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介绍了我国引种美人蕉的概况,重点讨论在我国南方地区引种、栽培的美人蕉4个种、60余个品种的生长发育、开花特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把栽培管理美人蕉的科技知识与园林配置、艺术欣赏紧密结合起来,科学而实用。
本书还详细介绍在国内尚未推广应用,而又极有前途的美人蕉品种。对我国已有美人蕉和新近引进的美人蕉种类及品种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按照最新《围际栽培植物品种命名法规》的要求,使种系、品种群和品种三个等级的名称更加准确统一起来,使其规范化、科学化,与国际园艺研究接轨。
本书是对美人蕉属植物长期研究、实践的总结,对美人蕉属花卉的形态、引种及栽培、繁殖、园艺性状评价、品种分类以及园林应用进行了阐述。
本书对从英国、泰国及我国广东深圳、云南西双版纳、海南等地收集的68份美人蕉属种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表现,进行了详细描述;建立了美人蕉属综合评价系统;初步提出了美人蕉属的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并按《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规范了美人蕉属品种名称,对收集的种质进行品种分类,包括5个种系、6个品种群、66个品种,其中新命名品种14个、新转移品种6个;首次运用RAPD技术和孢粉学技术对美人蕉属4个种和52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初步阐述了美人蕉种质问的亲缘关系;对美人蕉无病毒无性系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全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适合园艺工作者、园林及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第一章 美人蕉研究综述
1 美人蕉属植物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
1.1 地理分布
1.2 经济价值
2 美人蕉属植物引种与栽培研究
2.1 美人蕉属植物的引种研究
2.2 美人蕉属植物的栽培研究
3 美人蕉分类研究
3.1 美人蕉科与姜日其他科的分类关系
3.2 美人蕉属植物分类研究
3.3 美人蕉品种分类研究
4 美人蕉种质创新研究
第二章 美人蕉形态特征
1 根
2 茎
3 叶
4 花
5 果实
第三章 美人蕉生态习性
1 物候期
2 生态习性
3 影响美人蕉属植物生长与开花的环境因子
3.1 温度
3.2 光照
3.3 水分
第四章 美人蕉栽培管理
1 美人蕉露地栽培
1.1 种植地要求
1.2 土地整理
1.3 种植方式
1.4 水肥管理
1.5 疏剪
2 水生美人蕉栽培
3 病虫害防治
3.1 主要病害
3.2 主要虫害
4 美人蕉繁殖
4.1 分株繁殖
4.2 播种繁殖
4.3 组织培养
第五章 美人蕉品种分类
1 美人蕉品种的演变
2 美人蕉品种分类原则和标准
2.1 美人蕉品种的一级分类原则及标准
2.2 美人蕉品种群和品种的分类原则及标准
3 美人蕉品种分类讨论
4 美人蕉品种分类系统和我国收集品种的分类
4.1 美人蕉分种检索表
4.2 种的记载
4.3 品种群及品种
第六章 美人蕉属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CR反应体系优化
2.2 引物筛选
2.3 DNA扩增结果
2.4 部分美人蕉种质特有RAPD标记
2.5 种质亲缘关系分析
3 讨论
3.1 RAPD技术用于美人蕉属种质资源研究的可行性
3.2 美人蕉属种质的分类
3.3 美人蕉属植物品种演化的探讨
第七章 美人蕉属植物孢粉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光学显微镜观察方法
1.3 电镜观察方法
2 观察结果
2.1 花粉形态特征
2.2 花粉的生物学特性
3 讨论
第八章 美人蕉在园林中的应用
1 美人蕉的花
2 美人蕉的叶片
3 美人蕉的其他优点
4 美人蕉在同林中应用的类型
4.1 花坛
4.2 花境
4.3 地被植物
4.4 水景配置
5 美人蕉的应用前景
附录:美人蕉种质主要观赏性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