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次旅行中,作者领略了印度灿烂的文化,所到之处多为古代文明遗址;而第二次旅行,则是探寻印度的灵魂,从恒河出海口走到源头。本书记录了两次旅行。
本书的文字顿得盛唐遗风,大雅大俗,清洁洗炼。让我们打开本书,和作者一起去恒河,行走在古今文明撞击、自然与宗教融合的新印度,一一见证恒河文明的人与神,历史与现实,今生与彼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杜欣欣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首次旅行中,作者领略了印度灿烂的文化,所到之处多为古代文明遗址;而第二次旅行,则是探寻印度的灵魂,从恒河出海口走到源头。本书记录了两次旅行。 本书的文字顿得盛唐遗风,大雅大俗,清洁洗炼。让我们打开本书,和作者一起去恒河,行走在古今文明撞击、自然与宗教融合的新印度,一一见证恒河文明的人与神,历史与现实,今生与彼岸。 内容推荐 恒河,神性的河。它贯穿着南亚次大陆。古老的印度文明由之孕育,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人多宗教在此共生,恒河入海口,在印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作者访问了泰戈尔两处故居;参拜特蕾莎修女之墓。恒河平原,在印度的心脏地带,踏着法显,玄奘等行贤的足迹,作者寻访佛祖从诞生到入灭的印迹;盘桓于印度教的死亡福地瓦拉纳西,漫游于人神两界之间。恒河源头,在湿婆和毗湿奴的栖息地,作者行走两千多公里,倾听圣河灵魂的低语。朝圣路上,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怀抱里,在触摸印度的现世人生中,作者亲历古老文明的血脉传承,并思索着喜马拉雅山两面人群不同的生存价值,寻求生命的本真和人类天然的美好情怀,以及对自然、生命、历史和宇宙的即时感悟。 目录 第一章 重返印度 Chapter One Return to India 又是个凌晨Another Morning 德里住家Living in Delhi 婚姻大事Sacred Ma rriage 德里街市Wandering in Delhi 在老德里城墙内Within the City Wall of Old Delhi 小巷深处in the Depth of the Small Alley 第二章 恒河出海 Chapter Two The Ganges into the Sea 河之国的第一夜The First Night in the Country of Rivers 夕阳工业,末代公主The Sunset Industry,the Last Princess 勿忘我——访泰戈尔故居Forget-Me-Not:a Visit to Tagore's Residence 加尔各答印象Impression of Kolkata 在特蕾莎墓前哭泣Weep in Front of Mather Teresa's Tomb 镰刀、斧头、老百姓Sickle,Ax,and People 第三章 佛祖印迹 Chapter Three The Footprints of the Buddha 蓝毗尼的求索者The Seeker of Lumbini 华氏城,巴特那Pataliputra,Patna 那烂陀大学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Nalanda University 菩提树下的冥思Meditation under the Bodhi Tree 阿难,请你带我去拘尸那Ananda,Please Take Me to Kushinagar 第四章 人神之间 Chapter Four Between Humans and Gods 瓦拉纳西的冬夜The Sinter Night of Varanasi 阴阳界惊魂记A Soul-Sti rring Story on the Border of Death 此岸彼岸This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克久拉霍的性爱圣殿The Holy Temple of Sexual Love in Khajuraho 第五章 少女恒河 Chapter Five Ganges the Nymph 从德里到恒河汇流From Delhi to Devprayag Aarti之火与灵修之地Aarti and Rishihesh 我丢了!I got lost! 探寻恒河源头In Search of the Origin of the Ganges 潜入Harsil Smuggling into Harsil 第六章 寻找恒河的灵魂 Chapter Six In Search of the Soul of the Ganges 让我们拥抱树吧Let Us Embrace the Tree 触摸你的脸Touching Your Face 喜马拉雅山麓的隐者The Hermlt of the Himalayas 最后的神殿,最后的村庄The Last Temple,the Last Village 雨中的妈妈The Matherinthe Rain 奈尼湖畔The Shore nf Nainital 试读章节 清晨,奥兰加巴德的温度为摄氏二十五度,非常宜人。