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著名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的纪念文集。张中行先生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本书所收文字,一部分是老人去世后各界人士的怀念文章,一部分是老人生前相关人士写的研究性文字,包括交往始末、读书心得以及先生作品的序跋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说梦楼里张中行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孙郁//刘德水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著名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的纪念文集。张中行先生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本书所收文字,一部分是老人去世后各界人士的怀念文章,一部分是老人生前相关人士写的研究性文字,包括交往始末、读书心得以及先生作品的序跋等。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张中行先生的纪念文集,主要收录了:《用真情写作的散文家》、《驴背上的张中行》、《且觅黄英伴老夫》、《智者平淡与深刻的一生》、《不知青霭下何处是蓝桥》、《我所了解的张中行》、《缅怀叔父张中行》等文章。 目录 我眼中的张中行 得中行而与之 哲思与激情 且觅黄英伴老夫 夕阳篱下语如丝 不尽思念忆逝翁 “五四”遗孤 红楼边的张中行 用真情写作的散文家 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 驴背上的张中行 他是那样的旧又是这样的新 张中行先生的几件往事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留得梦影在人间 张中行的怀旧情愫 智者平淡与深刻的一生 穿棉袄的张中行 人淡如菊的张中行先生 张中行与通县师范 张中行先生二三事 银闸胡同忆行公 点点滴滴忆行公 情是何物 没写《围城》的钱锺书 我的朋友张中行 张中行的故乡情 张中行故事 流年碎影长入梦 不知青霭下何处是蓝桥 追思行公 张中行与沙滩 我所了解的张中行 怀张中行翁 悼念张中行先生 相见、相识与相交 寻找文学大师 缅怀叔父张中行 传道与解惑 读《负暄续话》 骥尾篇 《禅外说禅》读后记 珍惜生命的诗哲情怀 “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 《诗词读写丛话》前言 《桑榆自语》编后记 而未尝往也 负暄看碎影冷暖总关心 ■也有价 张中行书信七札 张中行:最舍不得的是生命 流年碎影,都付顺生琐话 世纪老人话语文 听戏·赏砚·品小酒 附录:张中行著作系年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我眼中的张中行 接到韩小蕙小姐的约稿信,命我说说张中行先生与沙滩北大红楼,这个题目出得正是时候。好久以来,我就想写点有关中行先生的文章了,只是因循未果。小蕙好像未卜先知,下了这一阵及时雨,滋润了我的心,我心花怒放,灵感在我心中躁动,我又焉得不感恩图报,欣然接受呢? 中行先生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淡泊宁静,不慕荣利,淳朴无华,待人以诚。以八十七岁的高龄,每周还到工作单位去上几天班。难怪英文《中国日报》发表了一篇长文,颂赞中行先生。通过英文这个实为世界语的媒介,他已扬名寰宇了。我认为,他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老年知识分子的风貌,为我们扬了眉,吐了气。我们知识分子都应该感谢他。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件怪事:我与中行先生同居北京大学明润园二三十年,直到他离开这里迁入新居以前的几年,我们才认识,这个“认识”指的是见面认识,他的文章我早就认识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亡友蔡超尘先生时不时地到燕园来看我。我们是济南高中同学,很谈得来。每次我留他吃饭,他总说,到一位朋友家去吃,他就住在附近。现在推测起来,这“一位朋友”恐怕就是中行先生,他们俩是同事。愧我钝根,未能早慧,不然的话,我早个十年八年认识了中行先生,不是能更早得一些多得一些潜移默化的享受,早得一些多得一些智慧,撬开我的愚钝吗?佛家讲因缘,因缘这东西是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无法抗御的。我没有什么话好说。 但是,也是由于因缘和合,不知道是怎样一来,我认识了中行先生。早晨起来,在门前湖边散步时,有时会碰上他。我们俩有时候只是抱拳一揖,算是打招呼,这是“土法”。还有“土法”是“见了兄弟媳妇叫嫂子,无话说三声”,说一声:“吃饭了吗?”这就等于舶来品“早安”。