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写七十年前的往事——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件大事。
今年适值七七事变爆发七十周年,编者倾注了二十几年心血的小书——《七七事变追忆》,在有关单位领导和各方面朋友的帮助下,终于付梓印行,备感欣慰。这不仅了却了编者多年来累压在胸的一桩心事,更是对在七七抗战中奋勇杀敌将士在天之灵的一种慰藉。
七七事变在中国抗战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本书编者坚持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毫不间断地寻找、采访战争亲历者,征集各种资料,挖掘出一批珍贵史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七七事变追忆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郭景兴//蒋亚娴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描写七十年前的往事——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件大事。 今年适值七七事变爆发七十周年,编者倾注了二十几年心血的小书——《七七事变追忆》,在有关单位领导和各方面朋友的帮助下,终于付梓印行,备感欣慰。这不仅了却了编者多年来累压在胸的一桩心事,更是对在七七抗战中奋勇杀敌将士在天之灵的一种慰藉。 七七事变在中国抗战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本书编者坚持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毫不间断地寻找、采访战争亲历者,征集各种资料,挖掘出一批珍贵史料。 内容推荐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全民族抗战开始了。由此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值此七七事变爆发七十周年之际,本书拟对当时中日双方在七七事变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介绍,卢沟桥地区的军事要点、军队驻地、主要战场的位置,以及七七事变前后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地区的军事活动情况,作一些分析和介绍;书中更附录了关于这次事件的一些回忆和目击者座谈摘录等。 目录 从妄图不战而取到发动侵略战争 一本正气长存的史书 人物篇 卢沟桥战斗中的中方主要军政人员 王冷斋 吉星文 金振中 洪大中 沈忠明 与事变有关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将领 宋哲元 秦德纯 佟麟阁 冯治安 张自忠 赵登禹 张克侠 何基沣 张寿龄 过家芳 朱军 与事变有直接关系的日方人员 田代皖一郎 梅津美治郎 牟田口廉也 森田彻 一木清直 志村菊次郎 战场篇 丰台 大井村 卢沟桥宛平城 迥龙庙 大枣园 五里店 大瓦窑 卢沟桥火车站 廊坊 团河 广安门 南苑 组织篇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九军的建立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九军南苑军训团 西北军、二十九军中的中共地下党员 大事记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附录 卢沟桥事变回忆录 卢沟桥抗战纪事诗(五十首) 王冷斋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的证词 佟麟阁将军殉国处调查报告(节选) 七七事变目击者座谈摘录 塘沽协定 何梅协定 秦土协定 冀察绥靖公署和冀察政务委员会 事变时中国二十九军战斗序列表 事变时日军战斗序列表(一) 事变时日军战斗序列表(二) 后记 试读章节 丰台位于北京西南,距广安门12公里,往西距卢沟桥7公里。丰台自古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区,乡民大多以养花为生,乃花卉之乡,有“丰台芍药甲天下”之称。清《宸垣识略》载:“南郊台在南城丰宜门外,金大定间拜天于此,又名拜郊台。”