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刘禹锡/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分类
作者 姜晓东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以使读者了解古典诗词的体裁形式特征,体味其韵律之美。所选作品都是历史诗苑中的名仲奇葩,情高意真,风格多样,反复吟颂,能受到浓郁的艺术熏陶。

本册为《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之《刘禹锡》。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其中之一。书中选取了刘禹锡二十八首代表作品,内容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代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

目录

劉禹錫簡介

秋風引

秋詞(其一)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平蔡州(其一)

竹枝詞(其一)

竹枝詞(其二)

竹枝詞(其七)

竹枝詞(其九)

竹枝詞

浪淘沙詞(其一)

浪淘沙詞(其八)

蜀先主廟

西塞山懷古

望洞庭

石頭城

烏衣巷

望夫石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再游玄都觀

聽舊宮中樂人穆氏唱歌

和樂天《春詞》

始聞秋風

賞牡丹

三閣辭

贈李司空妓

楊柳枝

瀟湘神(斑竹枝)

憶江南(春去也)

试读章节

秋風引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題解

“永貞革新”失敗之后,劉禹錫被遷貶至偏僻荒涼的朗州(今湖南常德)為司馬。他帶著理想破滅、仕途失意的痛苦,在這里度過了十年的漫長時光,心境極為低沉。這篇作品是他在受貶期問寫下的悲秋之作,其中蘊涵著無限感慨。“秋風引”,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歸為樂府琴曲歌辭。詩以“秋風”為題,全濤意蘊深沉,蒼涼頓挫,在藝術上更是匠心獨具,別開生面。

句解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詩人在遭受貶謫之后,政治抱負無法實現,滿腔的熱情和希望也都落了空,終日只能徘徊寓所,心情本就憂傷憤懣到了極點;而這個時候,又正逢冷清肅殺的初秋時節,感慨自然更為深沉。仿佛在不經意問,詩人便脫口問出這樣一個問題:這秋天的風是從哪里吹來的呢?它的聲音是如此的蕭瑟,如此的凄涼,更和著長空中雁群傳來的陣陣哀鳴,實在是令人不忍卒聞。詩至此處,悲愁之意已然溢于言表,然而其中還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涵義:試想這秋日的寒風,不也象征著那場令詩人飽受迫害、不堪回首的政治風波嗎?詩人與柳宗元、韓曄等一眾好友,不正也像秋風中哀鳴的雁群那樣,遠遷窮荒,各自離散嗎?這貶謫他鄉的悲憤、知交零落的辛酸、理想破滅的苦澀,都已經深藏在秋風雁唳之中了。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在這里,詩人驀地倒回一筆,為前面的疑問作答,風是從哪里吹來的呢?原來它清晨便已吹人庭院里的樹陰之中了。而最先察覺到它,并且側耳傾聽、徘徊再三的人又是誰呢?正是孑然一身、飄泊異鄉的詩人自己。只緣詩人仕途不利,屢受打擊折磨之后,對衰敗蕭條的景象早已變得十分敏感,因此在秋風掠過庭樹的一剎那,詩人就已經用心靈捕捉到了它極其細微的蹤跡。

一年之中,秋天是最令人悲感萬端的季節,天地肅清,黃葉凋零,許多美好的生命紛紛無聲地隕落。而越是靈心善感的詩人,對秋天的生命感觸也就越深。結合劉禹錫的生平經歷來看,他既有出眾的才華和性情,更有滿腔為國為民的熱忱和抱負;然而這樣優秀的人才,卻被當朝權貴、地方掌握實權的藩鎮們排擠迫害,最終被貶往荒僻之地。孤館秋風,盡日獨處,面對眼前這一派蕭索黯淡的氣象,哀樂過人的他又怎能不觸目驚心呢?那斷續悲涼的秋風,和著他內心深處的聲聲嘆息,雖然秋天的物候才剛剛開始,但詩人的心里,早已是冷清蕭瑟的秋天了。

劉禹錫所處的中唐時期,皇帝昏庸無能,權貴們結黨營私,互相傾軋,更加強了對勞動人民的盤剝,各種社會矛盾因此日益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當年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此時已經是烏煙瘴氣,江河日下。而以王叔文、劉禹錫為代表的有識之士,已經隱約察覺到了埋藏在社會深處的巨大隱患,欲有所作為,卻先遭摧殘。這首詩中的“孤客”二字,不但言其孤獨困苦,更包含著一重獨醒者的涵義。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作者在詩作中流露出來的不安情緒,也正緣于他對時代危機那深切的憂患之情。

