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流传在我国蒙古族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四卫拉特部的英雄史诗。它塑造了江格尔等英雄形象,展现了传说和记忆中的历史,表达了对人间天堂宝木巴的热爱与赞美。它是蒙古族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一首永恒的歌。江格尔齐们在娱乐、喜庆、比赛时演唱它,代代相传,流传到今天。它是四卫拉特人社会历史生活的缩影,对研究游牧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江格尔传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何德修 |
出版社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流传在我国蒙古族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四卫拉特部的英雄史诗。它塑造了江格尔等英雄形象,展现了传说和记忆中的历史,表达了对人间天堂宝木巴的热爱与赞美。它是蒙古族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一首永恒的歌。江格尔齐们在娱乐、喜庆、比赛时演唱它,代代相传,流传到今天。它是四卫拉特人社会历史生活的缩影,对研究游牧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内容推荐 这是流传在我国蒙古族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四卫拉特部的英雄史诗。它塑造了江格尔等英雄形象,展现了传说和记忆中的历史,表达了对人间天堂宝木巴的热爱与赞美。它是蒙古族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一首永恒的歌。江格尔齐们在娱乐、喜庆、比赛时演唱它,代代相传,流传到今天。它是四卫拉特人社会历史生活的缩影,对研究游牧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价值。蒙古长调已成为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江格尔]已不仅仅是蒙古族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了。 目录 故事的歌手——史诗的改写及意义(代序) 第一章 少年英雄江格尔 第二章 江格尔与阿勒坦·切吉之战 第三章 萨纳勒归顺江格尔 第四章 洪古尔降服萨布尔 第五章 萨纳勒的远征 第六章 萨布尔勇建奇功 第七章 雄狮洪古尔求婚记 第八章 洪古尔勇擒阿里亚·孟胡赖 第九章 江格尔大战暴君包若·芒乃汗 第十章 恶魔夏拉·蛄尔古的覆灭 第十一章 江格尔勇救洪古尔 第十二章 暴君哈拉·肯尼斯的灭亡 第十三章 美男子明彦出征图茹克·阿勒坦汗 第十四章 明彦活捉库尔门可汗 第十五章 雄狮洪古尔与哈拉·吉勒甘汗之战 第十六章 三个小勇士擒大敌 第十七章 洪古尔降伏夏拉·蟒古斯 后记 试读章节 相传在古老的黄金世纪初期,陆地和海洋刚刚分开,须弥山还是一个小山包,世界还是一片朦胧混沌。诸多佛门弟子四处弘扬佛法之时,生活在巍巍阿尔泰山西麓、美丽富饶的额尔齐斯河畔,广袤草原上的蒙古卫拉特部,在塔克勒·祖拉汗的率领下,在希克尔海边建立了自己美丽的家园——宝木巴。 塔克勒·祖拉汗天性敦厚、善良,一心崇尚释迦牟尼。他笃信佛教的苦、集、灭、道四“真谛”,除了自己每天诵经不辍外,并且常常为部民宣讲佛经教义,以实际行动破解自身的一切“惑”。他坚持刻苦修炼、力戒淫逸、积德行善,因此深为宝木巴部民拥戴。 塔克勒·祖拉汗在位时,发誓要将宝木巴建成没有孤儿、没有鳏寡、没有流浪和冻饿的安定、幸福的人间仙境。他率领勤劳勇敢的宝木巴人民,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过上了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生活。然而,正当他雄心勃勃欲大展宏图的时候,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灭顶之灾。 那是刚刚入秋后不久的一个八月天,暑热还没有完全退尽,牧草逐渐开始泛黄,塔克勒·祖拉汗带着仆人孟胡赖到山里去视察自家的马群。他们骑马走了九天,翻过两座达坂来到塔兰河谷,看到漫山遍野都是膘肥体壮的马匹,心里不禁乐开了花。牧马人告诉塔克勒·祖拉汗,今年又新添了五百匹小马驹,可汗得意地捻着胡须哈哈地笑出了声。 牧马人和孟胡赖见主人高兴,在一旁对他说了不少好话,赞扬他给宝木巴的人们带来幸福、吉祥。 塔克勒·祖拉汗视察完自家的马群,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牧场,带着仆人孟胡赖转回家去。那天的天气特别好,他的心情也特别愉快,一路上催着大红马跑得飞快。孟胡赖骑马紧随其后,虽然他骑的也是一匹壮马,但是没跑出多远,那马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 中午,主仆二人来到山丹河边,塔克勒·祖拉汗知道这里离家已不是太远,于是放慢了脚步,决定在河边休息一会儿。