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励志,经典人生,即将登陆CCTV“百家讲坛”开讲。
省思现代人生的用心之作。包括现代人生的困境与挣脱,寻找与安排生命的重心,职业、工作、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与成就感。显明易懂、思绪流畅、分析透彻、创见迭出,对“认识自己,把握当下,肯定第一次”皆有方向与方法上的说明,特别值得上班族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命重心在何处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傅佩荣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成功励志,经典人生,即将登陆CCTV“百家讲坛”开讲。 省思现代人生的用心之作。包括现代人生的困境与挣脱,寻找与安排生命的重心,职业、工作、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与成就感。显明易懂、思绪流畅、分析透彻、创见迭出,对“认识自己,把握当下,肯定第一次”皆有方向与方法上的说明,特别值得上班族阅读。 内容推荐 生命重心在何处?每个人的生命应该有一个重心。真正的快乐要由内心去衡量,重要的是要让内心保持一种最原始的、最自然的、最正常的状态,而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快乐并不在于欲望的满足,而往往在于对欲望温和的节制。信仰是生命的光,有了信仰之后,生命才有力量。“习惯”往往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造成习惯之后,习惯就成为我们的束缚,绑住我们。 目录 上班族的活力来源 ——写在《生命重心在何处?》之前 辑一 社会变迁与生命的重心 第一讲 两生的困境与挣脱 一、离开了生命根源 二、忽略了内心世界 三、情感日益淡薄 四、重读故书,对治无情 五、厘清自我实现 六、正确的自我实现 第二讲 寻找与安排生命的重心 七、自由想象法 八、安排生命的重心 九、能够、应该、愿意 十、理性、情感、意志 十一、追求自我实现 [结语]我还是我 辑二 追求卓越的工作与生活 第一讲 职业、工作、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 一、职业 二、工作 三、自我实现 四、自我超越 第二讲 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与成就感 五、生命有痛苦 六、工作带来尊严 七、成长有极限 八、意义在过程 [结语]保持一颗开放的心 解惑篇 试读章节 三、情感日益淡薄 从这里再往下一步,就是无情。现代人并不愿意无情,但是,想要有情却非常困难。原因在哪里?以古时候的人来说,一个人一辈子所交的一些朋友,现代人一年就可以交到了。与别人交朋友,是需要长时间的考验、共同做一些事情,然后才会有深刻的交情。但是,今天,我们往往是一天、一个月、一年所认识的人就很多了,我无法去跟那么多人做朋友,我的力量与时间是有限的。这一点实在是很大的遗憾,多少可以真正成为你的朋友的人擦身而过,或是一辈子只有一次交往握手的机会。但是,你还是要悲叹:“相识满天下,知交有几人?”古人已经这样悲叹了,现代人更是如此。因为我们现在除了认识了很多中国人之外,还有许多外国人,跟外国人来往更难,“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还可以说,有时候甚至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就更麻烦了。所以,换句话说,我们认识中国人之外,还认识许多外国人,在这个时候,你到底应如何使自己的情感保持适当的弹性,在与别人来往的时候能够真心相待呢?恐怕这是很大的挑战。 现代人变得无情,有一个真正的凶手,那就是我们的传播媒体。为什么?它不是给我们很多方便吗?我们有知的权利,我们要知道一切消息,但是,我们要问:我们有多少能力去承受这么多消息?当我透过电视,了解到全世界有那么多灾难的时候,我能够承受吗?不,我无法承受。譬如说,我打开电视一看,非洲衣索匹亚的灾民,非常可怜,台湾那么富庶,而那些灾民,一天想吃一片面包、想喝一杯牛奶却不可得。我看了之后非常感动,因为我富有真正的感情,我就把零用钱统统捐出去了,以为如此可以改善别人的生活;隔了一个星期再看电视,结果还是同一个画面,我捐了钱没有用,这代表什么?我会产生无力感,会觉得很无奈。命运实在很可怕,使人无可奈何。但再过一个星期再看的时候,就觉得很无聊了。为什么?因为我的情感只有这样的一点能力,可以承受一些刺激,看久了之后,我就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 我还记得我在大学时代,有一架远航的飞机飞到苗栗三义上空时突然断裂,机上无人幸免于难。你们知道新闻媒体怎么报导吗?有一家报纸的记者,就这么写着:“飞机从中间断裂,上面的人掉下来,就像下水饺一样!”竟然用这样的字眼去描写。