合作原则/252

9.“偏才”与“全才”何以能对话?——遵循礼貌原则/254

10.如何在演讲辩论中坚持礼貌原则/255

11.浓缩的珍品——古希腊罗马演讲辩论理论扫描/257

12.浓缩的珍品——墨家演讲辩论理论扫描/258

13.个性,拒绝完美——古代演讲辩论理论的启示/260

14.复苏、潜流与升华——近现代演讲辩论研究态势/261

15.摩顶放踵,利天下而辩之——演讲辩论的气势/263

二、人情与事理/264.

1.入关谈判中反反复复的美国人——演讲辩论的是非准则/264

2.关注人的利益——最大的人情、最大的事理/265

3.金庸与北大的缘分——构建情感的桥梁/266

4.辩坛雄姿——中苏论战中的邓小平/268

5.豆子的哭述——理在事中/269

6.谁救了安东尼奥?——人情重于事理/271

7.美女的逻辑——情感逻辑/272

8.老师傅说服倔老太——“情”通“理”才达/273

9.林肯痛斥污吏——让怒火燃烧!/274

10.特首的铁嘴——“事实”与“雄辩”的辩证法/275

三、思维与语言/277

1.我思故我辩——一切从思维说起/277

2.创新,演讲辩论的灵魂——创造性思维/278

3.语言——思维水平高低的标志/280

4.不破不立”与“不立不破”——辩题的语境/281

5.比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更可靠的语言——态势语言/283

6.克林顿在白宫最后一次演讲——以言行事/284

7.语言,表达情感的工具/285

8.正确的认识≠“真理”——辩论中的语义问题/287

9.“不搞争论”的本意——把握“会话含意”/288

10.“万能的触手”——逻辑思维的运用/289

11.僧侣的困惑——排中律与矛盾律的运用/29l

12.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同一律的运用/292

13.必须让错误存在!——矛盾律与辩论/293

14.“无故从有故”——充足理由律运用/294

15.多少粒谷子能组成谷堆?——悖论与思维/296

四、策略与技巧/297

1.邓小平“不争论”——辩论时机、辩题选择与转移/297

2.“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学习邓小平的口语艺术/299

3.“麻烦”二字引起的麻烦——善听才会赢!/300

4.布什的诺言——演讲中的人情牌/302

5.里根的急智——幽默风趣,摆脱尴尬/303

6.“打是不打,不打是打”——以牙还牙/304

7.如何在演讲中构建情感的桥梁/305

8.让听众体验速度——节奏的魅力/306

9.言简意赅——把握口语的特点/308

10.扩大反差——善用衬托法/309

11.将心比心,以己度人——类推/310

12.哥伦布立鸡蛋——形象思维的运用/311

13.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312

14.高谈阔论的“竹林七贤”——头脑风暴法/313

15.关注时代话题,突出时代特色——提高演讲辩论能力的捷径/314

五、修养与境界/315

1.以德服人——人格的威力/315

2.以德服人的方法/316

3.沙祖康的无赖与辉煌——立场的作用/318

4.“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美与善的修养/319

5.从雄辩到儒辩——辩论风格种种/320

6.俗人不落俗套——在雅俗之间/322

7.幽默谈辩——左右逢缘./323

8.树造自己的演讲风格/325

9.风度翩翩,赏心悦目/326

六、操练与竞赛/327

1.梅花香自苦寒来——口才可以练习/327

2.习惯成自然/329

3.一举多得的口才训练方法——表情朗读/330

4.故事救国的故事——编故事是练习口才的好方法/331

5.“像智者那样思考,像凡人那样说话”——力戒学生腔/332

6.他们为什么没有得奖?——演讲与朗诵的界限/333

7.练练哑剧——培养优雅体态语言的好办法/334.

8.让沉默的人说话——激发口才的良方/335

9.让潜意识为你工作/336

10.参加竞赛的好处多/337

11.登上讲演台——克服心理障碍,渐入佳境/339

12.众志成城——默契的配合/340

试读章节

不少的中国人确有种不可思议的价值观念:在有些时候,生命与金钱是可以换算的,一些交通事故和非正常死亡者的家属,首要关注的不是对造成死者生命剥夺的当事人进行道义上的谴责和法律上的追究,而是索赔金钱数额的多少。这样他们在无形中常常以金钱的价格来与个体的生命价值相换算。

按照古典自由主义对“公民社会”的界定,所谓公民就是文明社会的文明人的稳定群体。而文明社会之所以文明,就在于它是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和自由的社会。洛克则把这三项界定为产权。生命的权利则位居在这三项之首。因为没有个体的肉身性的生命存在,则不可能建立一个文明人的稳定群体。尤其是公民社会,对于维护公民生命的安全权利乃是它的基本存在的前提。只有在非文明社会,非公民社会里,才会视生命为儿戏。一名奴隶对于奴隶主而言,可以作为殉葬品,奴隶之所以为奴隶就在他们的生命的权利没有保障。

