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有位著名的王后,先后征服了古罗马两位君主——恺撒和安东尼,挽救了自己的国家,她依靠的就是美貌和智慧。苏妲己是早于克娄巴特拉王后一千多年的人,凭借的不仅是美貌和智慧,还有匡扶天道的献身精神。她就是我们的“东方艳后”。
强大的商王朝突然灭亡,弱小的周部落入主中原。《东方艳后》破译一个湮灭千古的大商王朝之谜;美艳与智慧并重,情仇与国恨交织,《东方艳后》还你一个别样的苏妲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东方艳后(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侯钰鑫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古埃及有位著名的王后,先后征服了古罗马两位君主——恺撒和安东尼,挽救了自己的国家,她依靠的就是美貌和智慧。苏妲己是早于克娄巴特拉王后一千多年的人,凭借的不仅是美貌和智慧,还有匡扶天道的献身精神。她就是我们的“东方艳后”。 强大的商王朝突然灭亡,弱小的周部落入主中原。《东方艳后》破译一个湮灭千古的大商王朝之谜;美艳与智慧并重,情仇与国恨交织,《东方艳后》还你一个别样的苏妲己…… 内容推荐 强大的商王朝突然灭亡,弱小的周部落入主中原。《东方艳后》破译一个湮灭千古的大商王朝之谜; 甲骨文,太极图,阴阳五行,河图洛书……《东方艳后》蕴含了中原大地丰厚的古老文化,力图破译中华文化源头之谜; 血腥与韬略,明君与雄主,周文王与殷纣王,姜尚与比干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共同演绎出一段险象环生的古老沧桑…… 美艳与智慧并重,情仇与国恨交织,《东方艳后》还你一个别样的苏妲己…… 目录 自序 楔子 第一章 乾卦 龟甲占卜显凶相 王位三思难定夺 第二章 坤卦 有苏公主戏子辛 王子险中火牛阵 第三章 屯卦 子辛挂帅伐崇侯 巧设奇计夺丰城 第四章 蒙卦 姜尚临危救东鲁 甘当人质入虎穴 第五章 需卦 子辛挥师夺失地 费仲回京抢王位 第六章 讼卦 血溅周塬季历被五马分尸 荡平西岐帝辛于战场称王 第七章 师卦 交鹰贡西岐再陷灭顶之灾 见美人费仲顿生邀宠之欲 第八章 比卦 鄂妃殉葬陪先王 姜后喜得小王子 第九章 小畜卦 姬昌大殿说戎狄 纣王当面索美姬 第十章 履卦 纣王宫中满腹惆怅 妲己御街慷慨买奴 第十一章 泰卦 纣王设宴留妲己 商容暗中放姬昌 第十二章 否卦 姬昌吞咽夺妻恨 长跪一揖痛断肠 第十三章 同人卦 纣王精心建“三师” 姜尚佯狂说痴语 第十四章 大有卦 筑新都祭司占龟呈祥瑞 思故园那妃失言引祸端 第十五章谦卦 姬昌治岐图兴邦 纣王朝堂设陷阱 第十六章豫卦 小王子百日庆诞那妃露形迹 救姬昌群臣焦虑王后传信息 第十七章 随卦 姬昌装疯瞒天过海 纣王辨伪怒杀婴儿 第十八章 蛊卦 耗国力姜尚献计铸鼎 求重器帝辛试探狂生 第十九章 临卦 费仲选美逼东鲁 九侯抢先娶儿媳 第二十章观卦 九侯父子飞驰有苏国 姜邝妲己草草结姻缘 第二十一章 噬嗑卦 姜尚潜往有苏报凶信 九侯劝说东夷降商王 第二十二章贲卦 伯都朝堂戏纣王 帝辛发兵伐东夷 第二十三章 剥卦 恶来中伏“鬼见愁”损兵两万 纣王挥动“禽兽师”全歼夷兵 第二十四章 复卦 伐东鲁鄂侯毅然抗王命 辞家庙姜氏白绫自殒身 第二十五章 无妄卦 有苏王自焚升仙界 苏妲己率民入太行 第二十六章大畜卦 崇侯烧山困妲己 姜尚临危晓大义 第二十七章 颐卦 苍山碧血美人泪铸复仇剑 生离死别男儿恨藏报国心 第二十八章大过卦 嘲弄商王千乘香车迎佳人 戏耍崇侯万众军卒祭亡灵 第二十九章坎卦 妲己入王宫鼙鼓号角震九霄 鄂侯谏商王抬棺闯宫受脯刑 第三十章 离卦 觅河图姜尚暗中探陶丁 拜宗庙妲己正名封王妃 第三十一章咸卦 纣王恶作剧试探妲己 姜邝遭酷刑罚为骑奴 第三十二章恒卦 宠妲已君王沉醉相思情 遇姜尚王妃始悟美人计 第三十三章遁卦 