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恐怖主义与国际治理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李湛军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的是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重大的国际政治现实问题,也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性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该书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对恐怖主义概念定义、类型划分、历史发展、形成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分析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恐怖主义的关系,运用作者在国外调研掌握的大量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揭示了中国境外“东突”恐怖势力的真实面目,对国际反恐合作问题从“治理理念”和应对战略做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作者独具特色和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内容推荐

李湛军的专著《恐怖主义与国际治理》,研究的是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重大的国际政治现实问题,也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性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该书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对恐怖主义概念定义、类型划分、历史发展、形成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分析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恐怖主义的关系,运用作者在国外调研掌握的大量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揭示了中国境外“东突”恐怖势力的真实面目,对国际反恐合作问题从“治理理念”和应对战略做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作者独具特色和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如,作者认为恐怖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暴力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思潮;作者还提出,在国际反恐合作的问题上应严格区分国际治理与全球治理,并明确主张进行国际治理;此外,作者对“东突”问题的分析和研判,对打击恐怖主义需要新型战略的分析等等,都体现出了作者的新思维和新理念。另外,在研究方法和采用的材料上也都体现出一个“新”字,实在是难得。因而,这本书对研究反恐问题和实施国际反恐合作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该书的最大优点,在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证国际社会进入了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并存的新时代,强调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危险性及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涉及国家安全、主权的独立、完整和平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危害的是人权的安全,人的尊严、幸福和生存。人之兴亡,谁都有责。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增长,严重危害人类的存亡,要求各国转变观念,从新的视角观察国际社会,制订新的战略,推进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加强协调与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经之路。

该书对文献的回顾、整理完整,归纳、总结正确,对文献资料掌握得很熟。书中运用了丰富的中英文资料,并且有相当于一部分是作者在反恐前线亲自采访到的资料,显得真实可靠。如果作者能够就国际反恐新型战略方面再多一些展开论述,那么这部书的现实意义将更大。

