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部元初宋金遗民的词学研究专著,把宋、金遗民分别作为一个群体,运用历史实证方法,探讨宋金遗民词人群体的关系及其特征,元初宋金遗民词作的内涵,宋金遗民词作的理论基础。在文化的大背景下作整体的观照,于对比中见出宋遗民词与金遗民词的异同,并进而探讨各自词作的理论基础。
这是一部元初宋金遗民的词学研究专著,分为三编。第一编,从主体方面探讨宋金遗民词人的群体关系及特征。金遗民分为隐于野型与依于幕型,宋遗民则分为抗战型、隐逸型与入仕型。比较宋金遗民词人的异同,并着重探讨其心理差异的原因。第二编,从本体方面探讨宋金遗民词作的内涵。金遗民词作渊源于苏轼,亡国之后多有故国之思、沧桑之叹。宋遗民词作分为音律家之词与文学家之词,以宋亡为界,前期词的各种题材不离传统主题,后期则普遍蕴有家国之悲。怍者主要选取西湖词、咏物词、节序词、寿词等南宋词人染指最多的题材考察其词作的转变。比较宋金遗民词作的异同,并着重探讨其风格差异的原因。第三编,探讨宋金遗民词作的理论基础。
导论
第一编 宋金遗民词人
第一章 金遗民词人
第一节 隐于野型
第二节 依于幕型
第二章 宋遗民词人
第一节 抗战型遗民
第二节 隐逸型遗民
第三节 入仕型遗民
第三章 宋金遗民词人比较
第一节 宋金遗民词人的共同之处——“国亡史作”的使命感
第二节 宋金遗民的心理差异及原因
第二编 宋金遗民词作
第一章 金遗民词作
第一节 艺术渊源及风格特征
第二节 思想内容
第二章 宋遗民词作
第一节 词作的分类
第二节 西湖词
第三节 咏物词
第四节 节序词
第五节 寿词
第六节 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南宋女性遗民词作
第三章 《元草堂诗余》——宋金遗民词的结集
第一节 《元草堂诗余》的接受
第二节 《元草堂诗余》——宋金遗民词的结集
第四章 宋金遗民词作比较
第一节 宋金遗民词的相同之处——对于易代的感慨
第二节 宋金遗民词风差异及原因
第三编 宋金遗民词论
第一章 金遗民词论
第一节 王若虚词论
第二节 元好问词论
第三节 刘祁词论
第四节 李治词论
第二章 宋遗民词论
第一节 指示雅词的入门之法
——沈义父《乐府指迷》
第二节 周密词论
第三节 宋代词学的全面总结——张炎《词源》
第四节 其他遗民词论
附录 元初宋金遗民词人活动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