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智慧的积累与沉淀,指引人生航向的灯塔!如良师,似益友,道尽成功人生的秘诀。终生感悟,终生受益,历史经验成就新人生。
本书力图通过一些历史故事,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历史现象,把历史中的智慧挖掘出来。无论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还是权力斗争中的尔虞我诈,或是仕途中的上下沉浮,每一次策略的选择,每一次进退的决断,都有经验在发挥作用。本书精心摘选了多个历史故事,通过书中的历史个案,换一种角度来分析历史现象、考虑问题,你的眼界会为之大开。当你重新去观察现实、审视历史的时候,你会注意到很多以往没有注意过的内容,找到一种新的思路,去帮助你更好地做出自己人生策略的选择。
人生有太多的经验,我们不可能全部都由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获得,我们也没必要付出那么多精力和那么大的代价。我们只需沿着前人已经铺好的经验之路走下去,也许它不能马上改变你的处境和生活,但它必将改变你的处世思想和人生观念,并让你终生受益。
巧施苦肉计,解除对手戒心
吴王阖庐在伍子胥的帮助下派刺客杀死王僚,继位做了吴王。僚的三个儿子逃亡在外,吴王阖庐以为大患,日夜难安。
一日,阖庐对大臣伍子胥说:“僚的三个儿子,以庆忌最为刚烈勇猛,听说他打回吴国,发誓要为父报仇,此人不可不除啊。”
伍子胥说:“庆忌狡猾多计,实在是强敌。臣向大王推荐一人,此人肯定可为大王建功。”
伍子胥于是把要离举荐给吴王阖庐。阖庐见要离身材短小,形象丑陋,不禁大为失望。
伍子胥看出了阖庐的心思,劝他说:“要离相貌平常,但是智勇无敌,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要离不卑不亢地对阖庐说:“善于杀人者靠的是智慧而不是体力,我若能亲近庆忌,让他引为心腹,杀他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阖庐马上以礼相待。三人计议多时,终于形成了谋刺庆忌的方案。
次日,伍子胥上奏吴王请求派兵伐楚,并且推荐要离担任伐楚将领。吴王阖庐故意不屑地说:“要离无德无能,手无缚鸡之力,岂可为将?何况吴国刚刚安定,如果出兵打仗,寡人还有安稳的日子可享吗?”
要离指着吴王阖庐的鼻子大骂:“大王侮臣事小,却不该对伍子胥不仁不义。伍子胥帮你夺取王位,又助你治国安邦,吴国方有今日的兴盛局面。大王曾言要替他伐楚报仇,无故失信背约,大王何以面对天下?这样做,大王连一个承守信诺的百姓都不如,如何让人信服呢?”
吴王当即命令力士砍断了要离的右臂,将其打人死牢。要离的妻小也被吴王拘拿。几日后,伍子胥密令狱中看守放松对要离的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庐把要离的妻小杀死,焚尸于吴国的闹市,人人皆知。
要离逃出吴国,投靠庆忌。庆忌不肯相信他,他对心腹说:“阖庐恨我不死,谁知这是不是他主使的苦肉计呢?”
庆忌的心腹说:“若说阖庐使计,可要离也不会自残自苦如此,大人不要疑心太重。”
不久,密探向他报告要离的妻小被杀之事,庆忌疑虑顿消,他高兴地对心腹说:“肢体自残,要离或许可做到。可若是舍弃妻小性命,谁会这样残忍呢?”
庆忌于是视要离为心腹,让他为自己谋划归国大事。要离见自己和阖庐、伍子胥谋定的计策成功,于是力劝庆忌及早发兵,夺回王位。庆忌对他言听计从,出动全部兵卒向吴进军。
庆忌在指挥船上,要离手持长矛侍立其旁,一矛刺透了庆忌的心窝。阖庐的心腹大患解除,吴国的局面最终安定下来。
生存感悟:
谋划对手重要的是不暴露自己,以其亲信的面目施展手段,再强的对手也不堪一击了。把自己的真实用心掩藏起来,有时要付出血的代价,不做必要的牺牲,狡猾的对手就难以消除疑虑。在对手意想不到之处打动他,用最忠心的人也难以做到的事触动他,任何人都会失去理智。潜伏在对手的身边,最致命的攻击才可一举完成。
打蛇打七寸,专挑软肋下手
汉代的朱博本是武将出身,后来调任地方作文官。他利用一些巧妙的手段,制服了地方上的恶势力,被人们传为美谈。
在长陵一带,有个大户人家出身的人名叫尚方禁。他年轻时曾强奸别人的妻子,被人用刀砍伤了面颊。如此恶棍,本应重重惩治,只因他贿赂了官府的功曹,不但没有被革职查办,反倒被调升为守尉。
朱博上任后,有人向他告发了此事。朱博觉得真是岂有此理,就召见了尚方禁。尚方禁心中七上八下,硬着头皮来见朱博。朱博仔细看尚方禁的脸,果然发现有疤痕,就让侍从退开,假装十分关心地询问究竟。
尚方禁做贼心虚,知道朱博已经了解了他的情况,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接连给朱博叩头,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请求朱博的原谅。他头也不敢抬,只是一个劲儿地哀求道:“请大人恕罪,小人今后再也不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了。”
“哈哈哈……”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难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本官想为你雪耻,给你个立功的机会,你会效力吗?”
