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语(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编委会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一直被后人推崇为经典。《论语》全书二十篇,其中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国见解以及他评价古代圣贤的言论,更有孔子因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而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无奈。

本书是精心编撰的彩图版《论语》译注心得。分为三大部分,即原文、译文和圣人的智慧。这三大部分相互联系,译文是对原文的意译,使其简单易懂;圣人的智慧则是以原文为基础展开的评论,其中有幽默生动的故事,也有发人深省的寓言,更有从孔子言行中悟出的生活感言。

内容推荐

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是春秋时期最博学者之一。孔子的言行举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一直被后人推崇为经典。《论语》全书二十篇,其中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国见解以及他评价古代圣贤的言论,更有孔子因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而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无奈。

作者于是精心编撰了此本彩图版《论语》译注心得。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即原文、译文和圣人的智慧。这三大部分相互联系,译文是对原文的意译,使其简单易懂;圣人的智慧则是以原文为基础展开的评论,其中有幽默生动的故事,也有发人深省的寓言,更有从孔子言行中悟出的生活感言。为了便于展开圣人的智慧,书中将原文相关章节进行了顺序调整,这样更有利于孔子思想的完美体现。

目录

壹·学而篇

共16章,此篇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对孔门“为学”、“孝悌”等基本范畴进行了发挥,

引导初学者步入“道德之门”。

贰·为政篇

共24章,此篇主要围绕“为政”、“君子”、“为学”等问题展开讨论。

叁·八佾篇

共26章,此篇主要记录的是孔子论“礼乐”的內容。孔子所处的春秋未年,礼崩乐坏,

孔子极力想恢复西周初年周公旦所创制的礼乐制度。本篇是我们观察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肆·里仁篇

共26章,此篇孔子仍然是围绕着“仁”、“德”和“孝”的主题有所议论。

伍·公冶长篇

共26章,此篇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对众弟子以及对当世的著名人物和古人的评论。本篇集

中体现了孔子臧否人物的标准和思想。

陆·雍也篇

共30章,此篇主要记述了孔门众弟子的言行,以及孔子对他们的教导。

柒·述而篇

共38章,此篇涉及孔门师徒间的对话并不多,更多记录的是孔子吐露自己为学和为人的

心声。此外,孔子的起居形貌也散见本篇之中。

捌·泰伯篇

共21章,此篇主要是孔子对古代圣贤的评赞。

玖·子罕篇

共30章,此篇的主要内容是孔子提倡礼制,勉励弟子们好学不倦,以及记述孔子生平赞

同和反对的事情。

拾·乡党篇

共27章,此篇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

的正人君子。本篇中还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

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拾壹·先进篇

共26章,此篇主要论述孔子诸弟子的行为志向及孔子对诸弟子的评价。

拾贰·颜渊篇

共24章,此篇孔子谈到了怎样才是仁,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其中很多名句至今依然经

