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发现老子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杨润根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发现老子》一书有系统完整的思想,很有见地。作者对老子的学说作了独特的解释与发挥,反映了现代人对古代哲学的一种开掘。本书以哲学的整体思维或系统思维为指导,运用美学的系统联想与情境体验的方法,沉浸到《老子》一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章节所指示的实际的情景之中,从而展现了《老子》一书作为一部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在中国也是不可多得的最伟大的哲学著作的真实面目。

内容推荐

一部《老子》超过了黑格尔的全部著作的内涵。本书作者发现,中华文华经典具有与以往任何注释者所注释的完全不同的面貌。

《发现老子》以哲学的整体思维或系统思维为指导,运用美学的系统联想与情境体验的方法,沉浸到《老子》一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章节所指示的实际的情景之中,从而真实地、令人信服地发掘出了《老子》一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章节的至今还根本不被人们所认识的本来意义,从而展现了《老子》一书作为一部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在中国也是不可多得的最伟大的哲学著作的真实面目。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试读章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

[注释]

道:老子的道的概念,指的是世界的本体,自然的本原,存在的本质,整个世界从其中出发和从其中产生的已经经历、正在经历、并将继续经历的全部历史之路。因此,整个世界的全部历史之路本质上就是道之路。换句话说,整个世界(无机世界、有机世界、生命世界和人类的精神或文化世界)的历史,就是道自身的历史,就是道之自然,即道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整个世界是一个道以自身为本源的历史发展过程,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只是这个过程的必然结果。当我们站在道的立场上来看整个世界,那么整个世界就都是道之自然(道的自我实现);当我们站在整个世界的立场上来看整个世界,那么整个世界就是由道所给予、由道所创造、由道所支配、由道所决定的必然。因此,道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世界万物则是必然的存在物。道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即是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的存在物,只有它才是绝对真实的存在物。相反,世界万物作为必然的存在物,即作为被给予、被创造、被支配、被决定的存在物,它们只具有被给予、被创造、被支配、被决定的真实性。因此,如果我们孤立地看待这种真实性,并把它看作绝对的真实之自身,那么这种真实性就有一种虚假的性质,它犹如杯子里的一杯水,只是恰当的温度与大气压维持了这杯水存在的真实性,一旦温度与大气压发生变化,这杯水存在的真实性也就消失了。人类存在的真实性也是如此,一旦宇宙中那些使人类存在的条件消失,人类也就随之消失了。世界万物(包括人类在内)之所以成为存在和真实,仅仅是因为道使之成为存在和真实,因此世界万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存在和真实性在于道的存在与真实性之中,也即只有当它们不是作为自己而存在,而是作为道而存在时,它才是真实的。此外,道作为整个世界的本原、本质和创造者,它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存在物,而世界万物仅仅就它们之本身来说,则只是片面有限和相对短暂的存在物,它们存在的普遍无限性和绝对永恒性只是在道之中。这也就是说,世界万物只有当它们不是作为自己而存在,而是作为道而存在时,它们才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世界万物都是道的自我实现,因此它们本质上都是道的存在物,认识了这一点的人一一在老子看来——也就是“得道”的人,而认识了这一点并依据这种认识去行动的人,也就是“行道”的人了。

道有如下几层意思:

①世界的本原(本体),世界由以出发、由以产生的基始;

②世界的本质和世界之所以然,也即世界面貌(世界的具体现实性)的决定和主宰力量;

③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的全部历史之路(道之路)。

④道(动词),即对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的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即对道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完成的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即道话说道,犹如柏拉图所说的理念话说理念,因为它是世界之道在人类理性发展阶段上的自我揭示(从“道”的这种词意的转换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关于对象与人类对对象的认识、表述相统一的思想)。

事实上,老子的道作为其哲学本体,它和东西方所有古代哲学家的哲学本体一样,它既是一个诉诸思维逻辑的对象,是世界的真的本体(绝对的真),又是一个诉诸心灵观照的对象,是世界的美的本体(绝对的美)。在我看来,思维逻辑与心灵观照两者是互通的。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伟大哲学家的哲学本体同时又是美学的本体,并且这个本体都是通过思维逻辑和心灵观照这两种方式而得到阐发的,老子也不例外。

常:普遍的,不变的,永恒的,绝对的,与“恒”的意义相同。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两个在逻辑上互为条件的语句的省略形式,它的完整的形式应该是:“道,常,不可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即由人的片面有限的感性认识所把握到的变动不居的“道之华”,或具体有限、相对短暂的道的现象,也即现象世界而非本质或本体世界。

