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就上海如何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上海新一轮发展,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等问题进行研究。本书对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的目标进行了展望。与此同时,借2010年世博会的良机,就上海如何更好地发挥在长三角地区中的地位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拉动周遍地区的发展。全书语言通俗易懂,结合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服务贸易与上海新一轮发展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刘光溪 |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就上海如何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上海新一轮发展,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等问题进行研究。本书对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的目标进行了展望。与此同时,借2010年世博会的良机,就上海如何更好地发挥在长三角地区中的地位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拉动周遍地区的发展。全书语言通俗易懂,结合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就上海如何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上海新一轮发展,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等问题进行研究。本书所阐述的有关上海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为目标的新一轮发展,从任务上来看,是艰巨的;从时间上来看,是迫切的;从发展的需要来看,是必要的;从实践操作来看,更是可行的。与此同时,借2010年世博会的良机,上海将进一步打造交通、物流、服务、金融、信息、创新和生产的中心地位,透过四通八达的经济和社会廊道,进一步强化其经济中心的集聚和扩散功能,扩大上海对周边省市的服务和辐射功能。本书各专题将促使上海人民在推动新一轮发展中思维观念的根本转变,并拓展和创新科教兴市新涵义、新战略,开创科教兴市的新思维、新境界、新视野。 序言 大开放与思想大解放对上海经济发展的效应 人世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必将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人世后的全方位战略的实施,将会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浦东开发开放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建设、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带来机遇,同时也会对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产业比较优势和本地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及就业形势带来挑战。早在2000年9月,上海就已制定并公布了《关于中国加入WTO上海行动计划纲要》,对政府部门应对人世的工作提出18条指导性意见,还成立了WTO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跟踪研究wTO最新进展情况,组织WTO知识讲座,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提供培训和服务。时至今日,上海在应对WTO和人世工作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成果。但是,真正的人世进程毕竟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上海未来的发展仍然需要继续坚持有利于建设“一龙头、四个中心”、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充分就业的指导思想出发,紧密结合国家“十五”计划,早做准备,精心筹划,促进上海经济的持续、快速、稳步发展。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 2003年3月1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动员会。大会确定了八个讨论题目,分别为如何认清上海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如何在融人全国、服务全国中加快上海自身发展;如何做到当前和长远两手抓,既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又切实把商务成本降下来;如何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城市规划和城市布局;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握好高新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的关系;如何在大规模城市建设中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如何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如何培育和塑造上海城市精神等。此次大讨论充分表明,上海正在把世博会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和抓手,凝聚全市人民,推动上海各方面工作不断上新台阶,促进上海新一轮大发展。兄弟省市改革与发展的新动态、新举措 以上海市为中心,包括江苏省南部地区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等15座城市所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多方面合作,成为继以纽约、多伦多与芝加哥,东京,巴黎,阿姆斯特丹,伦敦与曼彻斯特为核心城市的五大都市圈之后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从国际实践来看,成熟的都市圈的GDP都要占到整个国家的15%~20%。目前,上海的GDP仅为全国的5%,上海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对全国GDP的带动作用相对不是太大,即使上海能以每年领先全国GDP增速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要实现占全国GDP的15%的规模,需要等到2040年。如果把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全算上,其“合力”不容小觑。2002年,长三角地区的GDP占全国的18.5%,而且2002年浙江GDP增速12.3%,江苏则达11.6%。近年来,苏、浙两省的经济增速都超过了上海,从此意义上来说,上海必须同苏、浙“合抱一团”。与此同时,江苏、浙江的发展也必须依托于上海,形成“互补性竞争”的区域合作新格局。因此,无论从内在的经济联系上,还是联手对外产生的效应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已到了“唇齿相依”的地步。上海应借世博会的良好契机,进一步打造交通、物流、服务、金融、信息、创新和生产的中心地位,透过四通八达的经济和社会廊道,进一步强化其经济中心的集聚和扩散功能,达到上海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扩大发挥上海对周边兄弟省市的服务和辐射功能。 此外,一些发达地区(如广东、山东、福建以及5个经济特区),均利用十六大胜利召开和中国人世所带来的思想解放,在积极大胆地筹划更加前卫的新一轮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这为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思想更解放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创新再多一点,既形成了外在压力,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回旋空间。全球化与区域化进程加快 世界经济全球化、自由化与区域化的快速发展给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飞跃带来了更大空间。从共同把握和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大趋势、大机遇出发,积极开展协作,共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将直接关系到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育成长。为此,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上海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眼光,坚持积极融人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做好以下四点: 第一,必须牢固树立联动发展的理念,来考虑本区域联动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共识和合力,进而为实现国家战略而做贡献。 第二,必须加强规划沟通与协调,建立机制与明确渠道,加强长三角区域间发展规划与构想的沟通,互通信息。 第三,必须加强产业转移的合作与协商。针对目前长三角地区结构交叉重叠、产业雷同、缺乏协调的现状,要加快建立和形成区域内产业转移的协商协调机制。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既要从各地发展要求和城市功能定位出发来推进,又应尽快明确今后大的区域产业布局,有计划地逐步向理想布局目标靠拢,最终形成区域内制造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机制。 第四,必须加强区域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整合长三角地区资源,构筑区域发展合作优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