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新各国概况(亚洲分册)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作者 李树藩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新各国概况》是一部概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情况的中型综合性工具书。它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世界225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状,政治和经济,科学和技术,文化和宗教,民族和民俗,语言和文字,城市和旅游等诸方面情况。它以翔实的资料,可靠的数据,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论述和最新的信息及时地反映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变化。

内容推荐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欧亚大陆的东部,西部与欧洲相邻,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靠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海岸线总长69900公里。亚洲大陆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有一系列群岛环绕大陆,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对。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欧亚大陆最大的陆块,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面积的4/5;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相当于北美洲面积的2倍,欧洲面积的4倍。

目录

前言

亚洲概况

阿富汗

Afghanistan

亚美尼亚

Armenia

阿塞拜疆

Azerbaijan

巴林

Bahrain

孟加拉国

Bangladesh

不丹

Bhutan

文莱

Brunei

缅甸

Burma

柬埔寨

Cambodia

中国

China

塞浦路斯

Cyprus

东帝汶

East Timor

格鲁吉亚

Georgia

印度

1ndia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伊朗

Iran

伊拉克

Iraq

以色列

Israel

日本

Japan

约旦

JOrdan

哈萨克斯坦

Kazakhstan

吉尔吉斯斯坦

Kirghizstan

朝鲜

Korea(D.P.R.K)

韩国

Korea(R.O.K)

科威特

Kuwait

老挝

Laos

黎巴嫩

Lebanon

马来西亚

Malaysia

马尔代夫

Maldives

蒙古

Mongolia

尼泊尔

Nepal

阿曼

0man

巴基斯坦

Pakistan

巴勒斯坦

Palestine

菲律宾

Philippines

卡塔尔

Qatar

沙特阿拉伯

Saudi Arabia

新加坡

Singapore

斯里兰卡

Sri Lanka

叙利亚

Syrian

塔吉克斯坦

Tajikistan

泰国

Thailand

土耳其

Turkey

土库曼斯坦

Turkmenistan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United Arab EmIrates

乌兹别克斯坦

Uzbekistan

越南

Viet Nam

也门

Yemen

试读章节

阿富汗

国 名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The Islamic Republic of.Afghanistan

面 积 65.23万平方公里

人 口 2775万

首 都 喀布尔

国家元首 总统赛义德·卡尔扎伊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32个省,省下设县、区、乡、村。

自然地理

位于亚洲中西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部国界约2000多公里,与土库曼、塔吉克和乌兹别克接壤,东北部有一条“瓦汉走廊”,与中国毗邻,西同伊朗接壤,南与东南面以巴基斯坦为邻。自古以来,阿富汗就是中国去中亚的必经之路。古时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由中国翻过帕米尔高原,经喀布尔到达波斯(即今伊朗)和欧洲的。

一个闭塞的山地高原国家,介于帕米尔和伊朗两大高原之间,山地和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4/5,平原只占领土的1/5。90%以上的国土位于海拔600米以上;约10驷%的国土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海拔4000~5000米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伸向西南,横穿全境,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之一,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兴都库什山脉把全国分为三个地带,即东部及中央山岳地带、西部低山与霍腊散草原地带和西南部沙漠地带。可耕地占土地面积的12%,46%的土地是优良牧场。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总的特点是冬寒夏热、干燥少雨。每年5~9月间,西部常常刮起一种干燥的北风,称作“阿富汗热风”。这种热风盛行季节,连续4个月刮个不停,往往是刮三四天,停三四天,人们又因此常常称它为“120日风”。

河流主要有阿姆河、赫尔曼德河、喀布尔河和哈里鲁德河等。阿姆河全长1250公里,为全国最长河流。境内中部有5个小湖泊,组成班迪·阿米尔湖,湖身狭长,最宽处仅为200米。

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天然气、石油、铜、铁、煤、大理石、青金石等。青金石是阿富汗的国石,色泽绚丽,质地坚硬无比,是做工艺品的上好原料。

