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们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本书从该名著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予以译注,译文力求准确、畅通,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使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愿意去读,都能读懂,以便从中得到教益。
《正经》是一部讲述中国人立身处世方法和技巧的谋略书,全书共收录了500多个历史故事,阐述了从政技巧、理乱之术、用兵之道、驭人之术、用人之道、言辞应对以及断案、救荒、理则、进谏、平叛、诡智、奇谋等等,几乎涵盖了人生的各种境遇及每个不同阶段的主要问题。
《正经》不以阴谋诡诈蛊惑人心,注重“正心术”的奇谋奇智,提倡光明磊落的为人处世风尚,是一部光明正大地反映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与人生智慧的必读书。
藏锋第三
【提要】
本卷通过列举大量的事例表明,藏锋不仅指个人在仕途上图谋进取时的深藏不露,得势显赫时掌握恰当的进退尺度,与人交往时留有余地,还包括处理事情和使用人才时的深谋远虑等。藏锋对处世治国来说可谓妙用无穷。
【原文】
宋曹玮久在秦州,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成谓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杨忆以众言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心亦轻之。会有屯驻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俱惊服,不日声誉达京师。忆闻之复见旦日:“向者相公初用及,外廷之议,皆恐及不胜其任,今及才器乃如此,信乎相公知人之明也。”旦笑日:“外廷之议何浅也!夫以禁军戍边,白昼为盗于市,主将斩之,事之常也。旦之用及者,非为此也。夫以玮知秦州七年,边服尤人羌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才能,多所变置,败玮成绩。旦所以用及者,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忆由是服旦之识。
【译文】
北宋时,曹玮因长久驻守秦州,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派人接替。宋真宗问王旦谁可以前去接任,王旦推荐了李及,宋真宗同意了。大家都认为李及虽然为人忠厚,行为谨慎检点,但并非戍守边疆的人才。杨忆把大家的这番议论告诉了王旦,王旦也没有说什么。李及到秦州上任后,将士、官吏也都轻视他。这时正赶上驻守在秦州的禁军中,有人白天在大街上从妇女头上抢走了银钗,地方官吏把此人捉住后报告给李及。李及这时正在看书,听到这事后,把此人叫来略加盘问,此人供认了罪行。李及没有回复下面官吏,马上命令将此人斩首,然后又像刚才一样看书。这件事使将士和官吏都很震惊、佩服。不几天,赞扬的话语传到了京城。杨忆听到后又去拜见王旦,并说:“当初您任用李及时,朝官们都议论说李及不能胜任,现在看来李及的才能气度竞这样大,大家都相信您的知人之明了。”王旦笑着说:“朝官们的议论是何等浅陋!禁军戍守边疆,大白天竟然在街市上当强盗,主将把他斩首,这是非常平常的事。我任用李及不是因为他能处理好这种事。曹玮治理秦州七年,边境上的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好。假使派别人去,必然自以为有才能,办事多有变化,以致败坏曹玮治理秦州时所取得的成绩。我之所以任用李及,是因为李及忠诚老实,必然能严格地按曹玮制定的规矩办事罢了。”杨忆由此佩服王旦的见识。
P11-13
《正经》是一部讲述我国古人应事接物、立身处世的方法和技巧的历史书籍,也是一部研究社会、探索人生的谋略之书。全书共收录了五百多个历史故事,大多采自春秋战国以来较为可信的史书,故事中的人物事迹往往真实可考,可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我国古代社会和古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所选取的故事都涉及到不同时代的人们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几乎囊括了人生的各种境遇和不同阶段的主要问题,其中包含的处世智慧和技巧颇能给人启迪,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可资借鉴的镜子。
从内容上看,《正经》将历史上的那些富含人生智慧的典型事例分门别类,从三十个方面予以编排和总结。前九卷从涉足政坛所应具备的远见卓识谈起,直到与人交往时的辨奸识恶、图谋进取时的韬光养晦、筹划事务时的深谋远虑、处理事情时的周到细致,以及为政处世时所需的恢弘气度、宽容精神、博爱胸怀等,侧重于从个人的行为修养来探究处世立身、为官做人之道。后二十一卷涉及到从政技巧、用人原则、理财之术、驭人之法、用兵之道以及断案、赈灾、进谏、平叛、避嫌等诸多方面。
《正经》的作者宋宗元,字鲁儒,清末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曾在清末为官,是名闻一时的大学士,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将其所编撰的著作命名为《正经》,旨在表明该书是一本探讨君子处世立身之道的书。因而《正经》不以阴谋权术蛊惑人心,而是注重“正心术”的奇谋异智,倡导“光明磊落,如青天白日”的为人处世风尚。所以《正经》就不只是一部讲述立身处世方法和谋略的实用书籍,而且还是一部反映我国传统人生智慧和人生价值追求的优秀读物。
《正经》的每个故事后面都附有作者的按语,其中部分篇目下有作者的原序。我们在编译时保留了原序,省去了按语,删去了一些故事,还对原文的编排顺序作了部分调整。翻译时我们以直译为主,个别难以直译的地方则辅以意译,力求准确、流畅,便于读者阅读。
因水平有限,译文难免有不当、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