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时期,很难召唤千军万马,很难一役成名,很难产生英雄。然而,就在一个只是事关残疾人的有限的抽样调查活动中,我们却看到了全社会的动员,看到了太多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看到了无数的有名的和无名的英雄。
于是,原本只是作为普通调查对象的残疾人,却成为了承载和传递真挚关爱的媒介,而这个有限的活动,则成为了解真实的浩大工程。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些人,这样的一些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了解关爱(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事迹录)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和平时期,很难召唤千军万马,很难一役成名,很难产生英雄。然而,就在一个只是事关残疾人的有限的抽样调查活动中,我们却看到了全社会的动员,看到了太多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看到了无数的有名的和无名的英雄。 于是,原本只是作为普通调查对象的残疾人,却成为了承载和传递真挚关爱的媒介,而这个有限的活动,则成为了解真实的浩大工程。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些人,这样的一些事…… 内容推荐 本书是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事迹录,我们却看到了全社会的动员,看到了太多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看到了无数的有名的和无名的英雄。 这里,我们可以结识那些知名的专家,还可以接触到最基层的村庄或社区中的残疾人协会工作人员;我们可以感受到各地各级残疾人工作者的忙碌,更可以感动于更多的民政、卫生、公安、教育、统计等部门同志的热情和执著。 目录 一、在全国总结表彰会上的发言 援藏无愧洁白的哈达——记四川省抽样调查援藏医疗队 戮力调查双喜临门——山西省沁县抽样调查队队长田树业的发言 锱铢必较为调查——江苏省沭阳县抽调队副队长朱晓惠的发言 沙尘暴挡不住抽调队员——记内蒙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抽样调查队 二、全国先进集体事迹 不辱使命,激情奉献——北京市朝阳区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天津市河东区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记录人道主义的光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擎起这片蓝天——山西省临猗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抽样调查:责任心与使命感——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抽样调查工作记实 特别的感动——吉林省榆树市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五强化”与“两坚持”——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赤子之心,倾情调查——上海市普陀区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差错:“零”!——江苏省江阴市抽样调查工作记实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浙江省抽样调查办公室工作纪实 “状元县”里和谐曲——安徽省休宁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推进“了解”,延伸“关爱”——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精心部署调查构建和谐南昌——江西省南昌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三个到位,三个仔细,三个认真——山东省莒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残疾人给他们打满分一河南省孟津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发扬硬骨头精神——湖北省蕲春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岳麓山下的温暖——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伸出我的手,捧出我的心——广东省中山市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让抽调深入人心——广西宜州市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