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社会公平要求,是繁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同时达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两类不同的目标和价值判断准则,在实际生活中无疑存在着矛盾,往往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决策陷入两难境地。改革的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找到协调两大目标的最佳权衡。
第一篇 除旧布新的敏感问题探索/1
1.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向繁荣的权衡/3
1.2结束陈腐的历史回声/14
1.3 经济理论研究:在民主科学旗帜下走向新的繁荣/19
1.4.关于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若干思考/2l
1.5 困境和出路/34
1.6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41
1.7知识分子“下海”的经济学分析/52
1.8推进收入分配领域的制度创新/58
1.9城镇居民福利收入分析和建议/62
1.10城镇居民个人收人差距分析和对策/67
1.11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推动改革开放进程/81
第二篇 产权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85
2.1 企业制度创新与产权流动/87
2.2效率、市场机制和产权关系改革/104
2.3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几个认识问题/115
2.4谁是国有资产“代表”? /125
2.5论法人财产权/130
2.6确立法人财产权应注意什么? /135
2.7如何防止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变成“翻牌公司”? /142
2.8 行政性国有资产管理亟待改革/147
第三篇 国有企业改革纵横谈/151
3.1 迎接中国的“企业家时代” /153
3.2 国有企业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分析/159
3.3 优化国有资本配置与财税政策/166
3.4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168
3.5企业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177
3.6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187
3.7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点思考/201
3.8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问题和政策取向 /208
第四篇 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发育/215
4.1试论国家组织市场/217
4.2劳动力要素的市场配置方式/228
4.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发育/241
4.4 当前中国市场发育的问题和启示/255
4.5 中国商品市场发育:矛盾·目标·对策/264
4.6非均衡体系中的市场发育/278
4.7经济运行中的预期行为/292
4.8 培育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金融市场体系 /307
第五篇 建立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325
5.1 消除障碍,壮大民间投资/327
5.2完善公共财政,改进宏观调节/340
5.3 税收体系要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352
5.4提高理财能力,加强公共服务职能/360
5.5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369
5.6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383
5.7创新金融体制,加大科技投资/385
5.8 以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发展转轨/393
第六篇 国际比较与借鉴/399
6.1 改革呼唤出来的经济理论家/401
6.2 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际经验/411
6.3所有制、市场和效率:私有化浪潮的经验教训/424
6.4 原苏联东欧国家在经济转型期的竞争政策和借鉴/438
6.5 当代市场经济国家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450
6.6 资本主义国家产业政策的理论、实践和参考/471
6.7 我们应向美国连锁商业学习什么? /480
6.8英德两国如何改造传统工业? /493
第七篇 为新体制定型/503
7.1 中国经济体制:变革、挑战和走向/505
7.2 “十一五”期间改革攻坚任重道远/518
7.3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几点探讨/527
7.4 毫不动摇地高扬改革的旗帜/539
后 记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