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来源于古代的诗文典籍,从字面上往往看不出其词义,给掌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运用它们又能收到言简意赅、庄重典雅、生动形象的效果。本书选取200个常用的词语,用故事的形式加以介绍,追本溯源,引出其本义,并阐释其比喻义及引申义。使读者在饶有兴趣的阅读故事中,轻松掌握这些词语,以免死记硬背之苦。
它集趣味性、知识性、工具性于一体,是青少年学习词语的最佳辅助读物。用故事的形式介绍词语,溯其来源,解其意义,是本书的特点。读者在饶有兴趣的阅读之中,既能丰富文史知识,又能提高文化修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少年必读的200个词语故事(青少年必读课外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伍玉成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来源于古代的诗文典籍,从字面上往往看不出其词义,给掌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运用它们又能收到言简意赅、庄重典雅、生动形象的效果。本书选取200个常用的词语,用故事的形式加以介绍,追本溯源,引出其本义,并阐释其比喻义及引申义。使读者在饶有兴趣的阅读故事中,轻松掌握这些词语,以免死记硬背之苦。 它集趣味性、知识性、工具性于一体,是青少年学习词语的最佳辅助读物。用故事的形式介绍词语,溯其来源,解其意义,是本书的特点。读者在饶有兴趣的阅读之中,既能丰富文史知识,又能提高文化修养。 内容推荐 如何让青少年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高效率地掌握词语? 本书正是从这方面进行探索的一项成果。选取使用频率较高的书面词语。用故事的形式加以介绍。追本溯源,引出其本义,并阐释其比喻义及引申义。旨在让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故事中,牢固掌握这些词语,丰富文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本书所选的200个词语,以双音节词语为主,兼收了少量的三音节词,大多是书面语言,都是现代社会经常使用的。凡现今已不使用的古词语或者很少使用的冷僻词语,本书概不选入。至于成语,因另有专书,也就未再选用。 本书有故事,有出处,有词义的解释,集趣味性、知识性、工具性于一体。是青少年学习词语的辅助读物。 目录 前言 A 阿斗 安乐窝 B 八斗才 跋扈 跋涉 白眼 败北 半面交 抱佛脚 暴露 背诵 笔耕 壁上观 边幅 伯乐 不二价 C 草莽 侧目 掣肘 乘兴 出山 垂涎 D 打油诗 大手笔 丹青 刀笔 倒戈 倒屣 鼎立 东床 东道主 冬烘 斗胆 镀金 杜撰 端倪 对簿 夺锦 E 扼腕 恶作剧 F 发迹 翻然 方寸 粉墨 粉饰 风采 奉承 伏法 俯首 斧正 负荷 复辟 腹诽 腹稿 G 改观 搁笔 沟壑 鼓噪 挂冠 观止 诡辩 国是 H 红娘 鸿沟 护短 画饼 黄泉 惶恐 惠顾 J 鸡肋 羁绊 借光 巾帼 锦标 井蛙 巨擘 绝倒 绝伦 绝响 矍铄 隽永 K 客居 匮乏 愧色 困窘 L 狼狈 狼藉 缧绁 羸弱 梨园 恋栈 令名 流连 流言 笼络 罗织 M 茅塞 名望 脉脉 墨守 莫须有 N 娘子军 鸟兽散 凝神 牛刀 P 喷饭 捧腹 纰漏 匹敌 匹夫 便便 平反 破天荒 Q 气节 器重 秦晋 请缨 秋波 取代 劝驾 R 染指 乳臭 入门 孺子牛 润笔 S 桑梓 姗姗 食言 失色 舐犊 率尔 说项 斯文 T 泰山 桃李 天年 天堑 铜臭 推敲 推委 W 微服 问鼎 问津 无恙 X 犀利 蹊径 悉心 戏言 下榻 下马威 想当然 效尤 笑面虎 写照 悻悻 休戚 续貂 悬壶 炫耀 雪耻 寻觅 Y 压惊 眼中钉 一抔土 一字师 呓语 野心 应声虫 游说 羽翼 浴血 约束 月老 Z 糟粕 招摇 招徕 招展 折桂 折腰 支吾 知音 执牛耳 智囊 中肯 中山狼 株连 逐臭 逐鹿 逐客令 瞩目 铸错 捉刀 卓越 自得 自负 自新 足下 左袒 左右手 座右铭 试读章节 阿斗 三国时期,蜀国君主刘备死后,儿子刘禅继位,他就是历史上的“刘后主”。刘禅小名叫阿斗,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无能之人。