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化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力资本的投资规模必然会明显的增大,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建立强大而可持续的劳动力市场,如何测定人力资本对企业成功的价值,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和商业目标成功的结合起来,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书是《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方法丛书》之一,通过完整咨询案例再现咨询过程,运用多幅真实图表阐释咨询内涵,揭示了全球著名咨询公司的方法。本书不但可读性相当高,同时对那些想要在未来一展身手的公司或职业人士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用好书。
今天,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执行力,如何更好地激励员工就成了企业竞争求存与业绩增长的“胜负手”。很多企业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不管采用哪种激励手段,取得的效果都是差强人意,难道激励、考核等真的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的培训,为什么很多员工都无动于衷,难道培训真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双刃剑”?
本书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方法和工具的系统介绍,可以使以上问题迎刃而解。通过介绍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那些完善、系统和使用便捷的方法论和工具,以及对一些人力资源咨询项目案例的全景展开,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和咨询顾问全面掌握人力资源咨询及管理的核心方法,从而轻松解决难题,从容应对竞争。
二、激励种类与方法
(一)激励种类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应用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管理的性质上区分,主要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大类。
1 物质激励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满足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物质需求是最低的,也为最根本的需要。所以,企业以货币或实物形式对员工的良好行为进行奖励的行为,是企业激励员工的最为基本的手段。
运用物质激励对员工的良好行为进行肯定或处罚其不良行为,在企业中主要是通过加薪、发奖品和奖金、分房,以及休假、疗养和旅游等福利待遇。负向激励方式有:扣发奖金、工资和罚款等。
在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讲求实绩。奖励要以工作实绩为标准来实施激励,工作实绩是员工能力、劳动态度和劳动成果的体现。用工作实绩说话,是企业对员工施行激励手段,开展考核评比等活动的体现。要避免那种“印象奖”、“辛苦奖”、“照顾奖”,只有根据工作实绩评出“成果奖”,才能对所有员工起到激励作用。
(2)奖励正确的行为。美国管理专家米契尔·拉伯福在长斯的实践中发现:在尝试着要做正确的事时,人们很容易掉人这样的陷阱:即奖励错误的行为,而忽视或惩罚正确的行为。结果是,我们希望得到A,却不经意地奖励B,而且还在困惑为什么会得到B。人们往往犯这样的错误:希望、要求得到A,却往往得到了B,原因是他自己往往不经意地奖励了B。拉伯福说,企业在奖励员工方面最常犯的有十大错误:
1)需要有更好的成果,但却去奖励那些看起来最忙、工作的最久的人。
2)要求工作的品质,但却设下不合理的完工期限。
3)希望对问题有治本的答案,但却奖励治标的方法。
4)光谈对公司的忠诚感,但却不提供工作保障,而且付最高的薪水给最新进和那些威胁要离职的员工。
5)需要事情简化,但却奖励使事情复杂化和制造琐碎的人。
6)要求和谐的工作环境,但却奖励那些最会抱怨且光说不练的人。
7)需要有创意的人,但却责罚那些敢于特立独行的人。
8)光说要节俭,但却以最大的预算增幅,来奖励那些将他们所有的资源耗得精光的职员。
9)要求团队合作,但却奖励团队中的某一成员而牺牲了其他的人。
10)需要创新,但却处罚未能成功的创意,而且奖励墨守成规的行为。
孔子云:举一而不能以三反,不可教也。每一个管理者都可以对照拉伯福所说的这十种错误,举一反三,验照一下自己是不是犯过类似的错误。……P55-56
“人力资源”的出现约在1970年以后,并逐渐取代“人事”或“人力”等狭隘的字眼。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发达国家在过度强调物质与财政资源之后,逐步认识到了在组织中的关键地位,再回头给予了如此重新定位,并视人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其所能够运用的资源主要有三种:物质资源,如土地、原料与机器;财政资源,如金钱与融资信用;人力资源,包括组织内部成员与其所能运用的外在人力。人们一般对物质和财政资源的概念比较清楚,但对于人力资源的意义如何,则不甚了解。狭义而言,人本身就是资源、能源,人可以被运用于搬运物品、制造产品、作战等。但人的作用并非仅仅如此,人的作用还在于能统合其他资源,结合三者的效益,使之脱离纯资源的地位,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但要成为有效的资源,必须有效地运用人力。因此,人力资源可引申为人力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理想、创造力等特质,以及应用上述特质而获得的作为。
在一个组织中,各种资源都有其重要性,然而人力资源更加显得重要。人力资源成为现代社会和组织的战略资源,一方面来源于现代社会的性质——知识和信息社会;另一方面来源于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特性——它是一种能动资源,即它在经济和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和处于中心地位它发起、使用、操纵、控制着其他资源,使其他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地开发、配置和利用;同时它是惟一起创新作用的因素。整体而言,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系统的动力。正因为如此,维持与提升组织人力资源的质量就成为组织持续经营与发展的战略与活动。
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形态甚至社会结构形态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这一概念向人们表明了知识与信息的吸收、处理和应用在创造新的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类社会正在或已经进入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时代。
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无疑是一种战略资源,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在知识社会,战略性资源则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在新的社会中,关键的战略资源已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性。管理大师德鲁克断言: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工业,这个工业提供了生产所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
有很多文章、书籍、演讲和研讨会都曾经哀声相问:我们怎样才能让员工按我们的要求努力干活?今天,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如何提升企业各个层面的执行力,如何更好地激励广大员工就成了竞争求存与业绩增长的“胜负手”。又如很多企业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不管你采用哪种激励手段,取得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员工们的表现似乎“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难道激励、考核等真的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人力资源管理的顽症吗?大家都知道,在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将以知识差距表现出来。世界经济化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力资本的投资规模必然会明显的增大,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建立强大而可持续的劳动力市场,如何测定人力资本对企业成功的价值,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和商业目标成功的结合起来,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及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并日益受到全世界重视和关注的一个领域。它已经被全世界的政府、企业和各种组织作为发展的新战略,作为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武器。在这样一个可以堪称酝酿伟大的历史关头,作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的见证者、人力资源咨询的实践者,作者真实分享出在跨国咨询公司多年的经历、操作、实践、积累的人力资源咨询知识和试验,试图向关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及发展的所有人们包括企业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从业人士、咨询业从业同仁和各界人们资源学者展示杰出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咨询方法和案例,以帮助人们从中寻找代表未来的曙光,然后能够更从容地迎接一个新的、绚烂的商业时代。
钱志新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2006年3月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最宝贵的资源,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谁就能赢得未来。如何借助咨询的力量来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本书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伊顿(EATON)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 鲁兰
成功的道路永远只有一条——与众不同。好好体会本书的精髓,你会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原来还可以那样做。
——(美国)福斯公司(Flowserve China)中国区人力资源经理 何冰樱
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正是要让企业适应变化的需要,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根基出发,评估这些变化对组织内部的影响,适时地进行决策调整,以使企业组织得以更有效率地运行。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无线事业部人力姿源总监——史默然
这是我迄今读到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相关书籍中最具系统性、完整性和思想性的作品之一。
——大东大卫(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