姜尚收赋微侯子启得民心 公主下嫁御街无入索酒债 第三十四章 大壮卦 游桑林修鹿台帝辛大兴乐事 观河洛觑太极姜尚高论明主 第三十五章晋卦 姬昌自掘土牢囚潜龙 子启拜托姜尚救贤能 第三十六章 明夷卦 鹿台放歌纣王生疑窦 姜尚点拨妲己制淫声 第三十七章 家人卦 姬昌羡里演卦洞察风云变幻 姜尚土牢探病看破圣人心志 第三十八章睽卦 北里艳舞迷失君王心性 拒制淫声箕子直言忠谏 第三十九章蹇卦 商容命殒炮烙之刑 纣王魂迷艳舞淫声 第四十章解卦 万兽苑观斗牛夫妻通暗语 土牢中辩爻辞二贤话河图 第四十一章 损卦 替父坐牢众兄弟争抢尽孝 身入虎穴伯邑考独闯京城 第四十二章 益卦 伯邑考火焚指南车 商纣王怒烹忠孝儿 第四十三章 央卦 姜尚力荐千古大贤 彭祖传授“房中秘偈” 第四十四章 媚卦 姬发暗中联络四夷反商王 闳夭进献有莘美女赦姬侯 第四十五章 萃卦 周侯获释愤弹《拘幽操》 子启设伏风雪助贤人 第四十六章 升卦 王后忧君善言训官人 妲己生忌断发激帝辛 第四十七章 困卦 周侯酹酒谢人神 姬昌治岐创大同 第四十八章 井卦 平虞芮结盟邦化敌为友 立新法布仁德强国兴周 第四十九章 革卦 斗王后妲己敲山震虎 献河图姜尚金蝉脱壳 第五十章 鼎卦 野老垂钓隐蟠溪 明主往顾求大贤 第五十一章震卦 姬昌立国称周王 太公用兵击犬戎 第五十二章 艮卦 崇侯虎告密纣王生疑 苏妲己朝堂讥讽比干 第五十三章渐卦 朝廷股肱空发浩叹 酒林肉池春宵香暖 第五十四章 归妹卦 王后劝君溺香魂 箕子装疯逃劫生 第五十五章 丰卦 灭崇国丰城设坛建新都 闻败绩东夷气焰惊朝歌 第五十六章旅卦 周王伐羌恩泽联军 姬旦阵前喜结连理 第五十七章巽卦 女司马宫中演女兵 传军情连夜刺舆图 第五十八章 兑卦 丞相精心设暗线 兰朵临险领酷刑 第五十九章 涣卦 比干忠谏遭厄难 妲己智剖玲珑心 第六十章 节卦 碧血丹心千古颂忠魂 周王托孤大业有传人 第六十一章 中孚卦 纣王烽火演兵逞雄威 祭司卧雪捧龟传天语 第六十二章小过卦 太公主神器诸侯振奋 王子动刀兵欲夺城防 第六十三章 既济卦 商王大意失河防 妲己内应取朝歌 第六十四章 未济卦 丧歌震耳牧野一战定乾坤 鹿台纵火武王三射安天下 尾声 试读章节 赛船在水中穿行,看船的沿着河岸疯跑,追着撵着替赛船鼓劲加油。大家最钟情的是那条女儿船。 汉子们身强力壮,把赛船划得蛟龙一般。 一条船一条龙,群龙争斗,各不相让,霎时把河港都塞满了。 那条女儿船原本行驶在后面,此刻见汉子们把船斗成了一筐螃蟹,那红衣女子立即偃旗息鼓,瞅个冷子把船绕过争斗的漩涡,然后她奋力击鼓,扬声呐喊,最终一船独秀,长驱直入,海阔天空般驶到了最前边。 等到汉子们醒过神来,女儿船早已驶到终点,夺到了象征魁首的山羊头! 一河两岸顿时响起炸雷般的欢呼声。 人们“扑通扑通”跳进水里,在欢呼声里把女儿船送到彩棚前边。 白了发梢的有苏王笑吟吟地捧起几匹丝帛,奖赏那群女孩子。 那位擂鼓的红衣女子竟如天仙一般。她接过丝帛,又分发给一起夺魁的女孩子们。 大家接过奖赏,欠身行礼,齐声谢礼:“感谢大王赏赐!感谢妲己公主!” 转眼,鹤笛悠扬,土埙合奏,乐声大作。 人们在河坡草滩上围成圈子,戴起傩面,和着音乐,跳起了傩舞。 妲己也戴起傩面,轻盈地在人群里旋转。忽而藏起面孔,忽而露出真容。她那鲜艳而又迷离的身影如梦如幻…… 面前的风情好像一幅画,让人痴迷;眼前的喧腾又似一坛老酒,令人陶醉。 其实,这里赛船的场景,子辛都看在眼里了。 当他带着人马心急火燎地赶来有苏国,大老远就看到河湾里的情景,便将所有的铁骑留在一处沟洼里,免得惊扰那里的百姓。随身只带了费仲、恶来,匆匆打马朝这里赶来。 他们伫马站在一处坡岗上,赛船的场面尽收眼底,着实被吸引住了。 他的目光有些贪婪地追逐着那位红衣女子,心头就翻起一股热浪,难以自禁。于是,他拍马扬鞭闯了过去。 欢乐的人群尽情挥洒着浓浓激情,忘我地投入节日的狂欢。所以,子辛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他在人群外边下马,略微踌躇就情不自禁地挤进人圈,毫不顾忌音乐的节奏,在队列里横冲直撞。