目录

英文摘要(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重新定义恐怖主义

 第一节 充满争议的恐怖主义概念

一、对恐怖主义的界定难在何处

二、国内外较流行的恐怖主义定义

 第二节 各种恐怖主义定义的共识与局限

一、众多专家学者对恐怖主义定义达成的共识

二、当前恐怖主义定义尚存在的局限性

 第三节 恐怖主义定义之我见

一、如何给恐怖主义下定义

二、恐怖主义既是一种暴力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思潮

三、恐怖主义所具有的特征

 第四节 理清对恐怖主义的几种模糊认识

一、恐怖主义是否是弱者反抗强者的武器

二、一方的恐怖分子是否是另一方的自由战士

三、对恐怖主义的判断是否存在着双重标准

四、恐怖主义是否是当前全球的最大公害

五、恐怖主义是否是一种犯罪行为

 第五节 定义恐怖主义的重要性

一、国际反恐合作的需要

二、国内立法和惩治的需要

三、赢取民众支持反恐斗争的需要

第二章 恐怖主义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恐怖主义的历史演变

一、恐怖主义是世界进入强权化时代的产物

二、“911”事件促使全球重新认识恐怖主义

 第二节 恐怖主义进入挑战主权国家的新阶段

一、当代恐怖主义对传统的传承与变异

二、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发展状况

三、当代恐怖主义的新特点及产生根源

 第三节 “化生放核”恐怖主义威胁距离我们有多远

一、核武器恐怖主义

二、化学武器恐怖主义

三、生物武器恐怖主义

四、放射性武器/“脏弹”恐怖主义

五、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第四节 当代恐怖主义的类型划分

一、民族利己主义型恐怖主义

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

三、意识形态型恐怖主义

四、反对国家政权型恐怖主义

五、政府参与型的国家恐怖主义

第三章 自杀性恐怖主义的索源与探究

 第一节 自杀性恐怖主义的历史 

一、自杀性恐怖袭击古已有之

二、现代自杀性恐怖主义始于20世纪80年代

三、世界最大的自杀性恐怖组织:本拉登的“基地”组织

四、其他著名的采用自杀性袭击手段的国际恐怖主义组织

 第二节 什么是自杀性恐怖主义

一、对自杀性恐怖主义袭击行为的判断

二、自杀性恐怖主义定义

三、当代自杀性恐怖主义组织的分类及活动情况 

 第三节 自杀性恐怖主义产生的缘由 

一、自杀性袭击对恐怖主义组织的益处

二、引诱恐怖分子自愿参与自杀性袭击的因素 

 第四节 恐怖组织如何选择和培训自杀性行动的攻击者 

一、选择自杀性行动攻击者的原则 

二、自杀性行动攻击者的选择程序和培训方式 

 第五节 女性对自杀性恐怖主义的参与性

一、女性人体炸弹成了自杀性恐怖主义的一支主力军 

二、女性缘何易成为恐怖组织自杀性行动的殉教者 

三、不同的恐怖主义组织对女性参与恐怖行动的态度不同

四、“解放妇女”的旗号将希望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女子引入歧途

 第六节 反对自杀性恐怖主义我们不能束手无策

一、建立快速的情报反应机制 

二、部署实施周密的侦防监控方案

三、制定安全的防范和反击措施

四、实施增强安全心理感受的宽慰措施

第四章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恐怖暴力 

 第一节 恐怖主义不是伊斯兰教义或穆斯林的行为准则 

一、暴力、仇恨文化与伊斯兰教格格不入

二、早期的伊斯兰教曾是一个能容纳百学的宗教 

三、政教合一丧失了伊斯兰教对新鲜知识的敏感性

 第二节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如何发展成当代恐怖主义 

 第四节 原教旨主义缘何对信徒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一、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信徒的心理分析

二、原教旨主义善于迎合部分对现实不满的人的需要 

 第五节 如何有效打击原教旨主义恐怖活动

第五章 “东突”恐怖势力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第一节 “东突独立运动”问题的由来及其国际背景

一、“东突”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东突”问题产生的国际背景

 第二节 “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

 第三节 当前境外“东突”组织发展趋势分析

一、渐渐开始划分为恐怖暴力型和国际政治化两个阵营

二、境外“东突”组织相继成立了两个“海外流亡政府” 

三、“东突”民族分裂势力出现新的表现态势

四、境外“东突”组织当前热衷的几项民族分裂活动

 第四节 “东突”——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牵制中国的牌

一、美国打“东突牌”欲从深层次影响中国的国家安全

二、艾尔肯与白根之间的矛盾及其冲突实质 

 第五节 “东突”势力是中国未来主要的恐怖主义威胁

第六章 恐怖主义形成的机理及其理论解释

 第一节 攻击本能论

 第二节 国际冲突理论

 第三节 文明冲突论 

 第四节 无政府主义理论

 第五节 博弈论

 第六节 大众传媒效应论

 第七节 极端宗教理论

 第八节 权利政治论

第七章 国际反恐新格局 

 第一节 “911”事件对全球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非传统安全因素地位上升

二、地缘政治学说重新抬头

三、反恐拉近了国家之间的政治合作关系 

 第二节 美国反恐带来的国际关系变化

一、反恐重组大国关系 

二、反恐引发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矛盾加深

三、反恐引发世界格局更多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 

 第三节 “911”事件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一、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理念发生变化

二、反恐成为美国推行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

三、控制世界石油资源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势头 

第八章 反恐合作需要国际治理

 第一节 国际治理不是全球治理

一、“全球治理”与“国际治理”理念的异同

二、铲除恐怖主义需要进行国际治理

三、国际反恐合作中的国际治理理念

 第二节 国际治理理念有关反恐合作的不同主张

一、“霸权稳定论”主张

二、“地缘政治板块学”主张

三、“联合国主导论”主张

 第三节 反恐合作与国际治理的现实做法

一、目前流行的对付境内恐怖主义的主要方式 

二、目前流行的对付外来恐怖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四节 区域合作为全球反恐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区域合作是一种新的安全和发展战略思维机制 

