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刘蔚华解读周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刘蔚华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发着神秘幽光的典籍。作者收集了一些认为《周易》神秘的疑难问题,探询破解的办法,并将它们记录下来,后又经过和古今注易书籍加以观照,吸取其中成功的经验,把所能见到的有助于“揭秘”的卓识汇集起来,便形成了本书。

本书提供了一种自认为能够通解《周易》的合理的解释,同时书中穿插了一些配合论说内容的图片,六十四卦也都插了与卦义或爻义有关的图片,以助读者研读这部古老的经典。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周易》的总结性精心之作。本书提供了一种自认为能够通解《周易》的合理的解释,以助读者研读这部古老的经典。同时,此书的问世,将为学术界开创一个真正全面贯通《易经》本文、充分体现“易海求真”精神、结束割裂诠释《周易》的新时代,提供坚实的基础。

目录

前言

上编

绪论

第一章 三易同源,存乎一经——《易》的起源与《周易)的形成乃

 第一节 《易》是金石并用时代的产物

 第二节 《易》的实践起源与学理起源

 第三节 易卦的前身是数字卦

 第四节 原始思维的进化是易卦产生的心理基础

 第五节 阴阳观念早期出现的考古证据

 第六节 三易总其成于《周易》

第二章 变易之经,教化之典——《周易》的性质

 第一节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第二节 “卜筮之书”不是对《周易》的准确定性

 第三节 占卜是进行教化谋求共识的手段乃1

第三章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子刚柔而生爻——《易经)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第一节 领悟卦爻的深义

 第二节 《易经》结构依据的原理原则(上)

 第三节 《易经》结构依据的原理原则(下)

第四章 《易传》的问世

 第一节 “天子失官”,私学兴起

 第二节 孔子导演了《易传》

 第三节 《易传》解易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易传》解经的贡献与局限

 第一节 《易传》对《易经》的形上学建构

 第二节 充分开掘了《易经》德性资源并使其光大

 第三节 唯心主义体系中闪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精义

 第四节 《易传》至今是解释《易经》的好书

 第五节 《易传》解说《易经》的局限

第六章 《易纬》解释《易经》的贡献及其神秘主义

 第一节 《易纬》的成书

 第二节 《易纬》诠释(易经)的贡献

 第三节 《易纬》中的神秘主义

第七章 易学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作

 第一节 易学三派多系发展的格局

 第二节 推荐几种易学主要代表作

下编

第八章 《易经》上经新解

 第一节 简要说明

 第二节 乾卦、坤卦、屯卦、蒙卦

 第三节 需卦、讼卦、师卦、比卦

 第四节 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

 第五节 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

 第六节 随卦、蛊卦、临卦、观卦

 第七节 噬喧卦、贲卦、剥卦、复卦

 第八节 无妄卦、大畜卦、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

第九章 《易经》下经新解

 第一节 咸卦、恒卦、■卦、大壮卦

 第二节 晋卦、明夷卦、家人卦、睽卦

 第三节 蹇卦、解卦、损卦、益卦

 第四节 夬卦、姤卦、萃卦、升卦

 第五节 困卦、井卦、革卦、鼎卦

 第六节 震卦、艮卦、渐卦、归妹卦

 第七节 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

 第八节 中孚卦、小过卦、既济卦、未济卦

附录一 《易传》释义、简注

 第一翼 彖传上

 第二翼 彖传下

 第三翼 象传上

 第四翼 象传下

 第五翼 系辞传上

 第六翼 系辞传下

 第七翼 文言传

 第八翼 说卦传

 第九翼 序卦传

 第十翼 杂卦传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序卦传》的文字很通俗,一看便懂,只需对其作些理论上的分析。从卦序看,卦链起始于“屯”,表明作者认为“乾坤”代表天地,是易卦的门户,应当是不证自明的道理,有点《几何原本》中“公理”的性质,所以就用“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开篇,把“天地”作为逻辑起点,在作者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从整本书的理论看,这里实质上是以“有太极,然后乾坤生焉”的潜台词开始的。每一卦前,先联系前一卦的含义,指出其特点和不足,然后接下去便是“故受之以”下一卦,借此阐明各卦的特点,如“屯者盈也”、“师者众也”等,看起来环环相扣,甚是紧密。其实也常有勉强的论证。这可能就是一些易学家嫌其“肤浅”的原因。例如,“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就比陵勉强,饮食在食物不多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争讼,这是有的,但绝非必然,故受之以讼便理由不充分;再说,“讼”的起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必只归结为饮食,这就显得肤浅了。这样的例子在《序卦传》中不少,读者自会搜求,无需一一列举。这表明,《序卦传》的卦链带有形式论证,并非全建筑在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从哲学上看,《序卦传》力图形成普遍联系和内在联系的观点。其实,作为普遍联系则有之,作为内在联系,则不尽然。