他只顾追逐那个红衣绿裙的倩影,对自己的失态竟毫不顾及。 好似花丛里落人一只黄蜂,在安谧中引起一片骚乱。 妲己虽然戴着傩面,露出来的眼睛却把面前发生的一切全看在眼里。 她虽说弄不清楚这个金冠金甲的少年将军是何来历,但她可以认定这是个绝非寻常的人物。又看他一个劲追逐自己,心中升起一股好奇,便打了个暗号,和一群伙伴戏谑起他来。她们舞成一个小圈子,把子辛围在中间,忽而戴傩面,忽而露真颜,引逗着子辛东奔西跑,挑逗得少年王子神魂颠倒。 妲己发现那人两只眼睛放出火辣辣的光,像火蛇一样缠着自己,心里就有点来气。她猛然抓起一副傩面,扣到那人脸上,然后和伙伴们串通一起,在他面前跳过来跳过去,幻影般嬉戏。 子辛戴上傩面,脚步变得踉跄,眼前人影魔幻一般,东抓西挠,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一脚没站稳,一个狗刨摔倒在地。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好半天才爬了起来。 妲己差点没笑断肠子,不留神间,那少年却扑上来,抓住了她一只胳膊。 她心中一恼,甩开胳膊挥挥手,演了一场恶作剧。 只见一群男女陡然拥上来,将子辛高高举起,来到河边,“扑通”一声扔到水里。 谁知那少年王子不识水性,双手在空中乱抓一阵,又在水中“扑腾”了几下,便没了踪影,只见水面上冒起一串闪亮的气泡…… 众人站在岸边上欢呼着,妲己和伙伴们笑得前仰后合。 费仲、恶来猛然闯了过来,冲开人群,怒声喝道:“还不赶快救人?你们还笑?你们闯下大祸了!” 妲己不卑不亢低声质问:“他到底是谁呀?随便骚扰我们的舞会,就该受到惩罚!” 恶来吼道:“他是当朝王子!你们胆敢伤他一根汗毛,脑袋就得搬家!” 妲己听了,抿嘴一笑:“王子?吓谁呢?不过是个富家公子吧?” 有苏王跌跌撞撞挤进人群,大呼救人,这才有几条汉子跳下河去,把子辛救上岸来。 子辛像只喝胀肚皮的癞蛤蟆,仰面朝天瘫在那里。 费仲、恶来赶忙扑上去,又揉胸又捶背,帮着把他肚里呛的水吐出来。 有苏王吓得周身战栗,双膝跪地,连连赔罪:“小王有眼无珠,冒犯朝中贵人,该当领罪,甘愿受罚。” 费仲怒气不休,依旧骂骂咧咧:“你个老东西,果真有眼无珠!竟敢戏弄当朝王子!不知你长有几个脑袋?” 有苏王跪在地上,不住叩头,不敢抬头。 妲己看不顺眼,双手搀起父王,不屑地说:“咱们在自家门前跳舞唱歌,何罪之有?他们前来寻衅闹事,理当给咱们赔礼道歉才对嘛!” 子辛倒了一阵子水,渐渐有了气力。 他贪婪地望着妲己,一对眼珠子差点滚落地上,讨好地说:“跳……跳吧,唱……唱吧,你们的歌舞……太美了……” 费仲趁机说:“有苏王,王子爷宽宏大量,不想跟你计较。王子爷看中妲己公主了,想给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就让妲己进宫为王子爷献歌献舞吧!你还不赶紧谢恩?” P22-24 序言 打出这个题目,就决定要开始用电脑写这本书了,心中难免有些惶恐。2002年春天,在央视朋友崔屹平先生怂恿下,我苦战了40天,没日没夜地赶出了一个33集电视剧本,剧名就叫《东方艳后》。当时出于一种冲动,缘于我对志怪小说《封神演义》的不满,以及我所掌握的十分有限的历史知识,对书中那段历史和相关人物的描写持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殷纣王和苏妲己,一个被写成妖魔,一个被写成妖精,一个鼎盛强大的商王朝被描摹成一片阴森森的鬼域。我当然明白小说不是历史,允许虚构,尤其对那段古老久远的历史,一代代的史学家都如坠五里雾中,难以说得明白。伟大的司马迁被称为史家鼻祖,他写《史记》的时候,可能距那段历史最近,能够看到的残存材料(牒记之类)最多。然而,从他记述的文字看,也没有把那段历史交代明白,甚至以讹传讹,将错就错,将那段辉煌无端地蒙上了厚厚的尘垢。后代史家信其者多,疑其者少,几乎不敢越雷池一步。于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人集体制造了一桩历史大冤案,而且是一桩铁案。