我常想中国是礼仪之邦,竟然缺少几句见面问安的话,像西洋的“早安”、“午安”、“晚安”,等等。我们好像挨饿挨了一千年,见面问候,先问“吃了没有”?我同中行先生还没有饥饿到这个程度,所以不关心对方是否吃了饭,只是抱拳一揖,然后各行其路。 有时候,我们站下来谈一谈。我们不说:“今天天气,哈,哈,哈!”我们谈一点学术界的情况,谈一谈读了什么有趣的书。有一次,我把他请进我的书房,送了他一本《陈寅恪诗集》。不意他竟然说我题写的书名字写得好。我是颇有自知之明的,我的“书法”是无法见人的。只在迫不得已时,才泡开毛笔,一阵涂鸦。现在受到了他的赞誉,不禁脸红。他有时也敲门,把自己的著作亲手递给我。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有一次,好像就是去年春夏之交,我们早晨散步,走到一起了,就站在小土山下,荷塘边上,谈了相当长的时间。此时,垂柳浓绿,微风乍起,鸟语花香,四周寂静。谈话的内容已经记不清楚。但是此情此景,时时如在眼前,亦人生一乐也。可惜在大约半年以前,他乔迁新居。对他来说,也许是件喜事。但是,对我来说,却是无限惆怅。朗润园辉煌如故,青松翠柳,“依然烟笼一里堤”。北大文星依然荟萃。我却觉得人去园空。每天早晨,独缺一个耄耋而却健壮的老人,荷塘为之减色,碧草为之憔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行先生是“老北大”。同他比起来,我虽在燕园已经待了将近半个世纪,却仍然只能算是“新北大”。他在沙滩吃过饭,在红楼念过书。我也在沙滩吃过饭,却是在红楼教过书。一“念”一“教”一字之差,时间却相差了二十年,于是“新”“老”判然分明了。即使是“新北大”吧,我在红楼和沙滩毕竟吃住过六年之久,到了今天,又哪能不回忆呢? 中行先生在文章中,曾讲过当年北大的入学考试。因为我自己是考过北大的,所以备感亲切。1930年,当时山东惟一的一个高中——省立济南高中毕业生八十余人,来北平赶考。我们的水平不是很高。有人报了七八个大学,最后,几乎都名落孙山。到了穷途末日,朝阳大学,大概为了收报名费和学费吧,又招考了一次,一网打尽,都录取了。我当时尚缺自知之明,颇有点傲气,只报了北大和清华两校,居然都考取了。我正做着留洋镀金的梦,觉得清华圆梦的可能性大,所以就进了清华。清华入学考试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北大则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先说国文题就非常奇特:“何谓科学方法?试分析详论之。”这哪里像是一般的国文试题呢?英文更加奇特,除了一般的作文和语法方面的试题以外,还另加一段汉译英,据说年年如此。那一年的汉文是:“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这也是一个很难啃的核桃。最后,出所有考生的意料,在公布的考试科目以外,又奉赠了一盘小菜,搞了一次突然袭击:加试英文听写。我们在山东济南高中时,从来没有搞过这玩意儿。这当头一棒,把我们都打蒙了。我因为英文基础比较牢固,应付过去了。可怜我那些同考的举子,恐怕没有几人听懂的。结果在山东来的举子中,只有三人榜上有名。我侥幸是其中之一。 至于沙滩的吃和住,当我在1946年深秋回到北平来的时候,斗换星移,时异事迁,相隔二十年,早已无复中行先生文中讲的情况了。他提到的那几个饭铺早已不在。红楼对面有一个小饭铺,极为窄狭,只有四五张桌子。然而老板手艺极高,待客又特别和气,好多北大的教员都到那里去吃饭,我也成了座上常客。马神庙则有两个极小但却著名的饭铺,一个叫“菜根香”,只有一味主菜:清炖鸡。然而却是宾客盈门,川流不息,其中颇有些知名人物。我在那里就见到过马连良、杜近芳等著名京剧艺术家。路南有一个四川饭铺,门面更小,然而名声更大,我曾看到过外交官的汽车停在门口。顺便说一句:那时北平汽车是极为稀见的,北大只有胡适校长一辆。这两个饭铺,对我来说是“山川信美非吾土”,价钱较贵。当时通货膨胀骇人听闻,纸币上每天加一个零,也还不够。我吃不起,只是偶尔去一次而已。 我有时竟坐在红楼前马路旁的长条板凳上,同“引车卖浆者流”挤在一起,一碗豆腐脑,两个火烧,既廉且美,舒畅难言。当时有所谓“教授架子”这个名词,存在决定意识,在抗日战争前的黄金时期,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高,工资又极为优厚,于是满腹经纶外化而为“架子”。到了我当教授的时候,已经今非昔比,工资一天毛似一天,虽欲摆“架子”,焉可得哉?而我又是天生的“土包子”,虽留洋十余年,而“土”性难改。于是以大学教授之“尊”而竟在光天化日之下,端坐在街头饭摊的长板凳上却又怡然自得,旁人谓之斯文扫地,我则称之源于天性。是是非非,由别人去钻研讨论吧。 中行先生至今虽已到了望九之年,他上班的地方仍距红楼沙滩不远,可谓与之终生有缘了。因此,在他的生花妙笔下,其实并不怎样美妙的红楼沙滩,却仿佛活了起来,有了形貌,有了感情,能说话,会微笑。中行先生怀着浓烈的“思古之幽情”,信笔写来,娓娓动听。他笔下那一些当年学术界的风云人物,虽墓木久拱,却又起死回生,出入红楼,形象历历如在眼前。我也住沙滩红楼颇久,一旦读到中行先生妙文,也引起了我的“思古之幽情”。我的拙文,不敢望中行先生项背,但倘能借他的光,有人读上一读,则予愿足矣。P1-4 后记 去年2月24日,张中行先生去世,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其中尤以读书界为烈。