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上下)(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牟德武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这是人们对郑板桥诗、书、画艺术的简练评价。每每欣赏和阅读他的作品时,我们无不啧啧称奇,暗暗喊妙。然而,二百多年过去了,由于世事变迁,朝代的更迭,使历史罩上了一层又一层的云烟,郑板桥的作品更是散落民间,存世无多。本书通过深入挖掘,把零星、散乱的资料收集编纂成书,以慰前人,以飨读者。

目录

上册

郑板桥与潍县 文炫1

郑板桥与杨家埠 牟德武7

郑板桥的民本思想与爱民情结 文炫1l

郑燮传 14

郑堰桥诗词文欣赏 15

诗篇

潍县竹枝词四十首 15

赠胡天游弟 19

巨鹿之战 20

铜雀台 20

自遣 20

扬州 21

晓行真州道中 22

真州杂诗八首并及左右江县(选三) 22

寄许生雪江 23

闲居 23

送友人焦山读书 23

追忆莫愁湖纳凉 24

法海寺访仁公(选二) 24

哭□儿 24

村塾示诸徒 24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25

淮阴边寿民苇问书屋 25

项羽 25

邺城 25

寄松风上人 26

喜雨 26

题画 26

悍吏 26

私刑恶 27

再到西村 27

除夕前一日上中尊汪夫子 27

秋夜怀友 28

芭蕉 28

笋竹 28

小廊 28

偶成 28

弄潮曲 29

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截句(选五) 29

禹王台北勘灾 30

燕京杂诗 30

读昌黎上宰相书因呈执政 30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 30

山中夜坐再陪起上人作(选三) 3l

和卢雅雨红桥泛舟 31

送都转运卢公 32

野老 32

赠金农 32

古董 33

逢客人都寄勖宗上人口号 33

八畹兰 34

贫士 34

行路难 34

范县呈姚太守 35

塞下曲三首 35

长干里 35

宿野寺 36

游焦山 36

六朝 36

罗隐 36

文章 36

四皓 37

赠勖宗上人三首(选二) 37

怀扬州旧居 37

黄慎 37

音布 38

渔家 39

高风翰 39

历览三首 39

怀李三鲜 40

鹭鸶 40

平阴道上 40

破屋 40

姑恶 41

思归行 42

逃荒行 43

还家行 44

署中无纸书状尾数十与佛上人 45

窘况为许衡州赋 45

忆湖村 46

小园 46

恼潍县 46

饶诗 46

李御、于文洁、张宾鹤、王文治会饮 47

教馆诗 47

赠梅鉴和尚 47

赠陈际青 47

寄小徒昆宁、坤豫二孝廉兼呈令师崔云墅先生 47

潍县暑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48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48