很多人看了之后,非常兴奋,想去看一看人掉下来像下水饺是什么样子,结果,往三义的车络绎于途,私家车、计程车、卡车,什么车都有,把整条路完全堵塞,路边摊也因此大发利市。这样的一种表现,很令人担心。我是否应该想到:如果我是飞机上的乘客之一,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有我关心的人、我所亲爱的人、我的妻儿、我的父母,是飞机上的乘客之一,我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好了,我们先查清楚,飞机上没有我认识的人,没有我的亲戚朋友,然后其他一切就像演电影一样了! 我们反省一下,现在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是否也会有类似的感受?这不能完全怪我们,因为我们的传播媒体没有注意到人类心灵所能承受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刺激久了就麻木了,麻木之后就不仁了,这对现代人来讲是一项很大的灾难。所以,我个人对传播媒体一向抱着批评的态度,为什么?因为操纵传播媒体的人,并没有注意到人性完整的需要,没有注意到人性各方面的考虑,而只注意到: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每天找一些人咬狗的新闻,大量报导,说:“群众有知的权利!”到底知道什么?是所有的“知”,还是被操纵、被扭曲的“知”?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如何自处呢?应该设法避免看太多新闻!所以就我个人来说,报纸及电视都很少看,能不看就不看,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像我专门研究思想、研究哲学的人都要设法自我保护,更何况是一般人呢?所以这一点是我们在“无情”方面所要留意的。 四、重读故书,对治无情 那么,我们要如何应付这种情况呢?我想到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有一个方法,后来一直觉得这个方法还不错,就是:要设法每隔几年去重新读你读过的书,看看你自己感受的程度有没有改变?我在美国念书的第三年暑假,特别抽空看了金庸的小说。在美国念书,我想很多人有过经验,都知道,一到放假的时候,图书馆的中文小说统统被借光,尤其是武侠小说。因为在美国念书天天讲英文,太辛苦了,一到放假的时候,就赶快借小说回去,好好看看中文,这时候发现:原来中文是这么地可爱!我是看《射雕英雄传》,看到一个地方,无法忍受,一个人关在宿舍里痛哭流涕。这个地方就是江南七侠和丘处机决定要救郭靖和杨康这两个忠良之后,分别教以武功,再在十八年之后比武,看哪一个人武功比较强,就可以分辨出来哪一边武功比较高。但是第一步,你要先找到郭靖和杨康。去哪里找呢?茫茫人海,于是江南七侠就走遍大江南北,最后到了漠北,到蒙古去了,终于找到了才十二三岁的郭靖,在他们七人寻找的这十几年期间,难道他们没有婚姻,没有事业,没有家庭,没有爱情?他们难道没有个人的考虑吗?而他们居然放弃了,只为了一诺千金,就到处寻找这个小孩子,最后找到了,也过了十几年,你能不能想到这里面的过程,有没有可能呢?小说当然是虚构的!但是,有没有可能呢?如果有可能的话,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好,先不要问可能性,你心里是否向往这种情况呢?当然向往。如果我们真能碰到武侠小说中的人物,真希望能跟他们做朋友,这说明在我们心中很强烈地还存在着正义感和仁爱感的。等江南七侠找到郭靖的那一刹那,有心人真会放声一哭呀!我就为这个在宿舍哭了一个晚上,当时哭完之后,觉得还不错,自己还会哭。一个人到了不会哭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希望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事事都顺心的,你事事都顺心,别人未必都如此,当你的亲人朋友不顺心的时候,你情愿是自己不顺心,去承受他们的苦难,这是很自然的情感表现。因此可以说,一个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使他哭的话,这个人就没什么希望了。回国以后,每隔三年,我就要看一次《射雕英雄传》,希望了解自己看到这里的时候会不会受感动,结果发现自己感动的程度愈来愈少,我就怀疑自己是不是愈来愈麻木不仁了。 金庸小说另外一个令我感动的地方,就是《飞狐外传》。《飞狐外传》提到胡一刀的儿子胡斐,也就是飞狐,另外有一个人物叫平阿四,他是仆人,这个仆人面目全非,脸上有许多刀疤,长得猥猥琐琐,不成人形。但他是最令我感动的人,因为,当初胡一刀被人害死的时候,这个人为了救胡斐才受伤毁容的。他为什么要救胡斐呢?因为当时他的父母亲为了开小店向人借钱,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胡一刀有些钱,看他很可怜,就说:“钱拿去!”他不敢相信,人家跟他非亲非故,竟会给他钱,救了一家人的命,所以他感恩图报。像这样一种情况,在今天的社会已经很难见得到了,但在小说里还有。