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管理王道(向杰出帝王学管理智慧)/甘霖智慧培训文库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吴甘霖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当今的管理者如何将一流的人才吸引到自己麾下?如何才能心明眼亮不被蒙蔽?如何才能当机立断、借势开创千秋基业,在和谐中谋求发展?答案是:学管理王道,用王道管理。

管理王道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国际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值得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们去特别重视。

本书从“德君”、“明君”、“智君”三个方面,全面探究杰出帝王的“王道”智慧,以供广大管理者借鉴。

内容推荐

为什么秦、隋二世而亡?为什么汉唐能有天下数百年?

同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什么元代短命而清朝长寿?

原因是:前者行霸道,后者行王道。霸道得天下,瞬间即失;王道得天下,四海皆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王道”,乃古代杰出帝王所体现的管理最高境界:以人为本,以德服人。

当今的管理者如何将一流的人才吸引到自己麾下?如何才能心明眼亮不被蒙蔽?如何才能当机立断、借势开创千秋基业,在和谐中谋求发展?答案是:学管理王道,用王道管理。“管理王道”是世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王道管理,代表着管理学往大智慧的回归。

著名培训师,畅销书作家吴甘霖以通俗流畅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结合中外著名企业家的成功案例,立足管理学发展的前沿,指导管理者从根本上提升管理层次。茶余饭后,忙里抽闲,与唐宋祖面对面,在身心自在的阅读中,领悟管理的真谛。

目录

前言 王道行天下

第一章 从“管理霸道”到“管理王道”——把握世界管理新趋势

 一、迎接管理王道新时代 

  1.从“霸道”到“王道”:世界管理的新趋势

  2.“王道”智慧给现代管理启示

 二、王道强调“以人为本”,霸道强调“以权为本”

  1.从首先重视自己到首先重视他人

  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人是资本,更是根本

 三、王道强调“以德服人”,霸道强调“以力服人”

  1.“仁”就是永存爱人之念

  2.“政”就是领导者的自我端正

  3.让心灵比拳头更管用 

 四、王道强调让人主动跟随,霸道强名誉会员人被动屈服

  1.最大限度让人自动自发

  2.你给下属惊喜,他会加倍给你惊喜

  3.以柔济刚,更能所向披靡

第二章 先胜在德,大胜靠德——向“德君”学管理智慧

 一、一流管理首先意味着一流使命

  1.领袖首先是他人使命的承担者

  2.下决心

  3.格局决定结局

 二、以一流境界打造一流追随者

  1.愿景

  2.价值观

  3.旗帜

  4.目标

 三、以一流姿态吸引一流追随者

  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不计前嫌换来拼死效力

  3.无条件提供光明

第三章 心明才能眼亮——向“明君”学管理智慧

 一、心不明者不可为君

  1.不被对手骗

  2.不被下属骗

3.不被自己骗

4.既要“独断”,又要“兼听”

 二、只有放眼全局,才能赢取天下

1.一流管理者要懂得统揽全局

2.不要因为芝麻而丢了西瓜

3.“正、反、合”的思考方式

 三、反观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1.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永远从自身找不足

第四章 有理想,还要有智慧——向“智君”学管理智慧

 一、第一能力是决策

1.以“寡人”心态下决心

2.当机必须立断

3.洞悉进退。乃圣人之道

4.决策“四重四不重”

 二、掌握权力辩证法

1.不要让大权旁落

2.松开的手比紧握的手拥有更多

3.不受控制的权力是最可怕的权力

 三、先谋势,再谋利

1.谋势

2.借势

3.用势和造势

 四、不按常理出牌

1.颠倒英雄

2.以愚困智

3.要坐金板凳,先坐冷板凳

4.推恩散势

试读章节

面对罗成这样的刁难,如果换作其他人,别说是贵为王爷,就是普通一将,也难以忍受这样的侮辱,但是李世民却忍受了。

李世民很重视罗成的才华,但是他并没有仰仗自己军队的优势逼罗成投降,因为他知道罗成是一个高傲而讲情义的人,使用武力最后只能弄成两败俱伤,不但不能获得罗成这样有才华的良将,而且还容易使那些投奔他的瓦岗寨英雄伤心。

