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李砚祖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外国优秀设计艺术的背后,有着丰富而耐人寻味的设计思想和观念作为支撑。因此,要理解、学习外国设计艺术,更需要学习、理解其本源性的设计观和设计思想。本教材主要精选有代表性的外国设计艺术的经典论著,尤以当代的著述为主,每篇均附有作者介绍和导读,相当多的文章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其中所蕴涵的思想光辉将照亮我们学习外国优秀设计的征程,可以为艺术设计爱好者开启又一扇崭新的知识宝库大门。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精选有代表性的外国设计艺术的经典论著,尤以当代的著述为主,每篇均附有作者介绍和导读,相当多的文章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其中所蕴涵的思想光辉将照亮我们学习外国优秀设计的征程,可以为艺术设计爱好者开启又一扇崭新的知识宝库大门。

目录

总序

编者前言

设计科学:创造人工物

工业艺术的历史与理论

产品造型设计

何谓设计

设计的意义

创造工业

设计的本源和目的

论设计

设计是什么?

为设计定位

设计的基本问题

非物质性主导

设计与非物质性:后工业社会中设计是什么样子?

办公自动化的社会设计

设计美学

论技术美

工业美学及其在法国的影响

建筑美学与建筑实践

勒·柯布西耶与纯粹美学

设计的符号学方法

有机建筑语言(1953)

语义学:建筑艺术交流的模式

流行时装的历史和历时

物体系

形式与设计

传统和创造

从新陈代谢到共生

1919年国立魏玛包豪斯纲领

包豪斯与乌尔姆

乌尔姆:传奇与留存的理念

中流独行

一个批判理论的形成

工业设计的影响

产品·形态·历史

设计宣言:设计实践中的修辞、说服与说明

父权制的产物:—种关于妇女和设计的女性主义分析

设计与社会

设计与消费者——对“优秀设计”的社会文化背景

分析

设计和谐

简朴

产品设计的错误观念

看不见的设计

传统理性的让位

日用品刍议

设计与激情

什么是“好的设计”与如何表现今天

设计的责任——“更少,但更好”(少而精)

建筑的构成与建筑学的部门

走向新建筑(节选)

论建筑

现代建筑的七根拐棍

关于北京城市规划和中国建筑民族化问题

富有活力的空间:具体化的体验与感官思想

回归公共空间

交往与空间

永相矛盾的艺术与技术

手工艺的复兴

设计之技艺性

为什么需要“新的手工技艺”

历史与新手工艺品性的契合

民主、设计和责任

室内设计与家具

椅子和电视机

仿生学:设计中的自然开发

设计与理论——两种对立的观点

世界时间——同保罗·维里利奥的谈话

品牌,市场,战略——约翰·梅斯访谈录

工业让设计接近现实——康斯坦丁·格尔齐茨采访记

从大众品位到大众风格(节选)

反设计

数字手表:消费社会的部落手镯

当代设计

在过去15年中的德国设计理论

没有粗俗,只有设计

少设计便是好设计

我们是原始的

知觉抽象与艺术

造型艺术和纯粹造型艺术(1937)——具象艺术和非具象

艺术

论比例

视觉图像在信息交流中的地位

设计方法论

德国设计:管理与营销的相互作用

设计管理的发展框架

21世纪的工业设计

21世纪的工业设计

世纪之交的瑞典设计

面向21世纪的工业设计——设计的时代

21世纪设计教育之展望

后数字化时代的设计教育

试读章节

什么是“好的设计”与如何表现今天

设计奖项和竞赛的评选似乎都基于所谓的“好的设计”,将其作为工业美学中质量标准的最高准绳。然而,人们对于“好的设计”的想法多种多样。作为一个客观的概念,人们在评价一个设计是否是“好的设计”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自工艺美术运动中那些浪漫的改革者的诸多理想中发展而来的一些原则,这些理想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技艺方面,而非美学标准。后来人们基于功利的考虑,在“好的设计”评价的原则中,增加了形式定义的因素。因而就有了工业标准,以及最后形成的形式质量的可控性等概念。“好的设计”表达的是一些以对工业产品质量的客观的美学态度为基础,确定美和实用结合在一起的标准的原则。

“好的设计”是各种理想的混合物,是—个神奇的公式。尽管“好的设计”,至少迄今为止,无法比拟成任何成型的理论,这一概念的很多内容源自19世纪。对于发展至今的经典的现代主义理念而言,“好的设计”曾经是符合图像导向的哲学理念的,现在它的内涵已经不只是这些。因此,虽然“好的设计”的评价原则多种多样,但是它的来源还是可以非常清晰地剖析出来。总共有五位关键的人物奠定了这一概念的基础。首先是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他们力图从工业社会的工人组织中开始,通过“自然界的自然”这一理念去寻求美。他们的理论随后与克里斯托弗·德雷塞提出的“适应科学研究的自然”(植物学)相抵触,德雷塞试图抛弃宗教、道德学和社会等方面的思考,而是在装饰方面采用几何形式;他的理论基于对植物形态学的分析研究。“好的设计”定义的决定因素是由查尔斯.F·A.佛埃塞表达的纯粹主义者的观点:“快乐的贫乏”,这种观点全面更新了“好的设计”的定义,指出构图只不过是实用的一种功能,这样实际上已经预示了一种不加装饰、纯粹派的现代主义理念。最后一位人士是查尔斯·R.阿施比,他的手工艺学校和行会将当时的两种基本概念组合在一起。一方面,阿施比赞成返回到集体、联合的生产形式,沿用中世纪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他支持装饰艺术的教学应该像手工艺人的培训那样,通过具体的工作室实践完成。