画兰竹寄郭芸亭 48

竹石 48

题画竹 48

自咏 49

诗三首 49

梅兰竹菊屏题诗 49

罢官作二首 50

题巨幅竹图 50

画兰赠高恺亭 50

书七律条幅 50

题悬崖兰图 50

南园画竹赠郭质亭先生 51

题《南园丛竹图》留别质亭先生四弟芸亭先生 51

留别恒彻上人 51

无题 5l

怀潍县二首送郭伦升归里 51

词篇

渔家傲·王荆公新居 52

蝶恋花·晚景 52

渔夫·本意 52

浪淘沙·暮春 53

浪淘沙·潇湘夜雨 53

浪淘沙·渔村夕照 53

浪淘沙·烟寺晚钟 53

浪淘沙·远浦归帆 54

浪淘沙·平沙落雁 54

浪淘沙·洞庭秋月 54

浪淘沙·江天暮雪 54

浪淘沙·种花 55

贺新郎·徐青藤草书一卷 55

贺新郎·西村感旧 55

贺新郎.送顾万峰之山东常使君幕(选一) 56

贺新郎·有赠 56

贺新郎·赠王一姐 56

贺新郎·答小徒许樗存 57

贺新郎·述诗(一) 57

贺新郎·述诗(二) 58

贺新郎·落花 58

贺新郎·食瓜 58

青玉案·宦况 59

菩萨蛮·留春 59

菩萨蛮·留秋 59

菩萨蛮·宿千科柳 59

浣溪沙·少年 60

浣溪沙·老兵(一) 60

浣溪沙·老兵(二) 60

沁园春·恨 60

沁园春·落梅 61

沁园春·西湖夜月有怀扬州旧游 61

踏莎行·无题 6l

虞美人·无题 62

念奴娇·石头城 62

念奴娇·周瑜宅 62

念奴娇·桃叶渡 63

念奴娇·劳劳亭 63

念奴娇·莫愁湖 63

念奴娇·长干里 64

念奴娇·台城 64

念奴娇·胭脂井 64

念奴娇·高座寺 65

念奴娇·孝陵 65

念奴娇·方景两先生祠 65

念奴娇·弘光 66

西江月·警世(一) 66

西江月·警世(二) 66

西江月·警世(三) 66

太常引·听噶将军说边外风景 67

唐多令·寄怀刘道士并示酒家徐郎 67

唐多令·思归 67

满江红·招隐寺 67

满江红·金陵怀古 68

满江红·思家 68

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 69

满江红·明月前身 69

玉女摇仙佩·寄呈慎郡王 69

玉女摇仙佩·有所感 70

酷相思·本意 70

水龙吟·寄噶将军归化城 70

满庭芳·赠郭方仪 71

满庭芳·晚景 71

满庭芳·赠歌儿 71

满庭芳·村居 72

瑞鹤仙·渔家 72

瑞鹤仙·酒家 72

瑞鹤仙·山家 73

瑞鹤仙·田家 73

瑞鹤仙·僧家 73

瑞鹤仙·官宦家 74

瑞鹤仙·帝王家 74

文篇

前刻诗序 75

词钞自序 75

题画兰 76

题画兰竹石 79

题杂画 83

题他人画 84

十六通家书小引 87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87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 88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 88

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 89

焦山双峰阁寄舍弟墨 90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 90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 91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 91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 92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93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94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95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95

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 96

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 97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97

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98

与金农书一 99

与金农书二 100

与金农书三 100

与杭世骏书 100

与丹翁书 101

与焦五斗书 101

与勖宗上人书 101

与光缵书 102

板桥自叙 102

书自叙赠刘柳村 103

板桥偶记 104

 花品跋 105

 四子书真迹序 106

 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跋 106

 跋临兰亭序 108

 李约杜诗集序 108

 跋王李四贤手卷 109

 集唐诗序 109

 题宋拓圣教序 109

 程邃印谱序 110

 跋西畴诗稿 111

 书赠织文世兄 111

 题许松龄隶书轴 111

 题丁有煜石砚 112

 英雄本色印跋 112

 论书 112

 板桥润格 112

 梅庄记 113

 题画竹 113

 书古人论笔墨三则·赠韩梦周 114

 书《田游岩传》114

 书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114

 书评 115

 书法轴 115

 手札 115

 《蕉园集》序 116

 寄陆伯仪 116

 寄胡天游 117

 答程羽宸 117

 答刘宋二生 118

 寄黄瘿瓢 118

 寄李复堂 119

 再寄李复堂 120

 答金棕亭 120

 寄靳秋田 121

 复同寅朱湘波 122

 与同学徐宗于 122

 郑板桥在潍县所书楹联精品欣赏 124

 四言联一 124

 四言联二 125

 五言联一 125

 五言联二 126

 七言联一 127

 七言联二 127

 七言联三 128

 七言联四 129

 七言联五 129

 七言联六 130

 七言联七 130

 郑板桥在潍县所书匾额精品欣赏 131

 龙跳虎卧 131

 聊避风雨 131

 难得糊涂 132

 吃亏是福 132

 静轩 133

 小书斋 133

 静俭斋 133

 郑板桥在潍县所书碑记精品欣赏 134

 修城记 134

 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文 135

 重修文昌阁记 136

 新修城隍庙碑记 138

 有关郑板桥在潍县的史料汇编 140

 郑燮 140

 秩官 140

 秩官 140

 知县 141

 县尹署 141

 明清潍县户口 142

 地理 142

 仓储 142

 大事记 143

 城池 143

 潍县城 143

 周公祠 144

 玉清宫(俗称北宫) 144

 陈尚志 144

 城隍庙 145

 文昌阁 145

 状元桥 145

 南园 145

 关侯庙 146

 关侯庙 146

郭伟业 146

韩镐 146

郎一鸣 147

王俨 147

田廷琳 147

朱若宾 147

韩梦周 148

郭栋 148

于适 149

刘鸿翱故宅匾额 149

朱士魁 149

郑板桥年表 150

与郑板桥有关的名胜古迹 158

 园林经典——十笏园义平 158

 东方金字塔——禹王台古达 161

 潍水古渡口——东圩渠古达 163

 云雾柳毅山义平 165

 渤海来风潍水寒晓林 167

下册

郑板桥书画艺术评述 1

郑板桥绘画精品欣赏 1

郑板桥书法精品欣赏

郑板桥印鉴精品欣赏 191

编后记 197

试读章节

 郑板桥与潍县

 文 炫

 (一)  潍县,今称潍坊市,历史传统悠久,文化事业昌盛,自古就是齐鲁大地上一颗以手工业发达、商贸重地著称的璀璨明珠。

潍县地处齐鲁平原,既具渔盐之利,又有广袤的良田沃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首阳浮烟,云霭霭连泰沂山脉,潍河白浪,水泱泱通渤海之渊。潍县还是年画的源头、风筝的故乡,因而有“金胶县、银潍县,南苏州、北潍州”之称。郑板桥在《潍县竹枝词》中有这样的描述:

