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大陆地震短期异常特征和综合预测方法研究/十五中国地震预报科技攻关成果系列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张晓东//丁鉴海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一个专题研究成果,内容包括5个方面:一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性短期异常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二是中国大陆前兆短期异常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三是中国大陆强震短期异常综合特征研究;四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主体地区短期阶段异常的综合特征研究;五是基于GIS地震预测软件的研制。

序言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据统计20世纪中国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的大陆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却占全球同期死亡人数的一半。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大地震袭击智利、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严重的灾害激起了社会和公众对地震预报的强烈需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中国和前苏联等一些地震研究的先进国家开始进行有计划的地震预报的科学研究。经过近40年的地震预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虽然地震预报科学的发展比预想的进展缓慢,同时也遇到了地震能否预报的激烈争论,但是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地震这种自然灾营现象的研究和对未来实现地震预报终极目标的追求。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技术的进步,为地震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卫星探测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研究地震前后地球表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过程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目前GPS、RS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我们获得了地球表面各构造块体的运动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过程。宽频带数字化地震仪和各类相关的形变监测、电磁监测和流体监测技术的发展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地下结构的动态演化(四维观测)奠定基础,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对地震的认识将前进一大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从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开始在边监测、边预报、边研究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地震预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在近40年的探索中我们有实现有减灾实效地震预报的成功喜悦,更多的是地震预报失败的教训。虽然地震预报现在仍是世界性科学难题,但30多年的地震预报探索仍积累了许多科学探索的成果和经验。中国地震局在“六五”期间开展的地震预报清理攻关,“七五”期间开展的地震预报实用化攻关,“八五”期间开展的地震预报深入攻关以及“九五”期间开展的地震中短期(一年尺度)攻关研究,使我们对地震认识深刻了许多,同时对地震孕育的复杂性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了一些理性的认识。其它科学的发展也提醒我们,科学的发展有渐变的积累,也有突破性的发展,而突破性的发展常常植根于新技术的应用、新思想的发明。目前地震科学正面临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思想的挑战阶段,我们祝愿她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快速的发展。

“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牵头开展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强地震短期预测与救灾技术”的研究工作,这次项目采取的是“3+2”的管理方式。即在“十五”前三年完成项目任务的基础上,经过验收检查,再决定后两年是否资助的管理方式。本书是这一项目第一个课题“强地震短临预测方法研究”中的专题“中国大陆地震短期异常特征和综合预测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其内容包括5个方面:一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性短期异常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二是中国大陆前兆短期异常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三是中国大陆强震短期异常综合特征研究;四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主体地区短期阶段异常的综合特征研究;五是基于GIS地震预测软件的研制。这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

(1)系统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强震前地震活动性短期阶段的异常演化特征,总结了地震活动性异常的共性特征及其地区差异,并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提出了条带中止地震的概念,使条带方法应用于中短期、乃至短期地震预报成为可能。提取了空区进入短期阶段的判据和指标,缩短了空区的预报时间。此外,引入幕率模型,提出了应变能加速释放的定量判据。深入研究了引潮力对强震前显著地震的触发作用,提取了进入短期阶段的判据指标。对华北地区小震图像的有序性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2)研究并提取了中国大陆强震前短期阶段前兆各学科异常演化的共性特征、识别标志、区域差异性和群体异常特征。深入研究了流体的同震响应区和未来短期阶段发生强震的关系;给出了短期阶段地电阻率、地电场、地磁、电磁波异常的演化特点;地磁低点位移给出了4种缩小地点预测范围的方法;研究了近源区形变的变化特征,针对短临异常时间尺度的需要,引用了识别形变短临前兆和数字化观测资料新方法,应用GPS资料探索中国大陆形变场在强震发生前短期阶段的异常特征。

(3)给出中国大陆强震前地震活动和各类前兆短期异常的综合特征、识别标志、相关性和配套性,提取了强震短期阶段的综合指标,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物理解释。给出了一些7级以上地震构造区域分布的特点。研究了判断强地震成丛活动的方法。利用地震的调制异常信息研究强震成丛前短期阶段的异常特征和识别标志。结合首发地震和震后观测,提出了川滇地区地震成丛判定的方法。在“九五”攻关软件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和各个学科强地震短期预测成果,编制了实用的地震短期预测软件,并进行推广。

本书仅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一个专题研究成果,一些研究成果和预测方法仍需在实践工作中经过检验和丰富完善。

本书的出版是专题全部参加人员的研究成果的体现。同时也与中国地震局和各有关研究所、省地震局项目管理、支持部门的精心管理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也与地震出版社的支持密不可分,编者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张晓东 丁鉴海

2004年10月2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