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20:00~21:00播出的《财富人生》节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频率中具有较高美誉度和收听率的重点节目。节目主要以嘉宾与主持人之间对话的形式进行,为听众讲述嘉宾人生奋斗历程,用一个个精彩的、有感染力的故事来展现嘉宾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该节目所展现的众多嘉宾的创业思路、奋斗经历和人生感悟感染了无数正在努力追求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听众朋友。
“听财富故事,品财富人生”,如果说每天晚间的广播节目是我们跟听众共同的财富晚宴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节目组奉献给读者和听众的香茗和精美茶点,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翻开书页,就能和我们一道品评财富人生。
当白日的紧张和焦躁退去,夜晚让人卸下层层的心甲,有机会可以回复那属于自己的你。请你给予我60分钟,我们可以共同分享关于人生、关于财富、关于过去、关于未来的故事。也许平凡,也许离奇,也许美好,也许缺憾……心灵的交流来自彼此的信赖。晚间8:00-9:00,经济之声“财富人生”,纪春与你共同分享财富故事,与你共同感悟人生真谛!
声音变成文字,少了些许由声音带来的亲近感,但纪春与嘉宾的睿智和思想的精髓却能借助文字清晰地表现出来。与其他类的财富故事不同,书中仍然采用访谈的形式,不破坏广播节目的原貌,让读者仍能感受到当时现场的气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耳边仿佛回荡着纪春亲切的声音和不同嘉宾充满个性的述说。
创业,创业,再创业
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
原永民:北京科源轻型飞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红高粱”与麦当劳的
乔贏:红高粱食品有限公司总裁
坚强成就事业
廉富元:北京麦肯国际商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纵情世界第一穿
史占华:廊坊华元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白手起家
“小馒头”大理想
刘会平:上海巴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周大虎: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5元钱起家 办清洁公司
万克文、耿建荣:武汉万家洁清洁有限公司
梦想是走出来的
王振滔: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中国的“阿信”
徐愫聆:北京九华芳源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拧老太太”闯商海
张书英:北京市燕兴隆集团公司董事长
“农民发明家”的医学神话
陈体义:北京瞬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大自然”的“爱”
严卫东:江苏大自然机械有限公司总裁
80后的崛起
中国彩铃歌手第一人
周稀稀:彩铃歌手
在动画中跳舞的女孩
田甜:田甜工作室创办人
最年轻的创业新锐
李想:泡泡网CEO
大学校园的依恋
饶维维:北京京师同文校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渭临:北京京师同文校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总监
年轻的茶老板
陈冠雄:茶社老板
品位人生
塑造美的人
李东田:著名形象设计师
品位就在一颦一笑间
崔睿:北京凤栖梧家居饰品店老板、室内设计师
菩提树下的太阳雨
尹岩:东方视觉影业公司首席执行官、京城著名的印度瑜伽会馆“悠季瑜伽”创办人
庄仔的“咖啡人生”
庄仔(庄松冽):“雕刻时光”咖啡馆老板
淘金网络
创造网络购物传奇的女性
俞渝:当当网联合总裁
像橡树一样成长
陈一舟: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CEO
另辟蹊径的创业人
冲破价格坚冰
吴斌:北京大场面平价眼镜超市创始人、总经理
奥林匹克“中国印”
张武:北京始创国际企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儒商
失政之后是成功
卢俊卿:久伟业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精彰的策划人生
曹维:原北京中演文化娱乐公司副总经理、传媒总监
从特警到商人
郑林林:星超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财富女人
用成功诠释女人
余立新:北京沐泽电脑公司总经理
勇做先行者三年赚得一千万
李莹:北京盈之宝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为胖人找到美丽的人
张桢:北京鸿富临桢商贸公司胖夫人服装连锁总店董事长
笑迎人生的卖炭翁
许爱东:江西省遂昌卖炭翁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征服两极点的华人女性
王秋杨:北京今典集团联席总裁
镀金海外
享受生活拥抱每一天
王小选:新西兰国会议员
华尔街走来的中国女人
毛区健丽:亚盛投资总裁
品质成就财富
温元凯:南洋林德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
职场风云
如何解决老板与员工间的冲突
孙虹钢:华声在线资深副总裁
永远快乐的打工者
王登云:资深出版人、书业策划人
白领生涯
低调为人高调做事
李大可:上海飞洲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让激情在事业中尽情飞扬
杨爱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
追求卓越的公关人
吴锦屏:资深公关人
主持人手记
后记
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
餐饮起家
纪春:您从一个飞机制造的门外汉发展为国内民营飞机名副其实的领航员,制造飞机是您的钟爱,将近20年,您一直在这个领域里挣扎、拼搏,在聊这个之前,先说说您开饭馆的经历好吗?
