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庸做人的哲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彦博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秉承中庸做人的哲学,身上就少了些火气,多了些和气。中国有句俗话叫以和为贵,贵就贵在它能为你营造一个健康良性的生存环境。中庸是一种做人哲学,更是一种成事的智慧。本书分十章讲述中庸之道在生活社交中如何正确运用自如,才能透彻地领悟中庸做人的哲学,进而让人生的路左右逢源,处处和谐圆融。

内容推荐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之至。通俗地讲,中庸做人之道就是主张为人处世一定要奉行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行为准则,要在取舍之间寻求一种适中的微妙境界。人生的路唯有透彻地领悟中庸做人的哲学才能左右逢源,处处和谐圆融。本书讲述如何在人生道路上施行中庸之道。

目录

第一章 白刃可蹈 中庸难得

 1. 中庸是成为强者的最佳通道

 2. 以中庸的态度实施目标

 3. 肯折中才能争取双赢

 4. 人生的下坡路往往是自居清高引起的

 5. 既要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的话

 6. 中庸是一种留有余地的艺术

 7. 礼尚往来才能维持和谐的局面

 8. 在金钱与生活间找到平衡

 9. 退而求其次是聪明之举

 10. 做人过慎会丧失良机

第二章 慎独自修 至诚至性

 1. 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本性

 2. 修炼诚与信的个人品性

 3. 始终把道义放在名利的前面

 4. 从卑微处修身养性

 5. 一点善心便能照亮世界

 6. 在他人患难之时伸把手

 7. 别让私心蒙蔽了做人的双眼

 8. 做人处世要识大体

 9. 爱心是我们为人的大善

 10. 感恩之心让一个人的心灵更加美好

 11. 不要失掉高尚的自己

 12. 追求人格的不断完善

第三章 事不强成 适应环境

 1. 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

 2. 在变化面前要表现出应有的适应能力

 3. 做事要顺应客观规律

 4. 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5.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要容易得多

 6. 做人不可硬充好汉

 7. 做人处世切忌强人所难

 8. 中庸帮你把不利因素变有利因素

 9. 未成功之前须忍住寂寞

 10. 因事制宜才能把事情做好

 11. 用中庸换生存是高明的人生智慧

第四章 君子立世 以和为贵

 1. 以诚待人才能维持“人和”的局面

 2. 与人和谐相处是做人立世之本

 3. 维持好婚姻的“和局”