执政的前一段时期,他在诸葛亮等贤臣的辅佐下,统治还可以维持下去,但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他的毛病就完全暴露出来了。他不过问政事,而是天天沉浸在享乐的生活中。他疏远贤臣,亲近小人,使蜀国的力量一天天地衰弱下去。没过多久,魏国的大军攻入都城,阿斗就捆住自己的双手,带着亲近的官员出城投降,蜀国灭亡了。 刘禅投降以后,被押解到魏国的都城洛阳。当时魏国的实权掌握在大将司马昭的手里。司马昭对被俘的刘禅训斥了一番,直吓得刘禅全身哆嗦,面如土色,以为司马昭要杀死他。 这时魏国的官员赶忙介绍情况,说刘禅面对大军没有任何抵抗,是有诚意投降的,应该予以赦免。司马昭这才没再追究,赦免了他,并封他为安乐公。 阿斗本来以为活不成了,没想到却受了封,真是喜出望外。第二天,他便赶紧去向司马昭拜谢,司马昭按礼节安排了宴会款待他。 在宴席上,司马昭留意观察这位前蜀国的君主,只见他满面红光,喜形于色。当司马昭让仕女们在宴席上表演魏国的歌舞时,刘禅好奇地欣赏着,觉得新鲜而有趣。接着,仕女们又表演起蜀地的歌舞。当那熟悉的乡音响起,熟悉的舞姿展现之时,刘禅的随员们想起了亡国之恨,都非常伤感,有些人竟泪流满面。而这位后主却嘻嘻哈哈,非常快乐。 司马昭见这情形,从心里对这位前蜀国的君主非常鄙视,于是哈哈地大笑起来。他问刘禅道:“安乐公,这里离你的家乡蜀地很远,你还想不想家呢?” 刘禅毫不思索地脱口答道:“这里很快乐呀,我不想蜀地了!” 在座的魏国官员们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而刘禅的随员也个个低下了头,感到无地自容。 刘禅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真是太没有出息了,所以后来就流传了一句俗语叫“扶不起来的刘阿斗”。意思是像阿斗这样的人,怎么去帮助他,也不可能成功,是白费力气。这俗语经过简化就成了词语“阿斗”。它原本是刘禅的小名,但后来已不是专指刘禅这个人了,而是用它来概括像刘禅那种不争气、没出息的懦弱无能的人,是贬义词。见于《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引《汉晋春秋》。 安乐窝 北宋时期,河南范阳地方有位文人叫邵雍。他知识渊博,涉猎广泛。他对《周易》这本书特别精通,认为周文王写的是“后天易”,而伏羲氏所著的是“先天易”。他对《周易》的研究超过了以前的水平。 由于他的人品与学问都很好,所以多次被人向朝廷举荐。当朝廷授予他官职时,他总是婉言谢绝。他平日常常是闭门不出,安心于读书和写作,潜心地研究学问,所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学者。 后来他搬到了京城洛阳。当时的一些名人像司马光、富弼、吕公著等人都很仰慕他,因此与他常有来往。他们常在一起饮酒赋诗,谈论读书作文,关系非常密切。 司马光等人还在洛阳城替他购置了田园与宅院,邵雍就定居在这里。他在宅院中栽上鲜花,种植树木,还种了一些庄稼。他在田园里春种秋收,以自己的劳动为生。虽然收获的仅能糊口,但他从不叫苦,只要有空,他还读书吟诗,自得其乐。 他安于这种自食其力的耕读生活,给自己取了个名号叫“安乐先生”,并且把自己的住处取名为“安乐窝”。意思是自己非常满足这种看似清苦而内心安定、快乐的生活。 “安乐窝”后来就成了一个常用的词。它常用来比喻舒适的生活处所,一般没有贬义。也有人把专门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称为经营安乐窝,这就带有贬义了,因此在使用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用。见于《宋史·邵雍传》。 B 八斗才 东晋时期,有位著名诗人叫谢灵运。他小名叫客儿,所以又称谢客。他出身东晋的大族,是名将谢玄的孙子。他自幼聪慧,博览群书,文章、诗歌都写得很好,与当时的另一位诗人颜延之同为长江以东第一流的文学家。 谢灵运酷爱山水,曾遍游名山大川,创作了很多的诗篇,是我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位奠基者。他文笔奔放,词藻丰富,很有才华。但是他为人骄傲,自命不凡,常常看不起同时代的一些诗人。 尽管这样,谢灵运对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却是非常佩服。这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他才华横溢,是建安时期很著名的作家,留下了诗歌、辞赋、散文等130余篇,尤其是诗歌成就突出,他的诗歌感情真挚,词采华丽,很有感染力。 