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一群人!一本杂志!一个传奇!
十年来,你们以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到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话题,以新颖的文图与出自胸臆的构思,吸引读者,为我国期刊事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当代中国期刊史会记下你们作出的贡献,并望你们继续奋发前进,再谱历史新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周刊口述史(一个时代一群人一本杂志一个传奇)/新周刊十周年系列丛书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新周刊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时代!一群人!一本杂志!一个传奇! 十年来,你们以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到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话题,以新颖的文图与出自胸臆的构思,吸引读者,为我国期刊事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当代中国期刊史会记下你们作出的贡献,并望你们继续奋发前进,再谱历史新篇章。 内容推荐 《新周刊》1996年创刊至今,已形成包括《时代周报》、《香巴拉》、广州新锐贰千广告有限公司和广东飘壹代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在内的媒体方阵。踏入第十年,新周媒体方阵继续以“新锐”与“创意”为方法论,在成为真正的“观点供应商、资讯整合商、视觉开发商、传媒运营商”的轨迹中踏实前进,实现杂志品牌延伸最大化。 目录 代序 创刊辞 主创十话十说十年新锐史 来龙去脉《新周刊》 编辑部的 孙冕:《新周刊》的前世今生 肖锋:一本杂志的意外诞生 谢立:《新周刊》,那不一样的地方 陈若云:我在《新周刊》学到了什么 傅沙:没有风格就是最好的风格 陈南豪:杂志的视觉标准与工艺标准 徐从平:新闻行业第一课 冯博:二三事 龚晓跃:一些乱七八糟的记忆 梁磊:我常常为她而忧郁 周桦:十周年里说我的八年 何树青:众人受到召唤 朱坤:是《新周刊》,不是新大洲 胡赳赳:你必须选择成为记者还是非虚构作家 严志刚:“前《新周刊》摄影师”的名头 李国庆:黄埔军校《新周刊》 裴谕新:我的新周经验 刘刚:人难忘——写给十岁的《新周刊》 邹飒:榜缘 侯虹斌:我在(<新周刊》的两年之痒 张向东:烟雾缭绕《新周刊》 晓白:热爱她如同一个初哥 李冬莉:你就是你,什么都不可代替 赵钢:那些熟悉的名字、面孔和声音带我进入传媒界 阿灿:摄影日记 陈艳涛:我的冰火两重天 黄俊杰:走廊口述史 梅林:我在《新周刊》学到的几个词 董薇:旧人回望新周路一夕欢度胜百年 朱慧:热爱“不确定” 胡尧熙:止痒 霍炬:建立独立的发行网络,《新周刊》开了先河 刘新:我与《新周刊》的结合 梁志勇:诚惶诚恐一写在《新周刊》创刊十周年之际 韩松:为今天,干杯! 刘胄人:《新周刊》,愿扬文字精善于世 我与《新周刊》之知道分子 张伯海:《新周刊》教会中国期刊如何做创意 王志纲:一个时代、一群人、一本杂志、一个传奇 刘长乐:新锐你们是做到了 刘香成:《新周刊》的十年来之不易 王鲁湘:《新周刊》,游走10年的都市顽童 吴思:以做书的方式做杂志,《新周刊》第一 何力:《新周刊》可能是压倒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 张颐武:《新周刊》是都市中产身上的牛虻 潘石屹:《新周刊》永远要寻找独家观点 易中天:甚至可以说有一种《新周刊》文体了 胡润:10年来,我与《新周刊》共同成熟 李志恒:新锐人工作有策略,生活有态度 陈冠中:中国需要这样一份杂志,作为概念先导 我与《新周刊》之作者 顾铮:《新周刊》开创中国杂志摄影新时代 肖全:以朋友的方式永远玩下去 张生:给《新周刊》写东西,兴奋而痛苦 车公明:新与锐——《新周刊》十周年放言无忌 吕大乐:跟编辑聊天像“脑震荡会议” 赵铁林:世上仍有《新周刊》 我与《新周刊》之读者 吴漾:“新锐阅读”的快乐 帅很三冷:我和《新周刊》往来的十年 晓德:我与《新周刊》的两次约会 林公翔:你一定要读《新周刊》! 李耘:想起向《新周刊》致敬的岁月 张明:《新周刊》,“心”周刊 梁光:缘分从《中国不踢球》开始 李西西:新周伴我行 写在《新周刊》的边上 解读《新周刊》 “与其他杂志很不一样… 《新周刊》:发现城市之美 《新周刊》的城市叙事:以大城市为中心 非线性的消费追寻者 《新周刊》——专题策划的“教父” 《新周刊》与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脉络 当“新锐”成为一本书 《新周刊》十年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问:《新周刊》今后面临的压力?