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柏杨品秦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柏杨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史上最著名短命二王朝之倏兴倏灭,家族式企业创业兴家如何传承,人文大师柏杨发现瓶颈定律:历史上的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代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秦、隋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短命王朝,本书是第一部将二者并列分析,发掘其短命特征警示后人的历史著作。

内容推荐

秦、隋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短命王朝,本书是第一部将二者并列分析,发掘其短命特征警示后人的历史著作。

秦二世、隋炀帝的基本作风,在很多走向低谷的家族式企业二代传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排挤老臣、跋扈专权、妄想式自信、肆意决断而终于江河日下。

当下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兴家、兴业成为全社会的大事,对于大众读者而言,该书的意义在于创业、兴家之后,如何培养好下一代接班人,从而长久兴旺。尤其在全球家族式企业下传一代后成功率只有30%,再传一代后成功率更是降低为10%的背景下,该书对企业管理者、家族式企业的局中人,阅读价值甚大。

瓶颈定律是柏杨先生四十年史学研究的重大发现。

目录

上编 论秦隋

第一章 论秦/3

一、东方各国互相缠斗/4

二、崭新的外交政策——远交近攻/7

三、吕不韦·韩非/11

四、六国覆灭/13

五、辉煌的80年代/16

六、赢政大帝/20

七、焚书坑儒/23

八、秦王朝突然瓦解/26

第二章 论隋/31

一、大分裂时代终结/32

二、突厥汗国崛起沙漠/35

三、仁寿宫弑父凶案/37

四、杨广的大头症/39

五、十八年改朝换代混战/44

中编 说秦隋

第一章 说秦/49

一、八王国相继覆亡/50

齐灭宋(公元前329年一前286年)/,50

秦灭周(公元前314年一前256年)/51

秦灭韩(公元前333年一前230年)/52

秦灭魏(公元前369年一前225年)/55

秦灭楚(公元前741年一前223年)/61

秦灭燕(公元前333年一前222年)/69

秦灭赵(公元前326年一前222年)/72

秦灭齐(公元前359年一前221年)/77

二、秦王朝倏兴倏灭/81

远交近攻政策/81

范雎复仇/83

帝国建立/84

当了皇帝还想成仙/86

赢胡亥——灭秦元凶/89

暴动蜂起/94

一片混战/103

赵高——灭秦第二元凶/110

钜鹿之战/113

秦亡/120

第二章 说隋/125

一、大分裂时代尾声/127

尉迟迥反抗/127

杨坚迅速取得政权/139

陈帝国触怒强邻/141

摇尾挡道,众叛亲离/147

陈叔宝妙计/155

中国复归统一/160

二、隋王朝夺嫡恶斗/165

杨广大阴谋/165

杨勇难逃陷阱/171

弑父奸母/176

反抗武力失败/181

三、突厥汗国/187

任意勒索中国/187

摄图狡狯骠悍/194

千金公主悲剧/200

哭号逃走/207

杨广牙帐遭瘾{208

四、征战辽东/213

杨广为面子启衅/213

统帅遥控/215

中国惨胜/220

五、杨广精彩演出/224

大头症/224

三十万人死辽东/232

民变如狂风暴雨/238

“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247

全数伏法/258

宇文化及称帝/263

下编 瓶颈峡谷寻找真相

第一章 /271

人人都知团结好/272

司马错与汉尼拔/272

互相出卖/273

魏齐与须贾/273

丝袍之情/274

司马光语无伦次/275

福气和灾难/276

白起杀降/276

中途跳楼/277

魏齐/278

杜邮之祸/278

横挑强邻/279

魏无忌死于内斗/279