又说:“丰台疑即拜郊台,因门日丰宜,故名为丰台。”清末丰台建火车站后,成为北京西南的咽喉要道,在北京的政治、经济、军事生活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在《铁道年鉴》中,有关于平汉铁路的记载:“本路初名卢汉路。旋改京汉,自国民革命告成始易今名。”“卢沟桥站:民国十七年划北平为特别市,移宛平县治于此。丰台支路与本路、北宁、平绥、津浦、京沪、沪杭甬、南满等路联络运输,以本站(丰台)为枢纽,全国交通以本站为会点。客货之往津保者,可由此直达,毋需绕道北平。距卢沟桥7.245公里。” 丰台自建火车站后,交通四通八达,客货运输畅通,繁荣了北平的经济。因此,抢占军事、政治上的战略要地——丰台,自然成了日本侵略者侵占北平乃至控制华北的重要步骤。早在七七事变前,日军就屡屡制造事端,企图夺占丰台。1935年夏,吴佩孚旧部白坚武在丰台发动夺车事件。6月27日夜,汉奸白坚武纠合地方流氓、伪军及日本浪人等300多人,袭击丰台火车站,夺得装甲火车一辆后,立即向北平进攻。但叛军在28日早晨进抵永定门外时,即被商震、万福麟等部队击败,自坚武逃回天津日租界,15名日本浪人被捕。 白坚武叛乱失败后,日本人便自己动手了。1935年11月28日,90名日本宪兵强占了丰台火车站,还强行规定不准放空车南下。从此,日军开始进驻丰台。1936年4月17日,日本内阁决定,并经天皇批准,向华北增兵6000人。5月15日,首批新增日军3000人抵达平津。5月16日,日本任命河边正三为驻屯军步兵旅团长,在北平设立旅团司令部(在东郊民巷)。步兵旅团为日本驻中国华北驻军主力,其第一联队驻北平、丰台。新增日军在塘沽港登陆后,先在通县暂住,从6月21日到30日,分别转驻丰台。7月18日,日军在丰台设立了军事指挥部,日军当时驻地为丰台原英国兵营。 日军进驻丰台后,便大肆修建营房,预备进驻重兵。为此强行霸占了旧英国兵营东北方向的大片土地,将北孔庄子、南孔庄子(部分)、松树坟村、七间房、孟家大院、后泥洼、周庄子(部分)、七里庄(部分)等几个村庄的居民强行赶走,用极快的速度抢建营房。这个兵营后来被老百姓称之为丰台东仓库。日本兵营除驻有步兵、装甲兵外,还有斋田部队“马号”。 丰台正阳街为东西向,只是马路北侧有商店铺面,马路南侧是铁路。紧贴铁路边有一排花洞子。火车站在大街东段路南,站门朝北。这条大街的中间,当年有一条从西往东的污水明沟,坐落在丰台西边的机务段工厂排放的污水,顺明沟往东流。中国驻军为二十九军一个营的兵力,驻在火车站对面污水沟北侧的中和货栈、大兴货栈内。两个货栈以北为校书里胡同,胡同北口是一片大空地,为二十九军的练兵场。二十九军的营房,距离东仓库日本营房仅300米左右。为了避免冲突,中日双方曾协定:日本军队穿大街时,一律走沟南一侧;中国军队一律在沟北一侧活动。虽然有此协定,但日军一向肆无忌惮,横冲直撞,故意寻衅生事。校书里北口外的中国军队练兵场,日军也闯进去练兵出操,有时还把装甲车开进去。二十九军士兵义愤填膺,据理力争,硬是把闯进来的日本兵撵走了。日军不甘心,千方百计制造事端,企图把二十九军挤出丰台。在这期间曾发生两次较大的丰台事件。 1936年6月26日发生“第一次丰台事件”。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九旅二一七团三营崔蕴秋部,由张家口调驻丰台,因火车突然鸣笛,一匹军马受惊闯入正在建筑中的日本兵营,引起事端,双方发生械斗。日本驻军即以此为借口,向宋哲元提出抗议,强迫他于7月1日将崔蕴秋部调驻颐和园,调换该师一一○旅蒋华延部600人驻防丰台。(P94-P96) 序言 一本正气长存的史书 张鸿铸 耄耋高年守桥翁,浓墨重彩书史镜。年近八十岁的老革命者、老文史工作者、老翰墨书法家郭景兴研究员与老教育工作者蒋亚娴编撰的《七七事变追忆》,记述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京西南十余公里的卢沟桥,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守军在“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誓言下奋起抵抗的史实。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全国抗战的道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七七事变追忆》是知桥、爱桥、护桥者,称号守桥翁的郭先生的爱国心声,战地实录。它又经丰台、卢沟桥地区的有关人员组成的编委会反复讨论、严谨审修而敲定的。它是一本正视听、歌正气、辟新章、服人心的史书。其书特点是:“新”、“实”、“深”。