封:从过去全国读者读《读者》、读文学杂志,到现在读《时尚》还分男女版,分众化发展是很迅速的。 中国杂志市场上一个新点在周刊上。《新周刊》是双周刊,这是历史带来的,1996年我们如果出周刊是死路一条。另外一个例子是《深圳周刊》,今天可以不留情地说,它错误选择了刊期,深圳并不在新闻的话语中心,周刊卖给谁?1999年10月我在湖南一个小城里看见大量的《深圳周刊》,通过邮局发放,连续几期没人买。你印这么多的量,谁来消费?结果证明没有人消费。 《新周刊》在主要大城市里面发行,需求和生产必须是合拍的,否则必有问题。现在上海、北京都有了真正意义上每周出的周刊,《新周刊》确实遇到一些问题。1996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里面,大家问:你是周刊吗?你是时尚杂志吗?这两个都是问题。那时候我是什么东西都来,什么东西都成,但现在必须分众。我们当然会考虑是否变成周刊,但是变成周刊就是在人和资金上乘以2。换句话说,《新周刊》变成周刊,一定是要有新闻性了,只不过是带着《新周刊》策划特征的新闻,否则没有那么多的题材。没有那么多的策划让你每周都这么做,为什么每周都要得到一个策划呢?但对读者这是一个问题,周刊必须要有新闻。 这一点涉及的背景太深了,背后的投资人、核心团队、整个市场是否一致认为要选择周刊的?我现在的答案是没有。 比如华文中成功的周刊在香港、台北,而不在大陆,这意味着所有的成功例子都在一个局部区域当中。周刊在香港成功因为在香港发行没有问题,还有经济基础的基本保证,《壹周刊》、《东周刊》,看完扔进垃圾桶,香港人有这个经济能力,而我们看完还要拿回家藏着。《三联生活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以及《嘹望东方》、《新民周刊》已经开始做这个工作了,应该在一些局部区域中有稳定的市场。但《新周刊》并不是在这样一个局部区域的市场环境中,《新周刊》的核心销售是上海、北京、广州、西南相加的总和。我们定位于生活方式观察家的角色在区域的把握上是不是过时了呢?好像还没有。 做视觉开发商,除了刷新中国期刊的形态之外,还要在商业上开发。我们有自己的摄影师队伍,10年中积累了不计其数的图片,现在有一个巨大的图片库。有这么一些人在,意味着如果《新周刊》建一个影像公司,我的摄影师拍出来的图片就跟别人的不一样。IBM一组整版的广告图片是我们的人拍的,人家只等这个摄影师去拍,这个钱我们是要挣的。创意中国,中国指定的摄影师也是我们的张海儿。这样一些资源和这么一批人,是我们的最大资源。 做传媒运营商,这是我们最后一个“商”的追求。我们还要有资讯整合,除了《新周刊》的杂志之外,还要有影视和图书。《新周刊》不过是第一个产品,《新周刊》一定要在这个品牌之下有系列产品。有了品牌就有团队,有了资源怎么最大化?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都是这种问题。 我们做的工作其实很多,比如《新周刊》的一些榜,这些榜本身并不是自己高兴了就去登出这么一个排序。榜可以变成一个秀,秀就有交易发生,就有因秀而产生的资金流转。在这方面,《新周刊》是中国周刊类或者综合类周刊里在活动当中挣钱最多的,这也成了我们另外的核心竞争力的补充部分,也可以说是品牌延伸。没有《新周刊》就没有那些榜。 中国的城市化运动还在继续,《新周刊》除了是电视发言专家之外就是城市发言专家。有“第四城”经典案例在这里,有“体验之都”在这里,接下来在“成长之城”、“发现城市”上还有大量文章可做。问:《新周刊》打算怎么走下去?封:对《新周刊》来说,已经锻造出了这么一个品牌,可这个品牌和品牌背后的团队还能做什么,也就是如何让这个品牌得到延伸,这就是我们最迫切的课题。 “迫切”这个词一直贯穿了《新周刊》走过的10年。其实,每做完一期,这个问题马上就会摆在面前。下一期、下一期,压得都有点透不过气来。我早就想过,要是我写一本关于《新周刊》的书的话,书名就叫《下一期》。周:《新周刊》从来都是与时俱进,我们在2005年出到200期的时候做了一个庆典,并且同时举办了中国首届周刊论坛。在这个活动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刷新新锐”。这意味着我们所坚持的“新锐”也是不断变化的。从内容上讲,《新周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的导向或侧重点,二是与此相关的栏目设置。 