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抗日将领牺牲录(1931-1945)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晨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海峡两岸第一部全面辑录国共两党军队抗日殉国将领生平事迹的倾力之作。以饱蘸激情笔触,再现民族危亡关头,抗日英雄挺身而出,刚毅勇猛、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彰显他们明知剑不如人,仍然拔剑而战,死不足惜,喋血沙场的英雄气概。这是一座中华民族前赴后继、奋死御侮的丰碑!

内容推荐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便身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整整14年,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自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据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将领战死沙场的人数为各参战国之最。

本书按照从1931年到1945年的时间顺序,和烈士牺牲的先后,共辑录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的中国军队将领400余名,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旅职以上烈士110余名,东北抗日联军师职以上烈士近100名,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少将以上烈士190余名,东北、华北义勇军和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牺牲将领20余名。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能够辑录到的只是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中极少的一部分,那些在战争最前线牺牲的千千万万普通士兵,有关他们的文字记载和资料少之又少,甚至许多人都没能留下自己的名字。我们希望烈士的亲友、后代、知情者,继续向我们提供烈士们尽可能多的资料或线索,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个使命——若干年后,再出版一部更完整的《中国抗日牺牲录》以告烈给后世子孙带来和平与尊严的先烈们!

目录

1932年

滕久寿

关跃洲

韩家麟

孙铭武孙铭宸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李玉

1933年

徐达三

田霖

胡泽民

李春润

白子峰

武止戈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孙耀祖

1934年

童长荣

景振卿

张文偕

邓铁梅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张锡武

1935年

朴翰宗

李红光

孙永勤

何忠国

苗可秀

韩浩

李松波

杨太和

刘壮飞

李光林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赵四川王殿臣

1936年

傅显明

粱锡夫

李敏焕

赵一曼

李学忠

史忠恒

夏云杰

王德泰

曹国安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张敬山

1937年

宋铁岩

左子元

陈荣久

王凤阁

周树东

李福林

佟麟阁

赵登禹

郝贵林

黄梅兴

蔡炳炎

张本禹

张甲洲

路景荣

李天柱

尉迟凤岗

粱鉴堂

姜玉贞

杨杰

郝梦龄

刘家麒

郑廷珍

庞汉桢

秦霖

宫惠民

朱耀华

吴继光

吴克仁

刘启文

高志航

夏国璋

饶国华

李伯蛟

金根

万全策

易安华

朱赤

高致嵩

司徒非

李兰池

姚中英

罗策群

肖山令

刘国用

蓝运东

张中华

周建华

王仁斋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庞泰峰吴桐岗邓玉琢

朱之荣吴国璋柴阴轩

1938年

王平陆

理琪

赵锡章

刘震东

王毓峰

王铭章

赵渭滨

谢升标

范廷兰

马德山

刘桂五

陈钟书

扈先梅

周元

朱家麟

李必藩

黄启东

邓佐虞

彭璋

马威龙

张相武

关化新

金正国

周建屏

方叔洪

魏长魁

杨俊恒

李学福

刘曙华

张传福

陈德馨

梅一平

常有均

陈宇寰

雷忠

钟芳峻

范荩

姜克智

吴景才

李延平

洪麟阁

冯安邦

朱炎晖

张镜远

范筑先

徐光海

郁仁治

徐积璋

温健公

王光宇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陆希田贺成九徐德明

刘连科秦进乐金道松

1939年

林英灿

刘延仲

雷炎

邓永耀

张谓行

李国良

胡发坚

王自衡

王禹九

白君实

龙树林

王克仁

陈安宝

唐聚五

董少白

马耀南

祁致中

侯国忠

魏大光

马秉忠

李文彬

郭征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卢尚秀李剑卜于化臣

