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组织知识创新/经营管理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张吉成
出版社 中国税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基于高科技企业是高度应用知识,进而形成企业价值的主要知识型产业之一,本书环绕着组织与个人两个主要向度进行深入讨论。主要为企业管理人提供在组织中导入与复制心智模式DNA的依循参考,并帮助组织成员可以做为其嗅得市场先机,增强对外竞争力的后盾。

内容推荐

本书环绕着组织与个人两个主要向度来进行讨论。在组织面,希望协助企业或学校组织,在知识创新的脉络当中探索可以依循的模式,当对知识创新机制导入组织前进一步作精心的规划,其运作可以形成组织的智能资产(intelligence asset);在个人面,在信息流横溢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作者」需要提升快速掌握环境脉动,适时将新知识融入与转化成个人与组织价值的压力正与日俱增。因此,本书为企业管理人在组织中导入与复制心智模式DNA的依循参考,并帮助组织成员可以做为其嗅得市场先机,增强对外竞争力。

目录

第7篇 导论篇/1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迎向“知识创新”的新主流/3

第二节 认识“知识创新”的企业价值/4

第三节 知识创新有关名词释义/8

 第二章 知识创新环境的布置/11

第一节 影响知识创新环境因素的建立/11

第二节 影响知识创新的外在因素/17

第三节 影响知识创新的内在因素/24

第四节 影响企业知识创新环境强弱的评估/36

第?篇 理论篇/43

 第三章 知识创新的理论/45

第一节 知识创新的概念/45

第二节 知识螺旋的概念/59

第三节 组织学习理论/67

第四节 团队学习理论/82

第五节 行动研究在知识创新之应用/103

第3篇 理论模式建构篇/111

 第四章 知识创新“理论模式”的建构/113

第一节 相关模式的回顾/113

第二节 相关模式的评析/121

第三节 建构“理论模式”的思维架构/129

第四节 “理论模式”的建构/132

第4篇 模式建构篇/143

 第五章 知识创新模式的建构/145

第_二节 模式建构的架构/145

第二节 理论模式修正逻辑的导入/146

第三节 个案高科技企业的特色、分析与比较/150

第四节 知识创新模式的建构/161

第5篇 模式应用篇/169

 第六章 知识创新模式应用的分析与讨论/171

第一节 知识创新模式应用的分析/171

第二节 知识创新模式应用的讨论/179

 第七章 应用模式创造企业价值/195

第一节 建构知识创新模式的结论/195

第二节 知识创新实践的建议/208

第三节 后记——知识创新模式后续研究的建议/216

参考文献/219

附录/241

试读章节

知识经济自20世纪末的10年间兴起。迈人21世纪的e经济时代,拜教育普及与科技发达之赐,具有生产力的人力资源急速累积。网际网络、多媒体、知识等非实体资本和有形的实体生产投入要素分庭抗礼,并有逐步取代有形的实体资本,创造出更高的利润和价值之态势。若将人类的经济活动,按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等人的思维逻辑,经济活动的焦点需要集中在土地、厂房、石油、劳动力、电力等各种天然或人为的生产投入要素上,才能有效发展经济,使国家社会臻于强国富民的境地。此一基本经济发展的逻辑铁律,概括了过去数十世纪的人类经济活动,直到近十年知识经济代之而起才逐渐式微。

知识经济的兴起,源于人类对经济活动想法的改变,Amidon(1997)指出,从资料(data)、产品(product)、绩效(accounting)的演变可以看出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企业组织的经营核心在于资料、产品、绩效等三者,70年代至90年代,资料转为具有多重复制性的厂资讯(information)、产品转为顾客导向的“问题解决”(problem solution)、由强调“绩效”转为重视组织经营的“策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晚近则由资讯转而重视“知识”(knowledge)、由顾客问题之“解决”转而注重“创新”(innovation)、由策略规划转而注重“策略”,期使企业组织能适应外在商业环境的快速变迁。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旧经济的实体资本所铺陈的经济网络张力,其直接影响产业经济活动的荣枯张力渐渐失去主导市场的优势。资本市场,资金流、人力流、资讯流在e经济时代,开创出前所未有的经济荣景,成为一股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新原动力。高希均(2000)指出,以知识经济为主轴的美国新经济,所呈现的多元面貌包括:加速生产因素的全球流动性;决定全球竞争优势的因素为“知识”、“创新”“速度”“改革”“速度”;出现了“知识”独领风骚;“科技”主宰创新、“速度”决定成败、“改革”影响盈亏等一连串的新观念,挑战传统经济与经营模式等。新经济所创造的企业价值,席卷了全球经济,华尔街神话不断上演的戏码,正叙说着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间的消长。

对个人而言,资讯科技快速发展,网际网络风行,造就出一个个初出茅庐但却是身价不凡的年轻科技新贵。他(她)们没有继承万贯家财,也没有雄厚的资金,凭借的是知识的创新与应用在商品上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财富迅速累积的传奇,正吸引着无以计数摩拳擦掌的年轻新一代投入这股洪流当中。知识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效用,正提供具有创新能力者生涯发展重新洗牌、展翅翱翔的机会;提供了创造无以计数e世代成功神话的宽广空间。知识的创新无疑将继知识管理的热潮之后成为时代的新主流。

