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体内有一个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机体内环境。当机体有病或受气温等外部环境、运动、饮食以及睡眠等因素强烈不良影响时,保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的平衡机制就会被破坏,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这时就会出现发烧、倦怠、头痛、腹疼等症状。身体表现出的某些异常症状,就是机体传达给我们的体内发生异常变化的信号。
当您感觉到身体与以往似乎有些不同时,请第一时间查阅本书,它会告诉您,您所发现的症状有可能是什么病;当您决定去医院就诊或检查时,请第一时间查阅本书,它会指导您,如何准确地向医生描述您的症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图解人体使用手册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作者 | (日)濑在幸安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们的体内有一个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机体内环境。当机体有病或受气温等外部环境、运动、饮食以及睡眠等因素强烈不良影响时,保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的平衡机制就会被破坏,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这时就会出现发烧、倦怠、头痛、腹疼等症状。身体表现出的某些异常症状,就是机体传达给我们的体内发生异常变化的信号。 当您感觉到身体与以往似乎有些不同时,请第一时间查阅本书,它会告诉您,您所发现的症状有可能是什么病;当您决定去医院就诊或检查时,请第一时间查阅本书,它会指导您,如何准确地向医生描述您的症状。 内容推荐 本书就是基于解除读者的不安的心理疑虑,或使读者能及早地接受诊治这一想法而撰写的。当读者感到“身体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时,请查看第一章的诊断图,它会告诉你所发现的症状,“有可能会是些什么病”、“应该去医院呢,还是观察情况”。 第二章对第一章推断出的可能发生的疾病作了全面详细的讲解。第三章是对确诊所需做的检查项目及内容进行的说明。 本书还增加了很多必要的、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进而达到防患于未然、早期治疗和早期康复的目的。 目录 卷首插图 从症状推断身体疾病 序言 日常生活的健康管理 本书的使用方法 第1章 图示诊断从症状推断疾病 诊断图1 倦怠、易疲劳 诊断图2 厌食、消瘦 诊断图3 发烧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发烧时 诊断图4 痉挛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什么样的痉挛应该立即去医院 诊断图5 吐血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吐血时的废急处置 诊断图6 眩晕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各种各样的眩晕 诊断图7 咳嗽、多痰 诊断图8 恶心、呕吐 诊断图9 气短、呼吸困难 诊断图10 浮肿 诊断图11 头痛 诊断图12 脖子不能转动、肿胀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对落枕也要警惕 诊断图13 肩酸、疼痛 应了解的急救妇识 易脱臼者应注意 诊断图14 目痛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眼睛里有灰尘,小飞虫 诊断图15 视疲劳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配眼镜应到眼科验光 诊断图16 目痒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春季戴眼镜可防眠花粉过敏 诊断图17 视物不清 诊断图18 口咽干渴 诊断图19 口部运动障碍 诊断图20牙痛、牙过敏 诊断图21 牙龈肿、出血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观察齿龈的健康状态 诊断图22 咽痛、咽喉不利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骨刺鲠喉 诊断图23 声音嘶哑、颤动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嘲喉塞有异物时 诊断图24 耳痛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异物进入耳道时 诊断图25 耳背、耳鸣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气压变化会引起听力改变 诊断图26 鼻塞、流鼻涕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异物进入鼻腔时 诊断图27 心悸 诊断图28 胸痛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突然出现胸部绞痛时 诊断图29 乳房疼痛、有肿块、渗出脓血(见于女性)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查 诊断图30 脊背疼痛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脊背、腰部遭受撞击时 诊断图31 腰痛 诊断图32 急性腹痛 诊断图33 慢性腹痛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不可乱用止痛药 诊断图34 腹胀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腹鸣 诊断图35 胃积食、烧心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急性酒精中毒时 