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告诉我们,优等生的定义并不等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一味地延长学习时间,反而会使你离优等生的行列越来越远。作业经常完不成、失去休息和娱乐、每天来不及预习和复习、学习效率低下、身心疲惫等等,如果这些现象出现在你身上,并不是说明你的学习时间不够多,而是因为学习时间的安排不够科学,没能有效地利用好每天长达8-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本书围绕“科学安排”、“巧妙节省”、“合理利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全国100位优等生掌控学习时间的成功经验。学习时间的高效利用,为我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一分钟优等生”丛书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优秀学习读物,分为《如何有效掌控你的学习时间》、《如何有效改善你的学习技能》、《如何有效提升你的考试技巧》三册。每册分别收集、整理了全国100位考入知名大学的优等生的学习经验和教训,希望通过他们真实的现身说法,从学习时间、学习技能、考试技巧三个方面,为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提供最实用的指导和最有效的帮助。“一分钟优等生”丛书记录的每一种方法和技巧,都非常简短、易读。目的是为了保证中小学生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就能够读完,并且容易理解、有所收获。我们真心希望“一分钟优等生”丛书能够成为中小学生们的学习必备手册和学习方法工具书。
本书为其中的《如何有效掌控你的学习时间》一册。
确定自己要什么
有效掌控学习时间的前提是:确定自己要什么。也就是说,你要知道自己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优等生经验谈:
每一个高中生都应该有自己追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不妨设得高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斗志,爆发出巨大的潜能。
我在高考之前几个月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我给自己订下的目标是全市前三名,因此在余下的几个月里为了这个目标而全力以赴,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考进了北大。这说明,“差生”并不是注定的,一切都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达到或改变的。每一个人,不论成绩优劣,只要用功得当,全心投入,都是可以达到原本无法企及的目标,登上顶峰的。那么,为什么不及早设立一个高目标,奋力攀登呢?
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该如何确立呢?一般来讲,目标的确立应当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目标必须是你自己独立确定而不受外界各种压力的干扰和左右的。
有一位同学,高中时本来在学校里的理科试验班,后来,她总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的优势和目标所在。到了高三,她征得老师和父母的同意,毅然决然地由理科改为文科。学习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东西,总是轻松和快乐的。事实证明了她选择的正确性,在高考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
2.目标必须是自己能够达到的,不可过高或过低,应由自己的兴趣与实力来决定。
目标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自己实力的变化而变化,无须过高,也不能过低,跳一跳,够得着,即可。不要提出力所不能及的目标,比如说,在高三下学期开学后模拟考试成绩是500分,提出一个月后大考的成绩要达到600分,那是很难的,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力所不能及的目标,很容易挫伤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找一些短时间能完成的任务
找一些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任务,也就是为自己设置一些小目标,它的作用在于能够使你把一两天之内的学习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
优等生经验谈:
当时,我把大目标锁定为期中重返年级前十名,又把大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如在第二次的考试中,进入班级前三。为了进入前三,每次考试都要有所提高;为了在考试中进步,平时的学习要有扎实的进步。这样我一步步稳扎稳打地取得了点滴的进步,在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的同时,心理上也有少许的满足感,如此反复,学习就在大目标的总方向下。依靠小目标的地毯式的查缺补漏,充满乐趣地进行着。