除了上述五人,还有一位人士的作用不能忘记,那就是赫尔曼·穆特希乌斯,他敏锐地关注并追随着英国发生的这些转变。从这些先驱者身上,他最终发展出一种适合德国需求的规程。在英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正是他筹划建立了德意志制造联盟。他及其他人与亨利·凡·德·费尔德一起倡议建立德国的创造者、制造业者和商人的联合会,以便能够在不同的基础上,重新开展工业产品的生产(这种作法在当时的英国已经获得了经济上的成功)。德意志制造联盟实际上直到现在仍然是“好的形式”(“好的设计”的德国版本)的坚定的支持者。德意志制造联盟代表着促进德国设计和专门培训水平提高的公共机构,该联盟内部1914年曾经发生过一场历史陛的辩论,穆特希乌斯和凡·德·费尔德在类型(穆特希乌斯倡导)和艺术的自由(凡·德·费尔德支持)之间何取何舍的问题上发生了冲突。格罗皮乌斯领导的包豪斯在早期阶段重视的是凡·德·费尔德的经验,而第二阶段则最终采用了穆特希乌斯提出的原则。

包豪斯关闭二十年之后,衣钵被乌尔姆的艺术造型大学所继承。该校将其研究和设计集中在科学进展和生产模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以及发明适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非常接近当时正在流行的新实证主义潮流。“好的设计”因此首先是盎格鲁一萨克逊文化的产物,建立于功能主义诞生之时,建立于工艺美术运动和工业化的连接上。虽然它在世界范围的流行一当然存在着自然的差异——应归功于本世纪60年代传播“国际式风格”的趋势,但它仍然是一种特定文化的产物。

在这种教学法所涉及的范围内,它沿着两条相反的路线传播着:一条线通过阿施比,他将品位的多元化作为起因于工人运动的各种社会事件的转折点;另一条线则通过穆特希乌斯,他采用同样的方法培育了一个以系列为基础,体现工业生产的美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专业联合会、制造业者和零售商将会联合在一起。通过他的努力,高质量的工业化制造的产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继英国之后)。到今天,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好的设计”的目标。该趋向受到了很多工业发达国家的支持,因为它鼓励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系统。“好的设计”,以额外美学价值的名义,成为寻求市场份额过程中获得利益的载体。这实际上远离了工艺美术运动的改革者们所设想的“好的设计”的定义,他们将社会发展、品位的文化和对工业化系统的批判综合在一起。佛埃塞提出的形式的纯粹主义已经丧失了其“精神上的乞求”,丧失了作为一种重要模型的影响,尽管这有利于生产系统同样产生的变革。

P53-54

序言

设计艺术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涉及更广的领域,不仅能更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对于发展经济、增强国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有更多的人接受了“设计”,认识到了“设计”,也更加需要“设计”。由此,设计教育也在这种需要中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开设设计艺术相关专业的院校已占全国院校总数的半数以上,原来一年招生几十人,至多上百人的专业院系,现在有的招生规模已达上千人。与这种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设计艺术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学内容偏重技术教育,致使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其重要原因是缺少系统完整的设计理论教育和教材。针对这一状况,我们编撰了这套全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学系列教材。这套系列教材以建构中国设计艺术学的理论构架、提升中国设计艺术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的设计艺术人才为主旨,注重教材的理论性、系统性和适用性,力求为中国的设计艺术教育事业添加一块基石。

本系列教材包括《艺术设计导论》、《设计美学》、《设计艺术心理学》、《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设计批评学》、《设计艺术符号学》、《艺术设计史》、《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中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等十余种。作者均为国内本专业知名专家、学者和博士。我们希望,这套教材能以广阔的视野密切注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既关注当代本专业学术研究,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又关注中国传统设计的优秀思想和理论成果;既注重整体和宏观的理论建构,又注重设计实践的价值和需求;既有深入的理论探讨,又有设计实践的案例分析;既能提供深刻的理论资源和信息,又有多种方法、思路的借鉴和价值。在《设计艺术学》中,我们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中国设计界而言,有太多的机遇和兴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化设计运动,虽然我们对设计的概念内涵了解不甚清晰,但从国家领导人到每个生产者实际上都投入到了这场伟大的设计和建设运动之中,在这一意义上,改革开放的这二十多年可以说是中国设计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对于迈人新世纪的当代中国而言,中国的发展需要设计来支持。中国需要设计,需要高质量的设计,更需要高素质的设计师队伍,需要设计大师。这一切只能从设计教育做起,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起,从建立一个现代性的、面向未来的、开放的设计观做起。这是我们编撰本系列教材的出发点。

设计艺术的一个重要规定性是它的时代性和发展性。设计是时代发展的镜子,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先锋。设计教育,包括各种教学内容、方法,均应当紧随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地有所发展和创新。本系列教材也不例外。设计是一种探索,本系列教材也是一种探索,因此,一方面它是现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具有现时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限于作者的学识,必然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广大师生的教学实践,能为作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修改思路和意见,以便再版时加以修正和提高。

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一个建设、奋发、向上的新时代中,设计和设计教育将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前行,去创造更新更美的世界。在一定意义上,选择了设计、设计教育,就是选择了美的创造及创造美的职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08:34