被武王鞭尸的殷纣王和他的丰功伟绩几千年来一直被悬在文字的耻辱柱上! 我写的电视剧本也自感粗糙,所以一直不敢让人一见。然而,对这个题目,我始终耿耿于怀。 查阅典籍,揣摩文字,殷商王朝在历史上好像是一个另类。直到上世纪30年代殷墟发现以前,它一直是个可怕的怪物,模糊而又恐怖,似乎不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正式成员。 即便对殷墟,我也尚存疑问,纣王的都城在朝歌,不在殷墟,“武王伐纣”的重大战争是在朝歌发生的。典籍上凡记纣王事,必言朝歌城,好像没有争议。那么殷墟又是谁的都城呢?有人说殷墟是纣王的都城,朝歌是陪都,我不完全赞成。这是对历史的搪塞和敷衍。如果真是那样,殷墟就不该是秘密了,甲骨文也不会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而让人闻所未闻了。如果早认识甲骨文,我们对殷商也不会那么无知了。固然,我的推测并非正确,朝歌城没有任何考古发现,包括《史记》记载的鹿台之类遗址,也找不到任何确凿的物证,很是让人头痛。或许,将来会有对历史佐证的发现。 《史记》上说,殷契的母亲是帝喾的妃子,名叫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赐为子姓,契自然就是商的始祖。商主要活动在河洛一带的“两河流域”,经历了14代,到了成汤,才发展壮大起来。此前,商部落在“两河流域”流浪,曾经八次迁徙,成汤终于在今商丘东南一带稳定下来,建立商朝。此时商汤的主要威胁是夏朝。夏朝是大禹建立的王朝,大禹治水,疏导江河,功不可没。但是,他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禹传子,家天下”,“化公为私”了。大禹的子孙也有不争气的,尤其是夏桀,性情残暴,荒淫无度,商汤在贤臣伊尹辅佐下,乘机把他灭了。于是,商朝就成了天下的共主,拥有千国,也就是拥有上千个部族建立的“方国”,这次朝代更迭被史家称为“商汤革命”。然而,商汤的都城到底在哪里?因为没有文字说明,就成了一桩历史悬案。后来,商朝的第20代国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就是史称的“盘庚迁殷”,也称作殷。如此说,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存在。 可是,后来这段历史为何又说不明白了呢? 我有一个疑问:孔夫子号称文圣,他整理典籍,著述《春秋》,他见过甲骨文吗?如果他见过,为什么会抛弃殷商不说呢? 司马迁看到的典籍又属于哪种文字呢?应该是小篆、金文或者汉隶吧? 那么,司马迁是没有见过甲骨文了?甚至连周代甲骨文也没有见过了? “商”比“汉”早一两千年,“商字”比“汉字”要神圣很多,要文化很多。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在19世纪末年(1899),此前,它一直掩埋于安阳的黄土下面,是不为人知的一种文字。它记载的是一部浩瀚的殷商典籍。周朝灭了殷商以后,不仅将商都化为废墟,遣散了遗民,掘了殷商祖坟,甚至将文化也彻底毁灭了吧?否则,三千多年后得见天日的甲骨文不是至今还在困扰着古文学者,尚有许多文字难以破译吗?这是历史的遗憾,还是王朝更迭的残忍呢?我不是考古学者,但我暗自揣测:殷朝的王墓被周武王破坏了,周王完全会接受这个教训,总结经验,将自己的王墓修筑得更加隐秘更加坚固,甚至连坟头都不会留下。这可能是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周朝王级大墓的原因吧。那么,周朝使用的又是哪种文字呢?难道和甲骨文没有传承关系吗? 我还想继续猜测:从发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可以看出,早期所用文字尚有甲骨痕迹,从曾经发现的西周甲骨可以证明这一点。