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Cisco网络技术教程(附光盘第2版)
分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作者 魏大新//李育龙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思科认证体系的入门级认证——CCNA的教程读物,概括地讲解了思科认证体系的结构和考取CCNA的方法;系统地介绍了包括OSI参考模型、以太网络、TCP/IP协议、网络传输介质的类型和接口等网络基础知识,给出了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命令;详细阐述了路由原理和交换原理;并且对ISDN、帧中继、NAT等远程接入知识进行了较深入的讲解。在本书的最后,还给出了一个网络工程方案的样例。 本书适合想要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学习网络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简单的网络规划设计的读者使用;同时适合学习思科网络技术、准备考取CCNA认证的人员作为学习教程或自学资料;另外,本书也可作为专业从事网络工程的人员的参考手册。

内容推荐

本书作为思科认证体系中的入门级教材,主要讲述了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思科设备的基本命令,以及路由、交换等深层次网络知识的入门知识,其体系结构符合思科公司CCNA认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同时,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兼顾了实用性,安排了大量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实用性实验,使得本书既能成为备考CCNA认证的教材,又能兼具实用工具书的功能。随书光盘内容为CCNA模拟考试的题库及教师教学课件。

本书适合网络初学者作为网络入门和提高的教材,也适合作为CCNA认证的备考者作为参考教材,同时,对于建设和维护中小规模网络的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来说也是不错的工具书。

目录

第1部分 思科认证体系简介

第1章 认识思科认证体系及CCNA

1.1思科公司简介

1.1.1网络世界的开拓者

1.1.2思科在中国

1.2从CCNA到CCIE

1.2.1 IT认证的作用

1.2.2为什么选择思科认证

1.2.3思科的认证体系

1.3获得CCNA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和CCNA考点简介

1 14如何准备考试及考后注册

1.4.1考试的准备

1.4.2考后注册

1.5课程中会出现的图示

1.6本章小结

第2部分 网络基础

第2章 网络基础概念

2.1网络概念

2.1.1计算机互联网络

2.1.2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1.3 Interllet和Intranet

2.2远程访问技术

2.2.1 MODEM(调制解调器)

2.2.2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2.2.3 DDN(数字数据网)

2.2.4 FrameRelay(帧中继)

2.2.5新兴接入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OSI参考模型综述

3.1 0sI参考模型概述

3.1.1应用OSI参考模型的必要性

3.1.2 OSI参考模型层次结构的划分

3.2 0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3.2.1 OSI参考模型的上三层

3.2.2 OSI参考模型的数据流层

3.2.3 OSI参考模型中七个层次的协同工作

3.3 0SI参考模型的优点

3.4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区别

3.4.1物理地址

3.4.2逻辑地址

3.5 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4章 以太技术基础

4.1 LAN技术基础

4.1.1以太网络的技术原理

4.1.2以太网络的发展

4.1.3交换网络的分层

4.1.4半双工与全双工

4.2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5章 TCP/IP协议

5.1 TCP/IP协议族概述

5.1.1应用层

5.1.2传输层

5.1.3网络层(IP层)

5.2 TCP/IP协议族各层协议的功能详解

5.2.1工作在应用层的协议

5.2.2工作在传输层的协议

5.2.3 工作在网络层的协议

5.3 IP编址

5.3.1 IP地址的基础知识

5.3.2 IP地址的分类

5.3.3子网、子网掩码和子网划分

5.3.4可变长子网掩码和路由汇总

5.4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6章 介质类型及ciSCO设备接口

6.1介质类型

6.1.1以太介质

6.1.2广域网连接介质

6.2 ciSCO设备的接口类型

6.2.1 固化接口与模块化接口

6.2.2 CiSCO网络设备的常见接口.

6.3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7章 网络上两台主机的通信过程.