在个人的基本人权中,生命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和本源。因而,生命的权利乃为一个个体(文明人)所具有的绝对不可剥夺的权力,这是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权理论和生命意识的基本立足点,也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个人本位的理论基点。每一个体的生命只有一次,剥夺了个体的生命权,个体的其他价值及其追求与实现,就毫无意义。这也就是说,以保障人的自下而上的权力为首要原则,肯定自下而上权则为首要的基本人权。换言之,确立和维护个体的自下而上权是其他一切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人。没有构成人的个体生命,就没有价值的世界,因此人的生命毁灭就是价值世界、价值理性的彻底毁灭。也因此,这神圣的原则意谓着:所有其他的价值和人的自下而上的价值相比,都具有次要的意义。试想一想,没有生命的生存,财富、金钱、精神自由何在?何用?上海大学的朱学勤先生在美国访学期间,他发现自己住的公寓的每一个房门后挂着的牌子上,都用英文写着这样的话:亲爱的房客,如果发生火警,你必须迅速离开,不要救火,不要抢救你的财物,因为你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比任何东西都宝贵。落款是坎布里奇警察局。由此可见,个体的生命权利之至上性,已化为美国公众的常识。

生命的价值是最可贵的,生命的生存与维系就是万万不可少的。生命的活力以及张力都显示出生生不息的魔力和五彩缤纷,然而生命物相对于无生命物则显得极端地脆弱和迅忽易逝。当我们为生命体的精巧、复杂和深奥而感叹大自然的神力时,再看看每时每刻被轻易而无谓地毁灭的无数生命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无不会感于生命对于个体的宝贵,同时也会哀叹它的易碎和弱小。佛教对生命的悲悯精神实在可敬可信,当我们看到慈悲的老人阻止顽童肆意毁灭一群蚂蚁、一条毛虫的生命的时候,当我们回首历史上一幕幕人吃人的“人灾”时;当我们目睹北约飞机屠杀南联盟平民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他们为祈祷和平而构筑血肉“长城”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哀叹人的易碎和弱小,我们都自然会对自己和对自己的同类,乃至其他生命的安全产生焦虑、关切、怜悯和悲怀……。

从自然的角度上看,人是生物界中乃处于劣势的生物。这种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伴随着人的意识,成为永久性的刺激,迫使人自己适应自然,减少以至消除人的劣势。于是,就产生了心理器官的必要性。这种器官应能起到适应和安全的作用。因此,人类为求生存而不停顿地致力于经济和科技的改进,渐渐地使人在与大自然的征服与搏斗中为维持生命的延续,赢得了今日的物质文明,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使人类整体生存正在走上毁灭,我们每一位地球公民都应为此承担责任!

再从社会的角度上看,对个体生命的关照和保障,则如同人在自然中求生存一样地难乎其难,千百年来人类之间的自相残杀和对生命的涂炭从未间断。就是在“文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谋杀、绑架、毒品、自杀、爱滋病以及战争屠杀都表明,西方“文明社会”对生命的毁灭是以前的社会形态都不可比拟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明证;今曰西方的核武器可以把全人类的生命毁灭几轮。但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与保护也有了重大的进步,那就是把每一个体生命的保护都平等地置于法律保护之下。他们制订出《人权宣言》《世界公民的政治与权利公约》……这些都可以说,就是文明理性的进步。西方世界的国家行为也清楚地显示出这种文明理性的演进。

一个众人皆知的事件是自伊朗宗教领袖宣布追杀《撒旦诗篇》的作者拉什迪之后的十年内,英国政府为保护其自己国家的公民的生命安全,每年专门为拉什迪花费100万元英镑的费用,不仅如此,英国政府还断然决定与伊朗断交。为什么英国政府会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如此在外交上大动干戈,又如此破费呢?在这里,显然值不值不是可以用钱的数量多少来衡量的。因为保护公民的基本使命,是宪法赋予政府的既定准则和绝对的信念。无疑,英国政府对个体生命的珍惜与保护就是向国人也是向全世界表明:只要你是英国公民合法的一员,无论你惹出什么样的乱子,只要你不违反本国的法律,那你就仍然是国家的一员,那么你对于这个国家就是最为重要的。尤其在你的生存有危难之时,国家就得尽责尽力地保护你的自下而上权。

P42-43

序言

e时代,我们的思维需要升级!

e时代,我们的智能需要升级!

e时代,我们的观念需要升级!

