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历史上人为和自然的大破坏,克孜尔石窟的塑像已经荡然无存,但保存下来了约1万平方米的壁画。内容包括释迦佛陀、菩萨、弟子、天龙八部、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因缘故事、经变画以及乐舞、飞天、供养人等。其中,绘制最多的是故事画。佛经壁画故事情节曲折、哲理深刻、引人人胜,生活气息浓郁,久传不衰。本书参考了《克孜尔石窟探秘》《佛本生故事选》《龟兹石窟》《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等书目,从专家学者考证识别的数百个故事中,精选编著了近百个故事,奉献给广大游人,以弥补缺憾。这些根据佛经译写的故事,作者在翻译编写的过程中,将部分原佛经故事中画蛇添足的部分删掉,进一步增强故事的生动性。
克孜尔石窟壁画是我国现知开凿最早,在新疆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窟群。
菱形格画是克孜尔石窟别具一格的绘画形式,有多少个菱形格,就有多少个壁画故事。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本生故事数量多,画面丰,分布广,在世界佛教石窟中都是罕见的。
很久很久以前,大海里住着一对蛟龙夫妇。龙妻怀孕后,一天看到海边上玩耍的猕猴心想:它的心肝味道一定很美。龙妻越是想吃,就越是吃不上,这使她的妊娠反应越来越重。龙妻变得面黄肌瘦,虚弱不堪。龙夫见状,问:“贤能的妻子,你自从怀孕,P1反应很重,想吃什么东西,为什么不告诉我?”龙妻沉默不语。
“你不说话,我怎么能知道你心里想的啥?”
“我说了你能办到吗?办不到我就不说!”龙妻说。
“你说吧,只要世上有的东西,我尽力而为!”
“好吧,夫君呀,我想吃猕猴的心肝,想瘦了我的身体。你能办到吗?”
“哎呀,这事办起来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居住在大海中,猕猴住在山林中的大树上,怎么能抓到它呢?”龙夫为难地说。
“如果吃不到猕猴的心肝,我怀的孩子必定流产,我恐怕也活不了几天!”龙妻哭着说。
“贤能的妻子,你不必悲伤,好好在家养身体。待我出海去为你取猕猴心肝。”说罢,龙夫出海来到岸上。岸边不远有棵大树,果实累累,刚好成熟。一只身高体胖的猕猴,在树枝上跳来跳去,摘果子吃。吃饱后,坐到树杈上休息。龙夫到树下说:“尊敬的猴老弟,你在树上跳来跳去,姿势优美,身手敏捷,不知在于什么?”他明知故问。
“龙大哥,我在采食果子。”猕猴回答。
“今日见你,我甚是欢喜,激动不已。咱俩有缘,结为朋友,互相帮助,不知意下如何?”
“可以,多一位朋友多一条路嘛!”
“那太好了,从现在起咱们就是朋友了。”
“是朋友了,咱们要互相帮助,互敬互爱。”
“义不容辞,哎,猴老弟,这里的水果种类多不多?一年四季都能吃饱肚子吗?”
“不多,到了冬天,就很难找到果子了。”
“据我所知,有个地方,水果特多,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鲜果。”
“在什么地方?”
“大海的对岸,那儿的果树特别多,果子多得吃不完,树下落P2了厚厚的一层。”
“海水深广,风大浪急,我不会水,又无渡船,我怎么能到对岸呢?”
“朋友之间不是要互相帮助吗?别发愁,我来帮你。你骑在我的背上,我会平安地将你送到对岸,如何?”
不知世道险恶的猕猴一听龙夫的美言,心想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鲜果,于是毫不犹豫跳下树,骑在龙夫的背上向大海中游去。游了片刻,龙夫渐渐沉下水。猕猴这时才觉得事情不妙,忙问:“朋友,你为何向海底沉去?”
“哈哈,朋友,你上当了。”龙夫得意地说,“都说猕猴是最聪明的,我看也是个大傻瓜!”
“我相信朋友,你为何说我傻?”
“我刚才说的全是假话!实话告诉你,我妻子怀孕在身,想吃你的心肝,才出此计策。”
猕猴闻言,心想:轻信美言,受骗上当,真是自取灭亡。如何转危为安,保住性命呢?它略微思考,计上心来,说:“龙大哥,这事你怎么不早说?我摘果子时,把心肝挂在果树上了。既然如此,咱们快快返回,取上心肝与你妻子食用。”
龙夫信以为真,驮着猕猴回到岸边。猕猴飞速跳下龙背,如利箭一般跳到了树上。骂道:“你这该死的恶龙,还嘲笑我是傻瓜?其实,你比我还傻,普天下谁的心肝能挂在树上?”