二、“上海合作组织”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反恐安全机制 

三、“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安全反恐合作发展评估

 第五节 国际反恐合作亟待加强

一、目前国际反恐合作存在着七大问题

二、当前开展全球性国际治理需优先考虑的问题 

第九章 良好的防范措施是反恐最有成效的利器

 第一节 “911”以后的国际反恐合作成果丰硕

一、国际恐怖势力自“911”事件后遭受到重创

二、建立国际反恐大联盟取得国际共识 

三、区域性的反恐合作方兴未艾

四、联合国的地位得到重视和加强

 第二节 打击恐怖主义必须优先进行情报战 

一、情报在反恐斗争中的作用 

二、近年来反恐情报工作的成就和未来将面临的困境

三、对未来恐怖主义威胁形势的评估

四、情报机构面临的任务

 第三节 斩断恐怖主义组织筹措资金的渠道

一、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筹措资金的基本途径 

二、国际恐怖主义组织财务运营的基本情况 

三、切断恐怖主义组织资金流通渠道的有效做法 

第十章 打击当代恐怖主义需要专门机构和专业知识 

 第一节 联合国应发挥领军国际力量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建立一支国际反恐特种部队

一、组建反恐特种部队的意义

二、组建反恐特种部队的事项 

 第三节 当代安全反恐防范措施的一般做法 

一、先期准备计划部

二、重点地区或目标安全防范部 

三、人力调配和培训部

四、作战参谋部

五、危机事件善后处理部

 第四节 筑起一道公众战胜恐怖袭击的心理防线

一、放大恐惧是恐怖主义暴力欲实施的心理战略

二、修筑民众战胜恐惧的心理防线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通常,担当自杀性袭击行动的攻击者们最初自己是意识不到要自愿参与这种行动的,他们是在一种被动的状况下,被人“开发”出这种参与意识的。首先,他们是由自己所属的激进伊斯兰宗教组织里的学校老师向所属的恐怖主义组织推荐;然后,需通过该组织有关负责机构举行的考试,合格后履行有关手续;接着,便被送入到秘密训练营地接受自杀性袭击的各种有关科目训练,其中一项还包括心理素质训练。在许多情况下,自杀性袭击行动的策划者或领导者也会跳过宗教学校或教育中心老师们的这一层选拔程序,而基于自己以往相识和了解的人事圈子中直接挑选他们认为的合适人选。

还以哈马斯为例,哈马斯选择担当自杀性袭击行动的攻击者的程序是,首先是由在加沙或西岸的清真寺或是伊斯兰教育中心的老师们从他们所教育的青年学生中挑选出来,向哈马斯组织推荐担当这些任务的人选。老师们的选择标准是,挑选最具有献身精神的学生,而如何发现最具有献身精神的人,则多是凭借老师们对学生近乎是考试的

P110判断,以及多年来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的方式挑选出来。有时,哈马斯领导层的人员会基于他们以往的相识圈子,越过清真寺或伊斯兰教育中心的这一层选拔程序,径直挑选出他们认为合适担当本次行动的攻击者。

一旦一名未来将要担当自杀性袭击行动的候选人被选拔出来,通常他都要被送到一个训练营地,接受一段时间比较长的有关科目的课程训练。训练营地的选择是有讲究的,除了隐蔽性的要求外,一般训练营地有武装人员把守,被训练者实现淘汰制和全封闭式训练,它与普通的军事训练最大的不同点是,受训者不是参加团队训练,而是单兵演练,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是一对一,甚至几对一的方式。部分课程训练营地无法教授的,比如如何劫持飞机和驾驶飞机或其他一些相关的高科技知识,通常训练营地的教官会根据袭击策划目标的需要,秘密出资安排恐怖分子到社会上的收费学校或训练中心或甚至出国去接受高层次的技术培训,“学生”在学习期间享受的所有生活待遇均由训练营地免费提供。

在美国2002年推翻塔利班政权之前,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在“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支持和赞助下,一度曾将阿富汗变成了世界上恐怖主义组织训练自杀性人体炸弹的最大训练营地。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恐怖分子关闭了在阿富汗的训练营地,开始将训练营地一部分向中亚地区转移,如阿塞拜疆的一些边远山区,另一部分则向东转移至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地区,恐怖分子在这里接受的恐怖训练,与原来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营地提供的训练相近。据菲律宾《DailvToday>}2002年6月1日的报道说,棉兰老岛的部分地区已成为“伊斯兰祈祷团”在亚洲的训练营地,招收了来自数个国家的恐怖分子。该报道还说,在过去的六至九个月时间,前往受训的恐怖分子多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也有少数人来自巴基斯坦和中东地区。