原永民:我是在1986年辞职下海,原来在国营服务公司干餐饮。1986年我正好赶上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拍卖濒于倒闭、破产的小饭馆。我经过8轮的竞标,以14万2竞标到一个200多平米的’陕餐店,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搞餐饮了。
纪春: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自己下海做生意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您那会儿有这个自信能把它做好吗?
原永民:那时候人们对下海挺生畏的,但是我感觉我的出路应该在这地方。当时拍卖只交1/3定金,剩下的可以匀几年还清,所以我很有底,我觉得我能干好。
纪春:据说,您把定金交完了以后连买面的钱都没有了?
原永民:很难很难,开业就剩2000元钱了,支撑一个9个人的饭馆,仅靠卖一些烧饼、饺子、面条、冷荤之类的普通小吃,想挣钱是很难的。但是我每天起早贪黑,慢慢地也就干起来了。我自己采购,自己和面做饭,还得教他们。一般早上3点多钟就起来了,一直千到晚上10点多钟,每天如此,连着干了3年。
纪春:5年之后呢,怎么样?
原永民:3年之后,我们有炒菜了,所谓的正餐,利润相对来讲比小吃好一点儿了,像有包桌之类的,这样营业额就逐步增加了,没有做小吃那么辛苦了。就这么干起来的。
纪春:听说您90年代初的时候因为做餐饮已经有1 00多万了?
原永民:不光是。100万,那时我们都有自己的楼了,盖了一座4层楼,面积有2000多平米。那时候我们饭店是很火的,90年代初是通过银行贷款抵押干起来的。
纪春:那时候您的饭馆叫“科苑酒家”?
原永民:对。因为我姓原,又是在科学院,所以就起了这个很中听的名字,而且很有亲和力。
纪春:其实要做餐饮的话,到现在开连锁店可能都好几十家了?
原永民:做餐饮,我是北京最早的,而且算是很成功的。如果我现在不搞飞机的话,我可能会拓展别的行业了,也会有餐饮的连锁店,不至于像现在干得这么艰苦。
改弦更张
纪春:虽然您热爱飞机,但它也牵动了您太多的精力和财力吧?
原永民:是,牵扯了13年,一言难尽呀!
纪春:真正有了造飞机的想法是在哪一年?
原永民:1993年的一次吃饭交流,有一个朋友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这样一个技术。我是《航空杂志》的爱好者,对这个感了兴趣,并得知这项技术值340万。当时我部睡不着觉,我就跟我爱人讲,一定要干这件事情。钱很紧,要找银行贷款,房子得抵押出去,我就找行长谈。他说要我和爱人都得同意。我们俩就一起去求他,给我贷一部分款买这个技术。
纪春:这么大的投入,您怎么就这么着迷呢?有些人可能看这么大的投入都害怕,都退了?
原永民:是,当时这批贷款要投入房地产,现在可能都不是几十倍的问题了。但是那时我就老幻想着将来天空肯定会有很多飞机在飞,所以就马上到了南京,把这个技术给买回来了。是坐飞机去的,那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钱坐飞机。 纪春:听说您540万掏出来都没含糊,也没讨价还价?