三更灯火不曾收, 金脍玉齑满市楼。

云外青歌花外笛, 潍州原是小苏州。

两行官树一条堤, 东自登莱达济西。

若论五都兼百货, 自然潍县甲青齐。

综观曾在潍县历史上执政的官员,名声最响、遗留最多的莫过于郑板桥了。从公元一七四六年至一七五二年,郑板桥出任潍县县令七年。在他执政期间,关心民艰,振兴文化,发展经济,为政清廉,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短短的七年,不但是潍县历史上的重要阶段,而且也是郑板桥人生历程中的转折关头。来潍县时,他满怀“达则兼善天下”的豪情壮志;离潍而去时,则只剩“穷则独善其身”的无奈。正是这种人世与出世的矛盾交织,贯穿了他历时七年的宦海生涯,因而留下了大量的诗、书、画作品及脍炙人口的动人传说。

罢官后的郑板桥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当潍县故人郭伦升前去探望他的时候,他抱病写下了《怀潍县》的著名诗句:

相思不尽又相思, 潍水春光处处迟。

隔岸桃花三十里, 鸳鸯庙接柳郎祠。

纸花如雪满天飞, 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 好将蝴蝶斗春归。

写这首诗的时候,郑板桥已离开潍县十年了。十年之久,潍县的风土人情、山山水水仍然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可谓历历在目,梦绕魂牵。诗中所提的潍水春光、三十里桃花、鸳鸯庙与柳郎祠等,俱在寒亭的河滩、朱里两镇之间。也从而证实了,早在明清之际,寒亭东部已是相当著名的风光旅游胜地了。

为此,我们有必要沿着三转九弯的历史长河,透过层层叠叠的时代云烟,去追溯和感受郑板桥在潍县的这段历史史实。P1-2

序言

郑板桥是清代中叶画坛上的一名杰出人物,被誉为“扬州八怪之首”、“诗书画三绝”。他的诗文、绘画和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坛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郑板桥出生于扬州兴化,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在山东范县及我的家乡潍县为官,后客居扬州鬻卷为生,留下了大量诗书画作品。

编辑出版《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就是根据挖掘、整理、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起到古为今用的作用,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借鉴,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在他的作品里贯穿着强烈的民本思想与爱民情结,通过字里行间、三枝两叶体现出来,令人拍案叫绝。“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就是他民本思想的生动写照。

郑板桥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实用”,师其意法而不在迹象之间。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联系、区别与辩证。这些见解幽妙独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艺术观点。郑板桥擅长于画竹、石兰,构图简洁,剪裁得体,既苍劲豪迈又频出新意。他的书法作品折中于行书与隶书之间,纵横错落,犹如乱石铺道,妙趣横生,自号“六分半书”。

郑板桥一生创作丰硕,作品散见于各处。多年来,许多研究者收集、整理其真迹墨宝,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编纂成书的。该书的问世,是近年来在郑板桥艺术研究领域推出的一部不可多得的集大成之作,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好书,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后记

为了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国内外的文化研究交流活动,我们编纂了《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一书,力争全面展示郑板桥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和广博丰厚的文化艺术作品。

在本书的编纂过程中,我们广泛收集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力争翔实、具体、全面,容资料性、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使其成为社会各界及海内外朋友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精品。

近年来,随着研究和探讨的步步深入,人们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兴趣。尤其在郑板桥研究方面,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挖掘,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该书正是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加工整理,汇集成册。《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的内容几乎涵盖了郑板桥一生的每个时期,使之成为一部集大成之作。

郑板桥的诗文书画,散见各处,年代久远,研究者很多,各类成果汗牛充栋,但不同的版本各有其特点。本书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参考了《郑板桥集》、《郑板桥在潍县》、《郑板桥书画集》等著作,择善而从,并对其中的有些地方进行了追根溯源的考据。

在本书的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市、区两级政府的关怀与支持,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指导与帮助。同时,潍坊的一些著名学者如陈炳熙先生、刘秉信先生、陈天真先生等,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对许多文章加以修订。在此,我们编委会的全体同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纂《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是一项比较大的文化建设工程,收集的资料多,包括的层面广,再加上成书的时间紧迫,从而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还因我们的水平有限,难免有纰漏和不当的地方,甚至还会有谬误之处。所以,我们热切希望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编者

2004年2月初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