e时代,我们的行为需要升级!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世界是人的世界,时代是人的时代。没有人,宇宙是黑暗的。人是宇宙的太阳,人的理智照亮了万物。

作为人,我们无比的自豪。但是,我们并不轻松。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对人类生存理想状态的追求始终是我们的责任。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使自己升华到永生的境界,使自己无愧于我们身上所存在的最优秀的品质而生活。”及时地总结过去,开辟未来,要求我们随时随地保持对现实世界的审视态度,在反思中确立我们的新目标。

我们欣喜地看到,人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对克隆人的质疑并没有阻止人类悄然发生的质变,一颗颗新的太阳不断冉冉地升起!“新人类”已经在‘‘e时代”的平台上出场,具有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自主、自立、自强、自觉、自如的“新人类’,不断涌现。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编著了这本书,作为我们对这个新时代和新人类的期待与礼赞!

虽然,本书中的《建构自我:自我的出场与挺立》《行为互动:全方位的沟通艺术》《决策人生:博弈与搏击的艺术》《辩无不胜:e时代演讲和辩论的艺术》四篇仅涉及到“e时代”建构“新人类”的新价值观、新思维、新行为和新交往等有限的若干方面;但是,我们愿她能带给您一缕清风,为您吹去昔日世界的尘埃。

让我们翘首展望“e时代”之“新人类”的出场吧!

e时代:

它是建立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化时代!

它是没有时空限制的虚拟化的网络世界!

它是充分行使大众话语权的信息时代!

它是一个可以全方位沟通的神奇世界!

它是“去”精英化的大众化、平民化的时代!

它是百花齐放的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

我们所处的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叫做“e时代”,它是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大机器时代截然不同的时代;它建立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以信息技术为特征;它打破了自然界及自然因素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对人的种种限制,为人类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更加自由的世界。从前,人类不过是自然生态链中的一环;今天,人类成为整个生态世界的上帝,成为超地球生态的创建者。这应验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在《论人的高贵的演说》中借神圣的创造者的嘴对人类所说的话——“其他一切生物受制于我们为它们立的法,但是,你不受任何约束,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它们。我们已经把你置于世界的中心,因此从那里你可以轻而易举地环视其中的一切。”

新人类:

新人类,不是人类之“另类”,不是视人生如儿戏的“新新人类”。

新人类是以注重个体为本位的、注重平等对话、自由辩论之人类,“新”是“苟日新、日日新,之新;“新”又是人类新生活之新,是以西方现代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结合之新。“新人类”是以“人’的“类同”、“类通”、同理心、同感心、同情心、道德心为“人,’之“类”。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应是在此基本之上之所为。  因此我们的“新人类”是为新时代之新人文精神而张目的化身与象征!新人文精神是自由、民主、个体本位、平等、公平、正义、兼爱、仁爱和博爱、慈悲互爱,自由谈辩、平等对话的和谐统一。

“e时代”是“新人类“的时代,人类从此具备了可以全方位沟通的神奇本领。它奠定了充分实现大众话语权的物质技术基础,结束了各类精英独霸话语权的局面,还话语权于民,使公众可以充分行使大众话语权。它是政治民主化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正因为它具有这些属性,才使“新人类”得以产生。

“新人类”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爱因斯坦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0”

因此,“新人类”应当关注自我修养、自我培育、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他们当是掌握了“e时代”技术手段,具有新视野、新思维和新的行为艺术的人类。“新人类”的生存方式的根本转变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新人类”当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新人,能从容出场与自强自立的新个体,他们享有自我决策的绚丽人生,能够进行公平民主的互动,更能发表儒雅精辟的演讲、参加大小问题的辩论……

新人类的“e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社会的主体性重点转移。它不仅重视社会主体、群体主体,而且更加强调以构成社会总体的个体为本位。

公民的主动性有了新的内容。公民,不再是主动接受说教、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可以主动决策、主动参与、主动竞争的新个体。

公共性得到全面体现。它关注整个人类,面向社会公众,而不是少数精英。所以,决策、互动、沟通、辩论,都成为公众的事情。公共性不同于英雄时代的大众性,过去所讲的大众不过是单纯受支配受教育的群众。

艺术性胜于科学性。它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对科学时代的扬弃。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来,科学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人们对科学的崇拜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e时代”扬弃了工业时代对科学的迷信,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作用和思维、行为的艺术性,更加注重“新人类“的生存艺术。

新艺术:

在“游戏”、参与、互动、“博弈”、“搏击”、辩论、决策中实现相互理解和行为互动,就是沟通的艺术,不仅仅是技巧。她出自心灵,发自心扉,源自真诚,所以她是展显真善美的“博弈”,但又不是盲目的冒险;她是美妙的游戏,但又不是轻率的儿戏。

“新艺术”是建立在新人类、新人文精神基础上的艺术,她以尊重人、护卫人、爱所有的人,让所有的人参与讲演、谈辩、“对话”和“从事”决策的“博弈”与游戏!