常引用。

拾叁·子路篇

共30章,此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

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拾肆·宪问篇

共44章,此篇孔子论述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

发表的评论,提出了“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拾伍·卫灵公篇

共42章,此篇内容涉及到孔子“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

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拾陆·季氏篇

共14章,此篇以箴诫为主,主要记录君子如何以礼治国、择友择乐、修身处世、学诗学

礼等。

拾柒·阳货篇

共26章,此篇主要记录孔子教育弟子们要讲究仁德,阐发修德治民、以礼乐治国的道理。

拾捌·微子篇

共11章,此篇主要记录古今人才、贤士以及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的行为。

拾玖·子张篇

共25章,此篇主要记录的是孔子的弟子们对学问、品德的探讨以及弟子对孔子的敬仰与维护。

贰拾·尧日篇

共3章,此篇记载的是古代先贤圣王尧、舜、禹、汤等的言论以及孔子对从政的看法。

试读章节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圣人的智慧

“温故而知新”,这是一个弥久而常新的道理,孔子的时代是那样,在现在依然意义非凡。总结过去,发现新知,只是中国人的传统。对于个人来说,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时刻更新自己,在知识上要有所创新,在工作中要有所创新,在事业中要有所创新。那么,创新的基础是什么呢,孔子一语道破玄机——“温故”。过去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只要你回过头去看,你都会发现新的东西。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复习旧知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累加,而是对自我重新认识的过程,是一种体验、一种熏陶、一种品味,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增加了对旧知的认识,又能够发现并获取新知。试想一下,故地重游,自然有许多感慨,但是山川变迁,你又会发现许多你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会获得一种全新的感受;故友重逢,感慨了别离后的欣喜悲欢之后,或有许多意外的发现。诸如此类,温故的含义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无处不有,光辉的未来依旧根植于曾经几度忽略的过去。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一种用途,而应该博学多能。”

圣人的智慧

美国著名哲学家赫伯特·芬格莱特说:“孔于思想的主旨不是‘个体的发现’,或者说不是个体终极重要性的发现。纯粹的个体是华而不实的、可以锻造以及脆弱易碎的,当一个个体在人生的礼仪活动中发挥作用时,该个体就被转化成为一个辉煌灿烂和神圣的礼器。”看到这段话,我们不能不承认赫伯特·芬格莱特对孔子的“君子不器”进行过深刻的探索,在某一层面上,他抓住了孔子的思想,纯粹的个体在人生的礼仪活动中的确会充当一个角色,其辉煌灿烂的时刻真是如同一个“辉煌灿烂的和神圣的礼器”。然而这并不是孔子所说的全部,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人不是机器,在现实社会中个体的存在不仅仅是社会机器的单一构件,而是要让自己的潜在才能、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和实现。然而在现代社会,人——尤其是个体的人完完全全地被职业化了,已经演变成了“君子必器”,否则在这个社会中似乎难以生存。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体需要的就是打破这种“君子必器”的模式,谋求自我潜在才能和个性的发展,只有这样,作为个体的人才能既不会成为“辉煌灿烂和神圣的礼器”,又不会在这个社会中迷失自我。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实践所说的,然后再说。”

圣人的智慧

孔子眼中的君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践家,而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空头理论家。“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一味良药,医治的是只说不做、夸夸其谈的病。从孔子自己来说,对自己的要求首先是实践,先从自己做起,而后再去教导别人。言行一致是孔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要求。在现代社会,空头理论家依然大有人在,对别人进行各种各样的要求约束,而自己只说不练,拉大旗扯虎皮,极尽舌辩之能事,信口雌黄,其行为是不足取的。因此,先进行实践,然后再说,这才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说出来而不做,就好比流逝之水、离弦之箭,一去而不复返了。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与人合群而不结党,小人结党而不合群。”

圣人的智慧

君子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所追求的现实中的理想人格。孔子对君子的内涵作了许多阐述,以上的三章就是从三个方面说明如何做君子。作为君子,他不能是个只有专才的技工,而是具有政事、文学、德行、言语等多方面修养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君子要行重于言。做好了再说,不空发牢骚。君子还要处理好和周围人的关系,让大家感到很舒服,愿意接纳你,但是不为自己的利益去营私结党。在人群中彰显你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周围的人向善。

君子在古往今来的社会中都是凤毛麟角的“珍稀物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他们就代表着良知和道德。要做到君子的确是相当的困难,但我们不能放弃这种努力。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为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忧国忧民的感情,都是君子内涵的一个方面。今天,我们怎么做君子呢?首先,得做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然后,得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保持一颗永远向善的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一味地进行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缺乏信心。”

圣人的智慧

西方哲学家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东西两位哲人殊途同归,东海西海,此心相同,此理相同,这一道理到现在依然不过时。思维在人学习知识乃至于知识的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只学不思,所学知识无法变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现在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只靠死学是不可能达到知识彼岸的。在学习中有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

孔子说:“攻击其它的学说,这种做法是有害的。”