诊断图36 腹泻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乱用止泻药危险 诊断图37 大便不通 诊断图38 大便颜色改变 诊断图39 排尿量、排尿次数改变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正常排尿次数、尿量标准 诊断图40 排尿困难、尿痛 诊断图41 遗尿(尿失禁) 诊断图42 关节、肌肉痛 诊断图43 手足麻木、无力、活动障碍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神志不清时 诊断图44 指颤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跌打损伤的处理 诊断图45 皮肤瘙痒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接触性皮炎 诊断图46 肤色异常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烫伤时 诊断图47 起丘疹 应了解的急救知识 被琵虫蜇伤时 诊断图48 阴茎、阴囊疼痛、瘙痒、肿胀 诊断图49 阴部疼痛、瘙痒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阴部瘙痒的其他原因 诊断图50 带下、经血失常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警惕绝经期前后的不正常流血 诊断图51 月经过多、过少、经期不准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怎样判断经血过多 自我诊断结果表 第2章 对可疑病症的诊治详解 食道·胃·肠的疾病 食道、胃的构造及功能 小肠、大肠的构造及功能 食道炎、食道溃疡 食道癌 马洛里·卫斯综合征 食道静脉瘤 食道无力症 食道裂孔疝 急性胃炎 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息肉 胃癌 胃黏膜下肿瘤(良性) 胃下垂、胃扩张 胃酸过多 急性肠炎 细菌性食物中毒 肠道传染病 肠结核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 阑尾炎 肠息肉、息肉病 大肠癌 肠粘连 肠梗阻 急性腹膜炎 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综合征) 腹泻 便秘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人工肛门 肝脏·胰腺·胆囊·胆道疾病 肝脏的构造及功能36 胆道、胆囊、胰腺的构造及功能 急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警惕肝病 重症肝炎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脂肪肝 酒精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 肝癌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何谓黄疸 胆石症 胆囊炎、胆管炎 胆道运动障碍 胆囊癌、胆管癌 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警惕胆囊病 心脏·血管病 心脏、冠状动脉的构造及功能 动脉、静脉的构造及功能 心绞痛 心肌梗塞 心律不齐 肥大型心肌病、舒张型心肌病 心肌炎 急性心包膜炎 心(脏)瓣膜病 心力衰竭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脂血症 动脉硬化 主动脉瘤 壁间主动脉瘤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主动脉炎综合征(无脉症) 雷诺症状、雷诺综合征 下肢静脉曲张 血液病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贫血 血友病 紫癜病 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怎样接受骨髓移植 脑·脊髓·神经疾病 脑的构造及功能 神经的信息传递机制 脑梗塞 脑出血 蛛网膜下出血 头痛 头部外伤 颈椎扭挫伤(脑震荡症) 癫痫 帕金森氏症(震颤麻痹) 脑肿瘤 痴呆 脊髓损伤 面神经麻痹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腕管综合征 跗管综合征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器官概况及气流 肺的构造及功能 感冒、伤风综合征 肺炎 肺结核 支气管哮喘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弥漫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肺心病 肺化脓症 间质性肺炎 肺气肿 肺栓塞、肺梗塞 肺癌 胸膜炎 胸水潴留 自发性气胸 代谢·内分泌·免疫疾病 免疫机理 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痛风 胶原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 慢性甲性腺炎(桥本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癌 艾迪生氏病(青铜色皮肤病) 库兴氏综合征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 泌尿系统疾病 肾脏的构造及功能 膀胱、尿道的构造及排尿机理 男性生殖器的构造及功能 急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盂肾炎 肾囊肿 急性肾衰 慢性肾衰 肾结石 膀胱炎 尿失禁 尿路结石 肾变病综合征 尿毒症 膀胱癌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癌 睾丸肿瘤 前列腺炎 睾丸炎 睾丸附睾炎 龟头包皮炎 尖锐湿疣 梅毒 淋病 睾丸扭转 阴囊水肿 腹股沟疝(肠疝)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性传播疾病(STD)呈上升态势 妇科疾病 