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一个沉重的话题!本书以案例再现的手法,结合专家点评、网友粘贴和家教拾贝等形式,把感性诉求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仅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本好读物,同时也为学校、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流泪的花样年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九宏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青少年犯罪,一个沉重的话题!本书以案例再现的手法,结合专家点评、网友粘贴和家教拾贝等形式,把感性诉求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仅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本好读物,同时也为学校、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沉痛的事实告诉我们,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个性形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对青少年行为、品德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家庭心理、生理教育,重视亲子间情感与语言的交流,协调家庭成员的亲密性,对于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济世良方”。 目录 折翅的雏鹰 我为网狂 路,该怎样走? 花季的暗河 妈妈的唠叨声 我的不幸从童年开始 盲区少年 谁是弱智? 带血的泪水 “自由”的代价 我酷?我哭 我是爷爷奶奶的小儿子 金钱的诱惑 家 赌徒的血泪独白 我的成长泪光点点 泪落无声 不归路上的隐痛 流泪的雨季 哥哥,你在哪里 高墙内外 牌魔 文学刚的蜕变 改写人生 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阳光 梦想在管教所放飞 爱心医生 棍棒父亲的惨痛忏悔录 倾心帮教迷途浪子走向新生 后记:成长在这里沉思 试读章节 在采访阿娇前,总是听到家长们开口闭口地这样斥责孩子:“你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不好好读书?”的确比起自己的父母,他们在物质上可算是“什么都有”,但在精神与心理上,他们却缺少被信任与尊重,在情感上,有些孩子几乎患了“亲情饥渴症”。 下面是阿娇几乎是一句一泪的哭诉: 童年,对我而言是一份潮湿的心情,一份暗淡的记忆 我的爸爸是军人,妈妈是妇产科医生,我很小的时候,听说大概只有6个月时,就被爸爸妈妈送到远在山东农村的姥姥家断奶生活了。我的童年不是在爸爸的膝下,妈妈的怀抱中度过的,也不是在布娃娃和玩具的陪伴下度过的,而是在邻居的“百家饭”和漫长的等待中度过的。姥姥姥爷很忙,除了家务,还要在地里干农活。我呢?不会走的时候,姥姥姥爷就在地上铺张塑料布,上面摆满吃的、喝的,我在上面一坐就是半天,后来会走了,喜欢到处摸动,姥姥姥爷认为太危险了,万一掉到水塘里、摔倒在田沟里有个三长两短不好向爸爸妈妈交代,每每太忙时,就将我托付给邻居照看,邻居看我小,姥姥姥爷又忙,有什么好吃的总给我一份,我吃饱后就坐在小凳子上,在邻居奶奶婶婶们的闲聊中等着姥姥姥爷收工后来接我。而这些奶奶婶婶们总喜欢重三遍四地拿我开心:“娇娇,想不想妈妈?看爸爸妈妈都不要你啰” 我从小就性格倔强。有时,我一哭就是好半天,任凭姥姥姥爷怎么哄也哄不好。这时他们就会拿出杀手锏来吓唬我说:“再哭,我就打电话叫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不接你回家”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极其恐惧地长大的。说真的,尽管当时我对爸爸妈妈的印象非常模糊,甚至有几分淡漠,但是从心底我是盼望着能早日回到爸爸妈妈身边,期望着他们早日接我回家的。记得姥姥隔壁家的婶婶总是喜欢打骂她的女儿会会,那时,我只要听到隔壁婶婶的吼叫声和会会的哭声,我准会站在她家的院子门前久久地看着会会,想着我自己的心事:要是我妈妈天天来打我骂我该是多么好啊!真的,那时只有天知道,我是多么地羡慕会会哦。我想和会会玩,做好朋友,可是会会说,村里伢们说了,都不要跟我玩的,因为我是城里伢,我身上穿的是城里伢的洋装,脚上穿的是城里伢的皮鞋,头上戴的是城里伢的花卡和花结子,所以我被光荣地孤立着,每天只能远远地看着会会她们一群伢在场子里玩捉迷藏、玩丢手绢等游戏。所以现在,看到那些小朋友们欢快地度过童年,我心底仍带着丝丝妒意。 P34-36 序言 青少年犯罪,一个沉重的话题! 面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持续增长之势,家庭、学校、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都在沉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状况?该如何挽救这些折翅的雏鹰?该如何浇灌这些还未来得及开放就行将枯萎的蓓蕾?无疑,从家庭教育人手是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孩子和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它所固有的延续性、贴近性、依附性和深入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就对青少年产生作用,这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所无法企及的。 