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本着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围绕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交叉和综合研究的方法,从哲学、社会、法律、制度和政策、管理、外交、科技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力图从维持生态平衡的角度解决问题。不仅从环境污染的治理等传统环保手段着手,而且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指导下从行政、法制、政策、经济等各个方面对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指出新型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提出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理念,对环保投融资、发展环保产业、环境科技、加强公众参与、搞好环境外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同时在环境哲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科学等社会科学方面,也作了深入的探讨。
第一章 持续生态与环境的威胁
第一节 伤痕累累的地球
第二节 全球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新态势
第四节 环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第二章 制约持续生态与环境的要素分析
第一节 生态环境破坏的诱因
第二节 非科学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人口膨胀对环境的压力
第四节 水资源短缺带来的环境威胁
第三章 持续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哲学
第四章 持续生态与环境战略取向与制度安排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第二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原则
第三节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实施持续生态与环境战略的政策选择与制度安排
第五章 持续生态与环境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环境政策概述
第二节 中国环境政策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环境政策的未来
第六章 持续生态与环境的经济手段
第一节 环境经济手段
第二节 环境排污制度
第三节 排污权交易
第四节 环境投融资体制
第七章 持续生态与环境的法律保障与创新
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环境法的形成
第二节 环境法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八章 持续生态与环境营销
第一节 大力推行绿色营销
第二节 中国绿色营销对策
第九章 持续生态与环境的关键——环保科技
第一节 国际环保科技
第二节 中国的环保科技
第三节 中国21世纪的环保科技
第四节 环保新技术
第五节 清洁生产
第十章 环保产业对持续生态与环境的促进与约束
第一节 中国环保产业现状
第二节 发达国家环保产业现状
第三节 环保产业、环境法制与科技
第四节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
第五节 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
第六节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持续生态与环境的创新空间
第一节 复杂生态科学
第二节 生态问题与主客体关系
第三节 人类拯救自身的道路(一)——生态农业
第四节 人类拯救自身的道路(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五节 人类拯救自身的道路(三)——绿色政治
第六节 人类拯救自身的道路(四)——生态旅游
第十二章 基于系统科学的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第一节 环境污染的形成
第二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第三节 新型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预防
第十三章 环境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第一节 历史诞育公共参与,现实呼唤环保组织
第二节 我国公众参与环保现状
第三节 建立科学的公众参与体制
第四节 环境宣传和环境教育
第五节 公众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不同制度、体制下持续生态与环境的差异探索
第一节 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环境保护
第二节 全球环境的两极分化
第十五章 持续生态与环境的国际合作及环境外交
第一节 搞好环境外交,维护环境权益
第二节 维护世界环境安全
第十六章 持续生态与环境的指标体系和监测体系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第二节 环境指标体系
第三节 环境监测体系
第四节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