杨铁成

1940年

马玉仁

丁炳权

冯治纲

黄玉清

杨靖宇

郑作民

彭德大

袁聘之

陈文彬

柳万熙

曹亚范

桂蓬洲

杨木贵

钟毅

张敬

张自忠

王汝起

张兰生

赵敬夫

董天知

闻允志

熊德成

高禹民

王溥

郝玉明

陈翰章

朱鸿勋

戴民权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冷赤斋李荣张炯

徐秋

1941年

汪雅臣

苏精诚

张铎

白乙化

陈师洛

魏拯民

韩仁和

谢晋元

陈文杞

王竣

梁希贤

唐淮源

寸性奇

刘克信

孙春林

陈中柱

金崇印

陈震寰

郭铁坚

杨忠

石作衡

朱实夫

李翰卿

赖传湘

武士敏

罗忠毅

廖海涛

陈明

刘海涛

刘子超

来立文

辛俊卿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张忠喜林铎戴克信

王立人曹友民

1942年

马玉堂

黄春庭

郭国言

赵尚志

范子侠

刘德明

包森

刘诚光

郭陆顺

杨宏明

孙毅民

陈元龙

朱世勤

胡义宾

陶净非

张仁槐

谢翰文

左权

孙开楚

戴安澜

常德善

石景芳

杜子孚

王远音

张友清

王凤山

许亨植

张庆澍

窦来庚

魏金三

汪洋

王泊生

孔庆同

夏云超

陆升勋

于寄吾

于一心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刘诗松彭光肖伟成

袁心纯王炳三赖国清

王志发王东福王兴汉

刘小秀李宝乾

1943年

韩子衡

徐尚武

唐克威

李永安

周复

张少舫

郭好礼

王立业

李忠

杨承德

彭雄

田守尧

易良品

夏祖盛

高道先

马定夫

邓振询

陈耀元

赵义京

李竹林

柴世荣

杜邦宪

朱程

袁鸿化

萧永智

李忍涛

许国璋

彭士量

符竹庭

孙明瑾

柴意新

刘志超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周致中郑前学江春炎

1944年

康俊仁

马本斋

胡继亭

吕公良

黄永淮

芦广伟

李家钰

陈绍堂

周鼎铭

王剑岳

胡乃超

马晓云

王甲本

彭雪枫

李恒泉

曾锦云

阚维雍

吕旃蒙

陈济恒

史蔚馥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吴其芳

1945年

文立征

齐学启

才山

白云

王舟平

王先臣

桂干生

同年殉国的抗日将领略历

王魁一王成林汪德清

李星三

附录

国民政府追晋的部分陆(海空)

军少将名单

后记

试读章节

赵一曼

赵一曼(1905一1936),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委。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淑端、李淑宁、李一超。出身于四川省宜宾县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8岁人私塾。五四运动期间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进宜宾女子中学读书,因剪短发而被校方开除。1926年夏,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同年11月,被党组织送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女军校学员。不久,叛军进攻武汉,军校生编为独立师,在叶挺指挥下出发西进,她带病参加了战斗。1927年夏,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与同学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为方便工作,将儿子送交亲戚收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中央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她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1933年,为掩护身份,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这年4、5月份,受满洲省委派到海伦视察工作,在一次战斗中,她领导当地游击队员200人击溃伪自卫团500人,并击毙“伪总”,她在军事斗争方面的才干开始为人所知。

1934年春,满洲省委机关遭到破坏,赵一曼被派任珠河中心县特派委员,后任珠河道北区委书记,在侯林乡、亮珠河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活动。作为区委书记,此时的她手中一无人,二无枪,但她很快从农民会里挑选出三十几个青年,组成了以她为首的珠河道北农民游击连;随后她带领游击队员们夜夜去摸敌人的岗哨,不久,竟将这支队伍全部武装了起来。又通过在敌人的鼻子底下智运枪支,使游击连得以扩大。一日,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团在侯林乡活动,突然被两个团的日伪军包围,苦战一天仍没获胜,形势异常严峻。正在这时,敌人背后响起枪声,只见赵一曼骑着白马,手持双抢,带领游击队员旋风般地杀人敌阵,敌指挥官见势仓皇逃命,敌军大乱,三团趁势猛攻,反败为胜。从此,赵一曼的威名使敌人闻风丧胆,登报悬赏要捉拿这个“挎双枪,骑白马的密林女王”。