 4. 完美的婚姻必然是中庸的产物

 5. 用距离营造健康长久的朋友关系

 6. 以心换心,寻求同仁支持

 7.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

 8. 做人要学会多替别人着想

 9. 没有人不欢迎谦虚的人

第五章 大肚能容 糊涂则明

 1. 宽容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2. 不要只盯着别人的缺点

 3. 过于精明反倒是愚蠢之举

 4. 有真聪明的人也要懂得掩饰自己

 5. 眼睛里揉得进沙子方能成大事

 6. 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

 7. 别给自己制造敌人

 8. 别让“仇恨袋”挡住你的路

 9. 中庸的人从不争一时之短长

 10. 坚忍是以高尚人品为支点的

第六章 低调人世 淡泊明志

 1. 自视高人一等只会被孤立

 2. 不要做那个爱慕虚荣的人

 3. 经常保持一颗平常心

 4. 知足者才会常乐

 5. 富而不骄则久

 6. 过于张扬必惹人忌

 7. 得意时不要把好处占尽

 8. 大事可做但不可吹

 9. 不要让寻求他人的赞许成为一种必需

 10. 逞匹夫之勇者不是真正的勇士

 11. 敢于承认自己不如人

 12. 得失何妨两随意

第七章 看清形势 进退自如

 1. 妥协是一种中庸的智慧

 2. 审时度势方能进退自如

 3. 能屈能伸才能适应社会

 4. 功成之曰正是身退之时

 5. 辨证地看待和运用强弱进退之道

 6. 及时调整奋斗方向

 7. 该放弃的就坚决放弃

 8. 小不忍则乱大谋

 9. 外圆而内方是做人之守则

第八章 人前藏智 话中藏锋

 1. 伏藏是成事的上策之选

 2. 不要事事问个明白

 3. 修习练达的学问

 4.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 明话也要含糊说

 6. 看透未必就要说透

 7. 劝人也要讲技巧

 8. 看对人,说好话

 9. 该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10. 言行不要太出格

试读章节

做人做事应该树立明确的目标,但有的人在这方面走向了极端:不管这个目标是不是适合自己,非要一条道走到黑,结果只能是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目标的确定和实施也需要有一个中庸的态度,即高度适中,适时调整。

中国的一句老话叫做“好马不吃回头草”,对于目标的追求,回头草该吃的时候就必须回头,因为我们对目标的选择和确定本来就是一个选择之后再达成的过程。选择就是以自己的条件为中心,向周围搜索。有时把目标定得远了,难以实现,就要做适时的调整。

罗大佑的《童年》、《恋曲1990》等经典歌曲影响和感动了一代人。但是罗大佑起初是学医的,后来他发觉自己对音乐情有独钟,所以他弃医从乐,事实证明,他对自己人生目标的及时调整是对的。篮球飞人乔丹成名前曾尝试转行到一家叫伯明翰·巴伦斯的二流职业棒球队打棒球,只取得了很一般的成绩悻悻而归。伽利略是被送去学医的,但当他被迫学习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时候,他学习着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阿基米德数学,偷偷地研究复杂的数学问题,当他从比萨教堂的钟摆上发现钟摆原理的时候,他才18岁。

离斯特拉福德镇不远有一座贵族宅邸,主人是托马斯·路希爵士。有一天,刚二十出头的莎士比亚伙同镇上几名好事之徒,扛着大猎枪溜进爵士的花园,开枪打死了一头鹿。结果莎士比亚被当场抓住,在管家的房间里被囚禁了一夜。莎士比亚在这一夜间受尽侮辱,被释放后便写了一首尖刻的讽刺诗,贴在花园的大门上。这下子惹得爵士火冒三丈,扬言要诉诸法律,严惩那写诗的偷鹿贼。于是莎士比亚在家乡呆不下去了,只好走上去伦敦的途程。正如作家华盛顿。欧文所说:“从此斯特拉福德镇失去了一个手艺不高的梳羊毛的人,而全世界却获得了一位不朽的诗人。”

俄罗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奥多尔。夏里亚宾19岁的时候,来到喀山市的剧院经理处,请求经理听他唱几支歌,让他加入合唱队。但他正处在变音阶段,结果没被录取。过了些年,他已成了著名歌唱家。一次他认识了高尔基,给作家谈了自己青年时代的遭遇。高尔基听了,出乎意料地笑了。原来就在那个时候,他也想成为该剧团的一名合唱演员,而且被选中了!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他根本没有唱歌的天赋,于是退出了合唱队,最终却成为举世闻名的作家。可见,一个人要成功,必须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

目标的实施,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是随机转移的。若发现你原来确定的目标与自己的条件及外在因素不相适合,那就得改弦易辙,另择他径。

这种动态调整有以下的基本形式:

①主攻方向的调节。若原定目标与自己的性格、才能、兴趣明显背道,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会减小。这就需要适时对目标作横向调整,要及时捕捉新的信息,确定新的、更易成功的主攻目标。

扬长避短是确定目标、选择目标的重要方法。在科学、艺术史上,大量人才成败的经历证明,有的人在某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和能力,但不可能有多方面的强项。有的人在研究、治学上是一把好手,而一到管理、经营的岗位,他就一筹莫展,他的能力平平,甚至很差。

②在原定目标基础上的调节。即主攻方向不变,只是在层次上的调整。若是原目标定得过高了,只有很小的实现可能,必须调低,再继续积累,增强攻关的后劲。若原目标已实现,则要马不停蹄地制定新的更高层次的目标。若原目标定得太低,轻易就已跃过,则要权衡自己的能力、水平,将目标向上升级。