《易经》下篇,从“咸”、“恒”起始,传文说: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邂;邂者退也……

这里又是从“有天地”论起,仍然把“天地”作为下篇的逻辑起点。它不是按照紧接乾卦的逻辑,引出下一卦,在下篇开头,不提上篇结尾的“离卦”,从而引出下篇的“咸”卦,而是重新起头,仍从“有天地”说起,但对“咸”卦却没有论及,而是讲了一大段由夫妇父子到君臣上下的“礼仪”之道。这在宗法社会犹如“天地”之道那么重要。这里也有形式联系的表现,如:“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这里说的是对的,所强调的“恒久”是指夫妇的家庭关系而言,的确是美德。但下面把话题一转变成了房屋不能“久居”之义,因而说:“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逐;逐者退也。”实质上这叫逻辑上的偷换命题。

但是,(序卦传》在理论上也有独特的贡献,其精义主要有三点:

一是充分肯定了“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的唯物观点,这在《易传》唯心主义体系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天空。并且能够肯定到“唯万物”程度,是很独特的,好像作者是有意向易学唯心论提出挑战似的。

二是论证了天地万物和人类,存在着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观点,也涉及相辅相成、物极必反的矛盾观。为《易传》增添了辩证法的精彩成分。

三是这里在讲卦序时又普遍点出了各个卦的特点、要义,文辞简练,观点鲜明,对我们理解易卦很有帮助。

《杂卦传》和《序卦传》一样,文字简短,并不晦涩,比较好懂,且韵文排比,朗朗上口,便于记诵。但有几个特点需要剖析如下: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现),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从上面的引文可以看出,一是按孔颖达所述,六十四卦可分为三十二对卦,其卦形特点是“两两相耦,非覆即变”,如:

比卦(■)和师卦(■)的卦象,就是相互颠倒,这种关系叫“覆”。另一种关系如:乾卦(■)和坤卦(■)的卦象,是阴阳爻全部不同,这种关系叫“变”,即阴阳互变。大体上三十二对卦,不出这两种情况,故称为“两两相耦,非覆即变”。孔颖达的这一概括是准确的。《杂卦传》用简短的文字表述了易卦的这一特点。

二是《杂卦传》没有严格遵守《序卦传》的卦序阐述各对偶卦,而是另作了排比,可能是为了便于押韵,做了改变;也可能是《杂卦传》作者没有读到《序卦传》单独写作了《杂卦传》,所以出现了不一致。这说明《杂卦传》和《序卦传》是背靠背产生的特点。

三是《杂卦传》排比的最后八个卦,可能竹简错排,它们之间背离了“两两相耦,非覆即变”的原则。汉代郑玄首先表示怀疑:“自此以下,卦意不协,以错乱失正。”(《周易集解》)但他并没有予以改正。后来有多位易学家做过改排的工作,仍存有问题。经宋人蔡渊既注意押韵,又突出相耦与覆变关系,重排之后,得到了较广泛的赞同。我们引用其重排后的文字如下:

大过颠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归妹女之终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姑遇也,柔遇刚也;央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改排后的文字似乎更通顺了,韵也协调了,并继续体现了没按《序卦传》的顺序排列的思路。有些易学家认为,蔡渊的这样排卦,可能符合原貌。

四是《杂卦传》的重要作用在于突出了各个卦的卦义和卦德,使读者便于把握其要义。例如,《明夷》卦一直是比较难解之卦,因卦中涉及“箕子”,是人是物,歧义迭出。一般都把它当成是殷末遭受封王迫害的贤臣箕子来串讲卦义的,但《杂卦传》却把“明夷”解释成“明夷,诛也”,是光明灭了的意思,“夷”有灭之意。这样,就给另作解释提供了可能。本书在解卦中,就把《明夷》解释成一个忽明忽暗的像个翻转的箕子,“垂其翼”而飞行之物。这是和传统解释截然不同的一种新解,读者看解卦部分自会发现,和贤者箕子毫无关系。

至此,本书对《易传》的介绍和评论就告一段落了。P65-67

序言

本书原来取名《揭秘周易》,后又改作现在的名字。在我来说,主要是想揭开笼罩在《周易》身上的神秘外衣,让读者借助本书的解说,能够较快地基本读懂《周易》,这是我们写作和出版这部书的目的。当然,对于已经深通《周易》的学者,本书的出版也有和同仁高明切磋之意,以期获得精进。