给群众一份满意的答卷——海南省文昌市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不辞辛劳搞调查,扶残助残播爱心——重庆市渝中区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做到“六到位”,把好“六道关”——四川省安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将关爱融入其中——贵州省福泉市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勇挑重担,顺势而上——云南省弥勒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不畏风雪,勇担重任——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以“敢于争先”精神搞好调查——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一切为了这些兄弟姐妹——甘肃省正宁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青海省化隆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翻山越岭铸真情——宁夏隆德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天山北麓和谐歌——新疆奇台县抽样调查工作纪实 三、全国先进个人事迹 她,工作着是如此美丽——记北京市宣武区抽调队调查员陈■ 调查使命高于一切——记天津市宁河县抽调队调查员兰茂秀 当好“领头羊”——记河北省武安市抽样调查队副队长王新书 爱的升华——记内蒙乌海市海南区抽调办副主任贾世胜 助残扶弱的排头兵——记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抽调办主任张桂珍 心中有数——记吉林省抽调办统计专家王镇昌 恪尽职守 真抓实管——记黑龙江省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建辉 真诚关爱、一丝不苟的调查能手——记上海市嘉定区抽调队调查员徐菁 为造福残疾人而尽心尽责——记杭州市下城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王国珍 要做就做最好的——记安徽省抽调办综合组组长丁毅 情系这片天——记安徽省芜湖县抽样调查队统计员孙启斌 敢为人先亲历亲为——记江西省南康市抽调办主任董淑贞 苍天知我意,奉献有甘甜——记山东省抽样调查队医疗专家高大川 用青春和热情诠释一种精神——记山东省抽调办干部刘伟 残疾人的娘家人——记河南省范县抽调办主任张占玺 决胜千里——记湖北省抽调办专职副主任江传曾 科学决策忘我奉献——记湖南省郴州市抽调办主任陈礼雄 真情投入的铁杆支持者——记广东省抽调办副主任刘建民 “我为残疾人‘卖保险’”——记广州市越秀区抽调队队长张建良 勤勤恳恳的排头兵——记广西平南县抽调队医务副队长李仕荣 经典“专家”初长成——记广西抽调办专家组组长王贞 不负重望 勇挑重担——记海南省儋州市抽调办副主任唐卓彦 吃苦耐劳做表率——记重庆市秀山县抽调办主任李小勇 既是指挥员,又是协调员,更是战斗员 用热情和爱心换来和谐——记贵州省盘县抽样调查队队长支太生 用爱心托起残疾人希望的天空——记云南省巧家县抽样调查队队长周天珍 抽样调查的“拓荒牛”——记云南省昆明市普宁县抽调队调查员訾开禄 圣母峰下的承诺一记西藏自治区抽调办专职副主任央珍 为抽样调查1亡碌奔波——记陕西省抽调办干部于国强 丹心谱写赞歌——记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抽调队队长陈宏岩 村头土地庙鉴定的医生——记青海省湟中县抽样调查队医生耿生新 “我为抽调献绵薄”——记宁夏中卫市抽调办统计员李福升 架起一座金色桥梁——记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抽调队队长马莉 附录: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文件 试读章节 援藏无愧洁白的哈达——记四川省抽样调查援藏医疗队 2006年3月底,我们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援藏医疗队在成都市参加了前期准备培训工作,认真学习了《抽样调查医生手册》;掌握了抽调工作流程、人员职责分工、现场调查登记和复查工作细则;全面熟练掌握了精神残疾标准、筛查、诊断和评定方法以及多重残疾、残疾人活动和参与评定;掌握了ICD-10精神症状评定;并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巩固了所学的东西。 3月25日,援藏医疗队乘机从成都到达了拉萨贡嘎机场。大家兴致勃勃在机场合影留念,我们一共7位精神科医生:队长王洪明,还有冯一平、刘均富、杨新、张昌明、曾承和龙医生。 初到西藏,情绪高涨。天是格外的蓝,云是特别的白,空气尤其清新,鸟儿在自由地飞,拉萨河水在清澈地流,好一派诗情画意啊! 可第二天,大家就“显形”了,相继出现高原反应:头昏,鼻子出血,嘴唇干裂,喘不上气,全身乏力,上楼梯就像七八十岁老头,走几步就要歇一下。开头两三天,除了下楼吃饭外,只能呆在房里。 