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妈妈时间少,那何不将孩子带进厨房?利用厨房这个平台为孩子补上家庭益智益情这一课。有可爱的孩子在身天,洗菜做饭也会变成一种娱乐!
当然如果你是经常在厨房内表演的爸爸,这本书同样适合你。希望本书能让经常见缝插针抢时间的爸爸妈妈们茅塞顿开!
处于对安全和卫生的考虑,厨房一直被列为孩子玩耍的禁区。妈妈做饭的时候,孩子要是跟着“溜”进厨房,一定会被厉声呵斥“赶”出去。然而我们发现:许多孩子对厨房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香味”的诱惑,也有奇形怪状的瓶瓶罐罐的吸引,更有对妈妈的依赖。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考虑把厨房开辟成一个亲子空间呢?让孩子和见你一道享受厨房的快乐,教他辩别各种各样的色彩、形状,也让他开始体会“劳动”的艰辛,从小认识父母的“伟大”。当然,在厨房进行亲子教育,安全和卫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把地板擦干净
什么离小孩最近?小家伙常常视爸爸妈妈为庞然大物,他们看大人的时候都会仰着头,所以离他最近的那当然是地板了!那么,在将小家伙带进厨房之前,除了做好厨房地面防滑的准备之外,妈妈们要做的第二步工作就是厨房地板的清洁。
客厅的地板好清扫,只要经常打扫,用拖布拖两次,地面便亮堂得可以映出人影,而厨房的地板,则需要加一步除油渍工作。
这里为妈妈介绍两种除去地面油污的办法:
◆将面粉撒在污迹上,再把面粉扫走后用清洁剂擦拭。
◆在拖把上倒一点醋,反复擦拭地面。
厨房的地板再干净,孩子躺在上面都是不行的。而孩子还小,有时候泼劲十足——比如他自己觉得受伤害的时候,很有可能往地上一躺,然后哭喊着打滚,你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当然,他还是小孩子,妈妈们无须限制他哭的自由——可如何让他哭闹的时候有个地域选择,无论如何,不能说得不对就往地上躺吧!
所以,建议妈妈们去找《邋遢大王奇遇记》的DVD给他看看,然后再来这样几句设问:
“邋遢大王为什么会变小的?”
“你知道他是喝了不干净的东西,那明白妈妈为什么要叫你饭前便后洗手吗?”
“吃水果之前要做什么?”
“水果掉地上了该不该洗?”
“那还敢不敢二话不说就往地上坐?”
可以很自由地设置问题,或多或少,他都会吸收一些卫生知识——孩子学会讲卫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教。
P13-14
“给孩子营养,给孩子营养之外。”——这便是本书所倡导的厨房要义。
这个时代的中国妈妈,不像早年女性扮演的是纯粹的“贤内助”角色——现代版的中国妈妈大多想要追求事业上的成功;也不像国外发达国家的女性,可以肆无忌惮地辞职在家专心养儿——中国目前的福利政策由不得妈妈们异想天开,妈妈也是要赚钱养家的!
细细算来,现代版的中国妈妈,工作之外的零散时间真是相当地少,而这些零散时间的很大一部分都会花在厨房里,因为妈妈们虽然忙忙碌碌,却总是会心甘情愿地花大量时间为孩子做好吃的,目的是让孩子长得壮壮的。可是妈妈们听过这句老话吗——孩子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也曾发表报告指出,3岁幼童的言行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当时这一报告轰动了英伦三岛。
为什么以上言论能被证实呢?因为,幼儿时期,孩子有了最初的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它是自然而然、没有老师和家长逼迫的求知本能。孩子在处理信息的同时,他独特的自我个性也在逐步形成,而这种个性会对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诸多领域构成影响。如果这个时候,妈妈们因为没时间,而忽略了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的话,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缺失,一种遗憾。
时间少,那何不将孩子带进厨房,利用厨房这个平台为学龄前的孩子补上家庭益智益情这一课呢?有可爱的孩子在身边,洗菜做饭这种家务事也会变成一种娱乐——本书力在助妈妈们一臂之力,在让孩子吃好长壮的同时,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并使健康的心理意识在孩子心底萌芽。
当然如果你是经常在厨房内表演的爸爸,这本书同样适合你。希望本书能让经常见缝插针抢时间的爸爸妈妈们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