③在获得信息反馈之后的调节。即在原定目标受挫后幡然醒悟,重新把目标定在自己更易成功的领域。如美国科学家迈克尔逊,青年时人海军学校,但他在学校的成绩很差,特别是军事课,长期不及格,学校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起作用。学校不得不把他开除。

但是,他对物理实验却非常感兴趣。被开除后,他投入到对物理的学习和研究中,很快就在物理学上锋芒外露。他长期孜孜不倦,苦苦钻研,不断攀登了一个又一个高峰,终于作出被荣称为“迈克尔逊光学实验”的伟大创举,并为相对论奠定了实验基础,成为美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④从预测未来中进行调节。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才能、性格等都经常会发生变化。如才能的发展与年龄大小关系极大,任何才能都有其萌发期、发展期和衰退期,所以,对未来的走向还应该考虑年龄因素。

⑤对具体的阶段目标视情况进行调节。大的目标要终生矢志追求,而小的阶段目标则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如科研人员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有时为了能快出成果,不断改变思路,从而取得成功的结果,这在科学史上不乏先例。

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克里克和沃森,本来都不是分子生理学家。克里克在物理学界卓有成绩,二次大战期间致力于军事武器的研究。而沃森在大学时学的是生物学,对鸟类学、遗传学兴趣正浓。他们从物理学家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这一著作中得到启示,了解到分子生物学是未被人们开垦的处女地,他们即从原来的专业转到了核酸的研究!

其实,调整就是向现实妥协而采取的折中方案。不偏不倚谓之中,出现了偏差就要果断调整,这不正是中庸智慧的体现吗?P7-10

序言

古人说:赏花赏到半开,最为亲切有味。这诗意的生活方式中透露出的是耐人寻味的中庸做人的哲学。

中庸做人之道最早出自孔子所作《中庸》。正如宋代大儒朱熹给《中庸》作注时所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之至。通俗地讲,中庸做人之道就是主张为人处世一定要奉行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行为准则,要在取舍之间寻求一种适中的微妙境界。

可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谙此道。有些人未等花开便急匆匆地离去,白白错失了一片大好春光,使人生一次次地步人晦暗之境;还有一些人则偏要把花赏到“落花流水春去也”,结局却落得一派苍凉,还有什么心情回味佳韵?

这两种人要么不及,要么太过,所以总给人生多多少少留下了些许缺憾。要知道,没有谁的人生有回头路可走,有些缺憾会在你心头萦绕一辈子,关键时刻的一招不慎甚至会毁掉你一生的大好前程。

既不能委屈自己,也不可为所欲为。那么,人生的路怎么才能从容而过?

唯有透彻地领悟中庸做人的哲学才能左右逢源,处处和谐圆融。

中庸的原则就是按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营造一种利人利己,充满爱的美好环境,使人活得放心、活得轻松。也就是做一个心性相融的人,把握人际关系的主旋律——仁者爱人。互敬互助。如果你一味地不计后果走极端、违心逆性、损人利己,那么你迟早会一身伤痕、一身疲惫,最终被社会、被时代所抛弃。

在历史上,中庸之道曾一度被视为一种腐朽思想而被人误解。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中庸不是消极地逃避,更不是诡异、奸猾的代名词。中庸是一种中正和谐的精神境界。在今天这个处处讲究和谐为道的社会氛围中,中庸更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俗话说:君子以和为贵,和气方能生财。“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更是中庸做人之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做人哲学的立足点就是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调。能以此为基调,各项事业自然兴旺发达。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这样做也避免了种种过激和对抗行为,减少了人际摩擦与内耗,从而使你更具竞争力和创造力。

最后,愿大家都能用智慧的眼光审视中庸做人的哲学,让我们在中庸和谐的氛围中探究人生的真谛。

作者

2007年8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