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7篇,其主要内容包括:第四纪古气候概况;鳄蜥地理分布及种群数量;鳄蜥人工繁殖技术;科学养育管理措施;在自然条件下圈养鳄蜥的繁育;放归自然;鳄蜥与楔齿蜥。这些内容集28年对濒危珍稀物种鳄蜥的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成果,并在保护管理措施和人工繁育,以及放归自然研究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对于自然保护事业起到积极深远的影响,为两栖、爬行动物珍稀物种的放归自然提供参考。并对有关管理部门,研究单位和农、林业技术人员,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及实践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鳄蜥繁育与放归自然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张玉霞 |
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7篇,其主要内容包括:第四纪古气候概况;鳄蜥地理分布及种群数量;鳄蜥人工繁殖技术;科学养育管理措施;在自然条件下圈养鳄蜥的繁育;放归自然;鳄蜥与楔齿蜥。这些内容集28年对濒危珍稀物种鳄蜥的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成果,并在保护管理措施和人工繁育,以及放归自然研究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对于自然保护事业起到积极深远的影响,为两栖、爬行动物珍稀物种的放归自然提供参考。并对有关管理部门,研究单位和农、林业技术人员,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及实践意义。 内容推荐 鳄蜥为我国珍稀的I级保护动物,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Ⅱ,是应受到保护的物种。它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残留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子遗种类,是原始古老的蜥蜴类。鳄蜥的研究对研究动物进化、物种演化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了对鳄蜥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本书作者在25年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1~2006年,在广西、广东产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小区样线数量统计等方法,对两广的资源分布及种群数量,进行野外考察,查实结果:分布范围为北纬23度25分~24度45分,东经109度20分~113度20分;海拔高度在760m以下;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360~2574mm,平均气温16~30摄氏度间,植被大多数为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环境为最适生境。其种群数量分布主要在广西的贺州、昭平、金秀等县的少数山区,现有数量490~654只;广东在韶关曲江县罗坑保护区,产区现存160~200只。 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绪言 第一章 第四纪古气候与鳄蜥生存概况推测 第一节 气候变化 第二节 华南区的第四纪地层 第三节 华南区第四纪的古地理及南方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 第四节 从古爬行动物起源演化看鳄蜥的生存 第五节 鳄蜥产地生境 第六节 鳄蜥的生物学习性与生存推测 第二章 鳄蜥地理分布及种群数量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标志重捕研究水沟区域鳄蜥分布情况 二、线路统计研究大区域内的鳄蜥分布情况 第二节 鳄蜥分布范围 一、广西分布地点 二、广东分布地点 三、越南安图自然保护区分布地点 四、鳄蜥分布特点 第三节 鳄蜥种群数量 一、广西种群数量 二、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种群数量 三、越南安图自然保护区保存状况 第四节 怎样保护鳄蜥 第三章 鳄蜥人工繁育技术 第一节 鳄蜥繁殖 一、性成熟年龄及雌雄的区别 二、求偶与交配 三、怀孕与分娩 四、种群密度、数量 第二节 鳄蜥的胚前发育 一、雌性卵巢 二、雄性精巢 第三节 鳄蜥的胚胎发育 一、卵裂期 二、原肠胚形成和脊索与体腔中胚层形成期 三、胎膜形成期 四、器官发生期 第四节 鳄蜥的胚后发育 第五节 人工繁殖技术 一、选择性成熟鳄蜥的标准 二、配种采用的方法及雌雄搭配比例 第四章 科学管理措施 第一节 科学养育技术指标 第二节 饲养池的建造 一、饲养池场地选择 二、饲养池的建造 第三节 人工饲养的养殖密度 第四节 饲料和饲喂量 一、饲料 二、喂食量 第五节 孕蜥产仔期和初生幼蜥饲养管理 一、孕蜥饲养管理 二、孕蜥分娩期饲养管理 三、初生幼蜥饲养管理 第六节 幼蜥的饲养 一、幼蜥饲养应注意的事项 二、人工饲养条件下幼蜥的生长 第七节 亚成体的饲养 第八节 成蜥的饲养 第九节 加强复壮管理,提高鳄蜥繁殖力 一、鳄蜥的复壮管理 二、结果 第十节 疾病防治 一、鳄蜥常见病防治的重要性 二、如何预防鳄蜥常见病 三、鳄蜥常见疾病的治疗 第五章 在自然条件下圈养鳄蜥的繁育 第一节 野外繁育池的选择与建设 一、野外繁育池的选择 二、野外河口繁育池建设 第二节 长期监测对其生态、行为、繁育、疾病的研究 一、圈养监测研究结果 二、对鳄蜥活动节 律的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 第六章 放归自然 第一节 鳄蜥生境选择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果分析 第二节 放归点的选择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条件 三、社会经济状况 四、放归点蓝图设计 第三节 放归前的准备 一、放归前的准备 二、放归的实施 第四节 放归试验 一、放归成功的标准 二、放归试验方法 三、鳄蜥放归试验的过程 四、放归试验所具备的条件 五、启动和组织工作 六、宣传准备 七、放归过程 第五节 放归鳄蜥试验行为监测 一、放归鳄蜥的日活动规律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第六节 放归效率与保护 第七章 鳄蜥与楔齿蜥 第一节 鳄蜥与楔齿蜥的出现与分类地位 一、鳄蜥的出现与分类地位 二、楔齿蜥的出现与分类地位 第二节 形态及习性 一、鳄蜥的形态、习性 二、楔齿蜥的形态、习性 第三节 繁殖 一、鳄蜥的繁殖 二、楔齿蜥的繁殖 第四节 生境的选择及种群数量 一、鳄蜥生境的选择及种群数量 二、楔齿蜥生境的选择及种群数量 第五节 鳄蜥与楔齿蜥比较及保护 一、对比研究 二、保护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