曹植文思非常敏捷,构思很快。据说,曹丕当上了皇帝后,想迫害曹植。于是把曹植找来,命他在七步之内写成一首诗,否则就要将他处死。七步之内,这是多么短暂的时间,这不是故意为难么!很多人都为他捏一把汗。但是曹植面对着兄长的刁难,他既伤心又沉着。他一边踱着步子,一边在构思,还没走完七步,就吟出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来。极短的时间内把诗写出来了,终于避免了一次迫害。这样就留下了七步成诗的故事。 对这位有名的曹植,谢灵运佩服极了,所以他曾对人讲:“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意思是说,天下的才华,若有一石(十斗)的话,那么曹植就占了十分之八,我谢灵运只占十分之一,另外社会上有才华的人士共占那十分之一。可见他对曹植的推崇。 由谢灵运的话,产生了一个词叫“八斗才”,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才学高深。过去形容才学很好,往往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所以“八斗”、“八斗才”就成了对文才高超的一种赞美之词。如:才高八斗,八斗之才等。见于《释常谈》。 序言 词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说话、阅读、作文都离不开词语。有些书面色彩很浓的词语,使用起来言筒意赅,庄重典雅,很有表现力。阅读它,会给我们带来意味隽永的感受;写作时运用它,让我们的表达如虎添翼。有些口语色彩强烈的词语,使用起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可以说,积累了丰富的词语,了解其含义并能熟练地运用,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体现。 如果说学习语言如同建造一幢高楼大厦,那么词语就是这大厦的一砖一石。没有这些砖石,是造不成大厦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学习知识、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青少年多掌握一些词语无疑将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词语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来源于古代的诗文典籍,像我们今日仍常见的“下榻”、“染指”、“东道主”等都是如此。由于年代久远。有些词语从字面上看,已经很难让人理解其词义。这给青少年掌握词语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记得有一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一道是关于“染指”一词词义的选择题。大多数考生对这个词语并不陌生,但对其词义的选择又模棱两可。 单纯地靠死记硬背来掌握词义,导致一知半解。学习词语方法不当会让青少年感到枯燥乏味,导致效率降低,难以记牢,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如何让青少年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高效率地掌握词语? 本书正是从这方面进行探索的一项成果。选取使用频率较高的书面词语。用故事的形式加以介绍。追本溯源,引出其本义,并阐释其比喻义及引申义。旨在让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故事中,牢固掌握这些词语,丰富文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本书所选的200个词语,以双音节词语为主,兼收了少量的三音节词,大多是书面语言,都是现代社会经常使用的。凡现今已不使用的古词语或者很少使用的冷僻词语,本书概不选入。至于成语,因另有专书,也就未再选用。 本书有故事,有出处,有词义的解释,集趣味性、知识性、工具性于一体。是青少年学习词语的辅助读物。 由于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多多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