刘春明同学将他确立目标的方法总结为“大小目标的双重变奏”,他解释说:“经过反复的摸索与简单试验,我总结出了自己的目标体系,那就是大小目标的双重变奏。所谓大目标可以很大,比方说可以将考入北大作为自己的大目标,也可以是略微小一点的,如一个学期要达到的学习成果。总之,大目标是中长期性的,是方向性的,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轻松搞定的,往往需要相当的时间和毅力做后盾;而小目标相比较而言,就是一些比较具体的对于学习的短期计划,如今天要预习功课、复习完上课的内容等等,小目标还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时间表,它同样是方向性的,如果太琐碎就又失去了目标的作用。所以小目标的选择既要有其具体性,又要有模糊性。例如英语的学习,我就定了这样一个小目标:每天完成10个新词的背诵,3篇的阅读。当然大小目标都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是有利于学习的,随时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整。”
由此可见,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可以使目标更加具体化,你就能清楚地看到当前应该做什么,怎样才会做得更好。这可以使你漫长的学习生活变得有目标、有次序、有系统、有节奏,使繁重的任务变得轻松起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效率。
P2-5
“一分钟优等生”丛书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优秀的学习读物,分为《如何有效掌控你的学习时间》 《如何有效改善你的学习技能》《如何有效提升你的考试技巧》三册。每册分别收集、整理了全国100位考入知名大学的优等生的学习经验和教训,希望通过他们真实的现身说法,从学习时间、学习技能、考试技巧三个方面,为全国的中小学学生们提供最实用的指导和最有效的帮助。
《如何有效掌控你的学习时间》一书告诉我们,优等生的定义并不等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一味地延长学习时间,反而会使你离优等生的行列越来越远。作业经常完不成、失去休息和娱乐、每天来不及预习和复习、学习效率低下、身心疲惫等等,如果这些现象出现在你身工,并不是说明你的学习时间不够多,而是因为学习时间的安排不够科学,没能有效地利用好每天长达8~1O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如何有效掌控你的学习时间》围绕“科学安排”“巧妙节省”“合理利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全国100位优等生掌控学习时间的成功经验。学习时间的高效利用,为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除了善于掌控时间之外,优等生的另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拥有非常出众的学习技能。许多一线教师早已归纳出了这样一条规律:成绩好与成绩差,其中的差距并不在于孩子的智力和天赋的高低,而在于学习能力的强弱。经验证明,要想提高学习成绩,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技能才是关键。
《如何有效改善你的学习技能》一书从预习、听课、复习、笔记、做题、记忆、阅读等几大学习环节入手,介绍了全国100位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些实用、有效的学习技能,一定能引导你“学会学习”,快速提高你的学习成绩。
《如何有效提升你的考试技巧》一书揭示了优等生取得高分的秘诀:稳定、成熟的应考能力。100位优等生的经验告诉我们:考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要有实力做保证,也还有一定的方法技巧可循。在一些大型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超常发挥,而一些学生却发挥失常的奇怪现象。这其中的诀窍就在于考试技巧的优劣。
《如何有效提升你的考试技巧》从考前准备、答题技巧、考卷分析、考场心态几个方面,为大家分学科讲解了优等生收获高分的解题技巧,分析了文科、理科的不同学习规律,也提示了大家应该培养的良好的应试心态。
“一分钟优等生”丛书记录的每一种方法和技巧,都非常简短、易读。目的是为了保证大家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就能够读完,并且容易理解、有所收获。这样,每天花上几分钟,既不会过多地占据你的学习时间,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进你的学习方法,完善你的学习习惯。
我们真心希望“一分钟优等生”丛书能够成为中小学生们的学习必备手册和学习方法工具书。你可以把它随手放在身边,随时翻看学习。当你把这些方法和习惯真正运用到学习中去时,你会发现你已经进入到了优等生的行列!
当你每天醒来,口袋里便装下了24小时的时间,这是属于你自己的最宝贵的财富。如何使用这份财富呢?那就给自己上一门“时间利用课”吧。
——“知心姐姐” 卢勤
时间用好了,你的一天可以是25个小时;你一分钟的努力可以换回两分钟的收获;你学习起来张弛有度,充满自信。时间用不好,那么你失去的将不只是时间。
——美国著名时间管理专家 布赖恩·崔西
在中小学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种学习方法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可以归纳为合理使用学习时问的方法。因为从所有优秀学生的经历来看,学习好的关键在于改进学习方法、完善学习习惯,而不在于一味地延长学习时闷。“学习方法X学习时间=学习收获”,这一公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都师范大学学习研究专家 丁晓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