当然,看小说会有各种情感,有时候又太极端了,像在《红楼梦》里面,林黛玉看到花谢了都要哭,让人看了觉得不忍心,花开花落没什么好哭的,人要关怀人类的灾难,因为人跟人是同类,这一点,我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所以,这是说明人类现代的困境,是包括无根、无心、无情三方面。现在一个新的问题出来了:我们如何去面对这样的困难、处境,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所以,接着要分析什么是“自我实现”,再讨论如何寻找生命的重心。 P15-21 序言 上班族的活力来源 ——写在《生命重心在何处?》之前 听到“上班”两个字,我们立刻联想到朝九晚五,固定的待遇,重复的工作内容,业绩考核的压力等。多少人在上班期间可以保持旺盛的斗志与愉悦的心情,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呢?这个问题牵涉的范围很广,真要深入研究,几乎等于是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了。 比较简单的办法,是调整一些观念,再从这些观念里面找到落实的途径。譬如,上班代表职业,提供我经济基础与社会角色,但是并不限制我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工作中,我贡献自己的专长,表现特定的功能,但是我不能因而就忘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我有“知、情、意”的丰富潜能,我有许多关系密切的亲人与朋友,我与大自然(包括植物与动物)之间有某种默契,我甚至拥有珍贵的信仰,使我对生命的憧憬可以延伸到来世。 因此,上班族首先要把握的,是恢复生命的完整性。“恢复”的意思是说:它本来就在那儿,只是被我们遗忘了。在遗忘与回忆之外,还需要用心耕耘,否则纵有满园的根苗,也开不出灿烂的花朵。人的天赋才华是大同小异的,但是由于性格、环境、教育、观念的不同,在发展的时候必然各有所偏。因此,当务之急是“认识自己”。 为了认识自己,有两个稍嫌复杂但是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自由想象法与自我探询法。前者所侧重的是:在自由想象中,分辨“我所有的”是否“我所要的”,以及“我所要的”是否“我所是的”。列出自己所有的一切。然后逐一思考:如果缺少这一项,我还是我吗?其次,在自我探询法中,方向针对未来的期许,看看自己被什么事感动,对什么人羡慕,怎样才能无怨无悔地过一生。在真诚的状态下,“心动”是最好的线索,然后就看如何“行动”了。自我认识如果不能带来自我实现的动力,不能使自我怀着喜悦、充满希望地走在人生路上,那将是难以想象的事。 上班族需要的第二个观念是:过程重于目的。目的提供了方向与远景,但是真实人生是在分分秒秒、琐琐碎碎、朝朝暮暮、来来去去之中,一步一步走过去的。在匆忙的上班生活中,谁能学会“定在当下”,谁就是真正的赢家。所谓“定在当下”,是指专注于眼前的事,写字时写字,说话时说话,开会时开会,休息时休息。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然后呢?行云流水。这一连串形容词是我们上班族所向往的境界,而转折点就在于把握过程与定在当下。如果错过了不同阶段的景观,人生的拼图又怎么豁然明朗? 此外,上班族要培养“第一次”的心态,才可以不断激发朝气与活力。即使每天在固定的时段,搭乘同样一班车,走进同一间办公室,做着类似的业务,接触的工作伙伴也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为什么我不能化被动为主动?我先自觉是个新人,肯定这一切在此时此地的当下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唯一的一次,因而自然也是“第一次”了。自从我学到“我们每一次见面,都是第一次见面”之后,我对每一个人的亲切善意就增加了几分。推而至于工作与生活,自然就会产生源源不绝的创意了。 我在教学之余,常有演讲的机会,可以与许多朋友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人生体验。其中与上班族有关的,包括:现代人生的困境与挣脱;寻找与安排生命的重心,职业、工作、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与成就感。由演讲整理成的文字,谈不上刻意修饰的文采,但是可读性较高,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也比较轻松。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内容。我在前面提及的自我认识、重视过程与第一次心态,都在其中加以详细说明。书名取为《生命重心在何处?》表示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问题,而作者的一时之愚如果能有些微参考价值,则将是莫大的荣幸。 傅佩荣 一九九八年五月 于荷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