后来就和殷商有明显不同了,西周的金文和后来的汉字倒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时,看来并非摒弃了甲骨文,而是根本没有发现甲骨文,那时候甲骨文就早已从人间消失了。果然如此的话,是否可以这样说,甲骨文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字体系,连同它所记载的那个王朝的历史,几乎等于在人间蒸发了。后世对殷商王朝所知的断章片牍,不过采自周人以及后人的记述罢了。 如此看来,殷商的历史如同一具木乃伊,任意由人去编排着。一部志怪小说《封神演义》不仅歪曲了历史,妖化了人物,而且凭空臆造出许多人间天上的鬼怪神妖,无端地让善良的中国人顶礼膜拜了几百年。我和许多人一样,就是这样认识“殷商”历史的。 以周人及后人的记载或传说以讹传讹,殷商就被历史捉弄了。 后来,大约出于职业的关系,也由于癖好对历史刨根问底,我渐渐对圣贤之说产生疑问。殷商兴于契,盛于汤,鼎盛于武丁。纣王帝辛是第一个统一了中原、把疆域扩展到大漠以北、长江以南以及东南沿海的王朝。仅此一点,殷纣王功不可没。另外,殷商亡国果然罪在妲己吗?王朝的主宰是君王,君王败国为何嫁祸于女人呢?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正好应了那句老话“女人是祸水”。对此,我很是不满。为什么男人无能,却要拿女人垫背呢? 我从古书野史中、残碑断记上翻到只言片语,于是推测:苏妲己本是有苏国的公主,才貌双全,能文能武,早已许配东伯侯姜恒楚的世子姜邝为妻。纣王闻其貌美,抢人宫内,纳为妃子,并宠爱有加。当时,殷商拥有千国,疆域广大,为了巩固统治,利用和亲的方式和周边强势方国搞好关系,也不失为一种政治手段。纣王曾纳南伯鄂侯之女为妻,还将东伯侯的世子姜尚当做人质扣在朝歌;他抢过西伯侯姬昌的妃子,又将姬昌囚于美里;对鄂侯的强顽,施以极刑;对崇侯虎的阳奉阴违,有拉有打……这些做法可能都属于帝王的手段和智慧。血腥和杀戮,阴险和残暴,更是帝王统治江山的看家本领。三千六百年前的殷纣王兴许有过之而无不及。 依我揣度,当时的殷商国福民强,农业、牧业、铸铜业、酿酒、养蚕、纺织、制陶、玉雕、建筑、造车、打造兵器……等等方面都很发达,特别是青铜器铸造的高超技艺有些让我们今人不可思议。有专家告诉我,我们今天能吃到的,当时都能吃到;现在能见到的动物,当时都能驯养了,例如狗和大象,出土时可以看见脖子上挂着的铜铃铛。王室用来占卜刻字的硕大龟甲,产自南洋;人种有中原人、黑人,还有高加索人。 当时的殷商拥有一大批重量级的人才,箕子、比干,千古贤臣;费仲、恶来,有智有勇;微子、商容,忠诚不二。纣王更是天下第一勇夫。然而,他的四周同样站着一批历史上的顶级人物,千古第一谋士、第一位使用反间计的大军事家、谋略家姜子牙,天下第一星象家、后天八卦的创始人、第一位使用韬晦术的姬昌,还有兼具文韬武略的继承人姬发,以及有史以来第一位使用美人计报家仇雪国恨的巾帼豪杰苏妲己…… 应该说,商王朝的灭亡的确是一个例外。无论从国力到军事,商王朝都是强大的,任何一个部族方国都难以抗衡。青铜铭文确凿记载,牧野大战时,纣王的大军有七十万,周武王不过战车五百辆、虎贲三千人,而且是十八个部落方国组成的联军。如果不是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或是内部出现严重政治危机,失败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个力量单薄的边陲小国打败一个实力强大的中原大国,而且是顷刻瓦解,实在是一个意外。 固然,有人说西周已经发展到农耕文明,甚至是“小康社会”,取代殷商是一个必然。我想殷商毕竟还是鼎盛时期呀!单从力量对比是说不通的,问题可能出在意识形态上。殷商坚持天命神授,而西周却拥有了文王八卦,懂得了天地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推测和努力,都是可以改变的。