新,是史料新,其中一些史料是前所未见,首次披露的;实,是史料翔实,它全面系统地实录了事件的始末;深,是挖掘深,深挖出实、深挖出新。史书的作用为古今世人所重视,其作用主要有三:一是资治作用,它为两个文明建设、为世人趋善避恶、和谐共处提供历史资料和历史依据。唐代吴兢在《贞观政要·任贤》中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史志是一面史镜,它告诉人们,过去怎么做就是功,怎么做就是过,怎么做就是善,怎么做就是恶。二是教化作用,它有利于人们厉气节、分是非、辨真伪,提高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三是存史作用,通过保存文献、积累史料,为全面修史提供基础资料。因此,它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其功能在上述三大作用的基础上,还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晓之各界,教育今人;告之社会,警示世人;传之下代,有益后人。 《七七事变追忆》史料翔实、史证确凿。史料是史书的生命,是编写史书的基础。郭先生深明此理,他在1979年担当筹建“卢沟桥文物保管所”和“卢沟桥史料陈列馆”的历史使命之初,就提出把“抢救史料”作为当务之急,下决心、花力气把七七事变的具体过程搞清楚,把当时的直接指挥官是谁搞清楚,把在卢沟桥什么地方打的仗搞清楚。史料有死史料和活史料之分,死史料指存档资料,活史料指存于当事人头脑中的资料。时不待人,他们及时成立了七七事变历史文物资料征集小组,首先着力抢救活史料。在组长郭景兴的带领下,到河南固始县访问了1937年七七事变时直接在卢沟桥指挥战斗的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旅二一九团三营营长金振中。到南京访问了当年战地宛平县政府秘书洪大中,以及二十九军有关将领。到上海访问了陆诒、张寿龄。到太原访问了周树一。在北京走访了当时二十九军将领、亲属,召开了卢沟桥、丰台地区目击七七事变的老人座谈会。到张家口、唐山、廊坊、大兴、昌平、顺义、密云、门头沟等文物部门、党史办征集了资料。他们千里迢迢,跑城镇,走村舍,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抗战英雄事迹和大量战争史料与文物图片。据此,他们整理出150余万字的文字史料。他们的史料工作完全符合收集史料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即抢救原则,深挖原则,全面原则,有用原则,系统原则,准确和真实原则。他们为了做到“准确”、“真实”,对史料进行了严格考证和鉴别:一是书证,即把有关的不同书面材料进行比较对照,以文献证文献;二是物证,即以实物资料和现场考察来论证文献资料;三是人证,即用当事人提供的信度高的口述资料或文字材料来验证文献资料;四是理证,即以公认的原则和经验来判断是非;五是群证,即把史料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广听众议,由群众订正。 《七七事变追忆》内容丰厚,体例从新。它记了所当记之人,写了所当写之事。看了它,可以使读者洞悉这段历史的始末,深察这一事件的底细,并从中汲取教益。作者很注重史书体例的构建,体例是编修史书的纲领,是史书成型的框架,是史书设计的蓝图。史志学家甘鹏云在《方志商》中说:编修史志“以规定义例为要,义例不定,如裘无领,如网无纲。”本书的大纲分列三篇:人物篇,为七七事变抗战中的英雄人物和军政主要人员王冷斋、吉星文、金振中等数人立传,为“与七七事变有关的二十九军将领”作纪。战场篇,考察了七七事变战场。文章记述了交战的地点与地理环境特点,当时日军入侵的始末与交战的经过,双方兵力的对比,以及交战地名的历史沿革。组织篇,写了与七七事变有关的军政团体和组织。在整理二十九军的史料时,查到西北军和二十九军中有一份一百六十余名中共地下党员名单,其中有很多是高级将领。从中看到他们在西北军和二十九军中贯彻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政策的功绩,看到他们在淮海战役中率领两万三干多人的震惊中外的阵前起义,实现了“一夜变千秋”的壮举;也从中看到这么多的中共地下党员能存身于西北军和二十九军中,得益于其将领冯玉祥、宋哲元及张自忠等的高举爱国、抗日旗帜。随后是大事记,列述了日本侵略者蓄谋发动侵华战争而制造的几起事件;重点列述了七七事变时中国军队抗敌纪事。附录是与七七事变相关的文章、诗词、证词等。这一史书体例的从新之处是:它吸收了中西之长,数体之优。章节体起于光绪年间,它是一种新的纪事本末体,是在西方著作体裁的影响下形成的(见白寿彝《史学概论》)。