7.1对本章的说明

7.2位于同一网段上的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过程

7.2.1主机A在应用层的操作

7.2.2主机A在传输层的操作

7.2.3主机A在网络层的操作

7.2.4主机A在教据链路层的操作

7.2.5主机A在物理层的操作

7.2.6交换机A对于数据帧的交换操作

7.2.7主机B接收到数据帧之后的操作

7.3位于不同网段上的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过程

7.3.1主机A上的工作

7.3.2交换机A上的工作

7.3.3路由器A上的工作

7.3.4路由器B上的工作

7.3.5交换机B上的工作

7.3.6 FTP服务器B上的工作

7.4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8章 IOS基本命令和CiSCO设备结构简介

8.1 10S基础

8.1.1.IOS基础概述

8.1.2.IOS的基本模式

8.1.3 10S的帮助工具

8.2 ciSCO交换机的基本命令

8.2.1交换机的启动

8.2.2交换机的基本命令

8.3 CiSCO路由器的基本命令

8.3.1路由器的启动

8.3.2路由器的基本命令

8.4 ciSCO设备的管理性命令

8.4.1 CDP命令

8.4.2 telnet操作和ping、trace工具

8.5 CiSCO路由器的结构简介

8.5.1 Cisco设备的启动过程

8.5.2 Cisco路由器的结构简介

8.5.3 配置注册码的重要作用

8.5.4保存和备份配置文件的命令

8.6一些基本的设备实验

实验1 路由器的背对背连接

实验2 密码恢复

实验3 路由器的背对背连接

8.7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3部分 路由技术

第9章 IP路由技术基础

9.1路由技术中的基础概念

9.1.1路由的基本过程

9.1.2路由、路由技术

9.1.3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9.1.4路由协议和被路由协议

9.2动态路由协议基础

9.2.1自治域系统、IGP和EGP

9.2.2路由协议的分类

9.2.3邻居关系

9.2.4管理距离

9.2.5度量值

9.3路由协议的故障排除概述

9.4应用路由技术的ciSCO网络设备互连实验

实验 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9.5 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10章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10.1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基础

10.1.1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学习路由的方法

10.1.2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保证路由表正确性的六种方法

10.2 RIP、IGRP协议的特性和配置方法

10.2.1 RIP路由协议的特性

10.2.2 IGRP路由协议的特性和配置方法

10.3检查RIP和IGRP路由协议的配置和路由表正确性的命令

10.3.1检查RIP路由协议的配置和路由表正确性的命令

10.3.2检查IGRP路由协议的配置和路由表正确性的命令

10.4应用路由技术的Cisco网络设备互连实验

实验l 基本的RIP协议的配置

实验2 配置RIP协议的单播路由更新

实验3 IGRP路由协议的不等开销链路负载均衡

10.5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11章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和混合型路由协议

11.1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概述

11.1.1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原理

11.1.2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算法

11.1.3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优点与不足

11.2单区域的OSPF路由协议基础

11.2.1 OSPF路由协议概述

1l.2.2 OSPF路由协议的术语

11.2.3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11.2.4 OSPF路由协议适用的网络类型

11.2.5 DR与BDR的选举

ll.2.6 Hello包结构及OSPF路由器形成邻居的过程

11.2.7运行OSPF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处理路由更新的过程

11.3在单区域里配置0SPF路由协议的命令

11.3.1配置OSPFf路由协议的命令及一些辅助命令

11.3.2检验OSPF配置的命令

11.4 EIGRP路由协议原理

11.4.1 I:JGRP·路由协议概述

11.4.2 EIGRP·路由协议与IGRP路由协议的比较

11.4.3 EIGRP路由协议的概念和术语

11.4.4 EIGRP路由协议的特点

11.4.5 EIGRP·路由协议的技术

11.4.6 EIGRP的包类型

11.4.7 EIGRP路由协议的算法

11.5 EIGRP路由协议的配置命令

11.5.1 配置EIGRP路由协议

11.5.2配置EIGRP’协议的路由汇总

11.5.3检查EIGRP路由协议配置的命令

11.6 配置OSPF协议和EIGRP协议的实验

实验1 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

实验2 EIGRP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命令.

11.7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12章 访问控制列表

12.1访问控制列表基础

12.1.1 访问控制列表的作用

12.1.2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

12.1.3应用在接口上的访问控制列表的工作流程

12.1.4访问控制列表过滤数据包昕依据的条件

12.1.5访问控制列表的操作

12.1.6定义访问控制列表时所应遵循的规范

12.1.7访问控制列表命令的基本格式

12.1.8通配符掩码

12.1.9不同类型的访问控制列表的列表号

12.2配置访问控制列表

12.2.1 配置标准的访问控制列表

12.2.2使用访问控制列表控制telnet(远程登录)