原永民:没有,基本上就是学校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其实从现在看,那时太冒险了。买回一堆纸,那时候我这儿一个造飞机的人都没有,就是我自己和一两个好朋友。
纪春:买回来以后,一开始是怎么度过的?
原永民:当时南京的副市长听说这技术出了南京,专门到北京来看一看。看到我们的酒店经营得很好,觉得我这个人还行。我回来就找到海淀区政府,当时的王区长很支持我们,就让我和当时最穷的北安河乡合作,乡里出地、出房子,我出技术、出资金、出人员,合作生产飞机。
当时学校写了一份很动人的可行性报告,我看了很兴奋,觉得终于有我可以施展的东西了。就这么签合同,开始“招兵买马”。当时有很多难处,首先是不知道这个行业的深浅,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当时是通过在我们这里买早点的偶然认识的宋工找到的一些技术人员,宋工是航空工业部民机处搞小飞机的,他那时已经快退休了。
纪春:买专利花了540万,那这些前期的准备投入多么?
原永民:当时教授说这些千八百万就够了,我感觉这个数目我还能筹措,但没想到越投入越多,简直是个无底洞。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体现在我身上,我胆子太大了。
纪春: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您的飞机事业是用您的饭馆等等其他一些事业养出来的?
原永民:是,应该这么说。因为在筹备造飞机的过程中、试生产过程中的这几年根本不挣钱,是很难的一个行业,我们碰到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怎么样把这个行业做起来,包括生产工艺流程、质保体系的建设,能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这全套的东西还不能按大飞机走,要考虑怎么切合实际搞小型的航空器,来进行系统的生产程序的建设。我们遇到的问题是找不着标准,不知道怎么去做,碰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光取得生产许可证就用了3年多,很难。
路,终于走出来了
纪春:现在您的这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
原永民:对,实际上这些得益于航空工业一批离退休的专家。现在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可以年产100架飞机、30艘热气飞艇,还有热气球、游船等很多种类,而且有自己的飞机跑道、空运权的使用等,已经形成了占地145亩的规模。整个工厂有员工70多人,离退休的专家27位,最小的63岁,最大的74岁,都是航空业的专家,这么一批人在帮助我发展这个。目前我们的企业已经进入到了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纪春:有一位朋友发短信说,原总,您会不会改行呀,做得这么难?
原永民:不会的。我13年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我认为这里面有巨大的诱惑力。这是一个即将要诞生的行业,是一个市场,这个市场在呼唤着我们,这个市场就是要开放低空资源。21世纪中国人要玩什么,玩的是天。我有一个信念在坚持着,这个行业在中国是个空白,但是在世界上发达国家部是很普遍的东西。所以我想这个行业我会坚持做下去,并不断地发展、研制不同的航空器,大施拳脚。P3-5
每天晚上20:00~21:00播出的《财富人生》节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频率中具有较高美誉度和收听率的重点节目。节目主要以嘉宾与主持人之间对话的形式进行,为听众讲述嘉宾人生奋斗历程,用一个个精彩的、有感染力的故事来展现嘉宾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该节目所展现的众多嘉宾的创业思路、奋斗经历和人生感悟感染了无数正在努力追求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听众朋友。
节目开播几年来,数百嘉宾来这里做客,一个个创业故事,不同的财富人生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听众。电播散去,余声尚留,许多听众来电来函,希望得到节目的资料,希望从财富故事中得到更多的启示,节目组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如今《财富人生——中国人自己的创业故事》终于付梓出版了。
声音变成文字,少了些许由声音带来的亲近感,但纪春与嘉宾的睿智和思想的精髓却能借助文字清晰地表现出来。与其他类的财富故事不同,书中仍然采用访谈的形式,不破坏广播节目的原貌,让读者仍能感受到当时现场的气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耳边仿佛回荡着纪春亲切的声音和不同嘉宾充满个性的述说。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个性特征,但在创造财富的经历中,他们都体现了某些相同的特质,比如执著、坚韧、自信、有开拓精神、讲诚信、有梦想。我们将本书遴选的财富故事,按照不同特点分成了11大类,分类未必十分科学,主要是想引导读者和听众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人物、解读故事,便于更深层次地挖掘故事和人物背后的故事。例如在“80后的崛起”一章中,其实收录的人物并非完全生于1980年后,有的可能生于1978、1979年,但他们所处的时代,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影响基本相同,所以造就了他们很多相同的特质,个性、自我、勇气、对新事物的敏感等;“财富女人”一章并非涵盖所有的创业女性,在其他章节中也还收录了相当多的女性创业者,之所以设一专章讲“财富女人”是为了突出女性在创造财富中的地位,也表达了一种对女性创业者的尊重和敬意。如此等等,希望读者和听众朋友在阅读过程中细细品味。