序言

置身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产从世纪之交开始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凭借,许多企业为了生存,追求知识的过程展现了惊人的弹性。尤其是嗅觉敏锐的企业,早就为组织植入高学习力的DNA,并且随时为更新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做好了准备。其显著特征是,组织架构甚至可以像变形虫般的适应市场脉动,迅速解构和重组以为响应。组织中的知识工作者也似八爪章鱼般的伸展着触须,快速自外界撷取知识、积累知识、转换知识,进而创造知识形成企业价值。在一波波市场竞争的角力当中,知识在企业的创新中似乎已成为克敌致胜的必要武器。

经营一个现代化知识型企业的最大困难之一,常来自于经理人员不易以管理组织内有形资产的思维和方式,来管理组织的核心能力或成员的内隐性知识。同时,在百年老店的传统型企业,组织成员习惯于工作程序化的制约,从而形成对新工作讲究弹性的工作内涵产生反应的僵化。此僵化使新信息在组织中的流通,仅止于个人或组织中的同侪团体对时尚流行的追求罢了,不容易因新信息的取得在组织内产生实质的创新,并适时反应在产品的价值上。此僵化也使组织在推动新知识导入个人或团体的学习行动上流于形式,不易通过团队运作进行知识分享,更遑论将新知识转化为组织的价值。

组织的领导者要推动知识创新,要考虑的前提是如何通过领导的策略,以克服组织学习的惰性。克服了组织学习的惰性,才能使知识创新的新观念和机制,在短期之内快速导入、模仿、移转、创新以及做聪明复制(smart copy)。导引新产品产出具备知识的附加值,或提升组织成员的知识创新能力实非易事,固然经理人在追求“知识正确”的洪流当中,汲汲营营于获得新管理知能的努力值得钦佩与肯定,但我们也不能忽略知识经济时代赢的核心真谛,系乎在组织能否将所得到的知识转化为企业价值的“能耐”(capability)上,以及将所获得的知识价值作为市场决战所依恃的“调适能力”。也因此我们需要关心的不仅是组织成员对环境的反应能力,也关心如何在组织当中架设获得此“能耐”和“调适能力”的最佳架构。

成功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要思索如何将经过系统性的逻辑性思考,所得到的知识创新概念、方法、机制快速导入,循序渐进的在组织内将知识做累积,做有计划有系统的知识扩散、运作知识创新活动,以及更新组织的核心能力,进而将机制深植在组织中,化为累积明日能力的基础,才能让产品因知识的加值而提升价值;因知识的加值而提升组织运作的效能。当知识创新的心法和机制深嵌入组织中运作时,知识创新在组织中形成运作的转机,如同帮助了企业经理人可以扎实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组织成员可以作为其嗅得市场先机,增强其对外竞争力的后盾。

源于上述的动机,本书要提供的是,值得企业管理人员在组织中导入与复制心智模式DNA的依循参考。本书的出版,环绕着组织与个人两个主要向度。在组织面,希望协助企业组织在知识创新的脉络当中探索可以依循的模式,对知识创新机制导入组织前,作进一步精心的规划,其运作可以形成组织的智能资产(intellegence asset)。在个人面,在信息流横溢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作者”需要提升快速掌握环境脉动,适时将新知识融入与转化成个人与组织价值的压力正与日俱增。从人力价值的观点而言,正显示强调通过知识的应用,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时代趋势下,似乎无止境的追求知识,虽是知识工作者新形式的压力来源,但却是一个现代人无法逃避的现实。

本书之所以选择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高科技企业做个案实征对象,其最大理由乃基于高科技企业是高度应用知识,进而形成企业价值的主要知识型产业之一。且受访的十家企业无论对外在环境脉动的掌握能力、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知识分享与创造的经验,以及创新绩效上均相当具有成熟型企业组织的代表性。个案研究的目的,旨在对依学术理论与逻辑思维所建构完成之“知识创新理论模式”,做实征面之验证与修正。因此在实征阶段,承国暮电子林家和董事长、盟立自动化孙弘董事长、宏三科技欧阳为贤总经理、华邦电子张致远协理、华邦电子曹冠和协理、友旺科技欧阳自坤总经理、盛群半导体高国栋总经理、智原科技林孝平总经理、智邦科技杜忆民总经理、中德电子材料李庆超总经理、优网通国际信息徐蕙兰总经理等愿意接受访谈请益,并倾囊以告该公司在知识创新上的运作策略与做法。访谈研究过程双方并作知识分享与作智能性的对话,让笔者获益匪浅,实铭感五内。

今日本书能顺利出版,要特别感谢在完稿阶段承知识经济大师高希均博士,及知识经济研究院院长李诚博士,对各章节之调整及对内涵之撰写提供了宝贵的修正意见,使本书更趋于完善,在此一并表达万分的谢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