他们来到河边一块平坦的草地,勒住马跳下马鞍,吩咐仆人孟胡赖就地休息。 孟胡赖忙从马背上取了花毡铺在地上,从羊皮口袋中拿出熟牛肉干、干奶酪等食物摆上,又拿出一只用骆驼皮做的皮壶,里面装的是在牧民家灌的奶酒。然后他到草地上拣了一些牛粪生着火,支上铁釜烧上奶茶。 塔克勒·祖拉汗活动了一阵僵硬的腰腿,在河边遛达了一阵,看着滔滔流逝的河水,往事亦如河水一样在头脑里奔流不息。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率领部民艰苦奋斗的片断,几十年的寻寻觅觅,无数次的长途迁徙,如今才有了骑着马几十天都跑不到边的领地——宝木巴,部民也才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他在河边踱着步,听到仆人孟胡赖叫他吃饭,这才从沉思中跳了出来。他蹲到河边,掬起河水洗了手脸。 孟胡赖烧好奶茶,摆上牛、羊肉干和奶酪等食物,请主人坐到花毡上,从皮壶里给主人先斟了一碗奶酒。 塔克勒·祖拉汗端起酒碗,咕嘟咕嘟就喝了下去,又用手抹去沾在上唇胡须上的酒珠。 孟胡赖知道主人渴了,不待吩咐又给他斟了一碗。 塔克勒·祖拉汗端起来又喝了下去。喝完了两碗奶酒,他觉得不是太渴了,这才拿起一匹煮熟的牛肋骨用小刀割肉吃。 因为奴隶不能与主子同桌而食,孟胡赖侍候主人吃上饭,自己才坐到离主人有几庹(一庹相当于人的双臂向两侧伸开的长度)远的地方,背过主人吃着自己带的食物。 塔克勒·祖拉汗吃饱了饭,倒在略已泛黄的草地上,望着万里无云的晴空,又继续想开了他的心事。 人说草原上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当塔克勒·祖拉汗还沉浸在回忆中时,孰料老天爷突然变了脸,万里无云的晴空,瞬间就铅云密布。那团团乌云,几乎沉重得要垂到地面上来。太阳顿时失去了光辉,苍白无力地在云层中时隐时现,不一会儿就完全失去了踪影。 塔克勒·祖拉汗看到忽然之间变得昏暗的天空,再一看北方山头还不断涌起的乌云,凭他一辈子在草原生活的经验,知道这是暴风雪即将到来的征兆。他一骨碌爬起来,对仆人孟胡赖说了声“不好,咱们快走!”就跑过去解大红马的绊子。 草原上的人们常说:“黑风起,灾难临。”孟胡赖也知道这种天气的厉害,其实他没待主人吩咐,就已经在收拾地上的食物了。他迅速将食物装进皮口袋,绑在自己的马鞍上,看看没落下什么东西即翻身上马,紧迫塔克勒·祖拉汗的大红马而去。这时主人已经跑出去有十几庹远了,他一叩马腹,就跟在后面狂奔起来。 主仆二人骑着马大概才跑了几十贝热(1贝热约有4里)远,旷野里便狂风骤起,扑面而来的大风发出尖锐的啸叫声,飞起的沙石如雨点一般击打着他们的身体,迷住了他们的眼睛。大风刮走了空气,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掐住他们的脖子,几乎令他们窒息。他们只得匍匐在马背上,将头缩进皮袍里,跑一段路后猛然抬起来吸一口气,再看一眼前面的路,然后又缩了进去。 P1-4 序言 每一种文明都在寻找自己光辉的源头,以便汲取父亲般的智慧和力量。史诗正是这样一个“源头”。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中国三大史诗《格萨尔王》、《江格尔》、《玛纳斯》,都代表了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集体记忆,也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基因密码和精神图谱。 埃兹拉·庞德在《阅读入门》一书中对史诗下过一个最简洁明了的定义:史诗是一首包含历史的诗。 史诗作为部落记事和民族编年史,是混合了想象的民族记忆宝库,有时恰恰是他们惟一拥有的编年史。当然,讴歌伟大英雄的生平事迹是史诗最重要的主题。史诗歌手就是行吟诗人,在希腊是荷马(关于荷马究竟是“个人”还是“集体”历来存在争议,但现在定型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无疑加入了荷马之后众多行吟诗人的集体创作和智慧),在柯尔克孜族中叫玛纳斯齐,在卫拉特蒙古中称江格尔齐,他们唱着古老的歌曲,成为民族精神的奠基人。哈萨克族中没有长篇史诗,但作为行吟诗人的阿肯,同样拥有崇高的地位。所以柏拉图说,“荷马教育了希腊”。换言之,荷马成为希腊文化的创建人、诗人的祖宗和一切不同流派希腊哲学的源泉。 作为一首包含历史的诗,史诗超越了现实的时空界限,它要体现长度、规模和体积,也就是它的分量。我们称《红楼梦》、《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小说是“史诗般的”,是因为它们拥有史诗的长度和分量。荷马史诗有两万七千行,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长达二十三万多行,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在歌手表演欲与观众娱乐欲的互动中,展开了恢宏的场景和生动的追忆,歌手的叙述变成了一个可以分享的集体节日、民族节日,这正是史诗的魅力所在。史诗所蕴含内容的丰富性,使它成为一个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哲学、宗教、美学、军事、医学、习俗的百科全书。 