“听财富故事,品财富人生”,如果说每天晚间的广播节目是我们跟听众共同的财富晚宴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节目组奉献给读者和听众的香茗和精美茶点,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翻开书页,就能和我们一道品评财富人生。
在这里,纪春和《财富人生》栏目组的全体工作人员对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节目的广大听众表示真诚的感谢,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节目,把更多、更精彩的财富故事奉献给听众和读者,也欢迎读者朋友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富人生》节目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尝试着从《财富人生》节目采访过的、涵盖着各行各业的、数百个财富人物中挑出几十个人收入到书中,实在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有闪光点,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反反复复听了很多遍节目,感觉到每个人物的财富故事都不应该错过,都应该奉献给读者,但由于书的篇幅有限,只得忍痛舍去了大多数,只能等有机会出版续集时,再弥补这个缺憾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我们选择的人物不是名声远播的大腕,也不是富可敌国的巨贾,他们甚至没有登上各种各样的财富排行榜,但是他们足以代表这个时代,至少代表这个时代的某些范围广大的群体。如果你仔细聆听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些故事的某一段好像曾经发生在你的身边;故事的主人公好像曾经与你擦肩而过。他们对你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们经历过的事你也曾经历过,他们的想法你也曾有过,但他们现在的状态,可能你还没能体会或者还没能达到。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处的行业或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和他们一样在走着同样的路,只不过他们先于我们到达了一个目的地,而我们或许离这个目的地还有一步之遥。他们的经验教训为我们供了一种借鉴,他们的成功之道也给了我们一些启迪。解读他们,也许会使我们少走弯路;解读他们,也许会让我们更快地接近成功。
财富人生也是百味人生,他们中间有男人,有女人;有年长者,也有年轻人;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各异,性格特点鲜明,他们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生的曲折,命运多舛,也体会到了社会的变化。他们中有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参加高考的,有企业改制下岗的,有在出国热中留学海外的,有走出农村进城打工的,特别还有体现生机和活力的80后们……在编写过程中,通过他们的故事,仿佛又重温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历程;思绪随着故事的主人公走遍大江南北,甚至漂洋过海;情感也随着故事跌宕起伏,感受着创业的艰辛、生活的悲喜、成功的喜悦。从故事中不仅能学到他们的创富金点,也可以从他们的经历中获取一些人生的感悟,这也许可以称为“小故事,大道理”吧。当你读到这本书的时候,《财富人生》节目已经又采访了很多财富人物,会有新的故事、会有新的感悟,如果还有续集,他们也会跃然纸上,没准你会在他们其中。
“关注财富跌宕,体察人生起伏,经济之声财富人生,财富路上的一处人文风景。”一句熟悉的话浓缩了《财富人生》节目以及这本书的内容,体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主旨,希望大家在财富路上处处都有好风景。
本书凝结了很多人的智慧与汗水,在这里要特别感谢那些关心支持《财富人生》节目的各界朋友:感谢做客《财富人生》节目嘉宾的真诚讲述,感谢节目主持人、编辑的辛勤付出,感谢经济之声经营规划部同仁的大力支持。
《财富人生——中国人自己的创业故事》终于和各位新老朋友见面。对于老朋友,我们想说的是,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心与厚爱;对于新朋友,我们想说的是,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们从此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