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以及知识的培养和普及,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撰写了本书,作为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指南。
本书体现了王大伟教授亲切平和、求真求实的风格,不仅在理论上容易为青少年接受,而且针对一些典型案例,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相应的指导,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读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少年安全自救手册 |
分类 | |
作者 | 王大伟 |
出版社 | 鹭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加强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以及知识的培养和普及,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撰写了本书,作为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指南。 本书体现了王大伟教授亲切平和、求真求实的风格,不仅在理论上容易为青少年接受,而且针对一些典型案例,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相应的指导,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读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朗朗歌谣,安全常识轻松掌握,安全预案,紧急事故防范于先。 本书的安全知识在理论上容易为青少年接受,而且针对一些典型案例,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相应的指导,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读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学校对安全教育一定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关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高质量的教育打造一片祥和的天空。 目录 安全防范,观念先行 比SARS更可怕 “流星雨事件” 校园安全状况调查 零犯罪梦想 软技术预防 警察巡逻带小熊 家人平安五诀窍 一生牢记七名话 六种平安新理念 护身必备 “孵蛋原理”与犯罪预防 巧对抢劫 决不开门我当家 贼进门了怎么办 “生命第一”最重要 背包有学问 遇到坏人可以骗 遭遇推动怎么办 关灯总比开灯强 识贼防盗 39%的孩子被偷过 如何识贼 财产标刻法 照相存证法 外出只带100元 不把刀放在明处 乘火车安全须知 自杀的求助与防范 一组统计数据 不要模仿“自杀秀” 冷漠看客,精明商贩 被偶像冷落,服安眠药自杀 一句话引起命案 面对逆境的三种选择 识别自杀的小窍门 如何应对自杀、自残性危机 女生慎防性侵害 最容易被忽视的犯罪 拒绝身体游戏 学校、邻里也要提防 向黄色影视说“不” 犯罪月历 “四喊”与“三慎喊” 小熊好宝宝 性侵害发生后 如何戒除网瘾 网瘾——一个国际性难题 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网瘾的七大原因 见闻害处大 不做“网络奴隶” 网瘾的几种症状 关于网瘾的几个发现 网瘾IAD自测表 戒除网瘾五法 预防劫持犯罪 当劫持发生时 平安从童话开始 平安训练营 “小鬼当家” 爸爸妈妈不见了 骗子不像大灰狼 坏人挡路怎么办 小心尾随着 破除迷信 85%的学生算过命 “笔仙”引发的悲剧 “笔仙”骗术大揭秘 盲目迷信的原因 反对迷信的策略 学校安全预案 三个锦囊与安全预案 关于预案的三个误区 预案打包 如何制订预案——“艾克勒姆五步法” 有趣的“堪萨斯试验” 制订预案需注意的问题 “王大伟危机警备模式” “王大伟校园安全应急预案” 学生个人反劫持预案 学校外出活动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马尔康民族师范附小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制作学生身份确定卡 试读章节 校园安全状况调查 北京有一个校团支部书记,女孩子长得漂亮,要个头有个头,要模样有模样。她被犯罪分子强奸后杀害了。这个犯罪分子过去曾犯有十几起强奸案,都没有杀人,但这个女孩子在被强奸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记得住你的长相,我一定要报案。一句话引来杀身之祸,犯罪分子一听,二话没说,拿出刀来,就把这个女孩子给杀了。因此,我们说,这个团支部书记的做法是错误的。这个时候生命是第一位的,你一定要保全自己的生命。 只因防范知识的欠缺,她丢了性命。 生存游戏,有多少可以重来? 一项针对校园安全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许多学校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受侵害群体不断扩大 中小学生中被犯罪侵害的群体在扩大,违法犯罪与暴力侵害呈隐蔽性,被害案件多是“暗数”,不被人知晓与重视。中小学生被侵害的调查结果显示: 41%的学生遭受过别人的威胁和打骂,31%的学生遭受过勒索钱财的侵害,36.2%的学生遭受过盗窃侵害。 面对犯罪的反应令人担忧 面对犯罪侵害,在缺乏应有的预防知识与对策时,有41%的学生选择拼命反抗或大声呼救。这种做法很值得商榷。根据公安机关的研究,知识与对策的缺乏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观念的误导。例如女性遇到犯罪分子的侵害时,应牢记“生命第一”的原则,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应更多采用斗智的方式。而拼命反抗、大声疾呼易激怒犯罪分子,导致激情杀人。 据调查,40%以上的女孩子受到犯罪侵害的时候,拼命地乱叫,拼命地反抗。拼命乱叫和拼命反抗可不一定是件好事,犯罪分子本来还不想杀你,结果你这么拼命地反抗,就引起他激情杀虐。曾经有这样的案例,有个小姑娘被犯罪分子骗到家里,一见到犯罪分子的丑恶面目,她突然大叫,结果犯罪分子一斧子砍去,就把这孩子给杀害了。 现在有一些夏令营,把孩子们叫去,交上800块钱让他们嗷嗷叫,练大声叫。拿个分贝仪,70分贝不行,声音太小。啊,啊,叫到80分贝才是第一。 这样的做法对吗?不对。这是个误区,越是叫得大声,越是拼命反抗,给孩子们带来的生命威胁就越大。因此,我们主张斗智与斗勇相结合,要以斗智为主。 二是知识的贫乏。例如,在面对勒索侵害时,受害人束手无策和忍气吞声的占到10%,鉴于我国有几亿在校学生,绝对数字一定很大。这让我们十分痛心。对于这部分学生,普及自警、自救知识的工作极为迫切。 普及防范知识工作滞后 学校。中小学校没有此类课程。有的学校虽然开设法制讲座,但缺乏预防犯罪与预防侵害的知识教育。即使在部分中小学开设的法制讲座中,也没有预防犯罪侵害的知识教育。 家庭。