走出旅馆,看到玻璃门上贴着雪花、松树、拐棍糖,突然想到今天是圣诞节。除了接待西方游客的旅馆,对当地人来说,每年的今天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今年的今天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周末。 从奥兰加巴德到埃洛拉,乘车只要半个多小时。人称此地为埃洛拉村。说是小村子,却看不到房舍,一片空地,空地上停着几辆车,几个小贩穿梭其间。再远点儿,就是石头山了。 此地的古名为Elapura,埃洛拉是英译发音。Ela是古代的国王,据说他在这里沐浴之后,就得了不治之症。于是王后决定在此建立第一座祀奉湿婆的神庙。此地曾为通商要道,从乌贾因(Ujjain)到次大陆的西海岸,车水马龙地热闹过五百多年。正是那些热闹的年月,这里的十二座佛教石窟逐渐取代了阿旃陀。沿着两公里长的断崖,拉什特拉库塔人从南向北,紧挨着佛教洞窟,又开凿出十七座石窟,祀奉因陀罗,湿婆和毗湿奴。最北端,四座耆那教的洞窟也曾香火盛隆。埃洛拉是三教同山。 黑褐色的石山不高,山顶黄绿斑驳,石窟在哪里?小贩手中晃动着念珠,我不敢惊动小贩,因为即便眼光对视,他们都可能纠缠好一阵。我拉住一个印度游人,“请问凯拉萨纳塔(Kajlasanatha)石窟在哪里?” 那人看看我,有点儿奇怪,也有点儿不满,向前一指,“那就是盖拉斯(Kailash)石窟。”当地人说的盖拉斯正是西方人称为凯拉萨纳塔的石窟。事后一想,那印度人的反应实属正常,他们不喜欢西方人篡改自己古迹的名称。 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那里完全不像石窟,倒像一块巨石雕成的工字楼,中间方正,两侧突出。石檐之下,露台之上,坐着几个女孩,在石头和石头的身影之间,她们的纱丽特别鲜艳。工字楼的正面矗立着石柱,石柱间雕满神像。 我心目中经典的石窟造型是一个洞窟,那里总有一扇石门嵌入峭壁,总有一排列柱扛起洞口。无论洞口多么宽大,总有一条水平的隧道。壁画、修道院和崇拜物都深藏在隧道的尽头和石山之中。虽然人们称此地为盖拉斯石窟,编号十六窟,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它都像一座拔地而起的神殿。 二楼露台下,一扇巨大的石门敞开着。我猜那里一定有一条幽暗的长廊,两壁刻满浮雕。跨入石门,迎头却碰上一块影壁,原来这是一座山门。山门两旁再开两门,左右自便。进一门,又见一方院子,蓝天在上,石壁四周。奇怪,这是洞窟吗? 我不知向何处去,正好看到山门后有个石厅,就走了进去。石厅的一面墙上,刻着一幅巨形浮雕。浮雕上的天女盘腿坐在莲花池上。宝座旁,两只大象用脚运送着水罐。天女的上方,另有两只大象用鼻子顶着一只水罐。光线浮动,似乎清水白天女头上流下。 走过门楼,又是院子,还是空荡荡的,顶上一片蓝天。难道这里不是第十六号洞窟?无奈,只得往前走。走了几步,就见一座石雕的大象,石象紧挨着台阶。石阶之上,是更高一层的庭院。庭院里的方尖碑顶着方形的头,碑体雕刻着阿育王时代的莲花图案。后来听说,那顶上原有一个湿婆的三叉戟,后来破碎了,只剩方形基座。尽管如此,碑体仍然高达十七米。 印度的一些事真让人费解,比如湿婆的三叉戟,早在哈拉帕文化时期(大约公元前2300至前1750年)从摩亨达罗出土的冻石印章上,人们就发现了三面人,头顶三叉戟。但是哈拉帕一摩亨达罗(Harappa and Mohenjo-daro)文化之后大约一千年,犹如一个考古黑洞,迄今人们没有找到任何遗址。在编年纪的吠陀宗教文学著作中,也全无痕迹,似乎历史就在那里断裂了。可是,湿婆的三叉戟以及所有的传说和传统却保留下来,至今都没有太多改变。 突然,就像从石头里冒出来一样,大群孩子占据了我们准备拍照的石阶。他们大概十岁上下,没穿校服。总有几个男孩子站在我们身后当背景,又有几个靠过来问:“May I take a photo?” 此时,我急着探究石窟,无心细想他们的请求。孩子们喊叫着,跑向围绕院子的石壁。那里看起来比较像石窟,于是我们就跟了过去。 进入之后,漆黑一片,一些拐角非常狭窄,必须侧身而过,一些石阶相当高陡,几乎迈不上去。前后被孩子们夹着,密不透风,进退两难。黑暗中,男孩吓唬着女孩,他们不断地尖叫,声震石窟。声浪之后,回音不绝。走着走着,一线光随着声波而至。 我们已经走在悬崖的回廊上。头顶的石块自然形成遮檐。回廊之下,还是不见石窟,怎么看,都是一座庭院。庭院的一侧,石雕大象和方尖碑错落而立。两座两层的神庙矗立当中。前面的那座,小殿供奉着湿婆坐骑公牛南迪,后面的主殿干脆就名为盖拉斯。 盖拉斯山(Mount Kailasa)位于西藏,我们称为冈仁波齐。在西藏和印度,这座山都是圣山,传说湿婆居住在那里。我的许多朋友都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够到冈仁波齐朝圣。 