1935年10月,珠河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三军主力撤离,留二团和三团在道北、道南老区坚持斗争。赵一曼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委,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11月15日,二团被日伪军围困在一座山间。她协助团长指挥作战,与敌人血战一整天,连续打退敌军六次进攻,击毙日寇三十余人,但此时的敌人却越围越多。团长让赵一曼趁夜带领部队突围。赵一曼果断地说:“你是团长,有责任将部队带出去,我来掩护!”团长不同意她留下掩护,因为她是女同志。平时待同志非常和蔼的赵一曼变得十分严厉:“什么男的女的!谁说女同志就不能打掩护!”掩护部队突围时,她左手腕受伤,后与三名战士潜入村里养伤,被敌人发现。三天后,在敌人抓捕时,赵一曼腿部中弹被打断,因失血过多而昏迷,不幸被捕。

为了获得抗联和地下党的活动机密,敌人把赵一曼从珠河县转到哈尔滨滨江省公署警务厅看押。在那里,日本宪兵对她进行了严刑拷问。作为女子,她清秀瘦弱;作为战士,她英勇不屈。据记载,刑讯前后进行过多次,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包括鞭打、吊拷、老虎凳、竹筷夹手指、脚趾、拔手脚指(趾)甲、拔牙齿、压杠子、搓肋骨等等轮番折磨赵一曼,让她长时间疼痛难忍却不昏迷,妄想以此来迫使赵一曼开口,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她对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控诉和誓死抗日的决心。她坚定地说:“进行反满抗日并宣传其主义,就是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酷刑之下,赵一曼生命垂危。日寇担心得不到口供,便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在医院,赵一曼依旧积极争取和团结进步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很多爱国人士都被她顽强的意志和抗日信念所感染。17岁的见习护士韩勇义和看守董宪勋,从羡慕女英雄转而同情革命。他们决心帮助赵一曼逃离虎口,在一番精心准备后,三人于1936年6月28日逃出了哈尔滨。6月30日晨,当她们的马车走到离游击区只有二十多里地的李家屯附近时,不幸被日本宪兵追上,赵一曼再次被捕。

在经过几场审讯仍毫无结果的情况下,敌人于7月25日决定对赵一曼实施最残酷的电刑。根据敌伪滨江省公署警务厅档案资料的记述,“林宽重长官决定用刚从本土运来的新式电刑器具对赵女士实施电刑。林宽重说:‘总之,要慢慢地跟这个女人耗,不能停,不能让她有喘息的机会,直到电刑摧垮她反满抗日的意志,撬开她的嘴。’……拷问断断续续持续了七个多小时,电刑造成了连续不断的剧痛,已超过了任何人能够耐受的极限……赵女士的头无力地垂了下来,全身像被抽掉筋一样软软地挂在刑架上,她被折磨得昏死了过去……但赵女士始终丝毫没有屈服的意思。”赵一曼在敌人的刑讯室里以钢铁般的意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次次顽强挺住了日寇惨无人道的电刑的折磨,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民族战士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她在《滨江述怀》中写道:“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1936年8月2日,敌人把赵一曼押到珠河县,在公开处决前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唱着《红旗歌》,沿途许多群众感动得流泪。临刑前,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在珠河小北门外从容就义,时年31岁。

临刑前一天,作为母亲的赵一曼给儿子“宁儿”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宋庆龄、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赵一曼题词。朱德的题词是“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一曼大街。四川宜宾为她建立了纪念馆。中国人民将永远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抗日女英雄。

P47-49

序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时14年,牺牲的军民达3500万以上。这部《中国抗日将领牺牲录》辑录了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队少将以上职(衔)人员的主要经历及其英烈事迹。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军民在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中,为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不畏强暴,与敌人浴血奋战,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全国抗战的政治基础和争取民族革命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解放区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同仇敌忾,许多为民族独立而英勇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士,与抗击日本侵略军而壮烈牺牲的无数共产党员、我军将士和人民群众一样,令人崇敬,令世代缅怀。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迄今为止缺乏一部较为完整地辑录国共两党军队抗日殉国将领及其事迹的图书。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历史研究的发展;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进一步有利于历史认识的前进和对抗日战争历史共识的取得。