目标不敢定得太高,如说读了本书读者一定可以读懂《周易》。那样的保票打不得,因为这里有两个原因起着制约作用:首先,是本书对《周易》的解说是不是已经到位。作者觉得,在众多关于《周易》的解说中,本书只能说提供了一种自认为能够通解<周易)的合理的解释,以助读者研读这部古老的经典。其次,还因为掌握一门深奥的学问,主要靠有志于此道者个人的努力、才气和灵敏的悟性。许多精进于易学的大师级人物,往往是无师自通的,他们有如孔夫子晚而喜《易》,达到手不释卷,居则在席、行则在囊、韦编三绝的地步。那样,即使不能获得指点,一样可以精通《周易》。能不能读懂学通《周易》,这一点比头一点更为重要。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发着神秘幽光的典籍。她来源于遥远的年代,可以说和中国文明同步起源,中华文明有多老,她就有多老。中国大部分字义古奥的经典出于周代,《易》却要溯源于文字诞生以前,因为《易》有许多道理是靠“象”和“数”来表达的,它比解读古文字更为困难。就因为这个原因,有些人就把《周易》叫做“天书”。的确,在《周易》中“以象为本”,用文字系上去的辞,是后来加进去的;加得对不对、好不好,还要经得起“象”的检验。而易象对于后人来说,往往是各有各的理解,并无定解,很容易形成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的局面。这是使学易和研易者很头疼的事。

《周易》形成后的四千多年中,特别是汉代以后,不少易学家争论不休,除了在文字训诂上意见不一以外,主要是对易象解读颇不一致。所以,对《周易》中的非文字系统能否解读得好,成了关键问题,这就需要研易者的悟性。尽管有文字系统的帮助,但文字本身也很古奥。《尚书》是一部文字最为古奧的经典,《周易》单从文字的难懂而言,比它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无定解的易象,这就构成了读《易》的双重困难。

再从历史性方面讲,我们常说中国人是黄帝的子孙,后来大家觉得还应当追溯到神农氏炎帝的恩泽,于是便号称是炎黄子孙。实际上,中国人人文初祖是远在炎黄之前的三皇之首伏羲氏。他和女娲是所有中国人千百代以前的老祖父和老祖母,炎黄也是他们的后代。易就是他那时创立的,成为中华文明开创的标志。而(周易}则是易完善形态的结晶。

有人会说,那都是历史传说,不是信史。

说得不错,确实是历史传说,但我很庆幸中国有非常朴实而动人的远古传说,它使我们能够从朦胧的史影中得知远古祖先生存、奋斗、繁衍、发展的信息。易同这些传说一起从远古走来,这毕竟是真实的。

在文字出现以前,人类的历史不可能记载下来传给后代,只能靠传说。传说是族群集体记忆的凝聚,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流传下来的口头历史。我们的古人一旦有了文字,就有许多学者用文字追记了这种宝贵的群体记忆中保存下来的口头历史。中国的历史传说,荒诞的成分很少,它有一点神话色彩,也往往不过是借以表现一种豪迈的情怀而已,无可厚非。中国历史传说的一个突出优点是非常贴近生活,非常贴近现实,非常合乎历史发展的逻辑。请听:

盘古氏“开天辟地”,大概是处于旧石器时代初期,刚刚会使用工具,便用那个不很锋利的石斧开天辟地了。这个粗糙的石斧握在原始人的手中,经过万千次的变革之后,就合乎规律地发展到今天发射宇宙飞船的先进水平。

有巢氏“构木为巢”,使人脱离岩洞和野居生活,进一步蜕去那层厚重的“动物之衣”,实施了人类最早的安居工程,为人的聚居和群落的出现,以及向着现代人类的城市化发展,蹒跚行进。

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没有从天上去盗火,而是靠人工制造火,使人们能够熟食、取暖和自卫。有火才有了文明。这项发明在远古时代的意义,绝不亚于今人使用核能的价值。

接着便是伏羲氏登场了,大概这时已经进入新石器中晚期,结绳记事的日子已成过去,用一种全新的观察方法取得的“象和数”,创造了八卦和数字卦。生产方式主要是采集、渔猎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禽兽被巧妙地驯化,与人为伴,获得了新的助力和营养丰富的食品。熟食与动物蛋白再加上劳动和语言,使人的大脑发达起来,文明大踏步地前进了。