儿童文学作家九宏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以其职业的敏锐、女性的细腻探究了一群被异化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以一个个真实具体、触目惊心的案例证实,青少年犯罪是家庭教育失误的直接体现,家庭教育的诸多缺陷所造成的“盲区”成了吞噬青少年的“黑洞”。综观全书,九宏所谈到的家庭教育误区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教育要求失度、教育内容失重和教育方法失当、家庭教育功能失调。同时在文中,作者又通过具体个案从诸多方面对这些误区进行阐发。 《流泪的花样年华》向我们昭示了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揭示了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紧迫性。作者以沉痛的事实告诉我们,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个性形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对青少年行为、品德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家庭心理、生理教育,重视亲子间情感与语言的交流,协调家庭成员的亲密性,对于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济世良方”。 毋庸置疑,青少年教育是一项涉及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的熏陶,社会环境的净化,法制建设的完善都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但家庭教育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研究家庭教育亦是当务之急。《流泪的花样年华》以案例再现的手法,结合专家点评、网友粘贴和家教拾贝等形式,把感性诉求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仅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本好读物,同时也为学校、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初识九宏,因其年轻及读过其《多思年华》、《心灵氧吧》两本集子的缘故,以为她只是个独抒性灵、描绘情感的能手。然此次亲历其《流泪的花样年华》的素材采集和成书过程。遂感受到她敏锐的社会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也体味到她这个选题的重大旨意及其历练沉稳的文风。九宏日趋成熟。甚感欣慰。应其之邀,谨作斯文为序! 湖北省司法厅厅长 张坚 后记 古人云:“虎毒不食子”。然而,武汉市年龄仅10岁的少年芦卫的生命却如同一根芦苇般地被其父戛然折断了。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父亲对儿子暴打?又是什么厉因,竟然会子命父夺? ——问题在哪里? 在儿子?在父亲?在母亲?在社会?在你?在我?一个关于“问题”的严肃课题!我们除了震惊和悲叹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呢?是否也应该为这些问题家庭、问题少年进行探讨,进行研究,进而提供一些帮助呢?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孩子误人歧途,是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同为人之子女,设身处地为问题少年想想,会想到什么?同为人之父母,推人及己,为不幸的父母想想,感觉又会怎样? 悲剧总是越少越好,思考总是越早越好,家庭总是越平静越好,社会总是越安宁越好。 据社会学家分析,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剧增的另一个原因是:随着当前社会转轨时期产生的传统价值观的迷失、贫富差距的加大、失业或潜在失业的增多、单亲家庭比例的增多等社会问题的存在,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个较为特殊的青少年弱势群体。而这一群体因其经济基础不稳定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不确定性与摇摆,使其中部分青少年可能有一定的反传统性和反社会心理。 对于这些主要由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子女、残疾青少年、有过一般违法行为或反社会行为的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困难家庭子女等组成,即被法学家称为“边缘青少年”的特殊群体。如果不能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注并帮他们摆脱学习与生活上的困难,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他们中的一些人便有可能走向社会的另一面。 记得一本医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献爱心,对自己的健康是有益的。道理在于,爱心是献给他人的,献给社会的,献出爱心的过程,实际是对自己对他人的帮助,对社会的责任。”于是我带着爱心和责任心,带着满脑子的问题:家庭的问题一定要孩子承担吗?问题家庭的问题如何解决?其子女应如何帮教?社会、学校应给他们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帮助?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应充当什么角色?