世界第一奇计/280

英雄不敌鲨鱼/281

剧辛与庞媛/281

警觉太迟/282

茅焦神话/282

最精彩的鲨鱼/283

赵王赵偃之蠢/284

吕不韦是一代奇才/284

司马光诬陷韩非/284

诬以谋反的威力/286

贪污的学问/286

论荆轲/287

即墨城主/289

司马光承认国家利益在道义之上/290

赢政意淫/290

建立郡县/291

赢政坟墓/291

谁建万里长城/292

赢胡亥恐怖/293

李斯之死|293

宋义/295

张耳与陈馀/296

秦王朝覆灭/296

第二章 /299

隋禁娱乐/300

隋击陈/300

禁止元宵花灯/300

千金公主/301

父尊子卑/301

杨坚侵南梁/302

亡国之君/302

王颁焚尸复仇/303

方块字的凝聚力/303

高颍妒心太重/304

弘演与任忠/305

刘孝孙/305

萧吉、王劭之辈/306

独孤是女权悍将/307

婆媳文化/307

杨谅起兵/308

王颊警语/308

杨坚五子同一母/309

官场友谊的可怕/309

云定兴出卖外孙/310

裴蕴与薛道衡/311

裴矩、郭衍、宇文述/312

张金称/312

张须陀是名将/313

杨广是亡隋主凶/313

洛水对峙/314

杨广伏诛/314

试读章节

著名的赢政震撼,也发生在80年代,他采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儒家学派的崇古思想。

澎湃的学术思潮中的四大学派:儒、墨、道、法,发展到公元前3世纪,道家本身没有组织,从不跟人竞争。墨家也告没落,没落的原因不是它的理想不好,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它的理想太好,要求太高,以致必须有一种殉道的极端宗教感情,才可以胜任,这不是每个人都办得到的,不久就发生后继无人的枯竭现象,逐渐在人群中消失,只留下使人敬仰的学说,供人研究。

于是,实际上只有儒、法两家在对抗,两家的学者都渴望得到君主们的垂青,法家学派的方法是向君主分析利害,提出具体方案,使君主们悚然戒惧,不得不赋予权力。儒家学派是拒绝谈利害的,他们只谈仁义,只对君主歌颂功德,使君主们在非常舒服的精神状态中,任用他们担任官职。大黄金时代是法家学派当权的时代,在各国从事生死存亡的斗争时,儒家学派自然被排除于权力之门,不过这并不能使儒家学派灰心。

赢政大帝在九卿之一的“奉常”(祭祀部长)之下,设立数目不定的“博士”官员(祭祀部兼管教育)。当时的博士跟现代的博士不同,当时的博士是国家最高的学术研究员,他们有优厚的薪水,地位仅次于祭祀部长,可以经常觐见皇帝,而皇帝也经常召见他们。秦政府的博士,包括各学派的门徒和学者。事实上只不过以法、儒、道三家为主,道家所以也被延揽,因为这时候道家已开始发展出来一个新的支派,这个支派跟阴阳家结合,高举着李耳、庄周的招牌,捏造出姬轩辕也是他们的祖师爷之一,从事跟道家思想风马牛不相关的两件大的行动,一是他们宣称能够用火炉炼出使人吃了可以永远不死的仙丹,一是他们宣称能够用同样方法炼出黄金。言之确凿的不死药或长生药,跟炼金术,足以打动任何人的心弦。这个新的支派,在公元前3世纪和下世纪(公元前2世纪),被称为“方士”,即是一种高级巫师,以后发生的道教,渊源于此。

赢政大帝喜欢出巡,他的足迹几乎遍于中国各地著名的山川。每次出巡,当然有一个庞大而威风凛凛的随从行列,博士也在其中。每到一处,赢政大帝一定要建立石碑作为纪念。石碑上夸耀他征服六国,统一中国的丰功伟业。这正是儒家的拿手好戏,著名的于80年代公元前219年立在泰山顶上的颂德碑,就是儒家学派的博士跟故鲁国的儒家学派的学者(儒生)的杰作,赢政大帝十分高兴。

于是儒家学派认为机会已到,遂进一步做了一件自信赢政大帝一定会龙心大悦的事,那就是他们建议赢政大帝分封他的儿子们到各地当国王。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正式上书给赢政大帝说:“从前商周两个王朝,立国都近千年(按,这是文化打手式的信口开河,事实上商王朝立国只有六百六十二年,周王国连洛阳那种卖九鼎的日子包括在内,不过八百七十九年,距千年都远得很),主要原因在于分封儿子兄弟,作为枝叶。现在陛下虽富有世界,可是你的儿子们却跟平民一样,一旦发生危险,便没有人相救。凡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从没有听说过。”