于是,朱博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这次的谈话内容,要他有机会就记录其他官员的一些言论,及时向朱博报告。自此尚方禁俨然成了朱博的耳目。
自从被朱博宽释并重用之后,尚方禁对朱博的大恩大德铭记在心,干起事来特别卖命。不久,就破获了多起盗窃、强奸等犯罪案,使地方治安情况大为改观。
朱博于是提升他为连守县县令。又过了一段时期,朱博突然召见那个当年收受尚方禁贿赂的功曹,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拿出纸和笔,要那位功曹把自己受贿的事全部写下来,不能有丝毫隐瞒。
那功曹早已吓得像筛糠一般,只好提起笔写下自己的斑斑劣迹。
由于朱博早已从尚方禁那里知道了这位功曹贪污受贿的事,看了功曹写的交代材料,觉得大致不差,就对他说:“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听候裁决。从今后,一定要改过自新,不许再胡作非为!”说完就拔出刀来。
那功曹一见朱博拔刀,吓得两腿一软,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嘴里不住地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只见朱博将刀晃了一下,一把抓起那位功曹写下的罪状材料,将其撕成纸屑扔了。
自此后,那位功曹终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工作起来尽心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生存感悟:
打蛇打七寸,抓住了对手的要害就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让对手的弱点受制于自己,就可占据主动,达到控制整个局势的目的。抓住要害,就是有效做事。
P19-22
历史沉淀了浮华,大浪淘尽之后,留给后人细细品味的就是不老的做人智慧,这就是历史的经验。
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在他的《历史的经验》一书中曾经说过:“历史本来就是人和事经验的记录,换言之,把历代人和事的经验记录下来,就成为历史。”
历史经验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智慧,它左右着家国王朝的兴废更替、英雄人物的命运起伏。弱肉强食是动物界的生存法则。在动物界,强弱之势是固定的,比如说狼永远强于羊。人类社会却不然。在人类社会,强者与弱者常常是互相转化的。比如说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起史无前例的政治强权,但二世而亡。这至少说明一点:暴力不是终极因素,还有别的东西在影响,以致决定胜负成败。
这就是人类行为的逻辑,这就是历史经验。
照此思考,你可以理解历史。
照此思考,你可以洞悉社会群体中人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生存的挑战,有些时候在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因素方面,能力并不能说明一切,还有一些做人的智慧,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唯有真正洞悉历史经验的智者,方能从容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成为生活的强者。对于每一个刚走上社会、有志于创业的人,更需要明白此道。这是历史教科书上没有教给你的人生经验,但它却蕴涵在每一页“历史”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都是此道。
南怀瑾说过:“从历史的人事活动中,撷取教训,学习古人做人做事的经验,作为自己的参考,甚至,借以效法它、模仿它。”立足于此,才有了《人一生不可不知的100个历史经验》一书的诞生和面世。
本书力图通过一些历史故事,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历史现象,把历史中的智慧挖掘出来。无论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还是权力斗争中的尔虞我诈,或是仕途中的上下沉浮,每一次策略的选择,每一次进退的决断,都有经验在发挥作用。
本书精心摘选了多个历史故事,通过书中的历史个案,换一种角度来分析历史现象、考虑问题,你的眼界会为之大开。当你重新去观察现实、审视历史的时候,你会注意到很多以往没有注意过的内容,找到一种新的思路,去帮助你更好地做出自己人生策略的选择。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堪称是一个丰富的案例库,其中既有成事的经验,也有败事的教训。读懂历史,就能学到做人的法则、处世的谋略;以史为鉴,方可避免处世的艰难,做出明智的选择。不论是创业者还是成功者,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李海霞、李秀敏、关丽莹、宋桂花、杨海莲、王杰、张保文、杜延起、刘丽莉、于心愿、蒙明炬、袁丽卿、何瑞欣、杨菁、侯伟宁、李卫平、李敏、徐保忠、孙敬华、李楠、梁素娟、邢群麟、徐保平、欧阳勇富、廉勇、欧红梅、周珊、张艳红、周婷、但佳玉、杨艳利、柳絮恒、杨俊飞、赵红瑾、齐红霞、齐艳洁、陆晓飞、尚恺、王静、李淑敏、杨广东、王非庶、赵一、杨英、熊永鑫、许庆元、李亚莉、杜莉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精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由于编写和出版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
编 者
200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