12.2.3配置扩展的访问控制列表

12.2.4配置命名的访问控制列表

12.2.5不同种类的访问控制列表在网络中的应用位置

12.3查看访问控制列表正确性的命令

12.4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的实验

实验1 标准的访问控制列表

实验2 扩展的访问控制列表

实验3 可控vty访问

12.5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4部分 交换技术

第13章 交换概述

13.1 LAN交换原理

13.1.1 网桥及桥接地址表

13.1.2路由器在网络中的角色

13.1.3 网桥与交换机的比较

13.1.4以太交换机的反应时间

13.1.5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多层交换机

13.1.6对称交换和不对称交换

13.1.7存储缓冲

13.2交换机的操作原理

13.2.1以太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13.2.2 MAC地址表

13.2.3交换机对数据帧的转发/过滤决策

13.2.4交换机转发数据帧的三种模式

13.3配置交换机

13.3.1 交换机的默认配置

13.3.2 Catalyst交换机的配置

13.3.3 管理MAc地址袁

13.3.4配置端口安全

13.4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14章 生成树协议

14.1冗余和交换环路问题

14.1.1 冗余对于网络的重要意义

14.1.2交换环路所带来的危害

14.2生成树协议

14.2.1生成树协议的原理

14.2.2生成树协议的算法

14.2.3 交换机之间使用BPDU传递交换机的信息

14.2.4端口的状态

14.2.5快速生成树协议

14.2.6 Cisc0公司发展的快速生成树技术

14.3检查生成树协议的命令

14.4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15章 VLAN技术

15.1 VLAN基础概述

15.1.1 LAN与VLAN

15.1.2 VLAN的定义

15.1.3 VLAN的优点

15.1.4 VLAN的分类

15.1.5 网络中VLAN的数量和大小

15.2干道

15.2.1干道的历史

15.2.2干道的原理

15.2.3干道的工作过程

15.2.4干道的配置命令

15.3 配置VLAN的命令

15.3.1 80/20规则和20/80规则

15.3.2 配置静态的vLAN

15.3.3检查静态的vLAN的命令

15.3.4取消端口属于某个vLAN的命令

15.4 VTP域

15.4.1 VTP域的原理

15.4.2 VTP域的操作

15.4.3 VTP域的配置方法

15.4.4核实vTP域的命令

15.5 VLAN之间的路由

15.5.1 VLAN之间的路由概述

15.5.2 vLAN之间的路由配置命令

15.6 vLAN故障排除

15.6.1 vLAN故障排除的体系化方法

15.6.2交换网络的故障诊断

15.7 配置vLAN的实验

实验1 使用单臂路由器进行VLAN间路由并练习VLAN、VTP、干道的配置

实验2 在三层交换机上实现VLAN间路由的实验(可选)

15.8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5部分 远程接人技术

第16章 交换网络的区块化设计

16.1 基本的LAN设计

16.1.1 LAN的设计目标

16.1.2 LAN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16.1.3物理布线的概述

16.2区块化设计的必要性

16.3实现基本的区块化设计

16.3.1基本的区块化设计

16.3.2标准交换区块

16.3.3 大型主机区块

16.3.4服务器区块

16.3.5 WAN区块

16.3.6交换网络的核心层(骨干)

16.3.7分布层的交换机在交换网络中的特殊地位

16.4区块化设计的变形

16.4.1经济性的设计

16.4.2企业的Intr-anet设计

16.5区块化设计的设备选型

16.6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17章 广域网与点对点协议

17.1广域网概述

17.1.1广域网概述

17.1.2 WAN中的各种技术、设备及特性

17.1.3 WAN与OSI参考模型

17.2广域网连接类型

17.2.1专线连接与DDN接入

17.2.2电路交换连接

17.2.3 包交换连接与虚拟电路

17.3点对点协议与封装格式

17.3.1 两种类型的封装协议概述

17.3.2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17.3.3 点对点协议概述

17.3.4 PPP协议架构

17.3.5 PPP会话连接的建立

17.3.6 PPP验证方式

17.3.7多链路绑定

17.4广域网技术与封装协议的配置

17.4.1封装:HDLc

17.4.2封装PPP及配置其验证方式

17.4.3配置多链路PPP

17.4.4对多链路PPP核验与排错

17.4.5核验PPP封装格式与PPP验证排错

17.5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18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与DDR技术

18.1 ISDN概述

18.1.1 ISDN的发展史

18.1.2 ISDN的用途和特点

18.1.3 ISDN简介

18.2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

18.2.1 ISDN协议标准与交换机类型

18.2.2 IS.DN访问接口类型与呼叫处理

18.2.3 ISDN的组件和参考点

18.2.4 ISDN的协议层

18.2.5 ISDN的典型应用

18.3按需拨号路由技术

18.3.1 DDR技术概述

18.3.2 DDR技术分析

18.4配置ISDN

18.4.1基本的ISDN配置命令与参数讲解

18.4.2按需拨号路由的配置命令与参数讲解

18.4.3 ISDN与DDR配置实例

18.4.4核验ISDN与DDR的运行情况及排错命令介绍

18.5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19章 帧中继技术

19.1帧中继概述

19.1.1帧中继的历史

19.1.2帧中继及其用途

19.1.3帧中继技术概述

19.2帧中继技术

19.2.1帧中继技术术语与流量术语

19.2.2帧中继网络拓扑环境

19.2.3帧中继的运作

19.2.4帧中继的帧格式

19.2.5帧中继信令

19.2.6帧中继地址映射

19.2.7路由更新的可达性(水平分割)及广播

19.2.8帧中继子接口

19.3配置帧中继

19.3.1基本命令及参数详解

19.3.2两种不同接口模式下的帧中继配置

19.3.3核验帧中继的运行

19.4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20章 网络地址转换(NAT)

20.1 NAT技术简介

20.1.1 NAT技术的产生原因

20.1.2 NAT的功能与作用

20.1.3 NAT技术的一些术语

20.1.4 NAT的工作过程

20.1.5 NAT的优缺点

20.1.6 NAT技术的一些典型应用

20.2 NAT的配置命令

20.2.1 静态NAT的配置方法

20.2.2动态NA'T的配置方法

20.2.3 检查NAT正确性和NAT故障排除所使用的命令

20.3 配置动态多对.NAT地址复用的实验

20.4本章小结

本章仿真练习题

仿真练习题答案

第6部分工程案例分析

第21章 工程案例分析

21.1编写网络工程方案的原则

21.2某设计院信息化改造工程方案

21.3本章小结

附录A 常用端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