——注意最后三句话,它表现出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然而,这是对秦王朝那种眼睛只看未来的立国精神的挑战,宰相李斯反驳说:“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抄袭。各自使用各自的制度,并不是故意反古,而是时代前进,不得不如此。陛下创立大业,所建立的是万世功勋,儒家学者愚陋,对此新的局面,不能领略。淳于越所说的是两千年前三代时代原始社会的事,怎么能够效法?儒家学者不向时代学习,只一心一意崇拜古人,用虚伪的言语打击真实。见到新兴事物,先议论纷纷。坚持现在的制度都没有古代好,扰乱民心。”

赢政大帝采纳李斯的意见,儒家第一次碰到政治硬汉。赢政大帝的手段是粗暴的,他下令焚毁那些使鲁国国君被强迫叩头的儒书(诗书)。超过六十天仍不焚毁的人,处以黥刑(脸上刺字),罚做苦工。两个人以上谈论儒书的,一律处决。凡认为古代才是好的,现代都是错的——“是古非今”的人,全家斩首。但政府图书馆收藏,供博士们研究的儒书,以及其他学派的著作,跟医药、卜卦、种树的著作,不在焚毁之列。

——这是儒家学派所受到最大一次打击,但仍准许博士们研究,所以影响不大。大的影响发生于稍后的90年代,粗野的项羽攻进咸阳后,纵火烧城,政府所保存的图书,包括儒家的以及其他学派的很多著作,才永久丧失。

赢政大帝虽然焚毁儒书,目的只在限制崇古思想的传播,对儒家学者,仍继续保留他们的职位,而且继续鼓励他们研究。可是,焚书事件的第二年(公元前212年),又发生方士事件,激起赢政大帝采取流血的镇压政策。两位因法术不灵,唯恐怕被砍头的道家方士侯生、卢生,悄悄逃走。在逃走时宣传说:“赢政这个人,天生凶恶,只信任他手下的官吏,博士虽然有七十余人,不过吃吃闲饭,受不到重视。他又喜欢杀人,拒绝听自己的过失。方士们的法术偶尔不能应验,就被处死。他只知道炼仙丹、求仙药。没有人会这么傻,把长生不死的丹药送给他。”赢政大帝听到后,咆哮起来:“我聘请这么多知识分子,目的在促进永久的和平。他们中间有人建议说可以炼仙丹求仙药,像徐福者流,浪费了无数金钱,结果什么都得不到。而各人之间,你攻击我,我攻击你,不停的互相倾害告密。侯生、卢生,我非常尊重他们,想不到却把罪过全推到我一个人身上,用这种荒唐的话诽谤我。”于是下令把首都咸阳(陕西咸阳)所有的高级知识分子都逮捕起来,调查他们平日有没有讽刺皇帝的言论。调查结果,罪状确凿的有四百六十人,给他们的处罚是全部坑杀,像长平战役对付那些赵王国的降卒一样。四百六十人中,依情势判断,应该全体都是道家的方士,但鉴于崇古也是一种罪状,恐怕不可避免的也包括了不少儒家学者。

——以上两项被称为“焚书坑儒”的事件,使儒家学派把赢政大帝恨入骨髓。在此后两千年儒家学派当权的漫长期间,一提起赢政大帝,就破口大骂,把字典上所有恶劣的字句像炭火一样地堆到他头上。

赢政大帝也有他不能超越时代的愚昧行动,中国民间有句谚语说:“当了皇帝想成仙。”其实人人都希望成仙,不过普通人无法把这种追求,搞得惊天动地。赢政大帝握有现实世界最高的权力和光荣,但他知道逃不脱死亡,除非得到神仙的帮助。方士们分别向他推荐各种方法,向他报告各种神仙的行迹。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方士,就是前面为赢政大帝所提到的徐福。徐福告诉赢政大帝说,在东方大海之上,有一座名叫蓬莱的仙山,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如果能找到那座仙山,就可从神仙手中取得长生不死的仙药。赢政大帝答应他的请求,命他前往。