3月28日在拉萨接受了《残疾评定记录表》、《残疾人调查表》填表说明的培训。随后,我们奔赴西藏各地:龙医生到山南地区琼结县,曾承到了那曲地区索县,刘均富到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张昌明到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杨新到昌都地区察雅县,冯一平在拉萨市城关区。更严峻的考验和繁重的工作还在等着我们。 4月1日,到琼结县的龙医生因感冒出现肺水肿,不得不返回成都,队长王洪明接替他的工作。听到龙医生回川,大家不免有些紧张,王队长和大家通电话,我们相互鼓励:一定不能再有人趴下,作为援藏医生,不仅代表我们自己,还代表着四川省,再难我们也要完成援藏的神圣使命! 曾承所在的索县,抽样调查的行、住、吃都极为艰苦。 先说“行”。索县抽样调查点均在离县城很远的乡(镇)上,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道路崎岖,沟壑纵横,有时车辆要在乱石上、冰上、悬崖边上、河水中行驶数小时,险象环生,十分危险。加上条件有限,配备给调查队的车辆又不足,大家都挤在一起,每次坐车都提心吊胆的,还得不停说笑唱歌,以缓解紧张情绪。车窗外一边是辽阔藏北草原迷人的风光,一边是万丈深渊,悬崖绝壁。下乡的路根本没有标识,车轮胎就在悬崖边上,人人手心里都攥着汗,难怪西藏抽调办在医疗队未进藏前就给买了人身保险。我们有时想,千万别在抽调工作结束前就牺牲掉,那就太没价值了。 “住”的条件更为简陋。每到一个乡(镇)都是住在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乡(镇)政府的会议室,自己带上睡具,十几个人就睡在板凳和桌子拼凑起来的“通铺”上,取暖条件又差,夜里显得格外寒冷。4月的藏北,还是冬季,经常大雪纷飞,早上起床一看,外面已经白茫茫一片。最担心的就是感冒、“高原肺水肿”,对每个初上高原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恐怖的词汇。进藏前准备了一大包感冒药、抗菌素,进藏后区残联又为我们带了不少药。为了顺利完成调查任务,一感觉不舒服就马上吃药,完成工作回到拉萨时,药已剩得不多了。下村人户调查时条件就更艰苦,工作地点有时在牛棚、羊圈,有时在帐篷里,有时就在屋外的空地_生,大风吹得连呼吸都很困难,没有坐的就站着蹲着或干脆坐在地上,耐心地采集病史,进行诊断、筛查。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我们整个调查队更加团结合作,既有明确分工也有默契的合作,使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吃”也存在很大问题。每去一个调查点就先在县城买很多生活必需品,把煤气罐和煤气灶带上;到调查点后,队里的工作人员轮流排班做饭。工作忙时就只能吃方便面,新鲜的肉和蔬菜简直就是奢侈品。因为工作时间很紧,一日三餐没规律,常常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有时连一餐饭也难以保障。曾承历来不爱吃方便面,有时候就只有饿肚子,到调查结束,他的体重减轻了7公斤。喝水也是一大困难,常常缺少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有时早晨起来只能化雪水来洗漱和饮用,个人卫生经常没条件打理,衣服脏了也没法及时洗,常常要把脏衣服集中起来到有条件的地方再一起洗。 刘均富被派到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县政府很重视,让他住条件最好的县政府招待所。自来水定时供应,早上中午各1~2小时,过时打不到水,就得提个水桶到老乡家要水。没有水,洗手、洗澡、洗衣服、上厕所都不方便,要跑很远的地方。最难耐的是寂寞,晚上整层楼就他一人住,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时还停电,四周一片漆黑,偶尔一两声狗叫,那种孤独搁谁都不会好受。 杨新被派到昌都地区察雅县,那里道路崎岖,居民住地偏远分散,许多自然村不通公路、没有电灯,调查队到调查小区有时要坐一整天车,路上常有雪和泥石流。有民谣形容那里的险峻:水在沟中流,天在坡上挂,对面能说话,见面得三天。在新卡乡,为入户调查一名疑似精神病员,杨新与两名调查员徒步走了5个小时,翻了两座山,才到山头居民家。在扩大乡完成调查回县城,因交通不便,两辆小车挤了18人,还装了15个马背套。山路陡峭又下雪,车突然打滑,差点从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翻下去,回到县城,已是深夜零点了。 派到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的张昌明,进藏前就感冒,高原反应特别严重而且持续时间长。加上语言不通,基层通讯不畅,而且乡下用水困难,没有热洗澡水,所以在乡下常常半月不能洗澡。他不习惯藏族饮食,很难吃饱,刚来时几乎没有胃口,有时在乡下买点方便面,但几乎都是过期的,拉肚子后就不敢吃了。在多角乡,张昌明连续3天感冒发烧腹泻,一天拉十几次。