真实推翻神话,进步战胜迷信,弱者打败强者,或许才是大势所趋。 总之,纣王的亡国存在一个很大的谜团。透过厚重的泥土,去探询已逝的往事,肯定会引发沉重的悲叹!其中一定隐藏着一串扑朔迷离的故事,暗伏着一个个或阴险狡诈、或足智多谋、或雄才大略、或巧计暗算的人物。否则,商王朝决不会一夕之间土崩瓦解的。 我不想替历史人物翻案,也不想按自己的好恶编排历史,只想依照残存的史料以及现代考古发现,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合乎人性逻辑的推理,并按照艺术思维展开合乎逻辑的想象和推论,进行适当的加工和提炼,还原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并且企图找回这段被尘封、失落的历史。这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年代那么久远,史料十分匮乏,人们又被千古传说困囿产生了固有的思维定势,做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 但是,我认定:纣王首先应该是个力能拔山的英雄,又是一个开疆拓土、力挽狂澜的君王,同时又是一个退化为骄奢淫逸、沉迷酒色、不辨忠奸、丧失人性的无道昏君。这个过程是所有封建君王的亡国轨迹,也是一个难以逃脱的历史轨迹。我们民族的历史就是在这个怪圈里周而复始地重复了几千年。 尽管周文王姬昌本是西部周塬一个弱小部族的首领,但是他在经历了一连串苦难和失败之后,在非人的困厄中磨炼出超人的意志和智慧,在痛定思痛中思考振兴邦国的大计,并能头顶死亡演绎八卦,窥察天地万物乃至人类社会衍变运行的规律,从没有绝望和气馁。这样一个死里逃生的人,能忘记复仇雪耻吗?所以,姬昌成就了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成就了一场高原部族灭亡中原大国并且改朝换代的革命。这似乎是一个必然。 然而,促成这个必然需要很多因素,首先是人。在商王朝,最仇恨纣王的首先应该是妲己,她不会忘记灭国被掳的耻辱,也不会忘记卖笑弄舞以求苟活的卑琐,更不会忘记自己的丈夫被膑了双膝、钉上铁面,又被罚为骑奴,整日驮着自己去和纣王缠绵的难堪、悲愤,以及忍气吞声、任人捉弄的奇耻大辱。她将仇恨转化为力量,成就了一个千古第一复仇女性。 再一个就是姜尚,他是作为人质扣在朝歌的世子,明摆着是纣王的死敌。为了生存,他装疯卖傻,把满腹韬略掩饰得一丝不露,只留一样草药看病用来换酒的薄技在手,从而得以出入后宫,在敷衍纣王的同时,和妲己暗地串通,用离间计祸乱王室,用女色迷乱纣王心性,用金蝉蜕壳之计使姬昌逃回西岐……他自己也逃出朝歌,被姬昌拜为“师尚父”,最终完成了灭商大业,成为天下第一位大战略家、大谋略家、大军事家。 古埃及有位著名的王后,先后征服了古罗马两位君主——恺撒和安东尼,挽救了自己的国家,她依靠的就是美貌和智慧。苏妲己是早于克娄巴特拉王后一千多年的人,凭借的不仅是美貌和智慧,还有匡扶天道的献身精神。我们有如此丰厚的历史资源,为何雕塑不出我们的“东方艳后”呢? 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超越,更是一次冒险。 我准备努力尝试。 2004年12月14日深夜12时 可叹的是,打开电脑恰好一年后的同一天。除了以上这篇文字,小说却没写一个字哩。天意!那就写下去吧,不会停笔了!胜利在望! 2005年12月14日 读到以上这些话,可以看出我写这本书时的复杂心境,多么惶恐和不自信啊! 如实记录,是以表明我对读者的真诚。 小说不是历史,没有充分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也难以称作小说。请读者宽容我的浅薄,并期待诸位指教,使这部小说成为真正的小说。 丁亥年除夕子时补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