公元前219年,徐福率领童男童女三千人,乘坐特别制造的巨舶向东方大海进发,三千童男童女可能是用来作为祭品的,也可能徐福一开始就蓄意一去不返,用他们去开辟新的疆土。

徐福出发后就没有消息,有人说他在大海中沉没,全体溺死。有人说他终于找到了蓬莱仙山,即现在的日本,定居下来,现代日本人身上仍流着他们的血统。两种传说都有可能,但日本沿海一带所建立的徐福庙,似乎很支持后一种说法。

——赢政大帝虽然寻找不死药,却没有贸贸然吃到肚子里。反而是以后那些服膺儒家学派,咒骂赢政大帝的帝王们,不断有人因服下方士的不死药而一命呜呼。

P23-25

序言

《柏杨品三国》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按照原定的编辑体系,我们此次推出《柏杨品秦隋》。

读史,除了了解我们的现在从哪里来,更是以史为鉴。秦、隋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短命王朝,但是从来没有著作将二者经过并列分析,发掘其短命特征警示后人,当下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兴家、兴业成为全社会的大事,对于大众读者而言,该书的意义在于创业、兴家之后,如何培养好下一代接班人,从而长久兴旺。尤其在全球家族式企业下传一代后成功率只有30%,再传一代后成功率更是降低为10%的背景下,该书对企业管理者、家族式企业的局中人,阅读价值甚大。

瓶颈定律是柏杨先生四十年史学研究的重大贡献。

历史上的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所谓若干年和若干代,只是为了加强印象而设,当然不会有人机械的去解释。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能和能力,否则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历史显示,能够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

发生瓶颈危机,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王朝建立伊始,威信建立需要时间的积累,新政施行也要时间验证,新领导人事布局还未稳定,再加上本身的领导才能未臻成熟,却弊病丛生,新政权就好像一个刚刚砌好的新砖墙,水泥还没有凝固,任何稍大的震动都会使它倒塌。一旦统治者不孚众望,或贪污腐败,或发生其他事故,如外患内讧之类,都是引发震动的炸药。不孚众望往往促使掌握军权的将领们兴起取而代之的欲望。贪污腐败则完全背叛了建国时的政治号召,跟当初赖以成功的群众脱节。外患内讧之类的伤害,更为明显。这时就有所谓“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大结局。

作为历史学家,柏杨先生以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为蓝本,建造了《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这项几十卷的巨大工程,名之为编译,其实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阐释、提炼、发展和延伸。经过他的去粗存精、剪除枝蔓、廓清迷雾、提纲挈领的艰苦努力,富有才情的编辑剪彩,他让比较沉闷的历史叙述一下子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变得极富可读性了。在认知轴心移动之后,有了崭新的观点与视角,也就产生了新的阅读启示与趣味。在他笔下,那种有些枯燥的历史叙述变成情节曲折、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历史连续剧。作为一位谨严的学者,不但遵循了袁枢原作的实事求是、沉稳坚实的格调,尤对原著中少数不够严谨之处都给予纠正,所以,此连续剧非彼连续剧,和那些胡编乱造、生拉硬扯的东西相差远矣。这位走在时代前列的历史学家所具有一种现代的眼光,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人文主义关怀,对专制独裁的鄙弃,对坚贞的爱国者和公仆的敬意,对宽容和仁慈的统治者的赞许,对普通百姓的温暖和关切,闪耀在字里行间,使高尚者更高尚、低下者更低下。

在柏杨先生浩繁的历史学著作中,我们选取了《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中关于秦王朝时代的《范雎漂亮复仇》和隋王朝时代的《驴老爷·你赢了》两部,加上《中国人史纲》、《柏杨日》中的部分章节,辑选为这部《柏杨品秦隋》,以飨读者。

我们在出版这部书时,充分尊重柏杨原作,除了极个别的笔误,没有做大修改。

由于柏杨先生年老体弱,本次未能再亲自作序,但是委托我们在此问候大陆读者,尤其寄语年轻的朋友们:往后,国家就交给你们了!

2007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