植物绝大多数属于沙漠及草原类。森林面积仅为总面积的3%。动物种类很多,主要有野猪、野驴、雪豹、土狼、遮兰羚羊、赛加羚羊、野羊(克基羊,无角的牡山羊)、公绵羊。美丽的阿尔哈羊头上长着螺旋状的大角,甚为壮观。

社  会

◆人口与民族

由于境内山地多,人口密度低,主要居住在水源充足的地区。赫拉特、喀布尔、马扎里沙里夫和贾拉拉巴德等地区人口十分集中。南部沙漠地带每平方公里只有5人,而喀布尔地区每平方公里高达400人。

人均寿命只有40岁。

30多个民族。主要有三大民族:被称为帕坦人的阿富汗族(普什图族),人口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40%,主要居住在兴都库什山以南,19世纪下半叶开始北迁。其次是塔吉克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0%,主要居住在巴达赫尚、塔哈尔、赫拉特、萨曼甘、昆都士以及潘杰希尔谷地。第三大族乌兹别克族,占人口总数的7%,稠密地居住在靠近独联体各国的省份。此外还有哈扎拉族、土库曼族、俾路支族、努里斯坦族等少数民族。在普什图族和其他各民族集团之中,又可分为若干部族,各部族又分为若干氏族,氏族中再分为许多宗族。人数最多的部族是杜拉尼部族和吉尔扎伊部族。

◆语言和宗教  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同为阿富汗的官方语言。此外还有俾路支语、乌兹别克语和土耳其语等。

阿富汗是穆斯林国家,伊斯兰教的影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98%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84%属于逊尼派,15%属于什叶派。全国有清真寺40000多座,毛拉30余万。极少数人信仰印度教等。

◆民风民俗

斋月 又称“拉马丹”,是伊斯兰教历的第九月,是阿富汗伊斯兰教徒和全球穆斯林最重要的月份。斋月开始和结束是以新月的出现为标志,全球穆斯林根据当地新月出现的时间先后进入斋月,因此,斋月的起止日期每年都不一样。根据伊斯兰教义,斋月期间,所有穆斯林应从每天的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内,禁止一切饮食、吸烟和房事活动。教徒在患病、旅行、月经、怀孕和哺乳期间可延缓“补斋”。老人、儿童、体弱、慢性病和夜以继日工作的人,以及战时军人可不封斋。斋月结束后,全球穆斯林都要举行活动以示庆祝,这就是著名的“开斋节”。

婚俗 受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阿富汗人的家庭是一个封闭的小天地。男子是家长,妇女得绝对服从丈夫。妇女除了对自己的丈夫外,不能向任何男人露面。阿富汗的婚姻很富有特色,求婚是由男方先提出,如果女方家庭同意了,女方就含蓄地向男方家长赠送一些糖果,暗示好事已成,但绝不能直接说出,那样会被人笑话。在过门的前几天,新郎家要给新娘送来贵重的聘礼,这种送聘礼的仪式叫做“乔拉”。迎娶之日,男方在为亲友们举行婚宴后,才去新娘家迎亲。穿着吉服,戴满首饰的新娘热泪盈眶,嘤嘤而泣,新郎则兴高采烈。举行婚礼时,由村里的三位长者轮流询问新娘对这门亲事是否愿意,新郎则由阿訇做同样的询问。婚礼七天后,新娘乘轿子回娘家小住几日。在阿富汗,各地的婚俗各有特色。在某些地方行“摆库礼”;有些地方流行“抢婚”;有的地区,新娘第一次回门时要将煮熟的羊肉和水果带回娘家。

