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密切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践及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的发展动向,吸收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在知识、内容和体系上力求实现传承、突破与创新的统一,具体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当代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等。教材附有大量最新的数据和图表,同时根据章节设计课堂专题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应用能力,每章后还列有相关背景名词,以助读者充分理解相关内容。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号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及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从事经济、贸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员参考。
本教材由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学科一线教学和科研人员编写。除了必要的基础理论讲授外,在设计编写大纲时突出教材的传达功能,力争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课堂为本,服务于教师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独立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结合国内国际经贸形势以及理论研究前沿问题,精心设计了课堂讨论专题。同时,为帮助读者学习和理解教材,每章之后还列出相关背景名词,书最后还附有表、图以及常用名词的中英文对照。
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在体系安排上大胆突破,对章节内容重新整合,使体系更加完整,内容更加紧凑,重点更加突出。全书设十七章,共分以下五个篇:
第一篇介绍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解决“是什么(what)”,即什么是国际贸易的问题。内容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解答如下问题:要考察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需要从哪些指标入手?国际贸易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在一个国家发展中其作用和地位如何?当代国际贸易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当前中国和主要贸易国家的对外贸易状况如何?贸易关系又如何?
第二篇介绍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解决“为什么(why)”,即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参加国际贸易的问题。内容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解答如下问题:一个国家应不应、要不要参加国际贸易?为什么要参加?参加国际贸易的结果会是什么?如果参加,那么生产什么,出口什么,不生产什么,进口什么,即应该如何参与国际分工、谋求贸易利益?
第三篇介绍国际商品交换和世界市场知识,解决“在哪里(where)”,即一个国家在哪里进行国际贸易的问题。内容包括第七、八章,主要解答如下问题:世界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在不同阶段有哪些特征?国际商品交换的依据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考察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一个国家参加国际贸易,进入世界市场的方式有哪些?
第四篇介绍当代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解决“是怎样(how)”的问题。内容包括第九至十三章,主要解答如下问题:当代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国际资本移动、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电子商务为什么会迅速发展?它们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五篇介绍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解决“应当如何(should do)”,即一个国家参加国际贸易时应当如何体现政府的意志和意图、如何规范和约束国际贸易行为的问题。内容主要包括第十四至十七章,主要解答如下问题:国际贸易政策如何发展变化的?一个国家的进口和出口方面的措施有哪些?国家贸易行为受到哪些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对当代国际贸易影响最大的WTO是如何运行的?它与GATT的关系如何?
第1篇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 世界主要国家的对外贸易
第2篇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第四章 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
第五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六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3篇 国际交换与世界市场知识
第七章 世界市场
第八章 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第4篇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
第九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
第十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十一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
第十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贸易
第十三章 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第5篇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十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十五章 国际贸易措施
第十六章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第十七章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
附录一 有关国际贸易的一些统计表
附录二 《马拉咯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法律结构图
附录三 中英文名词对照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