神农氏发明了农业,建立了农耕文化。到了黄帝时,进一步奠定了农业文明比较全面发展的基业,国家开始萌芽了。国家机器在不断地演变,但人类至今还没有离开这个保证社会得以维持而又反过来会控制人的组织形式。

这些久已形成的历史传说,不是我们今天剪裁出来的传说,是很符合社会发展的逻辑进程的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事实,因而原则上是可信的,而且它的轮廓及其约略面貌,已被新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逐步得到直接间接的证实,并继续为远古历史传说的可能性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新证据。即使有些传说一时还没有获得强有力的考古证据,只要没有被证伪或不能被证伪,就仍然可以认为是有价值的。

我对中国的历史传说,一是主张积极地通过考古发现提供直接的证据,例如发现北京猿人洞中有用火的灰坑,半坡人、河姆渡人构木造房等,都已经证明了一些传说的可靠性。二是对未经证实的要用排除法,凡怀疑而不能证伪的,可以有根据地存疑,但传说仍然要予以保留沿用。

这种情况,在《周易》研究中是很多的。现有传说一般大多能提供文献依据,虽暂时无法提供直接证据的,如果反对者不能提供证伪的,文献的证据就可以照常使用。这是我对待历史传说和文献证据的态度。

本书就涉及不少此类问题,就是采取这一方法处理的,希望读者能够给予同情的理解。

本书以“揭秘”作为写作的目标,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远的且不说,就以文革结束以后,到目前为止,我国大约已经出版或再版了解说《周易》的新老著作上千部,对《周易》这部著作的研究、论说和普及已取得斐然的成就,提到易学史上说,也不失为辉煌时期之一。但是,对大多数越来越热心于易学的读者来说,仍然没有摆脱那个老问题,就是《周易》神秘——也就是说,读《周易》,神秘依旧。

我对这个问题琢磨了很久,也曾断断续续地作过一些调查,收集过一些认为《周易》神秘的疑难问题。把问题排排队,探寻破解的办法,一有收获就记录下来,逐年积累,终于使我形成了这部书的初稿;后又经过和古今注易书籍加以观照,吸取其中成功的经验,把我所能见到的有助于“揭秘”的卓识汇集起来,认真进行了修改,终于炮制出了现在端给读者的这部《刘蔚华解读周易》。在这个漫长的酝酿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可以读到的注释《易经》的著作,未能彻底“揭秘”《周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摆脱传统经学的束缚,把本来很有逻辑性的易卦做了支离破碎的解释,每一卦没有一个主题,六个爻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割裂爻辞的内涵,着眼于非常琐碎的问题,很少发现关乎族群生存的大主题,不能使读者具体感受到蕴藏在其中的先民的大智慧。冒昧地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六十四卦中能够说解通了的卦,不及三分之一。这样,怎么能使广大读者不感到无比神秘呢!

后记

人到老年,才容易把握《易》的精神。仿佛只有到了这时,人才能拂却尘世的喧嚣,静下心来,涤除功名利禄的欲念,摘掉那副容易扭曲世界的有色眼镜,冷静而理性地审视宇宙与人生。

孔子晚而喜《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达到韦编三绝的境界,大概体现就是这样一种机缘吧。程明道终身治《易》,却明确限定自己,到七十岁才能动笔撰写那部惠及后世的《程氏易传》。我想,这应当也是体现了这种机缘。纵观易学史,晚而述《易》之作多不胜数,大概都是体现着这样一种机缘吧!

笔者虽然无意与上述这些大师相提并论,仅就年岁而言,业已七十三岁矣,在退休后将数十年治《易》的心得写出来,形成了这部《刘蔚华解读周易》,得以付梓,大概也算是应了这样一种机缘吧。

笔者老来出版这部著作,畅言玄秘,殊感幸甚!

以往出版的《易》作,大多插入一些易图、卦图。朱熹在《周易本义》卷首插了若干幅图,开了解经中研读易图的先河。以后出版的注《易》书籍,大体都遵循此路。出版社的同仁认为,本书也应当结合内容选配一定数量的插图。于是,我们便在总论部分插了一些配合论说内容的图片,六十四卦也都插了与卦义或爻义有关的图片。这仅是一种尝试,有些图可能只与对应卦的局部含义有关联,未必那么准确精当。所以,希望读者不致产生误会。

齐鲁书社宫晓卫社长、黄伟中总编,对此书的出版给与了大力支持,责任编辑李兴斌同志尤其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杨鸿山先生和苗孝元先生为本书绘制了部分插图,笔者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须臾不离电脑操作,除基本的参考书外,许多资料得益于因特网络,这里也要感谢那些网上信息资源的提供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