主神殿长方形,前半部宽大,两间辅殿像两只耳朵似的伸出来。四角建有塔楼,主塔楼上层层叠叠地装饰着排排小石屋。每座小屋都扣着一个鼓形的拱顶,上一层的形体就是下一层缩小的版本。这种鼓形的装饰被称为kudu拱梁。在层层kudu之上,矗立着一座拱形的悉卡罗(shikhara)。据说那拱顶原本被涂成白色,仿佛白雪覆盖着的圣山。如今白色已经完全退去,几乎分不出拱顶和石山。 到达印度之前,我曾经多次翻阅旅游书。每次见到盖拉斯石窟照片,就感到困惑:明明是神殿,为何称为石窟。此时一位印度导游带着几个西方游客走过,我忍不住问他。他看着我,笑了,“这庭院是通天石窟呀!它是垂直开凿的。我这就开始解说了。大约八世纪,拉什特拉库塔人的皇后要建立一座最宏伟的神庙供奉湿婆。为此,她甚至发愿,不见神庙尖顶装饰,她绝不进食。皇帝担心皇后的健康,遂发出布告,广招各地能工巧匠,希望尽快建成神殿。几天过去了,无人敢承接此事。最后一个名叫Kokasa的建筑师应承下来。他从Elapur山体一侧开始,凿下第一锤,没费多少时间,就雕刻出庙宇顶部的装饰,皇后也因此而放弃绝食。”(P254-256) 序言 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各种文明精彩纷呈,而源远流长的恒河和无以伦比的喜马拉雅山孕育出来的文明,无论经历怎样的摧残和磨难,却至今不衰。面对如此悠远浩渺的文明,我这次旅行不过是蜻蜓点水。这文明源自人类生存的本能,又并非仅出于生存的本能。世代关注的生存意义,正是我要寻找的恒河的灵魂。我步前贤之路,在古老的国度寻找。恒河的灵魂在北方宏伟的高山中,在平原的人神之间,在河旁的洗浴台阶上,在苦行僧坚韧的双脚下,在古老的念诵和歌舞中,在印度香和咖喱的气味里,在印度朋友的深情厚谊中。我很想写出对印度山川风物的感悟,却颇觉力不从心。在此,唯有借用康德的墓志铭“头上是灿烂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两句话被千万次地引用过,但仍如金刚石般地毫无磨损。如今,物质生活愈发奢华,而精神和灵魂却日渐稀薄。人类对世俗物质生活的追求本无可非议,然而敬畏自然和追求至善应为入类的天然情怀。这样的情怀本如水和空气一样的重要,若无它们生命意义何在?在印度的旅行中我领略了六种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雷那教、佛教、锡克教和天主教,我尊重这些信仰,但更倾向于爱困斯坦的“宇宙的宗教情绪”。这种宇宙的宗教情绪能使我们更为理性和宽容,摒弃狂妄偏见,仇恨和愚蠢。 杜欣欣 2006年岁末 后记 中国和印度只隔一座喜马拉雅山,从法显、玄奘开始,印度文明就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然而,自玄奘以来,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和兴趣却远不如欧洲,更不及北美。 2004年冬天,我们从洛基山下出发,在英国剑桥作短暂停留之后,就飞往德里。其后在印度、斯里兰卡和尼泊尔旅行了一个月。由于天气严寒多雾,在印度和尼泊尔的旅行都十分不易。到达斯里兰卡的当天,发生了大海啸。因通讯不便,我们与亲友失去联络。太平洋两岸的亲友通过各种途径,焦急地打听我们的下落,大女儿甚至去美国国务院查询。从尼泊尔经德里回美国时,我因病几乎无法飞行。 2006年初,我计划再次前往印度。之后应霍金教授的要求,我必须在六月到北京接待他访华,这样我只能在五月,也就是当地最炎热的季节去那里。这两次旅行可谓艰辛备尝。 人们通常说,去过印度的人截然分成两类:一类是永远不会再去,一类是还要再去一次甚至多次。我恰好属于第二类。 在首次旅行中,我领略了印度灿烂的文化,所到之处多为古代文明遗址;而第二次旅行,则是探寻印度的灵魂,我从恒河出海口走到源头。本书记录了两次旅行。因为两次旅行的视角不同,行文节奏风格各异,并有些时序跳动。成书之前,为使本书结构顺畅,编辑何贝莉、罗怡和我颇费心力。最后决定以恒河为主线,将印度文化艺术和宗教等部分作为专题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方式借鉴了《庄子》的内篇和外篇。得益于现代化的印刷手段,我较庄子幸运,不必于外在形式上分成上下或前后篇了。 若无众多印度朋友的无私帮助,根本无法成就我的两次旅行和这本书。我有何德何能,能得到他们如此深厚的友情?我又是多么的幸运,遇到这些素昧平生的人,他们的经历、际遇、追求和情谊令我铭记终生。 杜欣欣 2006年岁末 书评(媒体评论) 自古以来,当人们开始有梦的时候,地球上就有那么一个地方,让所有的梦想找到了家园——这个地方就是印度。 ——罗曼·罗兰 印度是人类的摇篮,是语言的诞生地,是历史的母亲,是传奇的祖母,是传统的曾祖母。 ——马克·吐温 欣欣的文字顿得盛唐遗风,大雅大俗,清洁洗炼。和欣欣一起去恒河,行走在古今文明撞击、自然与宗教融合的新印度,一一见证恒河文明的人与神,历史与现实,今生与彼岸。 ——三三文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