先生的生前友好、各界读者,纷纷撰文,以自己的方式,从自己的视角,深切怀念这位坚守都市柴门,在说梦楼里孜孜砣砣、笔耕不辍的百岁文化老人。中华书局、作家出版社再版先生的作品,印数也一增再增……从那时起,我们就决定,应尽早搜集资料,以便在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际,编一本先生的“纪念文集”。 编这样一本书的初衷,毋庸讳言,首先是出于我们对先生的敬仰之情,然而这还不是主要的,其实更有深一层的考虑。我们认为,张中行先生的学问思想、文章风骨、人格价值,在20世纪后半叶,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晚年‘暴得大名”,并不仅仅源于他的个人素养和非凡成就,其实也反映了一种社会需求。中国优秀的古典人文传统、五四精神、西方的科学理性,在隐隐中断了几十年之后,忽然在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笔下,绚烂地闪耀出奇异的光芒,让久浸于思想、文章“新八股”的世人,忽然发现了一块那么旧、又那么新的天地。他的出现,填补了我们精神传统中某些缺失的东西。他晚年所作的努力,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文化”的希望。这或许是他的独特的价值所在。这一点,在今天也许还看不清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必然越发清晰而闪耀出璀璨之光。 我们不愿看到这一魅力随着老人的离去而黯淡,因此,才有了这本书的编纂。 本书所收文字,一部分是老人去世后各界人士的怀念文章,一部分是老人生前相关人士写的研究性文字,包括交往始末、读书心得以及先生作品的序跋等。其中大部分作者是和老人有交往的,也有一些普通读者。但无论这些作者与老人关系远近,大都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过老人的启迪、恩惠,其笔下也就能够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角度,勾勒出老人的一个侧影。阅读这些文字,对于了解先生,进而理解先生的思想,都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此外,我们不想把这部书编成一部单纯的“怀念文集”,更想使它带有一点儿研究性的色彩。通过不同作者的不同文字,能够还原“说梦楼”中这位文化老人的真实面貌,并由此引起读者对其思想的进一步关注,进而去阅读他的作品,并在阅读中对社会人生、对历史文化做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这是我们的期望。 当然,既是“研究”,不同的作者也就必然各有所见,笔下也就必然各言其志。见解不同,也是正常的——或许这正是引发读者深入思考的机缘所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某些见解,并不代表编者的意见。有些观点,编者以及先生的家人,都不敢苟同,但因为至少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也收入其中了,聊备一说,供读者参考而已。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力有不逮,可能还有很多研究成果未能收入,那就只好说声“抱歉”,期待来者了。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多方的大力支持。北京鲁迅博物馆给以人力、物力的资助,中国工人出版社热心支持、筹划出版,先生的家人积极提供资料,先生的老友张守义先生、孟素琴女士、贾凯琳女士、张厚感、李世中、唐师曾、靳飞、王玉书、谭宗远先生,先生的香河乡友凌恩岳、李开平先生以及先生的学生弟子辈等众多人士,都给以热心的帮助和支持,此外还有很多作者积极提供宏文,恕不一一列具大名,在此一并深表谢忱。 谨以此纪念张中行先生逝世一周年。 孙郁刘德水 2007年3月27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现代作家中,人们读他们的文章,只需读上几段而能认出作者是谁的人,极为稀见。在我眼中,也不过几个人。鲁迅是一个,沈从文是一个,中行先生也是其中一个。 季羡林 他博学,兼通古今中外的学识,他达观,议论透辟而超脱,处世“为而弗有”,他文笔轻松,没有不易表达思想的语言。 启功 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周汝昌 他让我们看到流行了四十余年的文风的孱弱性。与他这样沉浸在东西文化之海的文人比,当代轻薄的文人应该感到惭愧。至少,这位文化老人,他的深厚的历史感和独立的人文品格,对我们当下浮躁的文坛来说,是一个深刻的提示。 孙郁 我更欣赏他对西方普世伊值,也即现代性内容的认同态度;他对自由、民主、科学理念的坚持使我想起“五四”那一代人。他到底是“五四”的遗孤。 林贤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