評解

全詩語言凝練含蓄,結構自然巧妙。先設問而后作答,因秋風生情;又借秋風言情,遂使得作者情思與自然物象完美地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了古典詩歌“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魅力。

末句的“最先”二字堪稱點睛之筆,向來為人激賞。明唐汝詢《唐詩解》中說:“孤客之心,未搖落而先秋,所以聞之最早。”明代竟陵派詩人鐘惺在《唐詩歸》里指出:“不日‘不堪聞’,而日‘最先聞’,語意便沉厚。”風搖葉落、北雁南飛本來是再平常不過的秋景,若說“不堪聞”,則僅僅是因秋生感而已,言語之余再無回味,所以清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認為“若說‘不堪聞’,便淺”;而詩中說“最先聞”,不僅能使我們感受到作者那敏銳的心靈脈搏,也更能表現作者因自然物候、現實政治、生活狀況等多種因素而生發出來的復雜心緒,可謂深得比興之妙。 

P13-16

序言

中國在歷史上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奇葩。早在三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作出了以“詩三百”為代表的優秀詩篇。此后每個歷史年代,詩歌創作都結出豐碩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膾炙人口,傳誦至今。這套“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書系,選取了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詩人、詞人的優秀作品,并加以詳盡通俗的譯注、評解,試圖由此將古代中國人創造的最可珍貴的文化瑰寶介紹給當代海內外讀者。

以“國風”為代表的《詩經》和以《離騷》為代表的楚辭,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還是在藝術手法上,都對中國后世詩壇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詩歌至唐代而達到高峰,呈現出后人所稱譽的“盛唐氣象”和“少年精神”,而從李白、杜甫等詩人身上,從他們留下的詩歌中,不難看出“風”“騷”以來優秀傳統的回響。他們都有強烈的現實關懷,關注國家、社會、民眾等問題;而這種主題,往往是詩人通過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靈歷程去感悟,通過描繪自然界山川萬物、人間世事民情來體現的。在唐詩的輝煌之后發展起來的宋代詩歌,成就也相當高,但最能表現此年代文學特殊成就的是詞。宋代優秀的詞家把這種長短句詩體運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那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凄清的詞作,今天讀來仍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以說,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本書系介紹的詩人、詞人,如東晉的陶淵明,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維、自居易、劉禹錫、杜牧、李商隱,五代南唐的李煜,宋代的蘇軾、柳永、秦觀、李清照、辛棄疾、陸游,元代的薩都刺,等等,都是中國詩歌史上耀眼的星座。

中國古代詩歌注重抒情、寫景,善于表現友情、親情、愛情、鄉情,以及其他復雜細微的個人情感。這形成中國詩歌又一個強大的傳統。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詩歌幾乎從一開始就具有“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特點,情感的表達比較克制、內斂、含蓄,有別于西方的詩歌風格。與此同時,中國詩人們又強調“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善于通過各種藝術手法傳達言外之意,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想象空間。古代詩詞中的優秀之作往往寫得深情宛轉,富于形象性和音樂性,誦讀這些詩詞,可以受到多層次的藝術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詩詞還善于表現自然之美及人與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本書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當代畫家根據詩詞意境繪制的中國畫,通過欣賞這些詩、畫,可以更深刻地領悟到中國古代藝術作品中的詩情畫意,品味其藝術之美。

除了“詩情畫意”的特色外,本書系以各位詩人、詞人單獨成冊,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個性和藝術風格;各分冊包括詩人小傳與作品賞析兩部分。對每篇作品的賞析,又分為題解、句解、評解三個章節:題解交代創作背景;句解用現代語文對詩詞進行逐句意譯,對某些難懂的字詞作注釋;評解部分則提要鉤玄,對作品特色進行點評。我們的本意,首先是幫助讀者減少閱讀中的文字障礙,繼而是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和寫作技巧。

中國古代經典詩篇把漢語升華到至美至純的境界,足以使每個中國人感到自豪。這些作品是聯接所有炎黃子孫思想、情感的文化紐帶,無論身在國內,還是身在海外,優秀的詩歌對讀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個喜愛祖國傳統文化的人,可能會不斷地接觸和學習祖先的這些遺產。久而久之,這些優秀文化中的一部分會積淀下來,構成每個人頭腦中一道美麗的藝術長廊,不斷給人以教益、激勵和藝術享受。我們期望,本書系所介紹的詩詞名篇能夠成為這道藝術長廊的組成部分。

本書系所介紹的詩人、詞人,都各有很多傳世名篇,限于篇幅,書中每人只選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限于編輯水平,書中會有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敬請讀者朋友提出寶貴意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