另一点是整合从新,它把纪传体与编年体集合在一起,并做到以图托文,收载照片达一百余幅之多,致使此书内容更完整,脉络更清晰,篇章更好看。 《七七事变追忆》中的抗战人物英气感天地,威武慑鬼神。事是史之体,人是史之魂;事依人而现,人依事而定。本书作者深知此理,做到写史重写事,写事重写入;写事重写功业之事,写入重写立功建业之人。这是编修史书的传统,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就是以人物为中心,全书130篇中有112篇写人物。我们这本书也是以写入为重心,重点人写传记,相关人写纪略、简介和忆文。立传人物做到生平完整,据事直书,事迹具体,个性突出。如卢沟桥事变的前线指挥者金振中的传记,从从军写到抗敌,从爱国写到爱党,从患病写到按其遗愿葬于卢沟桥处,在桥头举行了隆重祭礼。 《七七事变追忆》文如其人,事若亲历。本书作者郭先生、蒋女士是以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来撰写抗战中的爱国之人、报国之事的。郭先生生于敌占区农村,他在孩童时过的是饥寒交迫的生活,受的是敌人肆虐的遭遇,亲眼目睹了被敌人杀害的老百姓尸体成排顺河漂流的惨状。他怀着献身革命之志,先后参加了儿童团和地下工作。他人老了,但忘不了过去的国忧国耻,他正是曹植诗中所描绘的那种“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人。他们二位老人离休后始终没有闲下来,有的精于书法、篆刻,有的整理校正文稿,在二人的协力编修下,终于在纪念七七事变七十年之际完成了《七七事变追忆》一书。借此让人们温史铭心,不忘过去为国捐躯之英烈,不忘历史山河失色之国忧。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以史为鉴,走和平之路。日本总评议会议长市川诚来卢沟桥参观了《日军侵华罪行图片展览》,深受震撼,当场写下“誓中日永不再战”的留言。我们期望这本书使更多的人受到震撼,以其激励国人以报国之志建设富强和谐之家园,激发后人以和善之心建设和睦之友邻,并以此成为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助力。我们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是一个能胸纳百川的讲宽容民族。在这里我愿重申: 宽容的心是一把劈山斧, 它能劈开万仞高山, 它能劈破千年冻土, 它能使冬寒转春暖, 它能使峡谷变通途。 我们是一个宽容的民族, 曾以宽容的心化敌为友, 但我们宽容有度, 也曾以劈山斧使敌人粉身碎骨。 愿世人都有一颗仁爱宽容的心, 共谋和平之道、同走和谐之路! 2007.4.4 后记 今年适值七七事变爆发七十周年,我们倾注了二十几年心血的小书——《七七事变追忆》,在有关单位领导和各方面朋友的帮助下,终于付梓印行,备感欣慰。这不仅了却了我们多年来累压在胸的一桩心事,更是对在七七抗战中奋勇杀敌将士在天之灵的一种慰藉。 从1981年我来到卢沟桥文物保管所担任所长以来,就对发生在卢沟桥、宛平城地区的七七事变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深刻地认识到七七事变在中国抗战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因此,我把搜集、整理与七七事变有关的文献和口述史料作为己任,责无旁贷,并坚持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毫不间断地寻找、采访战争亲历者,征集各种资料,挖掘出一批珍贵史料。1982年8月在北京市政协、市民革的支持下,召开了征集七七事变文物资料座谈会,以寻找线索。1983年8月组成了七七事变历史文物资料征集组,我任组长,相继奔赴河南、南京、上海、太原等地,采访到原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旅二一九团三营营长金振中、原宛平县政府秘书洪大中、原二十九军军训团团长朱军、原二十九军军训团教育长张寿龄、原二十九军第二教导团第二大队长周树一,以及著名战地记者陆诒等。后又几经周折找到保卫卢沟桥原二十九军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之子、现居台湾的吉民立先生,原宛平县县长王冷斋之子、现居美国的王一中先生。