P111

序言

李湛军的专著《恐怖主义与国际治理》,研究的是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重大的国际政治现实问题,也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性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该书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对恐怖主义概念定义、类型划分、历史发展、形成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分析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恐怖主义的关系,运用作者在国外调研掌握的大量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揭示了中国境外“东突”恐怖势力的真实面目,对国际反恐合作问题从“治理理念”和应对战略做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作者独具特色和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如,作者认为恐怖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暴力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思潮;作者还提出,在国际反恐合作的问题上应严格区分国际治理与全球治理,并明确主张进行国际治理;此外,作者对“东突”问题的分析和研判,对打击恐怖主义需要新型战略的分析等等,都体现出了作者的新思维和新理念。另外,在研究方法和采用的材料上也都体现出一个“新”字,实在是难得。因而,这本书对研究反恐问题和实施国际反恐合作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该书的最大优点,在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证国际社会进入了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并存的新时代,强调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危险性及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涉及国家安全、主权的独立、完整和平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危害的是人权的安全,人的尊严、幸福和生存。人之兴亡,谁都有责。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增长,严重危害人类的存亡,要求各国转变观念,从新的视角观察国际社会,制订新的战略,推进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加强协调与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经之路。

该书对文献的回顾、整理完整,归纳、总结正确,对文献资料掌握得很熟。书中运用了丰富的中英文资料,并且有相当于一部分是作者在反恐前线亲自采访到的资料,显得真实可靠。如果作者能够就国际反恐新型战略方面再多一些展开论述,那么这部书的现实意义将更大。

作者长期从事国际时政的采访和研究工作,既有丰富经验,熟悉国际问题,又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理论基础扎实,业务功底深厚。作者的理论功底、历史厚度和丰富见闻使得这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现实性和可读性。

后记

本书的写作历经四年,最初是源于作者对“东突”问题的研究,以后不断修改,不断扩展研究课题,便成了现在的《恐怖主义与国际治理》一书。

在此书得以出版之际,我首先向我的导师——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前院长梁守德教授表示深深的谢意。梁老师博学多识,治学严谨,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与行政工作中,对我的这部书稿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学术思想,使得我对一些理论问题的思考能有所深入。而且,这部书从构思到写作,从不断地修改到书稿的最后完成,梁老师都给与了许多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本书对“恐怖主义与国际治理”的课题研究得以完成,还受益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前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以及方连庆、邱恩田、李义虎和张锡镇等教授的诸多指导、鼓励或鞭策,他们甚至对这部书稿的框架、研究应突出的方向和特色,都提出了许多很具体的意见,并纠正了原书稿中许多作者尚未发现的差错。

我的同窗好友乔卫兵博士也给了我许多帮助,曾在中国驻南非使馆工作过的李力硕士也校对了本书的部分章节,谨致谢忱!

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侯赛因·巴杰特(HuseyinBagci)和以色列国家反恐局局长博兹·加纳(Boaz Ganor)也对作者写作此书提供了一些图片和数据,对此均深表感谢。

另外,这部书还凝聚着我家人的辛勤劳作。我的妻子是这部书稿的第一读者,她帮助我搜集和整理了很多资料,没有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我很难及时将许多可能一闪即逝的学术灵感捕捉住。我儿子用电脑为我制作了许多图片和表格。没有家人的帮助和支持,我可能很难完成这部书稿的写作,在此,对家人的爱心和帮助也说声谢谢!

此外,还有一些在这里没有具名的老师、领导、同事、同学和朋友对我写作此书也提供了很多帮助。虽然因种种原因我无法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在此当面致谢,但是他们的关怀和指导我是永远铭记在心的。

对出版此书的中国经济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和编辑,我在这里也一并致谢,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使得这本书今天能顺利地和读者见面了。

最后想强调一点的是,本书所持观点仅是作者自己的一些学术性思考,许多地方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也想借出版之机会恳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和完善本人在研究恐怖主义这一国际政治学新领域里的学术认识。

李湛军

2005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