将心比心,他放下了自己的架子,放下了权势的压制,重视他人的心理需要,换来了罗成这样的良将,也让那些投奔他的瓦岗英雄更加忠心。

在处理这件事情时,李世民把自己的面子、尊严放到了一边,而把对他人的器重摆到了首要位置。这样一来,怎么能不折服他人呢?这就是重视他人所具有的威力。

李世民此举,其实并不只是影响了罗成,也影响了其他人士:

原来追随他的人,觉得你连对方一个降将都这样器重,我们一直死心塌地追随着你,当然你也会器重我们;

许多没有加入唐军的人才,听说李地民对罗成如此礼遇,自然明白唐王会器重所有人才。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既然他能对所有人才器重,自己为什么不投奔他呢?

所以,李世民这一举动产生了三个立竿见影的效果:

拥有了一个出色的人才;

让现有的人才更加死心塌地地追随,为自己日后称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吸引了更多的人投奔自己。

一个管理者只有首先重视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重视和忠心。每一个一流的管理者都应像李世民一样,抱着一颗“仁者爱人”之心,放下强权,关注人本,从重视自己的权位转换到重视他人的需要。

那么,管理者如何向一流帝王学习,达到像唐太宗那样重视他人呢?

①给予下属“物心”两方面的幸福

这是稻盛和夫的重要理念。要明白:别人追随你,绝对不是平白无故的,他们都有所图。那么,管理者就应该在两方面下足工夫:一是理想的物质待遇,二是心灵的幸福。

当秦朝被项羽所灭之后,历史进入了楚汉之争的时代。单从个人实力上来讲,刘邦要远逊于项羽。

项羽出身贵族,将门世家,有家学渊源,才华非同一般。而刘邦不过是一个市井混混,官居亭长,是秦朝最小的官。

但就是这样一个混混的刘邦打败了身为王侯之后的项羽。为什么?

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两个人的用人之道有着天壤之别。

刘邦一向为人爽快,懂得与下属分享胜利的成果,也不会拿属下的无心之失大做文章。

当年,韩信离开项羽投奔刘邦的时候,几乎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刘邦却让他做了大将军。

楚汉之争时,韩信为刘邦打了很多场胜仗,在攻下原齐国的属地后,自称为“齐王”,他知道刘邦并不打算封他为齐王,也做好了向刘邦施压的准备。

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刘邦并没有做出任何的责备,而是直接封他为“齐王”,并说:

“与其做个假齐王,不如做一个真齐王痛快。”

其实,刘邦并不喜欢韩信的自大妄为,但是他知道在楚汉之争中,想获得最后的胜利,还需要这样能征善战的将军。既然想获得他人的鼎力相助,就必须给下属应得的报酬,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但是项羽却恰恰与刘邦相反:他可以为受伤的大将哭泣,却一向忌讳有功者,怕他们功高盖主,不愿意给予重赏。

九江王英布原是楚国一员猛将,在灭秦的战役之中,多次作为先锋大将立下赫赫战功,但是项羽只封他一个小小的九江王。

英布心中不服,心想:我为你出生八死,最后你却这样待我。后来,楚汉之争时,刘邦攻人彭城,项羽多次向英布求援,但是英布都称病不去。后来,他也投奔了刘邦。

你怎样对待你的下属,你的下属就会怎样对待你。如果你重视你的下属,你的下属将会加倍重视你。

刘邦重视韩信,生性妄为的韩信为刘邦打下了万里江山;项羽轻视英布,导致了忠心耿直的英布与他貌合神离,最终离他而去。

管理者从重视自己转换到重视他人,是中国古代帝王管理学的精华,也是现代管理学的真谛。当代有些著名的企业家,正是遵循了和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同样的原则,尽量满足下属“物心”两方面的幸福,而成就了一番大业。