直到2004年,我们几乎穷尽一切渠道,搜集到了这些亲历者或知情人提供的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为了把七七事变时日本驻军和卢沟桥战场情况摸清楚,我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共召开五次卢沟桥、丰台地区七七事变亲历者座谈会,并进行数十次实地考察,终于完成《卢沟桥战场考》一文,迄今尚无他人作此考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王一中先生多次来信或专程回国,和洪大中一起与我们研究将已掌握的七七事变资料编辑出书的问题。起初是打算请洪大中撰写此书,但洪大中认为我在抗战馆工作,有很多便利条件,更适合编撰这本书。最后大家议定由我担当此任,并表示一定大力支持,把他们能搜集到的所有资料都无偿提供给我们。尽管我们水平不高,困难重重,但不敢将如此珍贵的抗日史料埋没。因此,在以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在搜集资料的同时,着手进行书稿的整理和编撰工作,并不断根据新发现的史料修订、完善书稿。 2006年夏,丰台区政协领导亲自与我们联系,商定出版此书。与此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丰台区文化委员会和丰台区档案馆等单位的领导也表示愿意与丰台区政协合作,为本书的出版提供支持。随后,上述五家单位联合成立了《七七事变追忆》编辑委员会。 为保证本书的质量,编委会特聘请吉林社会科学院王庆祥、解学诗两位研究员为顾问。这两位同志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多次鼓励我们出版本书。王庆祥是专门研究清史的专家,也是一位多产作家,他承担了部分修稿工作。解学诗先生是研究伪满洲国史、抗日战争史的专家,为帮助读者了解七七事变爆发前后日本侵华政策及罪行,特撰写文章,作为本书的序篇。 天津师范学院历史系李惠兰教授是研究抗日战争史的专家。在抗战馆筹建期间,为征集资料和文物与她相识,迄今逾二十载。她得知我们正在编撰本书后,经常主动给我们寄来珍贵的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和她撰写的有关七七事变的著作,对我们编著此书给予了无私帮助。 原二十九军将领尹心田之子、南京地质学院教授尹家衡得知我们在征集抗战史料,也多次寄来乃父珍藏几十年的史料和照片。特别是他最近寄来的西北军、二十九军中的中共地下党员的名单及有关报道,弥足珍贵,为本书充实了较为稀见的史料。 原天津市卫生局党校校长,卫生部全国医院文化协会顾问张鸿铸先生是我相处六十年的挚友,这次特地为本书撰序,题目为“一本正气长存的史书”,以简洁练达的笔触,精要地介绍了全书的内容,论述了宣传历史的重要意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顾问郑孝燮先生为本书题诗。 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副馆长马仲廉先生为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天津市宁河县政协委员、年富力强的王贵义老师,见我们年过古稀又患病在身,主动帮助我们做整理、誊抄、打印、校对等工作。几个月中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减轻了我们不少负担。 拙作从搜集资料到编撰、出版,如果没有得到上述诸多方面人士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仅靠我们的力量,恐难问世。在此,我们对所有帮助过我们的领导、同志、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同时,向那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奉献生命、做出贡献的先人们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本书写的是七十年前的往事,又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件大事。许多当事人已相继过世,加之笔者水平不高,条件所限,材料掌握也不够全面,因而本书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鉴谅!并请知情人、研究抗日战争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郭景兴 2007年3月1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