孩子该如何树立维权意识? 不管在哪方面,我深知自己没有什么能力和成绩,也没有什么高尚的旗帜,但是心若孩童的我一直喜欢孩子,喜欢凝神静读孩子们的心灵,对孩子总是有着挥之不去的五彩爱心。所以,我一直虔诚地护守着、净化着少年儿童这块圣地,选择着从事与之相关的传播与创作工作。这是一份难解的情愫,直至人到中年这种情结更浓。 是的,很多人都对我说过,这是个社会问题,凭你个人的力量是没有作为的,这些应该是由政府的相关机构去考虑的这些话有着很深的含义在其中。但是作为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我希望我的写作之旅是光彩的,是用五彩爱心铺就的。从2004年到2005年间我一次又一次走进未成年犯管教所,走近了我不幸失足的青少年朋友,和他们面对面、手拉手。 在采访的日子里,我在大军山招待所内彻夜难眠,眼前总是挥不去这些孩子们那种失去童真的眼神,悔恨的泪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哀那种游丝般忧伤的情绪和苦涩泣血的心痛。他们备受煎熬,他们想对人倾诉,他们需要人们的理解和社会的宽容、关爱。是的,他们是触法少年,小小年纪犯下了盗窃罪、抢劫罪,强奸罪甚至杀人罪但他们也有苦衷,也有话要说。 世界是由成人和儿童组成的;生活是由成功与失败组成的;成长的路上是由欢笑与泪水成长的。 通常,成人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记得一位儿童专家说:儿童是儿童问题的专家。 那么,问题少年是不是就是少年问题的专家呢? 哦,为了更多的人的幸福,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些问题少年们忏悔的声音,看看他们真实的心灵,他们的失足,也许给人们以警示;让他们,成为别人的镜子;让别人,不再有他们的今天。他们错了,不能让更多的人再错;他们付出了成长的代价,不能让更多的孩子付出代价。然而,这是靠高墙外的人去做,靠所有人,无论少年还是成人,无论平民还是官员。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关心失足少年,是对人性的呼唤;关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对社会的贡献。 湖北省司法厅张坚厅长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他以他的睿智全力支持我对问题少年的探究。当他了解到我有写未成年犯家庭教育失守的作品计划时,百忙之中立即安排车送我去未成年管教所采访。湖北省监狱管理局黄锋等老师及未成年犯管教所具体分管的工作人员李炬桥副政委、刘德斌科长又多方面地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余火焰给本书提供并摄影了大量图片,张坚厅长虽公务十分繁忙,但仍拨冗认真地审读我的书稿,给予我多方面的支持;他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作风,及对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品格,让我受益匪浅。共青团武汉市委书记徐晓、副书记王筱武、宣传部部长田冰,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董宏猷、秘书长张炳绍及恩师杨坚强,对我的创作也一直非常关注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对此,我由衷地向他们表示感谢和崇敬。如果没有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不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这本在高墙内外起沟通作用的警世之书也将难以付梓。最后,我要真诚地感谢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邱久钦、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领导和编辑对此书出版不遗余力地支持和帮助! 未成年犯是犯罪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当我深入一线,对问题子女和问题家庭进行了采访后,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了这本关于少年犯与家庭结构及教育现状的报告文集。 作品以案说法、议案学法,力求告诉人们: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环境不良,是诱发青少年走上歧途,导致其犯罪,自残乃至轻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启蒙教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完整的家庭,科学的教育,健康的心理,才会塑造美好的人生。 在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面对少年朋友心智越来越早熟的现实,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身边涌现出更多的像可敬的郑美文奶奶那样对失足的少年朋友多些关注、关心、关爱。 需要说明的是,在成书之前,征得了每位受访者的认可。同时,为了不影响这些青少年朋友的生活,书中主人公均用化名。 读者朋友,如果您有什么心里话,或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成长问题及失足少年的帮教等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将您宝贵的意见发到:zjh899@hotmail.com。谢谢!
2005年5月8日凌晨 九宏笔于龙阳湖栖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