虽然家长十分关心子女的个人防范,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家中没有像法制版、犯罪学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又拿什么来教育学生呢? 社会。社会十分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做过一些防范宣传工作,但就几亿少年儿童而言,这类活动太少了。一些宣传操作性差,只停留在口头的说教上,有些甚至还是错误的。 教师。很多中小学教师缺乏相应的法律观念与足够的防范知识。据统计,只有1%的教师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少年儿童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只有14%的教师知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校园暴力活动与违法犯罪成为侵害中小学生的主体 第四次犯罪高峰发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犯罪率为万分之四十,各类犯罪案件大幅上升。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逐渐成为犯罪的主体之一。过去人们认为侵害青少年的主体是社会上的成年犯罪分子,而现在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青少年犯罪才是侵害青少年的主体。更应当注意的是,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不仅是侵害与被侵害的关系,而且它们之间还有相互感染、相互转化的特殊关系。这又使得校园内外的青少年罪犯与青少年被害人相互转化,形成恶性循环。 缺乏应有的被害人救助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被害人救助体系。例如,英国专门对儿童设立了“被虐待儿童之母”、“无家可归者之家”等机构;美国有离家出走学生的庇护所——“我妈家”,还有“强奸救助中心”、警察咨询电话等。而我国在被害人救助方面基本还是空白。儿童性侵害、强奸与犯罪的被害人基本无法获得应有的医学、心理、法律等援助。 零犯罪梦想 30年前,西方经历过一个特别强调技术预防犯罪的时代,例如北美开展过建立“无犯罪城”(Crime Free City)的试验,普遍采用防盗门、防盗栅栏、电子报警系统与电子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这种试验的假设前提是:犯罪分子是外部的敌人。只要在住宅区、学校的外部架设铜墙铁壁,就可以把犯罪分子阻挡在外。 技术预防是什么呢?那就是家家都安上闭路电视,家家都安上防盗门。一个家庭一般有三个按钮、三个探头,摁第一个按钮看到门前,摁第二个按钮看到走廊,摁第三个按钮看到小区。主妇在家里坐着,摁这三个按钮,周边的各种情况都会尽收眼底。家家都养狗,家家都有枪——美国是合法拥有枪械的国家。这样小区成了什么?固若金汤,要塞主义,犯罪分子进得来吗?根本就进不来。一安上这些设备以后,犯罪率立即就降下来了。但是,降下来一段时间后又慢慢升上去。为什么呢?因为技术预防是治标而不治本的。 西方人做了两个试验。一个是前文所提的“无犯罪城”,整个城市设计就完全让它没有犯罪的机会。全城只有一个人口,一个出口,孩子上学也不过马路,这样就根本就没有交通事故,然而这种“无犯罪城”到最后被证明是失败的。为什么呢?犯罪分子的确从外面进不来,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犯罪分子就在内部,就是“城里的人”。 还有一个“无犯罪车”。现在咱们的汽车被盗之后,犯罪分子会把车的发动机号磨掉,重新打上另一个发动机号,拿到二手车市场上去卖。“无犯罪车”是什么呢?就是把汽车两万个零部件都用酸腐蚀上发动机号,犯罪分子把这辆车偷去了也没用,因为即使是一块玻璃、一个摇柄、一块毯子,上面全有发动机号,就没法卖了。西方人认为,这样做肯定万无一失。然而由于治标不治本,情况依然没有改善。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观念提了出来,叫做软技术预防。P6-10 序言 安全,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它是我们生命的保证,和我们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各方面都不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如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显得更为重要。 据调查,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小学生非正常死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约有40名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等死亡,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 在这些死亡事故中,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以避免。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学生的安全更是关系孩子自身以及家庭、社会安定的大问题。学校的安全是开展正常教育活动的基础,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维护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 为加强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以及知识的培养和普及,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撰写了本书,作为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指南。 本书体现了王大伟教授亲切平和、求真求实的风格,不仅在理论上容易为青少年接受,而且针对一些典型案例,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相应的指导,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读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学校对安全教育一定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关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高质量的教育打造一片祥和的天空。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增强青少年的防范意识,提高青少年的自我防护能力,构建平安校园,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共建和谐社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