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思想的基本特点在于济世治国,老庄思想的主要特色则在于思辨寻理。中国传统的学术评论家们,常常把孔孟之思想与著作誉之为“正”,而把老庄之思想与著作视之为“奇”。正是这一个“奇”字,反映了老庄(特别是庄周)之思想与著作的主要特点。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称《庄子》为“天下第一奇书”,居“六才子书”之首。也正是由于这一个“奇”字,使它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学史,以及在整个人类之智慧的开拓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相当巨大的影响。我们今天也正是要认识《庄子》之“奇”,从而锻炼我们的思维,启迪我们的智慧,以促进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
导读
小引
第一章 关于《庄子》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庄周
第二节 《庄子》书的形成
第三节 关于郭象三十三篇本的来源
第四节 关于内、外、杂的区分
第五节 《庄子》之真、伪
第六节 《庄子》版本流变
第七节 《庄子》的体例
第八节 庄学史简介(上)
第九节 庄学史简介(下)
第二章 关于《庄子》思想内容的分析
第一节 关于材料的运用
第二节 《庄子》内篇之思想体系
第三节 《庄子》外、杂篇在哲学思想上的前进与发展
第四节 外、杂篇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变化
第五节 《庄子》中的相对主义与辩证法
第六节 由史学看《庄子》
第七节 《庄子》中的自然知识
第八节 《庄子》的文学特色
第九节 《庄子》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第三章 关于《庄子》的阅读与研究
第一节 为什么要读《庄子》
第二节 怎样阅读《庄子》
第三节 如何进一步研究《庄子》
选读
内篇
一、逍遥游
二、齐物论
三、养生主(节选)
四、人间世(节选)
五、大宗师
六、应帝王(节选)
外篇
七、马蹄
八、天地(节选)
九、天道(节选)
十、秋水
十一、至乐(节选)
十二、达生(节选)
十三、山木(节选)
十四、田子方(节选)
十五、知北游(节选)
杂篇
十六、则阳(节选)
十七、外物(节选)
十八、列御寇(节选)
十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