在2001年之前,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历史演化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事实上,这也是我们的强项,在这个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是非常优秀的,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2001年之后,我们的内容导向,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已经明确地偏重到生活方式上面来了,站在社会学的高度,敏锐地发掘生活方式变迁中的新锐元素,积极倡导一种健康、有价值的生活,这成了我们的新的使命。这种变化不是我们心血来潮,而是社会本身的变化使然。 随着这种内容导向的调整,我们杂志的栏目也就发生了一些相应的变化。《新周刊》在1997年改成全铜版纸印刷后,最大的一次内容、栏目上的改版是在2001年,这本身就是这种变化的体现。那次改版,促成了《新周刊》向关注当下社会的转变。这之前对历史人文的深度把握,透过栏目的调整,有了更为鲜明的现实指向性。这之后,又经过了许多次的调整,内容上更加务实了,也逐渐建立了《新周刊》对现实发言的优势。200期之后,《新周刊》在栏目构成上又作过一次较大的调整,这次调整,使杂志在“敏锐地发掘生活方式变迁中的新锐元素,积极倡导一种健康、有价值的生活”这一指向更加明确和突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努力,《新周刊》更进一步地明确,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在社会主流价值的扶持和倡导上下更多功夫,实现“以新锐创领主流”的理念。 P56-58 序言 十年来,你们以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到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话题,以纵驰率性却满含逻辑力量的论评,以新颖的文图与出自胸臆的构思,吸引读者,为我国期刊事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当代中国期刊史会记下你们作出的贡献,并望你们继续奋发前进,再谱历史新篇章。 此祝《新周刊》创刊十周年。 中国期刊协会 2006年8月14日 后记 1996—2006,十年,233期杂志。 十年一回首。要盘点过往的十年,刚开始时,面对摞成过人头的杂志,记忆中那制作二百多期杂志的一场场鏖战,那进进出出这个大本营的一百多号人……感觉要记录、书写下来的东西太多了。当最后完成时,总觉得遗落了很多生动的细节。好在,十年《新周刊》,操作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都留在了在这里工作过的员工的记忆中,而杂志则留在了读者的记忆中。 两年前,也就是《新周刊》创刊八周年的时候,我们出了一本《<新周刊>口述史》,这是一本自娱自乐的内部读物,《新周刊》的新老员工们在里面畅所欲言,讲的都是杂志社里一些好玩的趣事,可以当成写在《新周刊》这本大书边上的花絮来读。这本书没有正式出版,但在流传过程中却赢得了不错的评价。一晃两年过去,我们应很多《新周刊》朋友的要求,将这本口述史重新编辑,正式出版。但限于篇幅,我们删去了一些比较琐碎而且纯属自娱自乐的内容,增加了不少业务探讨和业界评价的文字,主要是想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新周刊》,而对越来越多的《新周刊》的研究者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学术上的史料价值。 编者 2006年8月18日 书评(媒体评论) 《新周刊》教会了中国期刊做策划。 ——张伯海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新周刊》的专题就像是给社会扎针,一扎就一跳! ——王志纲 著名策划人 以做书的方式做杂志,《新周刊》第一。 ——吴思《炎黄春秋》杂志社执行主编 《新周刊》是都市中产身上的牛虻。 ——张颐武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化评论家 新锐,你们是做到了。 ——刘长乐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 《新周刊》在记录这个时代,一段有温度的历史。 ——胡润 胡润百富榜创办人 在这个变革的年代,无论是开公司还是盖房子,一定要读《新周刊》。 ——潘石屹 SOHO中国董事长 甚至可以说有一种《新周刊》文体了。 ——易中天 厦门大学教授 央视《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人之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