可以说,这部《中国抗日将领牺牲录》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而且这本书将在对日军作战中牺牲的国共两党军队的将领,按牺牲年代做统一排列,避免了通常的“国民党军队”、“共产党军队”的划分方法,我想是有些创意的。它反映了抗日战争全民族革命战争的本质和全国人民不分党派、军队、民族、信仰,团结一致,共御强敌的历史。当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东北和华南等地的抗日部队,除少数将领在抗日战争初期开始改编时被国民政府授予正式军衔外,其后在长期的敌后抗战和部队的大发展中,就再也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正式任命或授予军衔。鉴于这些具体的历史情况,编者将八路军、新四军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牺牲的将领定格在旅以上领导干部,应该说,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以当时国民革命军的旅指挥员相当于少将军衔,基本上是公平合理的。我想这样理解,可能比机械地对比国共两党各牺牲了多少将军更有意义一些。

人物研究是近代历史研究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方面。当然这一本人物集不能说是尽善尽美的。我与编者的态度一样,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进一步推动对抗日战争历史人物的研究,也是对死难的、为国捐躯的英烈的一种纪念,也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具体研究,弥补当前研究的某些不足和疏漏。

何理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

2007年3月15日

后记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期间,编者阅读、观看了大量相关的文字及影像资料,深受震撼和感动,决定编写《中国抗日将领牺牲录》一书。从策划选题到最终向出版社交稿,历时一年。以此纪念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爆发七十周年,并表达后辈对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的崇敬之情。

七十年前,乃至七十五年前,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便投身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整整十四年,有无数的优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自由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本书收录了他们中间极少数的,但相对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人物——抗战将领。其中包括: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各路义勇军中牺牲的首领,东北抗日联军师职以上牺牲的指挥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革命军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旅职以上的烈士,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中少将以上及部分地方抗日游击武装中少将以上的先烈们。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牺牲在抗击侵略者的沙场或敌人的刑场上。不过,有两种例外事例也被收录进了本书:为抗日战争呕心沥血、积劳成疾而病故的烈士,如马本斋司令员、李学福军长、丁炳权中将等;虽然级别、军衔略低,但他们的名字和壮烈的抗敌事迹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烈士,如赵一曼、高志航、谢晋元等。

本书是以年为单元、以每位烈士牺牲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编排的。每年结尾,均附有当年牺牲、但资料未能收集成章的烈士的略历。全书最后附有国民政府追晋的部分陆(海空)军少将军衔的烈士的略历。由于编写者均是在工作之余完成稿件,时间紧,加之学识水平的限制,一定还有抗战殉国的将领被遗漏,虽然已经编写成文,但在资料的选用上有可能出现错误,恳请有关部门、烈士亲属、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发现后提出批评,提供资料,以备将来再版时增补、修订。

本书能够顺利完成,得到了许多人士、单位的支持与协助。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何理先生抽出宝贵时间审阅了书稿,并作序。中国军事科学院的肖石忠大校、彭玉龙大校、中国文史出版社的杨玉文编审等对本书的编写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国家图书馆的盛芳芳女士协助借阅善本资料。总参谋部离休干部刘祖荫协助编者核查了部分史实。中央某部离休干部刘祖禹帮助编者借阅了绝大多数的图书文献。河南汝州政协、湖南茶陵县政协、浙江临海市政协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县志办、纪念馆也提供了我们难以见到的地方文史资料。团结出版社的领导对本书的出版给予大力支持,么志龙副社长并提供了一些文字、影像和图片资料。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图书、影像和网络资料,并利用了其中的一些文字和照片。在此,谨向有关作者、拍摄者、出版机构及网站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加本书资料收集、整理和撰写的人员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唐晓辉、罗存康、武冰、陈立功、魏帮顺、李鑫和出版单位的赵学静、高苏、覃晓莉、单宇红、周明波等组成。本书的出版计划由刘晨全面组织实施。乔玲梅提供了部分文字资料并负责组织抗战馆主要人员的编写,刘晨负责组织出版单位人员的编写。刘晨审阅、修改、润色全部稿件及正文配图,并参与了部分人物的编写。

刘晨

2006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7: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