居于“光明之地”的人在与巴基斯坦交界的地方,有个地区称为努里斯坦(即“光明之地”),这里的人原本信奉异教,于19世纪末皈依了伊斯兰教。阿富汗国土大部分是光秃秃的高原和沙漠,但在努里斯坦,却到处郁郁葱葱。努里斯坦人由于民族习俗与外界的差异,加之交通极不方便,于是形成了与外界隔绝的独特天地。男人们头戴一顶十分别致的小圆帽,身穿咖啡色长袍;妇女们身着黑色长裤,黑色大袍,袍上印染着一排排“小海螺”她们通常也是与男人们隔开,但她们不戴阿富汗其他地区妇女通常戴的那种把身体头部严严实实裹起来的大头巾,这是保留她们的异教风俗的唯一痕迹。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努里斯坦人种庄稼,栽培能提炼鸦片的罂粟花。

此外,还有伊德费特尔(绝食结束的祭奠)、伊德克尔班(奉献牺牲的庆典)、最重要的节日瑙尔斯(东方伊斯兰教庆典)等节日,以及朝气蓬勃的阿坦舞和饶有风趣的叼羊活动等民俗。

P5-7

序言

《最新各国概况》是一部概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情况的中型综合性工具书。它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世界225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状,政治和经济,科学和技术,文化和宗教,民族和民俗,语言和文字,城市和旅游等诸方面情况。它以翔实的资料,可靠的数据,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论述和最新的信息及时地反映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变化。

21世纪初人类星球的自然、社会概貌

自然概况我们居住和生活的这个星球(人们常常把它称为“地球村”),位于浩瀚宇宙中诸多星系之一的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与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共同围绕恒星(太阳)旋转,地球是距太阳最近的第三颗行星。地球表面总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面积的71%,而人类生活的陆地面积1.4959亿平方公里,只占全球总面积的29%,这是地球经过上亿年演化的自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社会结果。

全球共有6块大陆,即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总称为洲,共分7大洲,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全球海洋划分为4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地球陆地最低处是死海地沟,世界最大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流域最大、水量最丰、流淌最长的河流是亚马逊河,全球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

人口概况地球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人口、众多民族的星球。在这个星球上,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民族,经常说一种母语,相当多的人信仰一种甚至几种宗教,当然也有相当部分人是无神论者。据统计,截至2004年8月,世界人口已达64亿,其中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有11个,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和墨西哥。人口最少的有帕劳(2万人)、圣马力诺(2.8万人)、摩纳哥(3.2万人)、列支敦士登(3.3万人)以及梵蒂冈(1400人)、图瓦鲁(1.05万人)、瑙鲁(1.2万人)、库克群岛(2.0811万人)。

就城乡人口而言,1800年时,城市人口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000年9月,世界城市人口为28.6亿,到2003年,世界城市居民人数已达30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50亿(联合国《世界城市展望》,2004年3月)。如今,世界上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20个,最大的城市依次为日本的东京(3500万)、墨西哥的墨西哥城(1870万)、美国的纽约(1830万)、巴西的圣保罗(1790万)。目前,全球城市人口正以每周100万人的速度增长(联合国人口中心,2004年9月13日报告)。

民族状况在64亿人口中,计有大小民族2070余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270多个,其中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日本人和巴西人的人口均在1亿以上。所有这些民族,无论是在种族成分、语言系属、宗教信仰上,还是在地区分布、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上,都各有差异,又互有联系。

种族成分世界民族分属于三大人种,即欧罗巴人种(白种人),在全球人口中,约占43%,过去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和南亚,16世纪后逐渐扩散到美洲、大洋洲和南非;蒙古人种(黄种人)及其各种混合类型人种,在全球人口中约占41%,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西伯利亚和美洲;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及其各种混合类型人种,在全球人口中,约占16%,过去主要分布在热带非洲、大洋洲西部、南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近代以后,一部分黑人被欧洲殖民者强行运到美洲各地。

土著人境遇全球大约有3亿到5亿土著人(或称原住民),他们分布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讲5000多种语言,拥有多种多样文化。他们视大地为母亲,与大自然保持着密切关系,并把自己看成为地球的保护神。如今,一些早已被逐出自己家园、被剥夺了自己语言和文化传统的土著人,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土著人集中的非洲和美洲的土著人,大多处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物质和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的地区。