那几天天降大雪,天寒地冻,县领导叫他回县里治疗、住宿,他坚决不同意,因为他知道,只有他一个精神科医生,一旦他躺下了,整个调查队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 在调查工作的两个月时间,各级政府给了调查队很大的支持帮助,特别是藏族同胞用他们天生的开朗豁达淳朴的性格和深厚的民族兄弟之情感染着我们,鼓励着我们,让我们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时时感到温暖。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援藏医生们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斗志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 在抽样调查工作中,医疗队承担的是残疾人精神科的鉴定、筛查,就是对疑似个案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对患者做详细的精神检查,根据标准进行筛查、诊断、定级、填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承担了更多的任务,每个调查小区工作结束回到乡(镇)政府,我们又利用休息时间与医疗副队长一起整理和审校调查资料,和其他工作人员探讨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总结经验,以保证调查质量。 除了在抽调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外,我们还抽空为当地居民义务地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疾病带来的问题。每到一个调查点都会遇到很多需要帮助的患者,每当看到由于缺医少药带来疾病的延误,我们都感到心痛,都愿意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的精神卫生事业多尽一点力。 曾承刚到调查队当天晚上,有个当地老乡赶了一天路,带着自己患病的孩子来找他看病,尽管来的不是抽查点的住户,但面对渴求的目光,他不顾连续两天的车马劳顿饥饿疲乏,马上对患者进行了诊治,并将治疗方案详细写给当地医生,以便为患者找药并指导长期治疗。还有一次,我们调查队劳累一天回到驻地,有个不是抽查点的住户带着他6岁的孩子一直等我们回来,大家不顾饥饿疲乏,所有医生都对那孩子进行了检查,发现该患儿至少有3重残疾,虽然我们无法帮助康复,患者的父亲仍含着热泪干恩万谢地走了。 在调查工作中,医疗队医生都不愿有损“援藏专家”的称号,大家全身心地投入连续工作。5月25日,自治区残联要留下两位医生推迟10多天回川,协助完成事后质量核查工作,尽管当时王洪明身体不适,仍然和张昌明一起留下来,坚持到了最后。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个抽样点的工作都受到西藏自治区抽调办专家组的好评。在西藏自治区8个调查点间检查评比中,冯一平所在的拉萨市城关区调查点获得了98.5分的最高分,居自治区第一。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受到全国抽样调查办公室的充分肯定。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蕾莎女士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情,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一些小事。”这也许就是我们全体医疗队的医生在雪域高原所做的小事吧!相信这些凝结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心血的小事,应该无愧于藏族同胞献给我们的洁白的哈达!P3-7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和平时期,很难召唤千军万马,很难一役成名,很难产生英雄。然而,就在一个只是事关残疾人的有限的抽样调查活动中,我们却看到了全社会的动员,看到了太多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看到了无数的有名的和无名的英雄。 于是,原本只是作为普通调查对象的残疾人,却成为了承载和传递真挚关爱的媒介,而这个有限的活动,则成为了解真实的浩大工程。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些人,这样的一些事…… 这里,我们可以结识那些知名的专家,还可以接触到最基层的村庄或社区中的残疾人协会工作人员;我们可以感受到各地各级残疾人工作者的忙碌,更可以感动于更多的民政、卫生、公安、教育、统计等部门同志的热情和执著。 这里,有一个词叫义不容辞,还有一个词叫义无返顾。 这个“义”,正是社会公正、以人为本之大义。一个有限的活动却催生了绝非有限的高尚情怀和科学精神,义,在其中矣。 所以,且不用说那些跋山涉水、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其实,一张表格就足以担当重逾千钧的力量,一支钢笔也足以释放穿越时空的能量,而一声声询问更蕴含着温暖人心的热量。 所以,我们就应该再跟随着那些人上路,就应该再重温那些令人难忘的日子,就应该再感受,再感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