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托姆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可夫是同时代的人,也同为举世公认的擅长写中短篇小说的文学大师。
许多人都读过他的名篇《茵梦湖》,其优美的笔调,清丽的风格,生动的故事,对人物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施拖姆的时代已经久远了,但是相信,他的作品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书荟萃了作者十二篇抒情小说,除作者的名篇《茵梦湖》、《白马骑士》外,还收集了《杏革莉卡》、《约翰·里韦》、《哈德斯累夫胡斯的婚礼》、《基尔希父子》等很少或第一次被人介绍、但又富有独特韵味的中短篇小说、它们都是作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读者从中可领略到这位文学大师的整体创作风格;相信它们也会给读者带来和以往不同的感受。
许多人都读过他的名篇《茵梦湖》,其优美的笔调,清丽的风格,生动的故事,对人物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施拖姆的时代已经久远了,但是相信,他的作品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书荟萃了作者十二篇抒情小说,除作者的名篇《茵梦湖》、《白马骑士》外,还收集了《杏革莉卡》、《约翰·里韦》、《哈德斯累夫胡斯的婚礼》、《基尔希父子》等很少或第一次被人介绍、但又富有独特韵味的中短篇小说、它们都是作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读者从中可领略到这位文学大师的整体创作风格;相信它们也会给读者带来和以往不同的感受。
茵梦湖
老翁
一位衣冠楚楚的老翁在一个深秋的下午慢慢地沿着大街走来。他仿佛是在散完步后回家去似的,因为他的老式搭扣鞋上盖满灰尘,腋下挟着一根金头长藤杖,一双乌黑的眼睛里似乎还残留着已经逝去的青春,他那满头的白发和这双眼睛极不相称。他双眼安详地望望四周,或眺望一下他面前的那个安卧在暮霭沉沉中的城市。他的外表有点儿像外地人;因为过路人中只有很少几个跟他打招呼,虽然有好些行人情不自禁地要端详他的一双严肃的眼睛。最后他在一所正面人字形屋顶的高房子前停下了脚步;他又望了一下城市,然后走进门廊。门铃一响,对着门廊的一扇窗后边的绿窗帘撩开了,窗后露出一张老妇人的脸。这老翁用手杖向她招呼一下。“还没上灯!”他带着一点儿南方口音说;老妇人重又把窗帘放下。老翁走过宽敞的门廊,然后经过一个大房间,房间里靠墙摆着几个放瓷花瓶的橡木大橱;他又穿过对面那扇门,进入一条小过道,这儿有一道狭窄的楼梯通往后屋的楼房,他慢慢地登上楼梯,打开楼上的一扇房门,走进一个不大宽敞的房间。这儿显得既安适又幽静,书架和书橱差不多掩住了一边的墙,另一边墙上挂着人物画和风景画;一张铺有绿台布的桌子上,凌乱地摊着几册打开了的书本;一只笨重的靠背椅放在桌子前面,椅子上放着一张红色的天鹅绒坐垫。——老翁把帽子和藤杖放在屋角之后,便在椅子上坐下,两手交叉,好像散步回来后借此休息一会儿。他坐着,坐着,天慢慢地暗下来;最终一丝月光洒进玻璃窗,照到挂在壁上的画面上。月光缓缓地向前移动,他的目光也不由自主地随着往前。眼下月光移到一张嵌在朴素的黑边镜框里的小照上。“伊丽莎白!”老翁嘟哝一声;他刚刚说完这几个字,时间蓦地变了:他回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