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励志的方法,不是通过心理暗示,而是通过辩证的思维,通过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深刻把握!《易经》不需要我们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它告诉我们真相,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没有关系,因为困境不是永恒的,终究会过去的。而我们也不会永远无知软弱,是会成熟成长的。刚陷入困境的时候,或许我们能力有限,但通过在困境中的磨砺,我们会会长起来,并最终变得强大,并战胜困难。《易经》使我们不再生活在对困难的恐惧之中,而是寻找方法如何壮大自己,如何加速促进事物的转化。
通过本书,或许你迷惑会豁然开朗,或许你的疑团会茅塞顿开,或许因为本书,你终于走进了这部千古经典,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易经》是神秘的。因为它总是和占卜、算命联系在一起。《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凡是有成就的学者,无不研究过它并得它的启示。其实《周易》并不神秘,它是你身边的朋友。
每个人都会被《易经》言中,总是能从中找到自己生活中的样子,每个人都会与《易经》有个约会,通过本书的另一种解决,或许你迷惑会豁然开朗,或许你的疑团会茅塞顿开,或许因为本书,你终于走进了这部千古经典,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你会发现,《易经》如此亲近我们的生活。
君子当自强不息
有个叫乔治的德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沓练习册,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个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早就荡然无存了,没想到,它们竟然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50年。
乔治随手翻了几本,很快便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自己是未来的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里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童,他认为,将来他肯定是英国的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
乔治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的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的这一想法后,为他刊登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便向乔治飞来。其中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自己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些作文本,乔治按地址给他们一一寄去。
一年后,乔治手里仅剩下戴维的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人也许是死了。毕竟50年了,50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就在乔治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从未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面前。
多么难能可贵!有人竟然真的实现了他幼儿时的梦想。很显然,成功实现梦想的关键就是不忘记梦想,将一个梦想保留50年,以50年之力来实现它,成功并不值得惊奇。
有一个男人出生在洛杉矶,从小就充满了幻想。15岁那年,他把一生想干的事情列了一张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荷思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参观全球的每一个博物馆。”这个计划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
到2001年元月止,他在经历了死里逃生和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后,已经完成了其中的108个目标。
这个人名叫约翰,美国人,是位教授,也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他曾自豪地说:“我决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梦想。一有机会到来,我总是‘马上出发’,因为生命苦短!”
约翰能够完成普通人无法完成的种种壮举,完全是因为他珍视梦想,把它们记录下来,一有机会就马上实施。如果你也这样做,很多不可克服的困难将变得十分渺小。
人们总是觉得梦想难以实现,在遥不可及的梦想前自己找到充分的理由退缩,而忘了任何梦想的实现都需要自强不息。
惟自强是成才之道
一个人的进取与成才,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自强不息。缺乏自强不息精神,哪怕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具备自强不息精神,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观千山暮雪,渺万里层云。事业上的成功不单纯靠能力和智慧,更要靠忠诚、敬业和自强不息。忠诚、敬业是两种优秀的职业道德,自强不息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一座是美德的圣殿,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他们在安排座位时有一个顺序,即必须经过前者的位置才能到达后者的位置——自强不息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
自强不息是罗马人的伟大箴言,也是他们征服世界的秘诀所在。那些凯旋归来的将军都要归乡务农。当时,农业生产是受人尊敬的工作,罗马人之所以被称为优秀的农业家,其原因也正在于此。正是因为罗马人推崇自强不息的品质,才使整个国家逐渐变得强大。
然而,当财富日益丰富,奴隶数量日益增多,劳动对罗马人变得不再必要时,整个国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结果,因为懒散而导致犯罪横行、腐败滋生,一个有着崇高精神的民族变得声名狼藉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事业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的追求。无论你的起点在哪里,也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自强不息努力最重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最可贵。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永不停息的追求过程中不断获取的。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脱颖而出,就必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付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自强不息和努力,否则只能由平凡转为平庸,最后变成一个毫无价值和没有出路的人。
不管你现在所从事的是怎样一种工作,无论你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人,还是一个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普通职员,只要你足够自强不息努力,只要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你就能把自己所有的才能和潜力全部发挥出来,在短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
贪图安逸使人堕落,无所事事令人退化,只有自强不息努力地工作,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没有人能够一生一帆风顺,任何人都会遭逢厄运,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心态会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难题。
美国海军陆战士兵米歇尔曾是一个不幸的人,但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心态帮助他重新“站”了起来。一次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为此他接受了16次手术。手术后,米歇尔无法拿起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但他从不认为自己被打败了。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一次倒退或是一个起点。”6个月之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米歇尔为自己在科罗拉多州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另外还买了一架飞机和一家酒吧。后来,他和两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是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
米歇尔开办公司后的第4年,他开的飞机在起飞时摔在了跑道上,他胸部的12块脊椎骨被压得粉碎,腰部以下全部瘫痪了。
虽然再次遭遇不幸,米歇尔仍日夜努力使自己能达到最高限度的独立自主。后来,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其主要工作是: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使之不因矿产的开采而遭受破坏。P1-P4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易经》是神秘的。因为它总是和占卜、算命联系在一起。《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凡是有成就的学者,无不研究过它并得它的启示。
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而本书研究发现《易经》‘是一部励志经典。《易经》的思维方式是辩证的思维。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艰难困苦也是运动变化的,而不会是永恒的。困难也有一个发生、发展、壮大、消亡的过程。在最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是即将出困解困的时候。这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是最最黑暗的时候,也是光明就将来临的时候。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人也是变化成长的。刚刚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不知所措、孤立无援。但通过艰难困苦的磨砺,我们会逐渐成长起来,能力会逐步提高,并最终克服困难,走出困境,取得成就。《易经》中有许多卦,例如“蹇”卦、“困”卦、“否”卦、“坎”卦、“明夷”卦等等,讲的就是在艰难困苦时的应对之道,告诉我们在困难之时如何正确面对。
研究《易经》,我们知道在困境中应该如何行事,如何成长壮大,如何最终战胜困难。要成功离不开励志,不会励志的人很难成功。那么如何来励志呢?西方励志的经典方法是心理暗示:每天对着镜子喊一百遍:“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
《易经》里励志的方法,不是通过心理暗示,而是通过辩证的思维,通过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深刻把握!《易经》不需要我们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它告诉我们真相,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没有关系,因为困境不是永恒的,终究会过去的。而我们也不会永远无知软弱,是会成熟成长的。刚陷入困境的时候,或许我们能力有限,但通过在困境中的磨砺,我们会成长起来,并最终变得强大,并战胜困难。《易经》使我们不再生活在对困难的恐惧之中,而是寻找方法如何壮大自己,如何加速促进事物的转化。
每个人都会被《易经》言中,总是能从中找到自己生活中的样子,每个人都会与《易经》有个约会,通过本书的另一种解决,或许你的迷惑会豁然开朗,或许你的疑团会茅塞顿开,或许因为本书,你终于走进了这部千古经典,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你会发现,《易经》如此亲近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