圣人的智慧

这一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攻,可解作攻击,《诗经》上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攻也有治的意思。异端,有异端邪说之意;也可解作另一端,事物的另一方面。“已”字也有两解,可以解作停止;也可以当作助词,这些解释合起来,就太麻烦了。这样麻烦,就要先正本清源,用《论语》用语之例来判断。《论语》有:小子鸣鼓而攻之;攻其恶,勿攻人之恶。都不训治而训为攻,所以应当解为攻击。用“已”字的有:末之也已,可谓仁之方也巳。所以应当是助词。孔子的时代,中国还没有佛教,杨墨之说的出现也得等段时间。孔子又不太可能排挤道家,所以异端解成异端邪说就不对劲了,解成诸子百家之说就差不多。后面有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诸子百家之说,就可以说是小道,君子止子不为而已。如果党同伐异攻击起来,必然是非蜂起,这就成了世道人心之害了。而夫子之量,是海纳百川,无所不容。所以这一章的意思是:攻击其他的学说,这就会造成祸害。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圣人的智慧

此章孔子主要谈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在学习的方法上,他主张温故知新。首先,要把学过的知识巩固好了,再去学习新的东西。宋代大学问家朱熹也说:“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这其实也是对温故知新的深层阐释。孔子要求学生把学习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偏废。在学习态度上,孔夫子认为求知必须有个认真的态度,所以他对于路谆谆教导:一定不要不懂装懂,要踏实诚恳。学问的世界众说纷纭,会使人迷失方向,因此不能随便听信异端邪说。

孔于是大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弥足珍贵。孔子非常重视学习的基础,他主张要经常温习。不把学过的东西吃透,即使学了新知识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在我们这个时代外行冒充内行的南郭先生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真的需要重温一下孔子对子路的话。因为我们实在谁也欺骗不了,所能瞒过的仅仅是自己的良心。有时说出“不知道”三个字并不意味着丢人,而它所代表的是一种诚实和谦逊的态度。即使真的不知道,圣人还有另外一句话:“知耻近乎勇。”P26-31

序言

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是春秋时期最博学者之一。孔子的言行举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一直被后人推崇为经典。《论语》全书二十篇,其中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国见解以及他评价古代圣贤的言论,更有孔子因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而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无奈。

孔子学说,发前人所未发。他教导学生要学思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等学习方法。他的思想,离不开“忠恕仁德”,这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等著名论点中可见一斑。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他对周礼的崇敬达到世人所不能理解的程度,他曾无限感慨“事君尽礼,人以为陷也”,对这种不被理解,他除了无奈,也只能自我安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手!”

《论语》流传至今,经过多次编改、修订,版本已多种多样。但其中多以简体或繁体文言文为主,一般读者读来生涩难懂。故此,我们精心编撰了此本彩图版《论语》译注心得。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即原文、译文和圣人的智慧。这三大部分相互联系,译文是对原文的意译,使其简单易懂;圣人的智慧则是以原文为基础展开的评论,其中有幽默生动的故事,也有发人深省的寓言,更有从孔子言行中悟出的生活感言。为了便于展开圣人的智慧,书中将原文相关章节进行了顺序调整,这样更有利于孔子思想的完美体现。

千年之前,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出将入相者如子贡、子路之辈不胜枚举,这是孔子学说最好的应用实例。而今天,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我们也要品味国学的魅力,感受孔老夫子带给人们的思想启迪、心灵震撼。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翻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所谓中国学问界的矿苗,当然不专指书籍,自然界和社论实况,都是极重要的……我们对于书籍之浩瀚,应该欢喜谢他。不应该厌恶他。

——梁启超

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唐朝民间佛经数十倍于儒经,但中国文化并未变成印度文化,因为我们有那么强有力的文化根基。宋朝佛教理论上为什么没有什么发展,因为它已经融化在我们的文化中间了。今天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前提是必须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

——汤一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