在《老子》一书中处处可见的我们称之为“省略”的那种语言形式,根源于这样一种深刻的思辨:部分就直接意味着整体,原因就直接意味着结果,前提就直接意味着结论,或者相反(这种思辨方式在“指事”这种构字方法中就已得到充分的表现)。因此,我们称之为省略的那种语言形式(它作为思维逻辑的表现)在古人那里并非什么省略。但是当我们把古代语言兑换为现代语言时,我们必须把它作为省略来对待,并赋予它和现代相一致的完整的语言或逻辑的形式,而当我们这样做时,请人们注意,我们并不是在杜撰古人的思想。我们只是以一种现代的语言形式再现古人微言中的大义而已。

此外,顺便指出,对我们的古老文字与语言的研究,使我有充分的根据这样说,那些持有中国的古老语言、古老思想和古老哲学没有内在的思维逻辑和中国人不善于逻辑思维的观点的人,无异于在通往正确理解中国古老语言、古老思想和古老哲学的道路上,自己为自己挖掘陷阱并设置障碍。P1-3

序言

杨润根君很久以前就开始写作他的《发现老子》、《发现论语》系列。当我读到他赠予我的著作时,觉得非常愉快,好像吹来一阵春风,为人们开拓了新的思路。

听杨君介绍,他的这些发现来自于二十年前他读到李约瑟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著作时受到的启迪。他当时作出的一个最直接、最简单的逻辑推理是:如果中国古人在科学技术方面是如此的杰出卓越,那么他们在哲学思维领域就绝不可能像汉代以来的先秦典籍的解释者向我们展示的那样低劣和无能。基于这样的推论,他从原文出发,发现了我们几千来年钻在文字堆里所忽视的经典最具魅力也最能发人深思的哲学思想,从而对先秦典籍作出了全新的哲学思想性的解释。这种解释也许与传统乃至权威的解释大异其趣,但也自成体系。我们现在强调创新,文化创新显然应该鼓励这种探索。

对于杨君的解释,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我也想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老子》、《论语》微言大义,语文精练,加上年代久远、语文变迁,以及古人做学问的习惯和今人照样不能避免的局限性,于是对于《老子》、《论语》的解释往往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乃至买椟还珠、郢书燕说、死读死解的情况亦是在所难免。

杨君的《发现老子》、《发现论语》则做了完全不同的尝试,他在重视和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同时,尽量运用现代世界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成果,以现代意识来对《老子》、《论语》二书作出新的发挥和论述,给人以别开生面和焕然一新之感。

做学问应该是做活的学问、与时俱进的学问,前人的经典虽然已经定型,却仍然留下了与时俱进的广大空间,就看我辈怎么学习,怎么领会,怎么思考了。老子、孔子从生活从宇宙出发,创立了极有特色的天才理论。这样的理论具有普遍的公理性,它们的活性、能动性、伸延性与灵性是无限的。老子和孔子的理论富有动感、生长感乃至爆炸感,它们不是一个模型,一个沙盘,一个千雕万琢后完成了的艺术品,而是一个仍在生长的森林,一个仍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宇宙,一个仍在繁衍增殖的奇异的谱系,一个超高智商与超高语言符号建成的正在裂变和产生新的能量的反应堆。这正是老子、孔子几千年久盛不衰的魅力所在。这样,对于老子、孔子的阐释就不可抱残守缺,自足自恃。

我们至少可以也极有兴趣与杨君讨论他对于《老子》、《论语》的挖掘、阐发、引申与体味,得《老子》、《论语》之逼近原旨与饶有新意的发挥解释而切磋之研习之探求之乃至争拗之,人生之乐也,我期待着对于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研究的新进展。

书评(媒体评论)

《发现老子》《发现论语》二书有系统完整的思想,很有见地,对老子、孔子的学说作了独特的解释与发挥,反映了现代人对古代哲学的一种开掘。

——王蒙

虽然我难以接受书中的许多新解,但我热忱希望此:挎能及早面世,以引起学界的广泛注意,并在讨沦中趋于完善。

——庞朴

《发现老子》用现代哲学的语言阐发《老子》的深广内涵,是我国《老子》研究的重大创获,可钦可贺!

——申小龙

墨守成规、因袭前说是学术研究的大忌。杨润根君对《老子》《论语》的思想逻辑的发现,可谓前无古人,石破天惊。

——万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