龙夫这才明白自己也上了当,灰溜溜地回到大海。P3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和拜城之间的明屋达格山的峭壁上。清澈见底的木札特河在山谷中汩汩流淌,河谷中红柳摇曳,胡杨金黄,白杨挺拔,瓜果飘香,寂静而优雅,天山深处的雀尔达格山高耸云天,与石窟构成一幅绚丽的画卷。
明屋达格山的土沙石呈赤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如火焰般红光闪亮,维吾尔语称“红色”为“克孜尔”,克孜尔石窟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克孜尔石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公元3世纪,陆续营造到11世纪。鼎盛时期,山崖上的佛窟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做工精妙,壁画丹青斑斓。库车为古龟兹国,当时是佛教巾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来往商贾和文化使者络绎不绝。自伊斯兰教传入,佛教文化逐渐衰落。后又因外国探险家、考古学者的盗窃剥蚀,克孜尔石窟惨遭破坏。如今,克孜尔石窟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分布在谷两、谷东、谷内、后山四个区域内,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好的石窟群,也是我国现知最早的一处石窟群。
克孜尔石窟的洞窟可分为供养佛像、礼佛拜佛用的支提窟,僧侣静修或讲学用的精舍毗诃罗窟,僧侣起居用的寮房,埋葬骨灰用的罗汉窟,以及储存粮食或食物的仓库等,这些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洞窟,大多有规律地修建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单元。这样完整的建筑体系,是世界上其他佛教巾心少见的。
经过历史上人为和自然的大破坏,克孜尔石窟的塑像已经荡然无存,但保存下来了约1万平方米的壁画。内容包括释迦佛陀、菩萨、弟子、天龙八部、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因缘故事、经变画以及乐舞、飞天、供养人等。其中,绘制最多的是故事画。与其他石窟所不同的是,克孜尔石窟壁画故事大都采用单幅构图形式,即以各种大色块划分许多单线山形格,只用一个画面,便将佛经故事的内容高度集中地表现出来。特点是:菱形格内人物少,衬景简单,构图简洁,明快精练,取材准确,主题鲜明。菱形格画是克孜尔石窟别具一格的绘画形式,在国内所有石窟中是独一无二的。有多少个菱形格,就有多少个壁画故事。特别是壁画中的本生故事数量之多、画面之丰、分布之广不仅居我国诸石窟之首位,而且在世界佛教石窟中也是罕见的。连环画构图形式在克孜尔石窟也有绘制,但数量较少,只有四幅。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故事也是依据佛经绘制的。佛教徒为了大力宣扬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的思想,必须把深奥枯燥的佛经,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用形象的图画宣传给大众百姓,引导大家信奉佛教。因此,经变壁画故事充分发挥了其宣教功能,并为今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无价之宝。
佛经壁画故事情节曲折、哲理深刻、引人人胜,生活气息浓郁,久传不衰。克孜尔石窟的壁画故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佛传故事。主要描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前世和今世出家前的世俗生活和出家后宣扬佛法的事迹。如第110窟就绘有该故事26个画面,49个洞窟中绘有释迦涅檗的故事。
二、本生故事。是捕述释迦牟尼生前为菩萨时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善行”的故事。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三、因缘故事画。这是释迦牟尼成佛后教化弟子、善男信女的故事。与本生故事的区别是:本生只讲释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缘故事则讲佛门信众前世或今世被度化之事。故事内容离奇、情节复杂、颇有戏剧性。如《孕妇谤佛》、《骄傲的舞师女》等。
四、比喻故事。这足释迦牟尼深入浅出地给佛信众讲解佛经教义所列举的故事。如《身刺三百矛》等。
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克孜尔石窟参观的游人,在欣赏精美绝伦的壁画时,定要了解壁画内容,聆听那优美生动的壁画故事。但在几百个洞窟中有限的参观时间内,游人所看到的壁画故事只是凤毛麟角,带着遗憾而去,实为美中不足。这本《克孜尔石窟壁画故事精选》参考了《克孜尔石窟探秘》《佛本生故事选》《龟兹石窟》《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等书目,从专家学者考证识别的数百个故事中,精选编著了近百个故事,奉献给广大游人,以弥补缺憾。这些根据佛经译写的故事,作者在翻译编写的过程中,将部分原佛经故事中画蛇添足的部分删掉,进一步增强故事的生动性。
有缘的是,书稿在送出版社的时候,相识了一个和克孜尔壁画结缘的画家——新疆艺术学院张爱红教授。多年从事克孜尔壁画临摹的张爱红女士专门为书中每一个故事配上菱形格单幅画的线描插图,使得这本书锦上添花,做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每个故事的结尾都注明了故事的出处,标明了绘有故事的洞窟编号,以方便游人参观浏览。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到美丽的新疆来,到佛教文化艺术的宝库——克孜尔石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