女性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功能 单纯性外阴炎 特异性外阴炎 外阴瘙痒症 阴道炎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炎 子宫颈管炎 子宫颈糜烂 子宫肌瘤 子宫颈管息肉 子宫附件炎 卵巢癌 子宫癌 盆腔腹膜炎 月经异常 卵巢功能不全 子宫发育不全 妊娠中毒症 先兆流产 子宫外妊娠 先兆早产 更年期障碍 乳腺纤维瘤 乳腺病 乳腺囊肿 乳腺炎 乳腺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癌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口服避孕药(低用量丸剂)的知识 骨·关节疾病 骨、关节的构造及功能 骨质疏松症 变形性颈椎病 变形性腰椎病 椎问盘脱出症 慢性关节风湿 变形性关节病 肩关节周围炎(老年肩) 腱鞘炎 扭挫伤 脱臼 化脓性关节炎 月骨软化症 臂丛神经麻痹 脊椎分离症、脊椎骨滑脱症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什么是腰痛症 眼病 眼睛的构造及功能 屈光异常 白内障 青光眼 视疲劳 视网膜剥离 葡萄膜炎 麦粒肿 流行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 咽结膜炎(游泳池热) 春季卡他 虹膜睫状体炎 巩膜炎 泪囊炎 中心性视网膜炎 角膜炎 后部玻璃体剥离 老年性黄斑变性 黄斑裂孔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耳·鼻·喉疾病 耳、鼻的构造及功能 急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 胆脂瘤型中耳炎 外耳道炎 内耳炎 耳疖 腮腺炎 腮腺瘤 咽鼓管狭窄症、渗出性中耳炎 耵聍栓 突发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 美尼尔氏症 良性体位性眩晕症 急性鼻炎 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副鼻窦炎 副鼻窦癌 鼻腔癌 鼻中隔弯曲症 鼻疖 鼻息肉 咽炎 喉炎 扁桃体炎 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 声带息肉 声带结节 咽部癌症 喉癌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喉切除术后的声音恢复 皮肤的疾病 皮肤的构造及功能 荨麻症 特异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药疹 疥癣 脂溢性皮炎 足癣 股癣 单纯性疱疹 带状疱疹 掌跖脓疱病 结节性红斑 牛皮癣(银屑病) 痤疮 疣 疖、痈 日光性皮炎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皮肤的老化与紫外线374 牙病 牙、口腔的构造及功能 龋齿 牙周病 牙感觉过敏症 牙病性上颌窦炎 下颌关节病 智齿周围炎 应了解的症状知识 牙齿矫正治疗 第3章 医学检查最后确诊的依据 仅从症状推断不能做出最后的诊断什么是健康检查和短期入院检查 问诊、一般内科诊查 心脏、血管的检查 腹部的检查 肺部的检查 血液的检查——血液的常规检查 血液的检查——血液的生物化学检查 血液的检查——血液的免疫血清检查 尿、便的检查 乳房、子宫的检查 眼、耳的检查 要有效地利用检查结果 索引·医学专业词语注释 中文版后记 试读章节 ●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是红色的,红色素称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测定就是检查血红蛋白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血液中保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但在贫血、脱水等情况下,血红蛋白的值会发生变化。 ●红细胞比积测定 一定量的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的容积叫做红细胞比积。当贫血和脱水时。红细胞比积值会发生异常。 ●自细胞数 当细菌或者病毒从外部侵入我们的机体的时候,机体本身具有防御功能。这种能力称为免疫功能。而白细胞在这种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白细胞数是指血液中含有白细胞数的检查,这个检查结果成为判断有无炎症、免疫功能是否正常的指标。 通常,白细胞数保持一定的数量,但当发生炎症、感染、外伤或患白血病时。白细胞的数量就增加,但有时即使没有病,也可因紧张、运动、饭后、妊娠等生理原因而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加。 ●血小板数 血小板有黏着力和凝聚力,在出血的时候,血小板附着在血管壁上,起止血的作用。血小板减少,易发生出血或止血困难。血小板数是指血液中的血小板的含量,根据血小板数可以判断有无出血倾向(易发生出血的现象)。前面谈到血小板具有凝聚力,但如果这种凝聚力过高,容易在脑和心脏产生血栓(血块),造成脑梗塞或者心肌梗塞。 ●血象(自细胞分类) 白细胞由中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组成。血象是弄清这几种白细胞数量的检查。 血象在炎症、感染、癌症或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情况下,数值会发生异常。但是在无病的情况下,由于紧张或药物作用,血象也可能发生异常。 ●血沉 血沉是指红细胞的沉降速度。其检查方法是将采来的血液加入枸橼酸钠(一种抗血液凝固剂),然后加入直立的玻璃管中,在一定的时间内,看有多少红细胞沉降到玻璃管下端。 当组织发生炎症,遭到破坏或坏死时,血沉加快;相反,当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具有凝血作用的成分,在心肌梗塞后或脑梗塞发生时显示低值)减少时,血沉减慢。 但是,即使血沉有异常,也不能马上确定有病。出现异常时要接受医生的诊察。如果无异常,可进行观察。 ■血液的检查——血液的生物化学检查 血清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胆固醇、糖、电解质(带电的矿物质),这些物质参与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对这些物质含量的调查就叫做血液生物化学检查。 ●血清总蛋白 血清中的蛋白质有100种以上,为了弄清这些蛋白质的含量,就要进行血清总蛋白的检查。由于这些蛋白质大部分在肝脏产生,故可查知肝脏的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肾脏功能低下,发生肾病,尿中会排出蛋白质,造成血清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因此血清总蛋白检查也可查知肾脏的功能。 ●总胆固醇 此项检查就是要弄清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胆固醇构成细胞膜和血管壁等结构,使其保持一定形状,而且也是激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然而,它的含量如果过高,可引起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另外,甲状腺功能减退会造成胆固醇的利用能力减退,引起胆固醇含量增高。 相反,如果胆固醇含量过低,会妨碍正常的生命活动,造成机体功能低下。 ●甘油三酯(TG) 本检查是对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的测定。 当甘油三酯过剩时,与胆固醇同样会引起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生活习惯病。为弄清是否存在这些疾病,要作甘油三酯检查。 甘油三酯通常在肝内储藏或成为皮下脂肪,必要时从肝脏或皮下动员出来。进人血液中,作为能源加以利用。肝脏储藏脂肪的重量如果超过自身重量的15%,这样的肝脏就称为脂肪肝,这种病是健康检查中发现最多的疾病。另外,一旦得了肝硬化,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就会变少,所以检查甘油三酯成为了解肝脏健康状态的重要线索。 ●高密度脂蛋白(HDL) 胆固醇中有成为动脉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即所谓的“坏胆固醇”。和降低“坏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即所谓“好胆固醇”。 HDL检查就是测定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HDL如果不足,会引起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 GOT检查就是要了解血液中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的含量。 GOT在机体利用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物质)时起重要作用。人体细胞中含有GOT,机体衰老细胞不断地破坏,同时新的细胞不断产生。细胞破坏时,GOT进入血中,当血中GOT超出正常值时,说明机体出了问题。 因为肝脏、心脏、肌细胞中富含GOT,所以,当这些组织出现某些障碍时,血中的GOT的正常值就要发生改变(升高)。因此GOT检查可以为肝脏病、心脏病、肌营养不良症(3~5岁男孩多发)提供线索,特别是可以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 ●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 GPT检查就是测定血中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的含量。 GPT与GOT同样,也与氨基酸代谢有关,主要含在肝细胞中,在肝脏出现障碍。肝细胞遭到破坏时,血中的GPT的量升高,故GPT是检查肝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同时又是诊断心脏病和肌营养不良症的重要线索。 ●乳酸脱氢酶(LDH) LDH检查就是检查血液中乳酸脱氢酶数量的多少。 LDH是细胞内能将糖变成能量的一种酶。全身所有细胞都含有这种酶,当某种因素使细胞破坏时,血液中的LDH量升高。与前面提到的GOT、GPT一样,是检查肝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此外,还是诊断心脏病和肌营养不良等症的重要线索。 但是,即使是健康人,剧烈的运动也会使LDH稍稍升高。(P396-P398) 序言 日常生活的健康管理 “食欲好”、“睡得香,早晨起来精力充沛”、“二便正常”,在很早以前这些就被人们视为身体健康的标志。 但是,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现代人,有不少处于吃不香、睡不好、二便不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当然,我们不能就此断言有这种状态的人都是患病的人;过度疲劳、紧张、不规律的起居、营养失衡的饮食习惯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的也许仅仅是食欲、睡眠及二便。但是不管怎样,疾病导致身体出现食欲不振、便秘、“无论怎样休息都不解乏”的倦怠感等症状也是临床常见的。即使这些症状不是由于疾病,而只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可对机体而言它仍是一种不良状态,最终会损害健康,这是事实。 为了保持身体始终处于健康状态,我们最好每天都细心地觉察一下自己的身体有什么不适,然后根据不适的情况来调整、改变生活习惯,或者接受相应的治疗。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遇到一个需要选择的问题,即对于觉察出的不适症状究竟“是依靠纠正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呢,还是应该去医院”?这是很多发觉自己有不适症状的人都感到迷惑的问题。如果每天细心觉察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又不知如何处置的话,对所察觉到的任何不适症状都可能会感到“如鲠在喉”,真是这样的话,轻松心情的日子就可能不会有了。 本书就是基于解除读者的这种疑虑,或使读者能及早地接受诊治这一想法而撰写的。