语言系属全世界共有6800余种语言,各民族语言分属于十多个语系,即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尼日尔一科尔多凡语系、闪含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第安诸语、尼罗撒哈拉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巴布亚诸语等。此外,还有使用人数极少的古亚细亚语系、爱斯基摩一阿留申语系、澳大利亚语系和科桑语系等。

根据人口规模及其下降趋势,全球6800余种人类语言,已有60%濒临危境。这种语言的消失又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非洲濒危状况尤为严重,目前非洲所使用的2010多种语言,在在教育体系中占支配地位的殖民时代留下的英、法、西班牙和葡萄牙语的冲击下,基本处于灭失状态。拉丁美洲的语言状况与非洲状况类似。非洲的祖鲁语、美洲的印第安语和澳大利亚的土著语都在快速消失。

宗教信仰在全球具有相当影响的是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以及地区性宗教,如印度教、神道教、犹太教、锡克教、道教、耆那教、拜火教。此外,还有信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和萨满教等原始宗教的少数人群。

人类共同创造了文明,各个民族的发展又极不平衡。世界2070多个民族广泛地分布于七大洲四大洋。从冰天雪地的北极圈,到烈日炎炎的撒哈拉大沙漠,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到星罗棋布的太平洋岛屿,人们生活在自然景观和物产资源迥然不同的广大地域上。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事着多种多样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创造着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从古代欧洲旅行家记载的人类远古七大奇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苔弥斯神殿、宙斯神像、摩索拉斯神墓、亚历山大港灯塔、罗得岛太阳神巨像,到当代人评选出的788处人类“自然和文化遗产”(截至2004年7月),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灿烂光辉。

然而,由于发展不平衡,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与技术等水平上呈现出极大的差距。今天,当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类触角已伸向太空,正在进一步揭开宇宙奥秘,社会已进入高科技:网络支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时候,在亚非拉和大洋洲的孤岛寂野、偏僻山区和热带丛林里,却仍有一些原始民族停滞在钻木取火、茹毛饮血,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石器时代”。

21世纪初危机频生的世界局势

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对话与合作仍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和平是人类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合作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有效途径。而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仍将是社会发展的三大趋势。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仍是总体和平、缓和、稳定,但局部紧张、战乱、动荡,使当今世界仍处于纷繁、复杂多变的不确定的发展态势之中。

战争阴云挥之不去,武装冲突频仍发生世纪之交,国际政治局势发生了冷战以后最为深刻的变化,由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引发的争端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时至今日,“人们仍无法避免缘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而引发的恩怨纠葛”。海湾战争、埃厄边境矛盾、阿以冲突、非洲动荡、北爱尔兰问题、哥伦比亚内战,及至世人瞩目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些20世纪的难题又在新世纪延续。更可悲的是,全球有30万至50万不到18岁的“娃娃兵”,也被卷入到这些残酷的战争中。而居于世界超强地位的美国,和遭受12年制裁的伊拉克之间在2003年的战争,胜负之数早在人们意料之中。而战后的动乱无序,显然是美国无端兴兵种下的恶果,也是奉行强权和霸权的代价。事实是,“文明的差异和道义的缺失”使美国在伊拉克很难找到真正的支持者,从而处于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2006年,黎以冲突没有赢家。

恐怖主义肆虐,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现代恐怖主义自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以来,已有众多民众成为它的牺牲品。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针对民众进行恐怖暴力行动,可以说是防不胜防。“9·11”事件表明,人类正在面临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仅2003年全球就发生了360多起严重的恐怖事件。人们不会忘记,2001年纽约的“9·11”事件、2002年巴厘岛事件(死202人)、2004年3月马德里火车站连环爆炸案(死亡170人)和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中学人质被劫事件(死亡335人),对无辜民众特别是少年儿童造成了损害(每年有20万、平均每天约547名儿童死于战争和恐怖活动)。而在伊拉克发生的对人质的野蛮残忍的斩首暴行,同样是对生命的肆意摧残和对人类自身尊严与生命的践踏。显然,恐怖主义已由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威胁上升到国际公害。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