蒙牛是中国连续三年增长率排第一的公司。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原来是伊利的副总裁,后来离开伊利创业,许多伊利的骨干,都随他一起去创业。原因之一,就是他在伊利时特别重视与下属分利,甚至曾经将单位给予自己的大笔奖金,分给下属 大家觉得跟随他有希望,所以当他创业时,纷纷前去投奔。

这一点,在蒙牛的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并从牛根生延伸到各级领导,成为蒙牛的一种独特文化。

举个小例:在蒙牛,请客吃饭、送礼拜年是有规矩的。这个规矩就是:挣钱多的请挣钱少的,职位高的请职位低的,当官的拜当兵的……反之,则是违反规定,有搞不正之风之嫌。

这在一般人看来,不是与当前世道相反了吗?蒙牛的规矩也太奇怪了。

可是这在蒙牛并不奇怪,因为牛根生就是一个经常给下级送礼、广散钱财的管理者。因此,他手下的管理者都以他为榜样。P15-17

序言

最近几年,我出版的书较多,但基本上有一个特点:先讲培训课程,如果课程受欢迎,就在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写成书稿。往往发现这样写作的书较受欢迎,尤其是一些一版再版的书如《做最好的中层》《方法总比问题多》,更是如此。

本书也是在一个很受欢迎的课程的基础上写作而成的,课程的名称是“中华帝王学与现代管理”。这一课程,大约在10年以前在新加坡开始讲授,后来在香港担任中华文化传播集团副总裁时在香港讲得较多,我创立甘霖智慧培训机构之后,在国内讲得更是越来越多。尤其在北大、清华的多个高级总裁班上,往往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在反思这一课程为什么受欢迎时,我有这样三重感觉:

第一,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们越来越重视中国式管理。

正如一位著名企业家所言:“10年前你不懂得西方管理学,说明你无知;10年后的今天你只懂得西方的管理学,说明你无能。在中国的土壤上,面对着中国人,你怎么能不格外重视中国式的管理?”

应该说,这位企业家的话,代表了相当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的观点,那就是针对中国人的管理,应该有中国的特点,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

第二,中国式的管理实践,集中体现在帝王的治国治世方面。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璀璨文明,虽然不像西方有着成体系的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但是帝王的治国安邦实践及有关理论,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创办和管理好一个企业,绝对不会比开创、管理一个国家更难。中华帝王的管理实践及理念,其中固然有不少糟粕,但同时也有许多精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必然会给我们现代的管理者以很大帮助。

第三,中华帝王治国治世之道的核心,集中于一句话——“行王道者胜,行霸道者败”。

我觉得,抓住了“王道”这一核心,就掌握了中华帝王管理之道的精华,同时也抓住了中国式管理的根本。

不仅如此,从国际上来看,“弃霸道、用王道”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一些优秀企业家和管理者的认可。如日本当代最著名的企业领袖、“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不仅自己在管理中实践王道,而且到处倡导王道理念,甚至在与中国企业家和管理者交流的过程中,多次呼吁大家一起来“弃霸道、用王道”。

这充分说明,管理王道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国际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值得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们去特别重视。

正因为这样,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有关领导和编辑的鼓励下,我写作了《管理王道——向杰出帝王学管理智慧》一书。从“德君”、“明君”、“智君”三个方面,全面探究杰出帝王的“王道”智慧,以供广大管理者借鉴。

北京大学出版社博雅光华公司副总经理方希、编辑石少欣为此书做了许多工作,深表感谢!

甘霖智慧国际培训机构的邓小兰总编,熊芳、刘海鸥编辑做了不少材料收集和文字整理的工作,一并致谢!

王道行天下!我深信,只要您把握了王道的智慧,您的管理必然会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吴甘霖

2007年9月于北京知止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