当读者感到“身体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时,请查看第一章的诊断图,它会告诉你所发现的症状,“有可能会是些什么病”、“应该去医院呢,还是观察情况”。 第二章对第一章推断出的可能发生的疾病作了全面详细的讲解。第三章是对确诊所需做的检查项目及内容进行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章的诊断图只是对自觉症状可能性的推断。医生是不会只凭患者的主诉症状来诊断疾病的,人体发生的病变,必须通过科学、严密的医学检查,才能做出最后的诊断。本书的症状诊断图实质上是指导读者在发现身体不适时应该如何对待处置,帮助读者做出是应该立即去医院检查,还是再进一步观察调整的选择。另外还要注意。即使推断出“没有问题”这样的结果,在症状持续不消退的情况下,也不要轻易地认为真的没有问题,要去咨询一下医生。 总之,疾病是不会考虑时间、地点、人的意愿发生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每日细心体察自己身体的微小变化,来改变、调整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及早去医院进行诊断,进而达到防患于未然、早期治疗和早期康复的目的。这是我们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 为达到此目的,本书还增加了很多必要的、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如果这些知识能被读者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健康管理上,那将是我们最大的祈望。 2001年10月 日本大学校长、医学博士濑在幸安 后记 与读者需求互动的家庭医学百科 从症状推断疾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中医学就是源于这种对疾病症状的推断活动。 现代医学由于是建立在生理、病理、药理等基础之上的实验医学,因此诊疗活动不是那么倚重症状表现。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各种高科技诊断仪器设备的问世及应用,临床诊断更是依赖于仪器检查及化验。但是,从健康到疾病的变化中,机体所表现出的天然的不可避免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的特异性,对临床诊断却是十分有价值的。特别是对不确定的初诊“患者”、自觉身体不适的亚健康状态“患者”及心理疾病患者等,症状表现更有意义,如果漠视这些症状反应,单凭各种各样的诊断仪器及化验进行围堵诊断。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就目前的医学检验水平而言,很多功能性疾病,包括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功能失调等等。只靠仪器检查和化验是不能做出针对性诊断的。这样的“患者”在到医院求医时。往往因为“只是自觉不适”或病情不紧迫而不愿多花钱,在面对很多检查、化验时感到左右为难。但是医生总是这样说:“不作检查怎么能确诊呢?!” 其实,“小病不用看”是大众的普遍心理。很多患者,甚至包括已经得了重病的人,都因怕要花很多钱作检查而不愿去医院,即使就诊也希望医生根据经验及症状表现来诊断是否得病和病情程度。可医生能做到这样吗?很难!因为这不仅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倾听你详尽描述既往病史的耐心,还要有相信自己的判断、敢于负责的勇气。当然。您也许会遇到一位这样的医生。 《图解人体使用手册》和《图解心理健康手册》由日本法研社组织日本大学医学院的各科临床专家编写。这两本书把引起人们不安心理的常见症状一一列出,并根据读者回答的情况,运用医学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推断,最后为读者做出是否需要去医院检查的诊断。当然,这对读者来说不会像坐在医生面前那样感到安慰。读者面对的是枯燥的。甚至是一时难懂的、摸不到头绪的问题。不过请放心,当您从书中查找到自己担心的症状后,根据书中的提问选择YES或NO回答问题时,您所担心的症状或不适感,已经从这方面专家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全面系统的医学理论中。获得了各种可能性的考虑和各种发展趋势的推断。请您尽管放心地检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吧! 还需要说明一点,通过图书的形式来帮助读者自己诊断疾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要真正地实现这一医患互动目标需要很复杂的创作工作。作为一个多年的医学图书编辑,我为日本法研社及作者在书中体现出的巧妙构思和精心创作而深感敬佩。这套书把内、外、妇、儿、五官、神经、精神等各科临床常见病都包括进去,所运用的医学理论知识之丰富不是本书的厚度所能表达的。这是一部包含症状学、诊断学、鉴别诊断学、治疗学、免疫学、检验学等等理论知识的医学百科全书。鉴于此,在本书中文版出版中,我们聘请的译、审、校者多是留日数年的临床学者以及懂日语的医学院校毕业的专业人员。他们是: 柳英侠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留日学者) 池学镇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留日学者) 金宁 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教授(留日学者) 胡健哈 尔滨医科大学教授(留美学者) 矫吉山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留日学者) 刘烂虎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留日学者) 李毅男 哈尔滨出版社副编审 以及安静 樊丽超 程绍强 腾恒秋 孙辉 邵庆亮 张宁 鲁国艳 耿桂芝出版之际,对他们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毅男 2006年12月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