新艺术是要将人文新精神、新理念和新意境,化为具体的能力与技艺,回归到它们得以产生的特定具体情境中去。真正的“新人类”、“新人文”应当在“e时代”的时空情境中展开,在时间流逝和空间推移过程中,化为可以实践的——具体交往、谈辩、讲演和重构与创造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之所以是艺术,因为她不是理论上的空谈,不是抽象的教条,更不能只靠新的概念、定义与分析和机械的讲解,而是建立在关于“生活世界”之大量的具体经验、具体感受和实际情境和富有创新思维的生命力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她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她必须有多种多样的、充分体现具体情境的“训练”,这些“训练”包括经典案例的分析、体验,做题、对比、重复、模仿、做实验、时间间隔、交叉接机;正是通过这样的训练,才会给参与“游戏者”者带来(有关思维创新的)不同的切入角度和不同情境下的情境感受,形成在特定情境中才能形成的机应性,即与之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边缘感受,通过增加思维创新训练过程中的游戏蕴涵和间隙化的功能,使“游戏者”通过自发的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以总是具有的新的意义或趣味的临时构成和不断的创新冲动,在创造性的“游戏”过程中“回旋”和“博弈”,从而在豁然贯通的理解中,通过理解、领会与自主性的能动,将新素质内化为自己内在的能力。

的确,新艺术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纯粹的理论玄谈,真正有效的理论来自于实践,并且还得回归于社会实践,因此“e时代”情境下的“新人类”、“新艺术”的营造,只有将新人类之新人文理念的形成过程,化为实践的能力,成为真正的艺术,才会是真正的新人。

总之,《e时代新人类新艺术》一书,尝试由一种全权话语走向个人话语,由造神式的承诺走向自我觉醒和不断完善的承诺,加强个体的自觉性、反思性、超越性,以免妨碍自由敞开的生存和初始经验的积累以及对个体理念的剥夺。因此,她通过对这个属于人的世界作出自己的独特的陈述,主要采用个体心性言路和言说的知识与学理相结合的言说方式,与读者建立亲切自然的理解与沟通;她试图向未知的陌生人敞开心扉,她力求背抛话语的自我中心主义、话语的霸权和独断,又绝不以大众的代言人自居,她不代表“我们”也不代表“他们”,而只代表作者个人:努力以个性的体验与独立思考来点燃每一“个我”的普遍性思考(类),以个人化的行文绽放哲思与诗思的花朵!

也就是说,《e时代新人类新艺术》试图从灵魂、根性的思考角度,进入个体生命、进入当下,最大限度地对中国人当下的生存状况、焦虑和期待,做真切的感受、体验领悟和反思;最大限度地调动作者的生活感受,来诠释个人生存境遇,揭示“我”的生存处境与实在状况。我不再是那种高视阔步的绝对主体,而是将主体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凡人,不是个人的空疏虚幻的玄想;她注重个体的自由和自主选择的多样性,因此她尝试着通过作者的自我反思、回味、独白、讨论、交谈、沟通与理解,为整合当代“个我”的心灵,培育健全的自我人格、建构新民主的参与能力、整体复合的素质观、多元和谐的价值观、人格独立的自由观以及能够实现物质丰饶与精神充实相统一的新生存观。

本书的编写,以青少年读者、在校大学生与企业商务管理人员为主要对象,力求以同时代与时俱进的方式,营造“新人类”的新价值观和新沟通观,为读者提高讲演、谈辩、决策能力提供新情境、新借鉴或新参考。在言语使用、行为交际、风险情境等方面搭成开放的沟通之桥,提供深度的沟通智慧和实用的方法技巧,以满足青少年朋友在社会上从容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潇洒自如地表现与完善自我、适应现代社会日常交际和网络沟通等迫切的知识需要。

本书的主题以及整体写作架构的设计由主编完成,各篇编著的具体分工如下:

《建构自我:自我的出场与挺立》的第一至四节由张斌峰担任,第五、六节由杨华祥担任。

《行为互动:全方位的沟通艺术》的第一、二、四、五、九节由张斌峰担任,第三、六、七、八由杨岗营承担。

《决策人生:博弈与搏击的艺术》的第一至四节由高晓荣担任,第五节由左惠承担,第六节由杨龙承担。

《辩无不胜:e时代演讲和辩论的艺术》的第一至四节由何洋担任,第五、六节由杨龙承担。

                    主编:张斌峰                      副主编:何洋

                   2006年10月10日于武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