口口相传,是史诗最基本的传承方式,这使史诗往往出现多种唱本和变体。如《江格尔》,从国内到国外,就有十五章、二十六章乃至一百多章等不同的演绎版本。按照“帕里一洛德口头理论”,史诗具备以下特点:诗就是歌;它的表演者同时也是创作者;无论他表演什么,他都要再创造;歌手即兴表演的艺术牢牢植根于他对传统要素的把握;他所讲述的故事与其他国家的不同背景下的演唱有血肉联系。在史诗中,诗与歌、创作与表演、故事与背景是浑然一体的。 在《黑暗传》发现于神农架丛林之前,汉民族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史诗的民族。而在公认的中国三大史诗中,新疆占了两部,这是一笔值得我们自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格尔》是流传在我国蒙古族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四卫拉特部的英雄史诗。它塑造了江格尔等英雄形象,展现了传说和记忆中的历史,表达了对人间天堂宝木巴的热爱与赞美。它是蒙古族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一首永恒的歌。江格尔齐们在娱乐、喜庆、比赛时演唱它,代代相传,流传到今天。它是四卫拉特人社会历史生活的缩影,对研究游牧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价值。蒙古长调已成为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江格尔》已不仅仅是蒙古族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了。 现在,何德修先生将《江格尔》改写成了小说,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在史诗书面化之后,小说作为史诗的普及版,走出学院、课堂和研究者的书斋,无疑具备了赢得更广大读者的可能性。这符合当代传播规律,是使史诗回归民间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何德修先生深入研究《江格尔》,请教有关专家学者,结合当代小说的某些特点。对史诗进行系统梳理,去除了重复雷同、空泛抒情和自相矛盾的部分,也增加了一些故事和细节,进行了必要的演绎和虚构。他的改写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从前,能唱五章以下《江格尔》的人是没有资格叫江格尔齐的。如今,连这样的“江格尔齐”都已十分罕见了。这越发增加了何德修先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他用一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小说。作为一名楼兰学的学者,尤其是作为一名资深的户外探险家,何德修先生通过这本书的写作完成了对个人的一次改写:从旷野行走转向纸上行走。 “在一个更大的意义上,荷马也代表了从洪荒难稽的古代直至今天所有的故事的歌手。”(洛德语)何德修先生无疑是今天的“故事的歌手”,他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了“荷马的进程”。这种参与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2006年4月27日 后记 在新疆生活了一辈子,对新疆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有着特殊的感情,一直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现在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又做成了一件。 我从来认为,一个人只要是做好事,定然就会有好心人相助,当我于2005年初起意准备编著此书时,将故事梗概发给了从事《江格尔》研究的著名专家贾木查先生,并谈及了今后进一步宣传江格尔的打算,得到了他的充分肯定。初稿完成后,他在百忙中仔细审阅,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贾木查先生毕生致力于江格尔研究,他新近主编的《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搜集、整理了各地“江格尔齐”传唱的故事,共有二十五章节,是目前辑录最完整的一部。本书也参照了该书的有关内容。 另外原《丝路游》杂志的主编段离、新疆的著名作家沈苇、程万里,付梓之时《消费晨报》的江南等都给予了支持和帮助。本书责任编辑刘改霞为尽快出版此书,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尽心尽责地工作,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编辑任务,付梓之时特向诸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爱人。 锕德修 2006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