国际关系矛盾纷繁,热点突出 2006年,众多重大国际危机尚未终结,经年死结未解,新的事件又不断浮出。朝鲜和伊朗的核问题成了这一年国际事务的热点。尽管方方面面矛盾很深、分歧一时难弭,但国际社会都在努力开通谈判渠道,寻求解决出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南北朝鲜统一问题,在上个世纪末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如今仍在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因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美国与法德之间的矛盾却并未消除。

综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矛盾、不断的应对危机中顽强地前行。

21世纪初人类社会生活面临的严峻挑战

随着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在社会生活领域,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贫富悬殊、疫病传播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毒品泛滥和艾滋病的扩散,则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两大痼疾。凡此,已构成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

人口过度增长拥有64亿人口的当今世界,人口以1.3%的速度增长着。以这个比例,仅2000年全世界就增加了7700万人。在增长的人口中,近一半集中在印度(占21%)、中国(占12%)、巴基斯坦(占5%)、孟加拉和尼日利亚(各占4%)、印度尼西亚(占3%)。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最低为79亿,最高可达109亿。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目前,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国家总数的78%,土地面积占世界面积总数的67%,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将从目前的49亿增加到82亿,而发达国家人口50年内将维持目前12亿人口的水平,其中39个国家比目前人口还将有所下降。

贫富差距加大进入21世纪,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个根本问题,是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在当今世界,贫困人口已超过28亿。富国和贫国之间的差距日趋扩大,20个最富有国家的平均收入目前已是20个最穷国家平均收入的37倍。所谓7国(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集团,总共占世界人口的11%,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的国内生产总值的65%;而世界其余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89%,而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的35%。差距最大的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2%,但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口占世界的11%,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人口占世界的9%,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5%。世界上富国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5万美元,人均寿命78岁,文盲率为1%;而非洲7亿人口中有一半是生活在每天不足1美元的贫困线下,人均寿命仅45岁,文盲率高达81%,其中妇女高达91%。目前,全球有12亿贫困人口的日收入不足1美元,27亿人口日收入不足2美元。阿富汗人平均每天生活费为44美分,但仍高出刚果27美分。全球每天有25000人死于饥饿,这意味着约每秒钟就有1人饿死。事实证明:贫困孕育着战争、暴力、冲突和社会动荡,因而“向贫困开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

环境问题严重人类文明初期,地球的2/3被森林所覆盖,约为56亿公顷。而今,全球森林减少了一半,9%的树种面临灭绝,地球表面覆盖的原始森林80%遭到破坏。由此导致:(1)绿洲沦为荒漠。2003年,全球荒漠化的面积达3600万平方公里,已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遭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110多个,10多亿人口受到威胁,这意味着地球上已有1/4的土地基本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27.3 9%,涉及13个省,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水土大量流失。全球有1/3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地力衰竭和养分缺乏的耕地占陆地面积的23%;(3)干旱缺水严重。2003年,60%的陆地面积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权威方面预计,30年内,全球将有2/3的人口处于缺水状态;(4)物种纷纷灭绝。地球上有500万种以上生物,其中一半多在森林中栖息、繁衍,到2003年已有25%的物种消失。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毒品和艾滋病猖獗截至2001年6月,全世界已有2180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儿童430万。目前,全球艾滋病患者已达3800万。95%的艾滋病患者来自发展中国家。非洲占其中的70%。国际贩毒、吸毒活动正在呈上升趋势。全球毒品交易额高达4000多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国际贸易额的8%,吸毒人数2亿多。2003年全球收获大麻及其衍生物5600多吨。

应当说明的是,本书除介绍主权国家外,也包括一些行政上相对独立的地区。由于各国国情在不断变化,一些国家又处于动荡、分化、改组的过程中,加之作者占有资料的局限,本书疏漏、不足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切望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专著、辞书、年鉴以及百科全书等,并得到多位专家、学者的指教,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06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